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悖論.doc_第1頁
世界十大悖論.doc_第2頁
世界十大悖論.doc_第3頁
世界十大悖論.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十大悖論1、說謊者悖論 一個克里特人說:“我說這句話時正在說慌。”然后這個克里特人問聽眾他上面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這個悖論出自公元前六世紀希臘的克里特人伊壁孟德,使得希臘人大傷腦筋,連西方的圣經(jīng)新約也引用過這一悖論。 對克里特人“我說這句話時正在說慌”不可判其真亦不可判其偽。 2、柏拉圖與蘇格拉底悖論 柏拉圖調(diào)侃他的老師:“蘇格拉底老師下面的話是假話。” 蘇格拉底回答說:“柏拉圖上面的話是對的。” 不論假設(shè)蘇格拉底的話是真是假,都會引起矛盾。 3、雞蛋的悖論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4、書名的悖論 美國數(shù)學家繆靈寫了一部標題為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的書,問:繆靈的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 5、印度父女悖論 女兒在卡片上寫道:“今日下午三時之前,您將寫一個不字在此卡片上?!彪S即女兒要求父親判斷她在卡片上寫的事是否會發(fā)生;若判斷會發(fā)生,則在卡片上寫“是”,否則寫“不”。問:父親是寫“是”還是寫“不”? 6、蠕蟲悖論 一只蠕蟲從一米長的橡皮繩的一端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爬向另一端,橡皮繩同時均勻地以每秒1米的速度向同方向延伸,蠕蟲會爬到另一端嗎?蠕蟲每前進1厘米,同時繩子的另一端卻拉遠1米,近不抵疏,怕是永遠爬不到頭了。 現(xiàn)算算看: 第1 秒,蠕蟲爬了繩子的1100(意為100分之1,下同), 第2 秒,蠕蟲爬了繩子的1/200, -, 第N秒,蠕蟲爬了繩子的1/N100, 前2的K次方秒,蠕蟲爬的總路程占繩子全長的比例為 1/100(1+1/2+1/3+-+1/2的K次方) 而 1+1/2+1/3+-+1/2的K次方 =(1+1/2)+(1/3+1/4)+(1/5+1/6+1/7+1/8)+- +(1/2的K-1次方+11/2的K-1方+2-1/2的K次方)1+1/2+(1/4+1/4)+(1/8+1/8+1/8+1/8)+-(1/2的K次方+1/2的K次方+-+1/2的K次方) 共有2的K-1次方項 =1+1/2+1/2+-+1/2=1+K/2 共有2的K次方項 當K=198時,1+K/2=100,于是1/100(1+1/2+1/4+-+1/2的198次方)1 所以不超過2 的198次方秒,蠕蟲爬到了繩子的另一端。 這一悖論是直覺騙人所致。(注:我沒有書寫數(shù)學符號的工具,所以這里的“/”是指分號,2的K次方是指2 的K 次方冪,如2的3次方是指2 的3 次冪等于8) 7、龜兔賽跑悖論 龜對兔說:“你不要想追上我,我現(xiàn)在在你的前方1米,雖然你的速度是我的百倍,但等你追到我現(xiàn)在的地點時,我又向前爬了1厘米到C1點,等你追到C1點時,我已爬到距你1/100厘米的C2點,如此下去,你總在Cn點,我卻在你的前方Cn+1點?!蓖米赢斎徊环捎终f不過烏龜。實際上比賽起來,用不了1秒鐘,兔子已跑在烏龜?shù)那懊媪恕?請讀者替兔子辯護一下。(和上面的計算差不多) 8、語言悖論 N是用不超過25個自然字不能定義的最小正整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上述N定義中的自然字只有23個,沒有超過25個,即用不超過25個自然字定義了N,與N是用不超過25個自然字不能定義相矛盾。 這個悖論的發(fā)生是因為,用自然字定義時的字數(shù)如何確定無嚴格界定的標準,另外什么叫“不能定義”也含義模糊。 9、選舉悖論 A、B、C競選,民意測驗表明:有2/3的選民愿選A而不愿選B,有2/3的選民愿選B而不愿選C。于是A說:“根據(jù)2/3的選民保我而反B,2/3的選民保B而反C,說明我優(yōu)于B,B優(yōu)于C,所以我優(yōu)于C,從而我最優(yōu),應該選我?!盋不服說道:“那2/3保A反B之外的1/3選民反A而保C,那2/3保B而反C的選民之外1/3的選民反A而保C,則形成2/3的選民保C而反A,按你的邏輯,我亦優(yōu)于你,你優(yōu)于B,我C最優(yōu),應選我。”B接著說:“按你們的說法,B優(yōu)于C,C優(yōu)于A,則B優(yōu)于A,即我亦最優(yōu),應該選我?!?這種民意測驗能說明什么呢? 這個悖論最初出自肯尼思阿洛之手,肯尼思阿洛于1972年獲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1951年他給出民主選舉的所謂選舉公理,以求得選舉的公平合理,避免發(fā)生獨裁者從中操縱選舉的可惡問題。后來,他證明出一條定理,指出不存在滿足阿洛(ARROW)公理的十全十美的民主選舉。 10、禿頭悖論 一位已經(jīng)謝頂?shù)睦辖淌谂c他的學生爭論他是否為禿頭問題。 教授:我是禿頭嗎? 學生:您的頭頂上已經(jīng)沒有多少頭發(fā),確實應該說是。 教授:你秀發(fā)稠密,絕對不算禿頭,問你,如果你頭上脫落了一根頭發(fā)之后,能說變成了禿頭了嗎? 學生:我減少一根頭發(fā)之后,當然不會變成禿頭。 教授:好了,總結(jié)我們的討論,得出下面的命題:如果一個人不是禿頭,那么他減少一根頭發(fā)仍不是禿頭,你說對嗎? 學生:對! 教授:我年輕時代也和你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