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序》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_第1頁
《三游洞序》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_第2頁
《三游洞序》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游洞序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 三游洞序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13 分) 三游洞序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馬授虢州長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與知退偕行。三月十日,三會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將別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聞石間泉聲,因舍棹進,策步入缺岸。初見石,如疊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見泉,如瀉如灑;其奇者,如懸練,如不絕線。遂相與維舟巖下,率仆夫芟蕪刈翳,梯??P滑,休而復(fù)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 察,絕無人跡,但水石相薄,磷磷鑿鑿,跳珠濺玉,驚動耳目。自未訖戌,愛不能去。俄而峽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氣含吐,互相明滅,晶瑩玲瓏,象生其中。雖有敏口,不能名狀。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將去,憐奇惜別,且嘆且言。知退曰:“斯境勝絕,天地間其有幾乎?如之何俯通津,綿歲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為長太息者,豈獨是哉?”微之曰:“誠哉是言!矧吾人難相逢,斯境不易得,今兩偶于是,得無述乎?請各賦古調(diào)詩二十韻,書于石壁?!比悦栊蚨o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為“三游洞”。洞在峽州上二十里北峰下,兩 崖相廞間。欲將來好事者知,故備書其事。 【注】“予自”句:白居易在元和九年,任太子左贊善大夫,因上疏請求捕殺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刺客,得罪權(quán)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四年后,即元和十三年,從江州司馬任上改授忠州 (四川忠縣 )刺史?!按淌贰笔翘拼莸男姓L官,“司馬”則是州刺史的屬吏。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詩交好友,時稱元白。祗( zh)命:奉命。之:往。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的字。梯危縋( zhu)滑:危險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繩子拉??P:用繩子拴住人、物傳送。矧( shn):況且。廞 :通“嵌”。兩崖相廞間:指兩個山崖相銜接的地方。 【小題 1】文章第二段,作者從和的角度詳細描繪了三游洞的洞石、泉水。 2 分 【小題 2】以下語句中,全都表現(xiàn)“斯境勝絕”的一組是() 2 分 因舍棹進,策步入缺岸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寂寥委置,罕有到者跳珠濺玉,驚動耳目 憐奇惜別,且嘆且言晶瑩玲瓏,象生其中 A B C D【小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文章第一段寫三人相會的情形,交代了相會的背景、時間、地點等內(nèi)容。 B文章第二段寫三人發(fā)現(xiàn)并游覽三游洞的經(jīng)過,洞內(nèi)景致可用險、驚、幻來概括。 C本文因事起意,因景傷情,景致與人的感情達到了契合無間的地步。 D這是一篇詩序,也是一篇游記,敘事簡潔,寫景生動逼真,寫情直抒胸臆。【小題 4】簡析第二段中劃線句的表達效果。( 3 分) 答: 【小題 5】本文“借此喻彼,可為長太息,豈獨是哉?”,作者借游“三游洞”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慨? 4 分 答案: 【小題 1】( 2 分)視覺、聽覺 2 分,各 1 分,前后順序不得顛倒;如果答“形狀、聲音”得 1 分。 ) 【小題 2】 2 分 C 【小題 3】 ( 2 分) D 【小題 4】 3 分第二段對石頭和泉水的描寫采用了比喻手法。比如描寫奇怪的石頭像張開的雙臂,像下垂的旗幟;奇特的水流像懸掛的白絹,像綿延不斷的線。作者用一連串貼切的比喻描寫怪石奇水,使各種景觀生動逼真,充滿趣味。 3 分;手法 1 分;作用 1 分;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 1 分。意對即可 【小題 5】 4 分三游洞勝境景色綺麗,世間罕有,但罕有游者、無人賞識的遭遇,讓作者聯(lián)想到人才往往被埋沒,寄托了自已的身世之感,感慨三人空有才華(或雖有報國之志,治國之才)卻屢遭坎坷,不得重用,與此洞的遭際又有何區(qū)別呢? (“此 ”三游洞的遭遇 1 分,“彼”自身遭遇 2 分可參見注解,語言 1 分。意對即可)答案解析:【小題 1】試題分析:“初見石,如疊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見泉,如瀉如灑;其奇者,如懸練,如不絕線”從視覺角度描寫?!