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有效性策略研究.doc_第1頁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有效性策略研究.doc_第2頁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有效性策略研究.doc_第3頁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有效性策略研究.doc_第4頁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有效性策略研究.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有效性策略研究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吳立青【論文摘要:】課堂教學是從“文本”到“對話”的過程,但許多語文課堂中的對話流于形式,缺乏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思維與激情的碰撞,缺乏學生的真心話。作者認為通過變“備課”為“設計”,讓學生有話可說;變“權威”為“朋友”,讓學生有話敢說;變“講授”為“訓練”,讓學生有話會說等策略可以讓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充滿活力,有效提高師生對話的質(zhì)量。【關鍵字:】 真話 語文課堂 策略我們應該看到,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與過去的“一言堂”“滿堂灌”,學生是聽眾,是知識的“容器”,任憑老師往里塞的現(xiàn)象相比,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觀,教師能夠以一個指導者的身份出現(xiàn),盡量創(chuàng)設民主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來。特別是試行新課程標準的地區(qū),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常能夠享受到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充分權利,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通過多次朗讀去感悟,能夠按自己的理解去和老師及其他同學、老師、教材展開平等高效的對話。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有些地區(qū),有些課堂的大多時候,這種平等高效的課堂對話還僅僅流于形式,下面,筆者僅以幾個具體的例子加于闡述。 1、答案還是唯一的某教師在執(zhí)教新教材第二冊小伙伴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安東同學“把面包分一半給瑪莎”的愛幫助人的好品質(zhì),設計了這么一個開放的環(huán)節(jié)。師:同學們,那天你也和瑪莎一起去春游,你會怎樣做呢?生:每次春游,爸爸媽媽總會給我?guī)Ц鞣N各樣的食品,我會把背包打開,讓瑪莎自己挑,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師:你真大方,你能不能再想想,怎么樣做會更好呢?生:(有點茫然)我會挑一樣自己不太喜歡吃的食物,送給瑪莎。師:真聰明,你再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呢?生:(終于明白老師的意思)我會把我手上的面包掰成兩半,把大的那一半給瑪莎。師:你真棒!這才是最好的做法,大家掌聲獻給他。生:(這才松口氣)謝謝老師!應該肯定,這位老師設計的這個開放性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去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個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在教師的深層意識里,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符合自己的標準的“分一半面包”這個答案,才能顯出對朋友的真誠幫助,這顯然和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相違背的。其實,如果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自由地說,他們幫助同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是合情合理,又能體現(xiàn)同學之間的真誠幫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2、人云亦云,千口一聲我們先來看這么一段師生問答:教 師: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叫 ?學生齊:雄日。教 師:他沒有培育出花是因為 ?學生齊:花種是煮過的教 師:國王選他 ?學生齊:做繼承人。在這個例子中,教師的問題是純知識性的,而且簡單易答,學生只要看過了課文,都能張口就來,即使沒有認真看課文的學生,也能當一回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所以就出現(xiàn)了教師說前半句,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后半句的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 3、學生是教師的傳聲筒同樣是這位老師上這篇課文,還有這么一段問答:教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這篇課文寫得美不美?學生齊:美!教 師:雄日誠實的品質(zhì)好不好?