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 請 書資助類別:面上項目亞類說明: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附注說明:項目名稱:網(wǎng)絡成癮青少年的自發(fā)腦電/事件相關腦電位(EEG/ERP)研究申 請 者: 電話:依托單位: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電子郵件:申報日期: 2007年3月5日摘要(限400 字):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的心理障礙,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由此產(chǎn)生很多社會問題。對網(wǎng)絡成癮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方向。本研究把神經(jīng)電生理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通過分析成癮者的事件相關腦電位(ERP)和自發(fā)腦電(EEG),試圖找到診斷成癮的神經(jīng)電生理指標,并結合MRI 對成癮源做腦功能定位, 研究成癮者腦功能是否有改變以及改變的部位。最終試圖找到診斷成癮的可靠的客觀的科學依據(jù),并深入分析這種成癮形成的腦機制,從心理學和神經(jīng)生理學角度評價成癮者認知功能,最終形成一套非物質成癮的理論。研究成果將可用于網(wǎng)絡成癮的診斷,治療效果評價和復發(fā)預測等。關 鍵 詞(用分號分開,最多5 個) 網(wǎng)絡成癮;心理障礙;青少年;ERP;EEG報告正文一)立項依據(jù)與研究內容(4000-8000 字):1. 項目的立項依據(jù)(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附主要參考文獻目錄。)1.1 研究意義成癮的概念來源于臨床醫(yī)學中的藥物成癮。藥物成癮具有相應的生化機制和明顯的生物學效果。WHO 專家委員會定義“成癮”為,“由于反復使用某種藥物(天然藥或合成藥)而引起的一種周期性中毒狀態(tài)”。成癮是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社會發(fā)展的重大問題。藥物成癮包括生理依賴和心理依賴。其中心理依賴的破壞性影響更大,持續(xù)時間更長,更容易受適宜環(huán)境影響,而喚起成癮者的心理渴求。隨著研究進展,人們還發(fā)現(xiàn)有些人身上存在著過度沉迷于某種體驗、行為或活動的現(xiàn)象,而這些行為并不包括藥物的攝入。根據(jù)這種現(xiàn)象,提出了非物質成癮行為成癮的概念。網(wǎng)絡和計算機在給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對人的心理和心理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行為成癮-網(wǎng)絡成癮,也稱為網(wǎng)絡成癮性心理障礙(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青少年已經(jīng)成為網(wǎng)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網(wǎng)絡在促進青少年快速成長發(fā)展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其中網(wǎng)絡成癮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根據(jù)中國青少年網(wǎng)絡協(xié)會2005 年11 月23 日發(fā)布的中國青少年網(wǎng)癮數(shù)據(jù)報告1,目前我國網(wǎng)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wǎng)民的13.2%;在非網(wǎng)癮群體中約13%的網(wǎng)民有網(wǎng)癮傾向。青少年過分沉迷網(wǎng)絡形成網(wǎng)癮,不僅嚴重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身心健康,也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目前國內外關于網(wǎng)絡成癮的研究漸漸多起來,但這些研究主要是精神病專家和心理學專家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提出IAD 的推薦診斷標準(行為觀察、各類自評問卷和量表),以及行為治療和心理治療的方法。這些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診斷和治療后評價標準。這種診斷辦法難以深入到具體的心理活動的實質中去,因而也難以對網(wǎng)絡成癮做出客觀的可靠的評價。本項目從神經(jīng)電生理角度,通過測試成癮者的自發(fā)腦電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誘發(fā)腦電(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結合神經(jīng)心理學測試,評價成癮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尋找診斷的客觀可靠的電生理指標,研究療效評價及治療后復發(fā)預測方法,深入探討網(wǎng)絡成癮形成的腦機制。本研究成果將為網(wǎng)絡成癮的診斷、早期干預和治療以及復發(fā)預測打下理論基礎,應用于實踐中將盡可能減少網(wǎng)絡對個人和社會的不良影響。1.2 國內外現(xiàn)狀及分析IAD 首次由美國精神病醫(yī)生Ivan Holdberg 于1995 年3 月提出。真正從實證角度研究IAD 是精神病學博士Kimberly S.Young 女士2,他在一篇名為網(wǎng)絡成癮:一種新的臨床失調癥的出現(xiàn)中,征集了596 個調查對象,并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1998 年,虛擬心理和行為(VirtualPsychology and Behavior)雜志創(chuàng)刊,對IAD 做了大量的介紹。1999 年在Science的NETWATCH 欄目,介紹了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進展3。