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52練百家爭鳴備考加分練.docx_第1頁
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52練百家爭鳴備考加分練.docx_第2頁
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52練百家爭鳴備考加分練.docx_第3頁
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52練百家爭鳴備考加分練.docx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2練 百家爭鳴1(樂山2017第二次調研)“尚賢”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法、墨諸家的共同主張。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貧富、貴賤、遠近、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這反映了當時()A社會關系變動劇烈B宗法等級趨于崩解C加強集權急需人才D手工業(yè)者地位提高2(自貢市2018屆診斷性考試,24)不同的人與人交談風格迥異,孔子“不問不答,少問少答,多問多答”,老子不在意別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墨子老是追著別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強聒而不舍”。導致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個人性格差異B個人職業(yè)不同C個人品德參差D生活環(huán)境差別3(衡陽市2017屆第二次聯考,24)春秋時周室衰微,諸侯爭霸。寫史本應直筆“紀事”,孔子則曲筆作春秋以“講禮”,懲惡揚善,使“亂臣賊子懼”。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绷簡⒊舱J為春秋“只能作經讀,不能作史讀”。這是因為孔子著春秋()A嚴重背離客觀歷史事實B偏離了儒家的禮樂傳統(tǒng)C帶有強烈個人政治觀點D違背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意愿4(泰安2017一輪質檢,24)孟子離婁上說:“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倍Y記大學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辈牧戏从车睦砟钍?)A仁政民本B官僚政治C君主專制D家國一體5(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年3月聯考,24)孟子認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對此闡釋最合題意的是()A政治生活是倫理道德生活的延伸B強調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C重視德教在仁政施行中的作用D德行是王位繼承的主要考量因素6(石家莊2017年一模,24)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孟子稱:“孔子成春秋,亂臣賊子懼。”朱熹則說:“圣人作春秋,不過直書其事,善惡自見。”這反映出()A仁政觀念日益深入人心B歷史評判會影響政治行為C儒家干政成為治國秘訣D重史傳統(tǒng)促成了社會凝聚7(深圳2017年一調,24)老子認為“無為無不為”,因為天地萬物,都有一個獨立不變,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著種道作主宰,更用不著人力去造作安排。該思想()A源自對社會現實的反思B批駁了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級社會秩序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8(濟南2017一模,24)先秦時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边@屬于()A強調賞罰分明的法家思想B認為人生無常的道家思想C提倡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D主張選賢任能的墨家思想9(黑龍江省哈三中2018屆第一次模擬考試)有學者指出:中國由封建天下轉為專制天下之過渡時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態(tài)度,不外三種。與下表信息對應準確的一組是()A.道家墨家法家儒家B儒家法家墨家道家C儒家墨家法家道家D墨家道家法家儒家10(河南省部分重點高中2017屆高三3月聯考)墨子認為,如果任憑“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的“交相非”發(fā)展下去,必然帶來“內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的結果。這顯露出()A百家融合的趨勢B人性本惡的思維慣性C專制統(tǒng)治的特征D“尚同”的治世理想11(石家莊市2018屆高三復習教學質量檢測一)據史記記載,秦“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稱頌秦始皇仁、義、圣、德,“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貴賤,不逾次行”。這反映出秦朝()A重視人倫秩序和社會教化B注重維護官僚政治體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專制D以仁義道德來遏制人欲12(江西九校2018屆聯合考試,24)在中國古代,“文”與“化”聯綴使用最早見于先秦時代的易經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詞正式出現是在西漢劉向的說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據此可以推知,將“文化”二字合為一詞的本義是()A先秦創(chuàng)造的精神文明成果B儒學中治國平天下的內容C以道德禮樂去教化、感染D起用知識分子以治理國家答案精析1A材料“不辨貧富、貴賤、遠近、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體現了一種選賢任能的思想,反映了社會關系劇變,故A項正確;材料只是一種思想主張,不能說明宗法等級趨于崩解,故B項錯誤;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還沒有建立集權統(tǒng)治,故C項錯誤;材料內容與手工業(yè)者的地位無關,故D項錯誤。2D性格差異只是表象,人與人交談風格迥異與生活的環(huán)境相關,故A項錯誤;個人職業(yè)不會產生與人交談風格的差異,故B項錯誤;個人品德的差異也不會造成交談風格的不同,故C項錯誤;人與人交談風格迥異根源于社會生活的不同,故D項正確。3C材料未體現孔子著春秋嚴重背離客觀歷史事實,故A項錯誤;“孔子則曲筆作春秋以講禮”“懲惡揚善”,正符合儒家的禮樂傳統(tǒng),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梁啟超也認為春秋只能作經讀,不能作史讀”,說明孔子著春秋時帶有強烈的個人政治觀點,故C項正確;據材料可知孔子著春秋以維護周禮,符合春秋時期統(tǒng)治階級的意愿,故D項錯誤。4D仁政民本與材料中強調的“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無關,故A項錯誤;官僚政治是在秦朝得以確立,故B項錯誤;君主專制是秦朝確立,是法家的思想主張,并且與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中強調“家與國”,故D項正確。5B材料強調以德服人的重要性,未提及政治生活與倫理道德的關系,故A項錯誤;以德服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方式,故B項正確;材料未提及道德的政治作用,故C項錯誤;材料未提及王位繼承,故D項錯誤。6B材料主旨是孔子因注重禮儀,希望諸侯恪守禮法,由此編寫春秋時不露聲色地表露了政治傾向,讓權貴不能不顧忌其政治行為,因而獲得后世孟子、朱熹的高度評價,故B項符合題意。A項材料不能體現;C項材料不能體現;D項“社會凝聚”與材料無關。7A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老子指出社會動蕩的根源在于人們的行為違背了自然,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與材料中“天地萬物,都有道理”相符,故A項正確。8D據材料“以德就列無能則下之”可知這屬于主張選賢任能的墨家思想,故選D項。9C結合史實可知,“同情行將消逝之封建”即同情正在消失的周朝形成的一套統(tǒng)治制度的只有儒家與墨家,而儒家代表奴隸主貴族觀點,墨家代表平民觀點,故為儒家;為墨家;“承認正在萌長之專制”即承認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是法家,且維護君主利益,故為法家;厭棄一切制度,主張無為的是道家,故為道家;選擇C項符合題意。10D為了避免出現“如果任憑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的交相非發(fā)展下去,必然帶來內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的結果,墨子開出的治世良藥叫“尚同”,百家融合的趨勢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人性本惡的思維慣性不符合題意,故B項錯誤;專制統(tǒng)治的特征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尚同”的治世理想符合題意,故D項正確。11A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貴賤,不逾次行”,體現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強化人倫秩序,達到社會教化的目的,故A項正確。12C“文化”是先秦創(chuàng)造的精神文明成果,但題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