學生齊:好!教 師:我們是光榮的少先隊員,是不是?學生齊:是!教 師:我們一定能積極行動起來,學習雄日這種誠實的好品質(zhì)的,對不對?學生齊:對!在這個例子中,教師的問題顯得更加世故,淺俗,學生甚至不要看課文,不要經(jīng)過大腦,就能順著老師的話音回答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美”、“好”、“是”、“對”,既簡單又實惠。誰也不會犯傻去說“不美”、“不好”、“不是”、“不對”,惹得老師難堪,對自己又沒半點好處。也許,上述這幾個有關小學語文課堂對話現(xiàn)狀的個案描述有以偏概全、危言聳聽之嫌,但不可否認,它是現(xiàn)實存在的。雖然學生不同程度地參與了課堂對話,但學生都是為教師的教學服務的,這樣的對話是很低效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對話的效率呢?筆者認為至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進,作出調(diào)整。 (一)變“備課”為“設計”,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說,即是讓學生有說話的內(nèi)容。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痹诖艘笙拢處熞龅氖紫仁菢嫿▽W習主題,給學生一個能充分讓學生發(fā)展的、自由度極大的學習空間。構建學習主題的實質(zhì)意義在于明確學生通過學習“能夠?qū)W到什么”以及“怎樣學才是最有效的”。這就要求我們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分析學生的興趣需要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漸漸地感悟到:構建學習主題首先要研究學習者本身,要把教學目標的制定建立在分析學習者“起點能力”、“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需要”的基礎上,從而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具有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學習目標?!疤惶?,就能摘到桃子”是學生最有積極性的,相反,“不跳就能摘到桃子”或“跳了也摘不到桃子”同樣都將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構建學習主題還要考慮到“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蘊涵著怎樣的探究意義”,“學生感興趣”和“探究”是構建學習主題的兩個主要因素。 如:某教師在上新教材第三冊我選我一課時,按照教參的分析,把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教室里靜悄悄的”及“王寧我選我的勇氣”作為重點來設計教學,讓同學們體會王寧此時此刻緊張又激動的內(nèi)心體驗。而在實際上課時,學生們對這點的想法和老師及教師用書的分析大相徑庭,他們認為:王寧我選我根本不需要有多大的勇氣,這時,教室里靜悄悄的,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為,在這個班里,每次推選班干部的時候,個個都是爭先恐后,就怕沒這個機會。學生的發(fā)言完全偏離了課本的原意和教師預先的設計,而且,部分學生還為此吵了起來。教師碰到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竟手足無策,滿臉通紅地丟下大半節(jié)課,借口逃離了課堂。筆者正好坐在下面為這位教師壓陣,平生也第一次見到如此情景,稍稍定神,便參與到學生們的爭吵中,肯定了同學們的想法,根據(jù)學生們的現(xiàn)實需要,拋開原先的重點設計部分,巧妙地把學習的重點引向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王寧我選我成功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他為什么我選我能成功呢?”同學們稍讀課文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又開始爭辯起來,由于這個問題情景符合同學們的生活現(xiàn)實,最后,意見都趨于統(tǒng)一,同學們也在這討論中獲取了一定的情感營養(yǎng)。從此例我們可以看出:構建學習主題絕不能僅僅憑借教材與教師的主觀想象,要充分珍視學生對直接的學習內(nèi)容或相關內(nèi)容所產(chǎn)生的特殊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能和老師的問題產(chǎn)生共鳴,才會有源源不絕的真心話可說。 2. 轉(zhuǎn)“教教材”為“用教材教”要讓學生有真心話可說,教師還要充分使用好我們手中的教材。教材是達成課程標準的中介,它只起參照物的作用,可另一方面,教材又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媒介物,它是以一定的教學內(nèi)容為前提,具體地載負著某種價值的學習素材。如果完全拘泥于教材,將使教學刻板化、程式化;完全脫離教材呢,又將使教學彌散化、無序化。在教學中要采取最恰當?shù)淖龇ǎ骸熬o扣教材又超越教材”。尋找某個最佳結合點,通過對文本含蘊的充分開掘,創(chuàng)造性到研究拓展、有效整合教材,使學習內(nèi)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實現(xiàn)“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轉(zhuǎn)變。如: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讀完課文三片落葉,讀懂了三片落葉都有了各自的用處,分別成了小螞蚱的渡船,小魚兒的涼傘和小蜻蜓的板凳??粗瑢W們讀得那么入神,老師趁勢引導,把大家的“興趣點”從課內(nèi)流向課外。