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 專題講練 專題一 生物、細胞、生物 新人教版.doc_第1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 專題講練 專題一 生物、細胞、生物 新人教版.doc_第2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 專題講練 專題一 生物、細胞、生物 新人教版.doc_第3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 專題講練 專題一 生物、細胞、生物 新人教版.doc_第4頁
【備考 志鴻優(yōu)化設計】中考生物總復習 專題講練 專題一 生物、細胞、生物 新人教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生物、細胞、生物熱點一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顯微鏡的使用是中考考查的一個重點內容,幾乎每年都會考查,通常以選擇題、識圖作答題和綜合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v觀近幾年中考試題發(fā)現,本專題的考查正由單一知識點的考查向綜合分析題的形式過渡,估計2013年的命題可能會在分析能力和專題綜合等方面加大考查力度?!纠?】 下圖分別為顯微鏡結構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示例反光鏡)(1)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在視野中已經找到觀察的物象,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節(jié)顯微鏡的_。如果要觀察的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而是在視野的右上方,應該把_向_移動,使物像位于視野中央。(2)a、b所示兩個細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細胞質中含有_,因而能夠制造有機物,而b細胞不能。(3)在“觀察植物細胞”和“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兩個實驗中,開始時用滴管向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分別是_和_。(4)細胞結構中,4_中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遺傳信息。解析:(1)在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已經找到物像,要使物像更清晰,應該轉動細準焦螺旋;由于顯微鏡成倒像,所以物與像的移動方向相反,物像偏在視野的右上方,物像應向左下方移動才能到達視野中央,臨時裝片應沿其相反方向移動,即向右上方移動。(2)由圖可知a是植物細胞,b是動物細胞,動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之一是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內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3)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需要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需要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4)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能夠傳遞遺傳信息。答案:(1)細準焦螺旋臨時裝片右上方(2)葉綠體(3)清水生理鹽水(4)細胞核規(guī)律總結本部分內容的考查角度及解題技巧:1目鏡與物鏡的區(qū)分:物鏡上有螺紋,目鏡上沒有螺紋。2放大倍數與各種結構間的關系:倍數越大,目鏡越短,物鏡越長,視野越暗,所看到的細胞體積越大,數量越少,物鏡與玻片標本的距離越近。3物鏡的改變與調節(jié):當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物鏡觀察時(前提:調節(jié)前物像清晰),只需轉動細準焦螺旋。4區(qū)分細胞和氣泡:一般來說,氣泡在顯微鏡視野中顯現為較黑。邊緣較寬的圖像,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見下圖)。用鑷子尖輕輕壓一下蓋玻片,氣泡就會變形或移動。5成像特點:顯微鏡下成的像是倒像,像的移動方向與玻片的移動方向正好相反;判斷顯微鏡下的成像形狀時,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試卷旋轉180。熱點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本部分內容在考查形式上多以選擇題為主,偶爾有看圖作答題和綜合分析題等。在備考中要熟練掌握關于細胞生長、分裂、分化的特點,找出規(guī)律,來突破試題中易混淆的難點、重點?!纠?】 人體的生成發(fā)育是有階段性和有程序的連續(xù)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量的變化,也有質的變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各階段都有其一定的特點。請根據已有的學科知識和下列圖片回答問題。(1)人體的生命開始于_;通過圖1中的_(填寫字母)過程后進行d_形成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2)出生前的我舒適地生活在媽媽的_里,每時每刻都能通過_和胎盤從媽媽那兒獲得營養(yǎng)。(3)人們說我的耳垂像爸爸,這是一種遺傳現象,科學證明人體內的遺傳物質是細胞中的_。(4)進入青春期的我體格發(fā)育加速,也出現月經現象,這與性器官中的_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密切的關系。我要積極鍛煉,努力學習,不虛度青春好時光。解析:人體的發(fā)育開始于受精卵的分裂;圖中a、b、c過程屬分裂,d過程屬分化;胚胎發(fā)育的場所主要在子宮里,胎兒與母體物質交換的場所是胎盤,胎兒通過臍帶與胎盤發(fā)生聯系;細胞核內的主要遺傳物質是染色體,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第二性征的出現與性激素有關。答案:(1)受精卵a、b、c分化(2)子宮臍帶(3)dna(4)卵巢規(guī)律總結本部分內容的重點知識清單:1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2多細胞生物體由小長大發(fā)育成熟的機理是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分化使生物體形成組織。