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doc_第1頁
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doc_第2頁
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doc_第3頁
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doc_第4頁
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 一、 一般來說,采訪對象往往都很忙,他們是不愿在一個對她一無所知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如果對采訪對象毫無了解,一開始就提出諸如“你今年多大年紀?”“你出生在哪里?”之類雞毛蒜皮的問題,采訪對象不僅會對你的無知感到厭煩,還會認為你對他們?nèi)狈ψ钇鸫a的尊重,馬上就會失去談話的欲望,采訪自然也難以進行。采訪前要把采訪對象的情況進行梳理,篩選對采訪有用的信息,根據(jù)需要擬定采訪提綱,這樣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提問的時候也不至于問一些外行話。 二、 擬訂一個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訪提綱。采訪提綱是記者邏輯思維和思考問題層次的體現(xiàn),一個好的采訪提綱,能夠幫助記者堅定信心,臨陣不亂、掌握采訪的主動權,使采訪得到完善的結果。 三、 與采訪對象面對面,能否建立起談話時的融洽氣氛,是采訪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記者給采訪對象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他(她)的外表、衣著、隨身物品。一般情況來講,記者的外表應當盡可能樸素平常,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記者的隨身物品。 四、 在見到采訪對象之后,如果時間允許,應該先進行一下溝通,在談話過程中,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進行核實。如果在溝通過程中被采訪對象能感受到記者對他的情況非常了解,會比較容易拉近距離。同時,根據(jù)現(xiàn)場溝通情況再次核定采訪提綱,如果有些問題比較敏感,自己拿不準該不該問,應就這些問題和當事人進行交流,在得到當事人確認后,再進行采訪。這樣,在確認采訪提綱的同時,也讓當事人對所要采訪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不至于顯得太突兀,可以保證采訪的順利進行。 五、 如果時間不允許,要開門見山打開采訪話題。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六、 提出的問題要具體細致,不要泛泛而談。有的記者在采訪中經(jīng)常會問這樣的問題:“您遇到了哪些困難?”“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就像簡單的公式,缺乏個性。泛泛地提問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樣避免泛泛提問呢?經(jīng)驗是:記者提出的問題要具體。好的問題是那些具體到做什么事時采用什么交通工具、晚餐有幾個菜的問題(當然得跟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關,不要變成狗仔隊),就好像我們會從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來看出他是個喜歡享受的人還是個苦行僧一樣,我們的文章也要通過這些細節(jié)讓讀者了解我們采訪的人。 七、 采訪時要與被采訪者形成互動。無論何時,對何人都有平等的尊重,這很重要,不要因為對方地位高而不由自主地想辦法讓他愉快,或者讓他不快(有人認為用問題激怒對方顯得自己很有水平,事實上你和對方不是對立關系,你的任務是得到回答而不是表現(xiàn)你自己),也不要因為對方是卑微的人物而忽視對方的感受。 八、 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采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采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采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美國著名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說:“我發(fā)現(xiàn),在電視采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鐘,仿佛你還在期待著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九、 采訪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速、說話的清晰和明了。在采訪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盡量讓自己的表情和采訪的內(nèi)容相一致,并通過點頭等肢體語言來回應對方的話語。還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訪中要把自己的通訊設備打到靜音或者關機狀態(tài),避免在采訪過程中出現(xiàn)聲響。 十、 在采訪中一定要仔細聽對方說話,并從他的話語中搜集新的采訪點。無論是在提出問題時還是在傾聽對方回答時,記者都要專注,不要在提出問題后就覺得和自己沒有關系了,而是要看著對方,專心致志地傾聽對方的談話內(nèi)容。這樣一是顯得尊重對方,同時也可以了解對方的所要表達的意思,在被采訪對象沒有表達清楚或者偏離主題的時候,適時地進行引導。 十一、 要學會隨機應變。不管你事先采訪提綱準備得多么充分,真正采訪時,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內(nèi)容出乎我們的想像。這時候,就需要隨機應變,抓住對方回答中的新線索、新疑問,繼續(xù)提問。 十二、 善于觀察與傾聽,捕捉采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xiàn)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采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我們強調(diào)觀察和傾聽是因為深度報道采訪需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許多鮮為人知的原因和珍貴的新聞事實,都是記者調(diào)動所有感官包括心靈去感知到的。采訪人的行為舉止,甚至說某些話時他的眼神表情,這些細微之處常常凸顯他的價值判斷和他的性格。這個細節(jié)寫進了文章,讀者能夠通過我們的眼睛看到被采訪者的處境。 十三、 采訪時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時提問,絕對避免主觀編造和添加。 十四、 采訪時間不要太長,除非你和被采訪者惺惺相惜而引發(fā)了別的討論(那個時候采訪其實也已經(jīng)結束)。你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把該問的問題問完,不要浪費時間在無效的問題上,否則會讓被采訪者不耐煩。 十五、 采訪后可詢問是否可以提供相關資料。 十六、 在采訪結束后,如果有時間,可以和被采訪對象進一步交流,就采訪報道進行一些探討,這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更多訊息,也可以對我們的采訪進行一些補充。同時也能拉近我們和被采訪對象的距離,和他們成為朋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