師:同學們,在你們讀書的時候,老師看見又有一片落葉落下來了,它隨風飄呀飄,飄進了我們的校園。老師現(xiàn)在就給你二十分鐘,趕緊去校園找找,看看這第四片落葉到了哪里?它又成了什么?它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呢?(同學們喜出望外,興趣盎然,四散而去。二十分鐘后,大家陸續(xù)回到教室,臉上都帶著神秘而滿足的微笑,有的同學手里還捧著一片落葉。等同學們坐定,老師招呼大家有次序地上臺當眾匯報此行的收獲。)生:我出去的時候,這片落葉才剛剛落下,好象專門等我把它撿回來當書簽用呢!生:我找到了這片落葉,但我沒有驚動它,因為它正在給一群小落葉當老師,它們上課的樣子可認真了!生:我在一棵大樹下找到這片落葉,它被許多泥土壓著,都快喘不過起來了,于是,我就把它救出來了,帶回了教室。師:你真有愛心,是個善良的孩子,其實,落葉被泥土壓著也沒關系的,過一段時間,它腐爛了,正好給大樹當肥料呢!生:我手里捧著的這片落葉成了小螞蟻溫暖的小床,老師,你看,小螞蟻在上面睡得可香了師:同學們辛苦了,可你們的收獲真多呀!誰能把你找落葉的經(jīng)過寫下來呢?題目就叫第四片落葉或找落葉,怎么樣?有困難嗎? 3.將知識回歸現(xiàn)實生活。作為個體的,最終要成為一個社會人而融入到多彩的社會,學校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使學生逐漸社會化。我們在構建學習主題時理所應當?shù)貞搶W生校內(nèi)外的生活經(jīng)驗與需求作為一個重要的來源和依據(jù),當課堂情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發(fā)生聯(lián)系時,課堂學習將變得更像是真實的生活情景,在真實生活中,學生是最有真心話可說的了。如:三年級某班兩位男生吵得不可開交,就差點動起手來,班干部怎么勸都沒用,一直到上課鈴響了,兩位男生還沒有停的意思。該班班主任兼語文教師正要上課,見此情景,有點為難了,急著處理這件事情,肯定會耽誤大家的學習時間,可不處理吧!全班同學都等著這件事的結果,不會有心思上課的。怎么辦呢?突然想到,下周將要上的課文中,有一篇叫爭吵,講得就是同學之間鬧矛盾的事,為什么不能把這篇課文提前到這節(jié)課來上呢?主意以定,簡單安撫了那兩位男生的情緒,便讓他們回班上課,老師馬上調(diào)整課程計劃,決定提前上爭吵一課。課后,事實證明是成功的,不但通過討論交流解決了兩位男同學的吵架問題,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眼前剛發(fā)生活生生的事件,就顯得特別貼近生活,學習成了一件快樂而簡單的事。因此,如果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置于豐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使日常生活的情境化推理進入問題發(fā)現(xiàn)與解決的思維路徑,則不但有助于學生興趣與思維積極性激發(fā)。而且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發(fā)現(xiàn)、解決能力的提高。4給學生留下空間我們根據(jù)學習者的需要,拓展教材的內(nèi)涵以及在課程中融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等構建了“目中有人”的學習主題,就進入了教學程序設計的層面。我們的教學程序設計,大致有三類:一是線形設計,它是以教學內(nèi)容和知識點的完成為目的組織課堂教學,一步一步往前走,甚至每一步走幾分鐘,在事先的設計中也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仿佛便是一條線上的若干個點。這種設計,不可能有學生說真話的內(nèi)容和機會;二是塊狀設計,與線形設計相比,已有很大的突破,它以知識點為支撐,圍繞這一點進行塊狀擴展。在這種程序設計里,學生已有相應的學法、情意及一定的自主學習和說話的空間;但在塊狀內(nèi),組織還是處于封閉狀態(tài),教師個人旨意的色彩濃郁;要想讓學生有真話可說,我們推崇能凸現(xiàn)新課標實施策略的第三種設計:框架設計。此設計有人性化、軟性化的特點,它更體現(xiàn)其彈性、空間和發(fā)展。教師從學生的現(xiàn)狀作出多種假設,擬定一個大致的框架、輪廓或者是學習的最佳路徑,以供學生選擇,并在運用中隨時得到調(diào)整。但學習過程是豐富多彩的,課堂是瞬息萬變的,框架設計所帶來的教學過程,便表現(xiàn)出課堂的生成性特點。課堂是動態(tài)生成的,沒有靜止固定的狀態(tài),我們把比較多的空間留給學生,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認識的差異無疑會很大,并且認知中的問題流向也不盡相同。教師在課堂中經(jīng)常要作出必要的“現(xiàn)場處理”,也正是這種現(xiàn)場處理,學生才有話可說?!皼]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如果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滴水不漏,一切都是事先設計好的,學生有話就不知從何說起了。(二)變“權威”為“朋友”,讓學生有話敢說。所謂心理自由的環(huán)境是指創(chuàng)設一種不受傳統(tǒng)束縛,敢想、敢說、敢做,不屈從于權威的氣氛。所謂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指的是建立一種沒有威脅、批評,而不同意見、想法均能受到重視、尊重、贊揚與鼓勵的環(huán)境。能否創(chuàng)設安全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取決于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否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民主的伙伴關系。在現(xiàn)代教學中,這種關系乃是促進學習的關鍵所在,教師的教學技能,嚴密的課程計劃和豐富的軟硬件設備,只有通過這種關系才能真正有效地發(fā)揮作用。