2001 年Holden 在Science雜志發(fā)表文章論證了非物質成癮-行為成癮的存在性4。網(wǎng)絡成癮研究的論文多起來,為了全面了解研究進展,我們做了以下的文獻分析。綜合SCI/SSCI 和ISTP 的檢索結果(檢索詞為:Internet Addiction,下同)共109 篇論文按年代排序如圖一,可以看出這方面的文獻總的趨勢逐年增多,但總量不多。從ISTP 檢索結果來看,從1990 年到現(xiàn)在總共只有8 篇會議文章。SCI/SSCI 檢索結果按國家分布來看,86 篇文獻中,美國共有20 篇,我國、英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各發(fā)表8 篇,而我國的8 篇中,主要是香港中文大學發(fā)表。從文獻內容來看,歸納起來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內容:論證IAD 的存在性5-9;IAD 的診斷和鑒別量表的研究10-14;IAD 的治療和護理辦法15;研究IAD 的特點,分析哪些人是IAD 的易感人群,哪些個性特征和IAD 有明顯的關系16, 17。從文獻結果可以看出,以往的網(wǎng)絡成癮研究主要采用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的方法。實際上,網(wǎng)絡成癮是社會生理心理綜合作用的結果,綜合從三方面研究網(wǎng)絡成癮,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網(wǎng)絡成癮的機制。國內網(wǎng)絡成癮方面的研究不多,而且大多是對網(wǎng)絡成癮的文獻綜述18-21,有的也研究了網(wǎng)絡成癮心理量表的制定和用國外常用網(wǎng)絡成癮量表分析國內學生的狀況22,有的機構也建立了網(wǎng)癮治療中心,從心理學、精神病學角度治療網(wǎng)絡成癮。比如,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的網(wǎng)絡成癮診所有床位300 個,專門治療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23??傮w上,分析從MEDLINE、SCI、SSCI、 EI 和ISTP 中檢索的所有的文獻,除了一篇韓國人JeongHa-kyu 作的工作24是從工程的角度用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研究IAD,得出青少年游戲成癮影響大腦發(fā)育外,其它的研究都是從社會科學或心理學角度研究的。而從神經(jīng)電生理角度研究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國內外文獻鮮見報道。傳統(tǒng)上成癮指物質成癮,而實際上,不管是物質還是一種體驗、經(jīng)歷,只要能不斷刺激大腦的獎賞通路,都能導致成癮4。從神經(jīng)電生理角度研究物質成癮已經(jīng)取得很多成果,比如國外有人發(fā)現(xiàn)尼古丁成癮者的P300 波幅比不吸煙者明顯降低25,有的研究者認為ERP 的正性慢波可以作為可卡因成癮的診斷指標等等26??傮w看來,酒精、可卡因和煙草等物質成癮者的ERP 都有異常27。有的研究者建議用ERP 的某種成分作這類物質成癮的診斷指標。我們設想,既然物質成癮和非物質成癮有相似之處,非物質成癮者的大腦可能有類似物質成癮者的功能改變。從神經(jīng)電生理角度研究ERP/EEG 有可能找到異常的生理指標。因此我們計劃從神經(jīng)電生理角度研究成癮者的ERP 和EEG,找到量化成癮的客觀的電生理指標,大體估計成癮的腦內源區(qū)域。這將對了解這種病的發(fā)病機理和形成的腦機制,治療前的診斷,治療后療效的評價和復發(fā)預測,以及治療進展的跟蹤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以有助于研究物質成癮和非物質成癮之間的關系,及其機制的異同。從較全面的文獻檢索的結果來看,國內外目前還沒有人做過這種研究,我們深入研究這個問題并取得進展,對我國在這個領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參考文獻列表:1. 中國青少年網(wǎng)絡協(xié)會, 中國青少年網(wǎng)癮數(shù)據(jù)報告. 2005.2. 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oster presented at the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oronto, Canada, August, 1996.,199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第 7 頁 版本1.003.2623. Science, NET NEWS: HOLD THE CLICKS, THEY MAY BE ADDICTIVE. Science, 1999. 285(5433): p.1455.4. Holden, C., Addiction: Bahavioral Addictions: Do They Exist? Science, 2001. 294(5544): p. 980-982.5. Oreilly, M., Internet addiction: A new disorder enters the medical lexicon.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Journal, 1996. 154(12): p. 1882-1883.6. Squires, B.P., Internet addiction.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996. 154(12): p. 1823-1823.7. Stein, D.J.,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psychotherapy. Am J Psychiatry, 1997. 154(6): p. 890.8. Umiker-Sebeok, J., The semiotic swarm of cyberspace: Cyberglutton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theglobal village. Semiotica, 1997. 