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宋明理學基礎鞏固1南北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學家沈重,通曉儒、釋、道三家經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個人經歷體現了當時()a統(tǒng)治者大興儒學,維護其正統(tǒng)地位b儒學家已經提出“三教合歸儒”的主張c儒家學者對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鑒d士人對儒家思想產生懷疑,轉而渴求宗教答案c解析南北朝時,佛教、道教盛行,儒學受其影響,吸收佛道的精神。a、b兩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項與題意不符。2宋代,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論證倫理綱常。這個新的角度是()a三綱五常 b以法治國c萬物本原 d抗衡佛教答案c解析三綱五常最早源于孔子,西漢董仲舒時將其發(fā)展完善;“以法治國”是法家的主張;北宋時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新儒學即理學。故a、b、d三項與題意不符。北宋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論證倫理綱常,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故選c項。3“自宋以降,仗義死節(jié)之士遠軼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辈牧媳砻鞒讨炖韺W對宋代以后中國社會的影響突出表現為()a促進文化教育普及b成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工具c壓抑了人的個性發(fā)展d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答案d解析結合材料“仗義死節(jié)之士遠軼前古”,說明了程朱理學強調人的氣節(jié),對中華民族堅強不屈性格的形成起了積極影響,答案為d項。a、b、c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4國內某重點大學的校訓取自中國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該思想家應該是()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答案d解析程朱理學把儒家思想發(fā)展到了理性化、思辨性的新階段,材料中的校訓體現了朱熹的這一思想特點。5高一二班學生在排練“宋明理學”歷史短劇時,為陸九淵設計的臺詞應是()a民為貴,君為輕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d君臣父子,天之常理答案c解析陸九淵認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都在心中,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因此,根據其主張應選c。6史學家張岱年稱:“陽明先生創(chuàng)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a內心世界 b自然規(guī)律c社會規(guī)律 d天的意志答案a解析王陽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這就強調了自我的主動作用,激勵人們奮發(fā)立志。能力提升7(2013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勸農文中說:“請諸父老,常為解說,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惡從善,取是舍非,愛惜體膚,保守家業(yè)”。在此,朱熹()a教誨后生弟子遵從“三綱五?!眀告誡鄉(xiāng)親去惡從善以“慎思明辨”c灌輸以農興業(yè)思想以存“天理”d勸導百姓遵循一種“理性”的生活秩序答案d解析由“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可知材料中朱熹強調的是百姓應該遵循的生活準則,故d項正確。b項不能反映材料主題,a、c兩項材料沒有體現出來。8“今日良知見在如此,只隨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良知擴充到底。”下列思想主張與上述言論出自同一思想家的是()a“天人感應” b“格物致知”c“經世致用” d“知行合一”答案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人們的行動是隨著思想的變化而變化的,體現的思想觀念是“知行合一”,故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老,則歸于佛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狈鹫咴唬骸翱鬃樱釒熤茏右?。”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表n愈原道材料二佛法為中國患千余歲,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暫破而愈堅,撲之未滅而愈熾。遂至于無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蓋亦未知其方也然則禮義者,勝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禮義者,尚能不為之屈,使天下皆知禮義,則勝之矣。此自然之勢也。歐陽修本論材料三然以釋氏所見,較之吾儒,彼不可謂無所見,但卻只是從外面見得個影子,不曾見得里許真實道理,所以見處則盡高明脫灑,而用處七顛八倒,無有是處。朱熹答陳衛(wèi)道請回答:(1)材料一中,“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或現象?為什么到隋唐時人們“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老,則歸于佛”?(2)材料二中,歐陽修是如何看待佛、儒關系的?(3)材料三中,朱熹對佛學持何種態(tài)度?對他的思想產生了什么影響?答案(1)儒學在秦代遭焚書之禍,漢初黃老之學流行,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發(fā)展,沖擊儒學地位。原因: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出現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學失去原有的統(tǒng)治地位。佛道兩家吸收儒學,也講“仁義道德”。(2)歐陽修認為佛教對中國文化大有危害,儒學遠勝于佛學;只要光大儒學,最終能夠戰(zhàn)勝佛教。(3)態(tài)度:朱熹認為佛學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導實際,因此不如儒學。影響:朱熹吸收佛學的部分內容,形成新的儒學體系理學,推動了儒學的復興。解析第(1)問,“事件或現象”結合所學回憶相關時期儒學發(fā)展演變的重大事件即可?!霸颉睆娜毯弦坏慕嵌葋硭伎?。第(2)問,從“佛法為中國患千余歲”“然則禮義者,勝佛之本也”“使天下皆知禮義,則勝之矣”等信息分析概括。第(3)問,“態(tài)度”要注意辯證地表述,“影響”從理學形成的角度來思考。【學思之窗】提示程頤和朱熹關于“格物致知”的理論的本意在于要求人們探究、恪守封建倫理道德秩序,而不是探究科學真理。但“格物致知”作為一種認識論,在學習方法上對于探究科學知識和規(guī)律,由淺入深、去粗取精的認知規(guī)律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咎骄繉W習總結】一、本課測評提示(1)宇宙觀:“天理”是萬物的本原。(2)倫理觀:人倫道德、尊卑等級、三綱五常都是“天理”。(3)認識論:主張“格物致知”。二、學習延伸提示討論時可參考以下觀點:宋明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上戲附中2025屆高一下化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農機中心制度管理辦法
- 合肥建設行業(yè)管理辦法
- 殯葬服務租賃管理辦法
- 超高壓擠包直流電纜絕緣系統(tǒng)技術難點及解決方案研究
- 華為薪資待遇管理辦法
- 數據安全策略-第2篇-洞察及研究
- 腳手架施工方案:高空作業(yè)安全
- 廚房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 分級保護測評工具:評估兒童發(fā)展與保護需求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A 2a - 2e 教案
- 一維伺服移動工作臺設計說明書電子精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 職工代表選舉方案及選票模版(2篇)
- 血透室護理安全管理及防范
- 廣東發(fā)布智慧公路標準體系(2024版)
- 電商直播平臺主播操作手冊
- ASTM-D3359-(附著力測試標準)-中文版
- 石嘴山市直機關遴選公務員筆試真題2022
- 吉林省吉林市亞橋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
-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質量監(jiān)測
- DL-T5706-2014火力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