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復習:物質的物理屬性(一)自主空間教學目標1理解質量的概念。2知道測量質量的方法、正確使用天平。3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質的一種特性。4掌握密度的計算及應用。 5掌握測定物質密度的基本方法。重點難點1測量質量的方法、正確使用天平。2密度的概念物質的一種特性。 3密度的計算及應用。教學流程一、物體的質量1、物體和物質:物質組成物體,即物體由物質組成;2、質量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二、質量的單位1、主單位:千克(公斤)kg 2、常用單位:噸(t ) 克(g ) 毫克(mg)三、質量的測量工具1、 托盤天平的結構和作用 (p3圖61) 2、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調節(jié):a.水平調節(jié):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b.橫梁平衡調節(jié):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測量:a.左盤放被測物體,右盤放砝碼(左物右碼);移動游碼,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二次平衡分析)。b.被測物體質量=右盤內砝碼質量+游碼所對刻度值四、質量是物體的物理屬性(屬性實際上就是不變性)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五、探究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觀察各自m、v關系)2、不同物質的物質,質量與體積比值不同(觀察兩者m/v比值)結論:同種物質m/v相同,不同種物質m/v不同反映物質有種特性(密度)六、密度(從比值m/v分析出發(fā))1、定義: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叫密度。2、定義式:=m/v3、單位:(主)千克/米3 kg/m3 讀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克/厘米3 g/cm3 讀作:克每立方厘米 換算關系:1g/cm3=1000kg/m34、常見物質密度 水=1.0103kg/m3 鐵=7.9103kg/m3 空氣=1.29kg/m3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m3的水的質量1.0103kg 水銀的密度是13.6g/cm3,讀作13.6克每立方厘米,表示:1cm3的水銀的質量13.6g.5、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1)密度大小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m、v無關 即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2) 對=m/v 的理解:m與v成正比,m變不變;v變不變 不能說與m成正比,與v成反比例1:一滿瓶油,油與瓶的總質量為1.46kg,已知瓶的質量為0.5kg,瓶的容積為1.2 dm3,求油的密度。例2:體積相同的水和煤油,_質量大,質量相等的水和油,_體積大。(水煤油)例3:一定量的水結成冰,質量_,體積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一定量的冰化成水,質量_,體積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例4:甲、乙兩物體,質量之比1:2,體積之比4:3,密度之比為_。例5:如圖中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的圖像,根據(jù)圖像分析,密度甲 =_kg/m3,乙=_kg/m3;體積為3dm3的甲物質質量為_kg,質量為1.8kg乙物質的體積為_dm3。例6:a、b兩種物質的質量m和體積v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a_b(填“”、“” 或“=”)教學反思課題復習:物質的物理屬性(二)自主空間教學目標1理解質量的概念。2知道測量質量的方法、正確使用天平。3理解密度的概念物質的一種特性。4掌握密度的計算及應用。 5掌握測定物質密度的基本方法。重點難點1測量質量的方法、正確使用天平。2密度的概念物質的一種特性。 3密度的計算及應用。教學流程一、密度的測定1、體積單位:m3、dm3(升)、cm3(毫升)、mm3 換算關系:1m3=1000dm3=106cm3=109mm3 1l=1000ml2、體積測量:量筒或量杯 單位:ml a.觀察刻度線分布:量筒分布均勻,量杯上刻度不均勻,越往上越密。(v=sh) b.觀察量程:量筒0250ml 量杯0500ml 分度值:5ml c.如何測量體積:液體 固體放適量水,記下體積v1;浸沒固體,記下體積v2,則v固=v2-v1 “適量”的含義:能浸沒固體; 所放液體浸沒固體后體積不能超過量程 d.讀數(shù):視線與液面相平 液面凹形凹形底部為準 液面凸形凸形頂部為準3、測小石塊密度(1)原理:=m/v(間接測量,直接測的是m、v)具體方法: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用量筒或量杯測物體的體積,根據(jù)公式計算物質的密度。(2)實驗器材:天平及砝碼、量筒、小石塊、水、細線(3)實驗步驟:a.用天平測出小石塊質量m; b.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記下體積v1; c.將石塊浸沒在水中,記下體積v2 d. 計算小石塊的密度4、測鹽水密度(1)原理:=m/v(2)實驗器材:天平及砝碼、量筒、燒杯、鹽水(3)實驗步驟:a.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1; b.將燒杯中的鹽水倒一些在量筒中,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下鹽水的總質量m2; c.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 d. 計算鹽水的密度二、物質的物理屬性:狀態(tài)、硬度、密度、比熱容、透明度、導電性、導熱性、彈性、磁性(延展性、范性、韌性、熔點、沸點等)例1.某同學在實驗寶里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某種礦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實驗操作:a將礦石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的體積b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jié)橫梁上的螺母,使橫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將礦石放在左盤中。將砝碼放在右盤中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1)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只填標號)(2)在調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xiàn)指針如圖甲所示偏向分度盤的右側,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調(3)用天平稱礦石的質量,把礦石放在天平的左盤。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量筒量出礦石的體積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礦石的密度= kg/m3例2.小明去某古鎮(zhèn)旅游時發(fā)現(xiàn),米酒是當?shù)氐囊环N特產。小店賣米酒和賣醬油都用竹筒狀的容器來量取,但量取相同質量的米酒時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醬油的要大一點,如圖所示。請你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對這種現(xiàn)象作出解釋:。小明在古鎮(zhèn)買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下圖所示abc的順序進行了實驗,測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圖所示數(shù)據(jù)求得米酒的密度為 kgm3。