八啾?,磷磷鑿鑿,跳珠濺玉,驚動耳目”從聽覺角度描寫。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作品中的景物描寫”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C 級 點評:詩歌中的景物描寫的角度有以下幾種:( 1)空間角度。凡寫景總有一個順序,遠近、高低、上下、內(nèi)外,無論怎樣,總是層次分明。( 2)色彩角度。詩歌中所寫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 彩的景物組合到一個畫面中,就收到詩中有畫的效果,鑒賞時可以從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寫景特色。( 3)感覺器官角度。賞析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視覺、嗅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nèi)容品析到位。 【小題 2】試題分析:不是寫景。這是感嘆,不是直接寫景的。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C 級。 點評:做本題首先要理解“斯境勝絕”的含義,然后能明確各個分句里說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做這類題一定要細心。 【小題 3】試題分析: D 項“直抒胸臆”錯。 考點:本 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整合文章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C 級 點評: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前提是對文章內(nèi)容有準確的理解,對文章的寫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斷。選擇題相對比較簡單一些,可以將選項中的內(nèi)容和原文中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一一比對,找出不相符的。 【小題 4】試題分析:有了手法,才有表達效果。所以第一步先找出劃線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然后再根據(jù)表現(xiàn)手法來具體說表達效果。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文學(xué)作品中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D 級。 點評:表現(xiàn)技巧是詩人用來抒發(fā)情感、表達題旨的一種手段方法,要準確回答就要熟悉古詩中常用的一 些表現(xiàn)方法。修辭手法:比喻、對偶、夸張、對比、擬人、雙關(guān)等。描寫手法: A.襯托手法,又分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樂哀襯等; B.側(cè)面描寫; C.虛實結(jié)合; D.象征手法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種。 【小題 5】試題分析:借此喻彼,可為長太息,豈獨是哉?意思是“借這件事可以說明另外的事,可以為此深深嘆息的,難道只有這件事嗎?”,所以,才有了另外的感慨。由三洞的遭遇,想到作者自己的遭遇。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文章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D 級。 點評: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nèi)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于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 附譯文:僅供參考 平定淮西節(jié)度使叛亂后的第二年冬天,我從江州司馬的官任上被授予忠州刺史的官職,微之從通州司馬的官任上被授予虢州長史的官職。第二年春 天,我們各自遵命前往任職的地方,和白行簡一同前去。三月十日,我們?nèi)嗽谝牧晗鄷5诙?,微之調(diào)轉(zhuǎn)船頭送我,到了牢關(guān)。 第二天,我們將要離別但是不忍心分別,彼此牽引著船在江上來回航行了很久。酒興正濃,聽到石縫間有泉水的聲音,于是下船上岸,徒步走入崖岸缺口。開始見到的是石頭,有的好像多層重疊在一起,有的像被刀削過一樣陡峭,那些奇怪的石頭像張開的雙臂,像下垂的旗幟。接著看到了泉水,奔瀉噴涌而出,那奇特的水流像懸掛的白絹,像綿延不斷的線。于是我們彼此都贊成把船拴在巖石下面,帶著仆人、船夫割倒雜草,清除障礙,危險的 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繩子拉。休息一會再向上攀登一共四五次。上下察看,不見有人的蹤跡,只有水和石頭相互碰擊,水流清澈,石頭鮮明,像珍珠一樣的水珠灑在像玉石一樣的石頭上,水花四濺,賞心悅目,悅耳動聽。從未時到戌時,因為喜愛這美麗的景色不愿離開。一會兒,石峽之中光線昏暗了,月亮破云而出,月光忽而被掩蓋,忽而露出,明暗交替。透明精巧,云氣在月光中出現(xiàn)種種美妙的形象。即使有敏捷(或出色)的口才,也不能描繪(或說出)這美麗的景色(或情形)。 然后,一夜沒有睡覺,等到早晨即將離開,喜愛這奇異的景色(我們)依依惜別 ,一邊感嘆一邊交談。知退說:“這樣的景色美妙極了,世間還能有幾個呢?為什么此洞下面和渡口相通,多年來卻寂寞無聞,被人拋棄,極少有人到這里來呢?”我說:“借這件事可以說明另外的事,可以為此深深嘆息的,難道只有這件事嗎?”微之說:“這句話確實對啊。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