3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變化最大的是細胞核,主要體現在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先復制加倍,然后均勻地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使新細胞的遺傳物質與原細胞保持穩(wěn)定。4單細胞生物體:所有細菌、單細胞植物衣藻、單細胞動物草履蟲、單細胞真菌酵母菌、無細胞結構的生物體病毒。熱點三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本部分內容的考查形式多種多樣,細胞的各部分功能往往結合日常生活現象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如細胞膜的選擇滲透性,細胞壁的支持作用,遺傳的控制中心細胞核等等。大多數情況下是以識圖題的形式,結合生物的光合、呼吸作用等綜合考查。備考中要熟記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纠?】 下面是小明在顯微鏡下觀察并繪制出的甲、乙兩個細胞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在內填寫圖中標號,_上填寫相應的文字)(1)表示動物細胞的是圖_。(2)圖甲: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_,儲存遺傳信息的結構是_。(3)圖乙:細胞核分裂時,_的變化最明顯,細胞分裂后產生的兩個新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_(相同或不同)。細胞分裂時所需要的能量由細胞的_作用提供。(4)圖甲與圖乙細胞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細胞中沒有_(結構名稱)。解析:解答本題的思維流程可表示為:仔細觀察圖中的兩個細胞,回憶并對比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特點以及細胞分裂的過程,從而分析思考,得出結果: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分裂時細胞核的變化最大,染色體先自我復制再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答案:(1)甲(2)1細胞膜2細胞核(3)5染色體相同呼吸(4)葉綠體方法歸納識圖作答是以生物特征圖和生理、實驗流程圖為素材,把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而成。這類題目要求給生物的結構圖、生理過程圖等做出解釋,或給尚未繪完的各種生物圖填繪出該圖缺少的部分,或根據題目要求自己繪圖,然后據圖回答一系列問題。這類題有如下特點:識圖作答題是一種主觀題型,是中考生物試卷中不可缺少的題型。這類題能體現對考生能力全面考查的宗旨。識圖作答題主要考查識圖,辨認生物圖的能力,觀察能力、繪圖技能以及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識圖作答題的作答多以填充題形式出現。對待這類題目,識圖是關鍵,理解是根本。應考技巧是:先入為主,順著試題要求來作答,依次展開思路,使綜合題變?yōu)閱我活}目,然后根據題目所賦分值,確定答題的詳略程度,決定是否把分析過程和結果整理成答案。熱點四生態(tài)系統(tǒng)本部分內容考查形式以識圖和分析說明為主,主要以食物網為依托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所占分值較大。本部分內容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較大,因此有時會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如結合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動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關系考查物質循環(huán)的相關內容,有時聯系環(huán)境問題考查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纠?】 下圖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食物網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_;如果該系統(tǒng)中噴灑了含有有機汞的農藥,體內殘留有機汞最多的生物是_。(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未體現出非生物成分和_。(3)圖中幾條食物鏈中,含營養(yǎng)級最多的食物鏈是_。(4)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是從生產者通過_作用固定太陽能開始的。解析:每一條食物鏈都是開始于生產者,結束于最高級消費者;在食物鏈上,生物所處的營養(yǎng)級越高,獲得的能量越少,因此生物隨著營養(yǎng)級的升高而數量逐漸減少,而有毒物質的積累是逐漸增加;食物鏈和食物網僅僅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應該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能量進入生態(tài)系統(tǒng)并沿著食物鏈流動是從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開始的。答案:(1)草蛇(2)分解者(細菌、真菌或微生物)(3)青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4)光合規(guī)律總結本部分內容考查熱點:(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2)食物鏈的寫法,計算食物鏈的方法;(3)營養(yǎng)級的判斷及有毒物質的積累;(4)不同營養(yǎng)級上的生物數量的判斷及生物之間的關系,不同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5)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源頭及能量流動的特點;(6)物質循環(huán)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1 下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四種生物所占的數量關系比例。