117(2-4): p. 239-297.9. Eppright, T., 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a new type of addiction? Mo Med, 1999. 96(4): p. 133-6.10. Yang, C.K., et al., SCL-90-R and 16PF profi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e.Can J Psychiatry, 2005. 50(7): p. 407-14.11. Qing-Xin, S., Z. Rong-Gang, and G. Yan,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nd Sensation Seeking of Middle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05. 19(7): p. 453-456.12. Park, J.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ddiction measurement scales and Korean internet addiction index.J Prev Med Pub Health, 2005. 38(3): p. 298-306.13. Ko, C.H., et al.,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et addiction fo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Nervousand Mental Disease, 2005. 193(11): p. 728-733.14. Grusser, S.M., et al., Excessive computer usage in adolescents-results of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Wien Klin Wochenschr, 2005. 117(5-6): p. 188-95.15. Wieland, D.M., Computer addiction: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psychotherapy practice. Perspectives inPsychiatric Care, 2005. 41(4): p. 153-161.16. Bi, Y., et al.,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Addicted Students in College. Chinese Journal ofClinical Psychology, 2005. 13(2): p. 170-172.17. Wei, L., H. Zijie, and L. Daxi, Internet Use and Depression, Communication Anxiety of Medical Students.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04. 18(7): p. 501-503.18. 林琴 and 徐勇, 網(wǎng)絡成癮的研究進展.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5. 3(26): p. 254-255.19. 薛云珍 and 盧莉, 網(wǎng)絡成癮的形成、表現(xiàn)及機制的探討. 醫(yī)學和哲學, 2003. 24(8): p. 60-62.20. 葉新東, 網(wǎng)絡成癮研究概述. 心理科學, 2004. 27(6): p. 1446-1448.21. 張朝 and 于宗富, 網(wǎng)絡成癮-一種新的心理障礙.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3. 23(5): p. 512-513.22. 林偉, 黃子杰, and 林大熙, 醫(yī)學生網(wǎng)絡使用情況及其與情緒狀態(tài)的相關分析.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 18(7): p. 501-503.23. Jen, L.-L., Chinas e-Junkies Head for Rehab. IEEE SPECTRUM, 2006(FEB.): p. 14.24. Jeong, H.-K., et al. PET imaging and quantitation of internet addicted patients a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房定金合同的法律要求
- 肉牛飼養(yǎng)與養(yǎng)殖技術培訓與實踐試題考核試卷
- 拍賣事件安排協(xié)議
- 聚戊二酸酯纖維單體制造考核試卷
- 氣道異物卡喉護理查房
- 紡織品設計原理考核試卷
- 生態(tài)恢復工程項目監(jiān)測與評價考核試卷
- 紙張加工中的涂布工藝對環(huán)境的影響考核試卷
- 染整工藝在航空航天紡織品中的應用與挑戰(zhàn)考核試卷
- 絕緣材料在食品加工設備絕緣處理的考核試卷
- (二模)濟寧市2025年4月高考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抽化糞池合同協(xié)議
- 中醫(yī)養(yǎng)生館運營方案中醫(yī)養(yǎng)生館策劃書
- 食品安全自查、從業(yè)人員健康管理、進貨查驗記錄、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
- 物理實驗通知單記錄單初二上
- DB11-T211-2017園林綠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 關于完善和落實罪犯互監(jiān)制度的思考
- GB∕T 40501-2021 輕型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試驗通用條件
- 認識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 防止電力生產(chǎn)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項反措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