按照小明的實驗方案測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還是偏小?如何改進他的實驗方案可使測出的米酒密度更準確?教學反思課題復習:從粒子到宇宙(一)自主空間教學目標1、知道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 知道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3、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更小的粒子組成。4、知道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重點難點重點:分子動理論、摩擦起電、兩種電荷。難點: 分子動理論、摩擦起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教學流程一、分子模型1、分子的定義: 分子是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2、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3、分子很小。分子直徑的數(shù)量級為10-10米。二、分子運動1:空氣瓶倒放在二氧化氮瓶上(二氧化氮比空氣重)兩瓶顏色相同,空氣瓶中也充滿二氧化氮 2:在冷水和熱水中分別滴一滴紅墨水兩杯水都變紅了,熱水中顏色變得快例:固體擴散:鋁片和金片,表面光滑緊貼5年,切開后發(fā)現(xiàn)彼此進入1mm大量事實證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guī)則運動,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兩種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三、分子間作用力1、分子間有吸引力 將兩個表面光滑的鉛塊緊壓在一起,下面掛鉤碼亦分不開;玻璃片放入水中,拉起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兩個水銀滴靠近會自動結合成一個水銀滴。 2、分子間有相互排斥力 兩種作用力并不矛盾:通常情況下,引力等于斥力;當距離過近時,斥力大于引力,表現(xiàn)為排斥;當距離過遠時,引力大于斥力,表現(xiàn)為吸引。 當r=r0時,引力=斥力,分子處于平衡位置; 當rr0時,引力r0時,引力斥力,表現(xiàn)為引力。分子間引力和斥力都隨距離的增大而減??;當分子間距離超過分子間距離十倍以上時,分子間作用力幾乎為零,可忽略不計。四、摩擦起電和兩種電荷(1) 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體帶上電 帶電體能吸引輕小物體現(xiàn)象: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能吸引紙屑、頭發(fā)等輕小物體現(xiàn)象:用梳子梳頭發(fā),頭發(fā)會隨著梳子飄起來。(2)兩種電荷:正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 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3)電荷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驗電器:構造:金屬球 金屬桿 金屬箔 用途: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5)摩擦起電實質:并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荷,而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解釋: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 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例1a、b、c、d四個帶電小球,a吸引b,但排斥c,c吸引d,已知b帶負電,則a帶_電;c帶_電;d帶_電。例2甲、乙、丙、丁四個帶電小球相互作用情況如圖所示,已知丙帶正電,則甲帶_電;乙?guī)電;丁帶_電。 例3如果一個輕小物體靠近一個帶負電的物體時被吸引,則該輕小物體( )3、 一定帶正電 b一定帶負電 c.一定不帶電 d.可能帶正電,也可能不帶電例4如果一個輕小物體靠近一個帶負電的物體時被排斥,則該輕小物體( )a.一定帶正電 b一定帶負電 c.一定不帶電 d.可能帶正電,也可能不帶電教學反思課題復習:從粒子到宇宙(二)自主空間教學目標1、知道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 知道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3、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更小的粒子組成。4、知道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重點難點重點:分子動理論、摩擦起電、兩種電荷。難點: 分子動理論、摩擦起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教學流程一、原子結構1電子的發(fā)現(xiàn):1897年,(英國)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電子帶負電。2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 原子核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 3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的發(fā)現(xiàn):盧瑟福。中子的發(fā)現(xiàn):查德威克二、夸克設想 :蓋爾曼質子和中子都由三個夸克組成。三、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1.“量天尺”的單位天文單位:以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1au) 1au=1.4961011m光年:光在真空中行進一年通過的距離(1l.y.) 1l.y.=9.4611015m2.宇宙從何而來(1)譜線“紅移” 哈勃 星系在遠離我們而去。(2)宇宙誕生于距今約137億年的一次大爆炸。例1用絲線懸掛著a、b、c三個通草球,其中任意兩個靠近時都相互吸引,那么( ) a三個小球只有一個帶電 b三個小球都帶電 c三個小球中肯定有一個不帶電,另外兩個帶異種電荷 d三個小球中肯定有一個不帶電,另外兩個帶同種電荷例2任取兩個原來不帶電的物體相互摩擦則可能出現(xiàn)( ) a兩個物體帶等量的同種電荷 b一物體帶電,另一物體不帶電 c兩個物體都不帶電 d一個物體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帶負電例3將一個物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時,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先合攏后又張開,則說明物體帶的是( ) a正電 b負電 c不帶電 d無法確定例4如圖是用來說明原子內部結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原子是由和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組成. 電子例5如圖所示分別為太陽系和原子結構模型,請你指出兩者之間相似或不同的某一點: 。例6.人類在探索微觀粒子的過程中,首先發(fā)現(xiàn)的是 ,它的發(fā)現(xiàn)說明了原子是 的。例7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質子、原子核,按空間尺度由小到大進行正確排列的是()a夸克、質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c原子、質子、原子核、夸克 d質子、夸克、原子、原子核例8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無數(shù)科學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學家提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粒子組成的d組成大自然的天體和微觀粒子都在不停地運動,其中太陽是宇宙真正的中心例91934年,盧瑟福等科學家通過核反應發(fā)現(xiàn)氫的同位素原子氚。 