在課堂上,教師如果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就會顯得更加有效,他們在課堂上就能夠形成這樣的一些特征:承認自己而不怕別人笑話或譏諷;實話實說,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尋常的方式來運用其思維與想象。這些特征也是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學生的真心話的基本條件。那么,如何才能創(chuàng)設安全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1 尊重并肯定相異的意見成人和孩子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對某種事物、某個問題的看法有時會產(chǎn)生很大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經(jīng)常有可能會提出一些不同于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的常規(guī)理解,讓老師未曾料及的問題或看法,也就是所謂的“真話”。教師對此要給予積極的支持與鼓勵,即便應此而打亂了原來的授課計劃,也應該如同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真正的教學藝術和技巧就在于一旦有這種必要,教師就能隨時改變課時計劃?!闭湟晫W生的發(fā)言,具體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發(fā)言能夠認真傾聽,給予尊重,并用商量的口吻加以積極引導。在新語文課程中,我們要將自己完全置身于學生的活動情景之中,成為他們中間的一員。當學生的意見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時,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真實的內(nèi)心體驗和獨特的感悟。即便是有缺陷的表述,或不被其他同學所理解時,也不要隨意中斷,不要急于作出“權威性”的評價與選擇,并以商量的方式,引導學生梳理思路、自我完善,還可以將自己的所思所慮直率地告訴學生,以合作者的身份適時地提出某些帶啟示性的的建議,幫助學生在體驗與交流中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提升。教師,尤其是我們語文教師,不尊重學生的發(fā)言,其中的消極影響是很大的。首先,學生想發(fā)言或發(fā)言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只能把答案藏在自己心里。其次,學生的發(fā)言得不到老師的重視,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厭倦情緒,甚至發(fā)展到不想動腦,聽過算過。第三,如果學生的發(fā)言得不到老師重視,學生就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以為老師看不起他,甚至會影響他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當然,我們在耐心傾聽學生發(fā)言的同時,還應給予積極的引導。學生說得有理,說得精彩,可點頭,微笑,說:“你真棒!”“你真行!”“嗯,真不錯!”等;學生答得不準確,不夠完整,可進一步誘導,或與其他學生交流,請他們補充;如學生的答案和老師的想法背道而馳,甚至是離題萬里,不著邊際,教師也不要生氣或斥責,而應說:“有意思,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我們再聽聽其他同學的意見”等。2、鼓勵學生說自己的話讓學生用心說話,就是指教師不以統(tǒng)一的意志要求學生,使學生處于自主而非強制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能不能用心說話,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深入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不僅理解學生的表面行為、態(tài)度,而且理解較深層的、本質(zhì)的情感,并以咨詢者的身份去去體驗學生最初一刻所感受到的情感,富有愛心地與他們進行情感溝通,使他們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信任和關愛。讓學生用心說話,教師還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有異于常規(guī)理解或文本解析的看法,并抓住其中具有生成意義的情感與思想火花,引導他們由此出發(fā)進行拓展性的延續(xù)思考,讓他們在淋漓盡致地戰(zhàn)線內(nèi)心世界過程中得到新的領悟和發(fā)展。長期以來,由于教師的權威意識太強,就連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也學會并養(yǎng)成了揣摩教師心理,迎合老師意圖的習慣,很多時候,孩子們心里想的是一套,最里說的又是一套。在這種狀況下,學生不敢說真話,想達到“我口說我心”的境界是很難的。這就需要教師敢于放權,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不盲目迎合老師,展示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話。如:有一次,筆者到某校借班上一節(jié)課,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教材一年級上冊的一篇抒情色彩較濃的課文我多想去看看。課前,該班老師向筆者介紹說,該班學生特別乖,孩子們在上課時和老師配合得特別好,該說的才說,不該說的話是絕對不會亂說的,所以,課特別好上。