假設這四種生物具有食與被食的關系,則這四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最可能的是()2堿蓬是生長在鹽堿地里的一種綠色植物,其體內的鹽分含量遠遠高于周圍土壤溶液中的鹽分含量,但它依然能夠源源不斷地從周圍環(huán)境中吸收鹽分,這是由于_的作用()a細胞膜 b細胞核 c細胞質 d細胞壁3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了洋蔥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并作了如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洋蔥表皮細胞中央有較大的液泡口腔上皮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洋蔥表皮細胞中有葉綠體視野中有氣泡,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造成的視野中光線過強時應調節(jié)反光鏡和光圈要想看到更多的細胞應換用放大倍數更大的目鏡或物鏡a b c d4要探究水分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下列的四個實驗裝置中,應該選擇()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aev71病毒b痢疾桿菌c草履蟲d酵母菌6東北某林區(qū),山腳是落葉闊葉林,山腰是紅松林,山頂是冷杉林,影響這種分布狀況形成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a陽光b溫度c水d土壤7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認為哪項是錯誤的?()a只有用肉眼觀察到的情形才是真實的b觀察時,必須實事求是c邊觀察邊記錄d觀察時積極思考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植物的生活也需要呼吸b動植物能自由運動自己取食,所以,動物是自己制造有機物c植物對外界刺激反應緩慢d細胞從周圍環(huán)境中獲得營養(yǎng),體積增大,屬于生長現象9在實驗室里觀察植物時,重點應觀察了解()a植物的經濟價值b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c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d植物的生理功能10下列哪一項不是生命現象?()a植物種子發(fā)芽b酵母菌由一個變成兩個c蝌蚪長出后肢d水分進入細胞11下圖是番茄細胞分裂、生長、分化的大致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過程表示_,過程表示_,過程表示_。(2)通過圖中過程可以看出,細胞_是組織形成的具體過程,圖中過程形成番茄果實的_組織,過程形成_組織。(3)一個完整的番茄在植物體結構層次上屬于_。12顯微鏡是精密的放大儀器,用來觀察微小的物體。(1)人類身體中最大的卵細胞直徑約0.1毫米。在一臺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下看到其直徑約為0.5厘米。則此時最有可能的鏡頭組合是_。a540b510c1040d1010(2)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取出顯微鏡時發(fā)現鏡頭臟了,可用干凈的抹布擦一擦;對光完成后,從目鏡中能看到一個明亮的視野,這時的目鏡、物鏡、通光孔等應該在一條直線上;為了保證觀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蔥鱗片葉應盡量大而厚;向前轉動粗準焦螺旋時,眼睛要從側面看著物鏡,直到物鏡接近玻片;視野中光線太暗時,可以轉動反光鏡,選擇凹面鏡;視野中觀察的細胞偏左下角。要移動到中心時,應向右上角移動玻片;小華同學已看到清晰的細胞物像了,小英同學坐在她旁邊,也想看清楚細胞,就將顯微鏡移動到自己的身前。abcd(3)下圖為綠色植物細胞模式圖,跟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一般都能保持一定形狀,是因為有_。(填字母及名稱)(4)若被細菌感染而發(fā)炎,在顯微鏡下觀察此人的血涂片時,則_的數量會增多。(5)觀察小魚尾鰭時發(fā)現紅細胞單行通過某血管,則該血管是_。a動脈b靜脈c毛細血管13某學校一個生物科技興趣小組的幾位同學,通過對一個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觀察,發(fā)現稻田里主要的生物有水稻、昆蟲、青蛙、捕蟲的小鳥等。他們繪制出了該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示意圖(如下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含食物鏈有_條。(2)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沿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3)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其產物是_。(4)在水稻播種前應當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重復測3次,取3次的_作為測定結果。(5)在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qū),通常水稻的產量較高,請你分析原因:_。參考答案專題提升演練1a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是生產者,乙、丙、丁是消費者,乙、丙處于同一營養(yǎng)級,存在競爭關系,丁處于最高營養(yǎng)級。2a鹽分中的鈉對鹽地堿蓬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細胞膜具有選擇滲透性。3a洋蔥表皮細胞沒有葉綠體;在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所用的鏡頭放大倍數越大,細胞體積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4b鼠婦喜歡生活在陰暗的地方,探究實驗設計對照的過程中,除了實驗變量,其余應是生物生存的正常條件。5a病毒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6b7.a8.b9.c10.d11解析:過程是形成相同的細胞,而且細胞數目加倍,屬于分裂;過程細胞體積增大,數量不變,屬于生長過程;和過程表示相同的細胞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發(fā)生了形態(tài)、結構、功能上的變化,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細胞群,屬于分化;形成的組織,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小,屬于保護組織;形成的組織,細胞體積較大,細胞壁薄,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多,屬于營養(yǎng)組織;一個完整的番茄由多種組織按一定次序構成,并且具有一定功能,在結構層次上屬于器官。答案:(1)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2)分化保護營養(yǎng)(3)器官12解析:從0.1毫米到0.5厘米,物像放大了50倍;顯微鏡鏡頭的擦拭應該用擦鏡紙;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必須是薄而透明的;要把位于視野左下角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