氚可用“ 表示(其中“l(fā)”表示核電荷數(shù)),氚原子的模型如圖所示, 圖中“”表示的粒子是 a 原子核 b質子 c中子 d核外電子 例10.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一開始是一個“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發(fā)生了爆炸,導致宇宙空間處處膨脹,溫度則 _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團,星系團、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教學反思課題復習:力(一)自主空間教學目標1.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單位;2. 會畫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3.了解什么是彈力;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重點難點重點:力的概念 、 力的測量原理。難點:力的概念以及物體間力的相互性;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教學流程一、力(f):物體對物體的作用1、 只要有力的作用發(fā)生,就一定涉及到兩個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2、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只有一個物體也沒有力的作用3、發(fā)生力的作用時,兩個物體不一定相互接觸4、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不一定產生力的作用 二、形變和彈力1、形變:在外力作用下,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 形變的物體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彈性形變。2、彈力: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力3、形變大小與外力大小關系:結論:使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越大。(我們可由形變程度來判斷外力大小)三、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1、原理: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在一定范圍內,作用在彈簧上的外力越大,彈簧伸長的長度越大。) 2、構造:彈簧、指針、刻度盤、秤鉤 3、力的單位:牛頓 簡稱:牛 符號:n 拿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一名中學生重力約500n。4、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1)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測量超過量程的力; (2)調零:將彈簧測力計按測量時所需位置放好,調整指針指在零刻度處; (3)測量時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方向與所測力方向一致。四、彈性勢能:發(fā)生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量五、力的作用效果(怎樣判斷物體受到力的作用)1、改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 結論:在外力作用下,任何物體都會發(fā)生形變。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或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即物體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發(fā)生改變。六、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1、形變程度與力大小關系結論1:力的大小影響力的作用效果;2、 形變程度與力的方向關系結論2:力的方向影響力的作用效果;3、形變程度與力的作用點關系結論3:力的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結論: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七、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例題:畫出下列各力力的示意圖 (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車受到100n的水平向右的推力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車受到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左上方的60n的拉力 (3)放在與水平地面成40角的斜面上的箱子受到沿斜面向上的200n的推力 教學反思課題復習:力(二)自主空間教學目標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2.理解重力與質量的正比關系,能用公式 g = mg 計算有關的問題。3.知道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4.知道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重點難點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滑動摩擦力大??;增大、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教學流程一、重力(g):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簡稱物重(重 、重量),3、重力大小的測量彈簧測力計二、影響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1、結論: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成正比。2、計算公式:g=mg三、重力的方向1、結論:重力方向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耳目一新2025年主管護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主管護師考試經驗交流試題及答案
- 實戰(zhàn)模擬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練習試題及答案
- 護理專業(yè)新舊考點對比研究試題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社會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國際標準對比試題及答案
- 護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考核題及答案2025年
- 行政管理??乒卜毡O(jiān)測試題及答案
- 護理服務質量提升試題及答案總結
- 行政管理培訓考試試題發(fā)布及答案
- 生物柴油項目申報材料范文模板 (一)
- 豬保價合同協(xié)議
- 玉石代理銷售合同協(xié)議
- (二模)2025年汕頭市高三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山東2025年山東省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招聘博士人才60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臺州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下屬事業(yè)單位選聘筆試真題
- 山西太原事業(yè)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
- 2025年中考英語第一次模擬考試(蘇州卷)(原卷版)
- 福州一號線盾構法地鐵工程整體施工組織設計
- 公務員考試-經濟基礎知識模擬題-計量經濟學-協(xié)整與誤差修正模型
- 資源與運營管理-第一次形考任務-國開-參考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