筆者為了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放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臨時調(diào)整教案,在開課的前幾分鐘,特地安排了如下這么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先用展示臺出示了一幅“天安門城樓”的圖片,故意調(diào)焦至模糊,只能依稀看見城樓的影子,看上去沒有一點美感。教師:同學們,大家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呀?學生:天安門城樓。教師:大家覺得這城樓美嗎?學生:很美?。ń處熡忠来纬鍪編追疤彀查T儀仗隊升旗全過程”的圖片,比第一幅更模糊,連人的樣子都很難看清)教師:這是反映天安門儀仗隊每天早上迎著日出升旗(沒等老師把話說完)學生:(有點夸張,但很整齊地驚呼)哇!太美了。(教師悄悄地把焦距調(diào)好,幾幅圖清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看上去真的很美)教師:(故意有點拖長聲調(diào),還做了一個鬼臉)剛才的圖畫如果是真的很美的話,現(xiàn)在呢?(學生們發(fā)愣了一會兒,反應過來,頓時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教師:這節(jié)課,老師希望同學們說真心話,怎么想就怎么說,大家敢不敢呀?學生的眼睛里放射出異樣的的光彩,答應了老師。這堂課上,學生們的問答十分精彩,讓坐在后面聽課的原班老師都有點不相信了,他的學生竟然這么能說。毋庸置疑,這節(jié)課是真正成功的課。從此例中,我們最起碼可以明確一點:由于老師敢于打破常規(guī),獨辟蹊徑,把孩子們的情感從虛幻引向真實,保證學生能得到完全的心理自由和充足的完全感,教師還明確要求學生不要迎合,實話實說,大膽地述真情,表真意,說真話。3老師不要怕出錯“教學相長”是一個古老的命題,“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F(xiàn)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學相長”從來就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定則。小學語文教材有著豐富的百科知識,在許多時候,教師并不總是先知先覺者,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往往有可能超越教師頭腦中的定式。老師不是神仙,也經(jīng)常有出錯的時候,當學生指出教師的某種失誤行為時,對此,教師不妨先放下架子,虛心接受,并稱贊學生說,發(fā)現(xiàn)錯誤是最了不起的。以使學生覺得自己的意見受到了尊重和關愛,把學生看成一股股有助于完善自身修養(yǎng)的源頭活水,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縮小師生之間距離,把學生從對老師的敬畏依賴情緒中解放出來,從居高臨下的權威形象轉(zhuǎn)變?yōu)榭尚刨嚨呐笥研蜗?。如:一位老師在上臺灣蝴蝶甲天下一課時,為了讓孩子們對蝴蝶有更直觀更形象地了解,特地向動物園借了一箱珍貴稀奇的活蝴蝶,并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看。同學們心滿意足地欣賞完美麗可愛的蝴蝶,開始學習課文,可一個孩子一直不專心,眼睛一直盯著講臺桌上的蝴蝶在看,老師提醒好幾次,他還是不放心地盯著蝴蝶看,欲言又止。老師有點生氣,把蝴蝶從講臺上移到地上,并不點名地批評這位同學上課不認真。這位同學急了,連忙叫起來:“老師,蝴蝶會死的!請你趕快把罩在上面的書本拿下來?!崩蠋煾┫律砣?,這才明白,原來由于自己的粗心和隨意,不小心把供蝴蝶呼吸的網(wǎng)狀通氣口給封住了。老師馬上把擺在蝴蝶箱上書本取下來,面對全班同學,說:“老師不小心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還不問情由地批評了這位細心而且愛護小昆蟲的好同學,老師向大家檢討。”“老師也有不知道的知識,老師就是和你們一起來學習的?!薄昂⒆樱蠋熛蚰銠z討?!碑斠粋€老師能公開說出這樣的話時,就是教師行為的轉(zhuǎn)變之時。教師的行為轉(zhuǎn)變之時,也是有效課堂對話形成之時。(三)變“講授”為“訓練”,讓學生有話會說。教師和學生親近了,也營造了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敢說,這是第一步。再通過我們教師對教材進行的藝術處理,選準了刺激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讓學生感到心里涌動著千般激情,有許多真心話可說或者非說不可,但有時卻又有一種有話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或不知從何說起的茫然之感。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能說會道的訓練。 讓學生有話會說,就要使學生具備有聲音信息的傳遞能力,要有話語的組織表達能力,要有運用表情、姿態(tài)、手勢等以增強話語表現(xiàn)力的能力。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多方面入手。1樹立正確認識,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明確,能說會道不等于油嘴滑舌,它是現(xiàn)代社會人際交往必備的能力之一,是現(xiàn)代人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要讓學生樹立自信意識,相信自己,幫助學生消除說話時的緊張心理。要通過開展“每日談”、“編演課本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借說話表演時動作的演示,語言的定位,情景的創(chuàng)設,體驗或再現(xiàn)語言的精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