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漢語量詞.doc_第1頁
中文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漢語量詞.doc_第2頁
中文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漢語量詞.doc_第3頁
中文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漢語量詞.doc_第4頁
中文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漢語量詞.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漢語量詞“把”的意義、分類及用法 面向第二語言教學(xué)的認知解釋與功能研究本文曾于2002年8月在上海第7屆世界漢語教學(xué)討論會上宣讀。會上,美國李英哲教授、美國屈承熹教授、臺灣鄧守信教授、日本輿水優(yōu)教授等好多位海內(nèi)外學(xué)者,提出了許多值得筆者思考的問題,藉此謹向各位表示謝意。本次刊出前,文章作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回答了上述學(xué)者提出的部分問題。文章定稿于2003年12月9日。 引言漢語量詞的使用具有極大的約定性,但是又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不同的量詞,其使用規(guī)律不怎么相同,可能需要一個個地研究和描寫。尤其對于第二語言教學(xué)和人工智能。量詞“把”,就筆者所見,截至目前為止,還是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所做的研究和描述最為詳盡。該書共列了5個分項,扼要摘錄如下: 1、用于有柄或類似把手的器物,例如:一把刀一把傘三把鎖;2、可用一只手抓起來的數(shù)量(包括用繩子捆起來的東西),例如:一把炒面一把兒菠菜兩把柴火;3、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例如:他有一把力氣這么大一把年紀;4、用于能手等,例如:他是養(yǎng)花的一把好手;5、次,用于同手有關(guān)的動作,例如:幫我一把擦了兩把汗一把拉住他?,F(xiàn)代漢語八百詞雖然是為第二語言教學(xué)和方言區(qū)學(xué)習(xí)普通話編寫的,但是,由于受詞典體例、篇幅和時間的限制,其關(guān)于量詞“把”的研究和描寫,直接拿來進行第二語言教學(xué)和人工智能又是不夠的,不僅語法知識不夠充分,而且其分類、定性也需作進一步的思考。 面向第二語言教學(xué)的研究,一般是和語言的使用相聯(lián)系的。從使用角度看,根據(jù)其計量對象是事物還是行為,“把”首先分為名量和動量兩類。在名量內(nèi)部,根據(jù)所計量的性質(zhì)是個量還是合量,又要分出個體量詞和集合量詞。因而,量詞“把”從使用的角度應(yīng)分為兩類個:個體量詞把1(上述、兩項的“把”);集合量詞把2(上述、項的“把”);動量詞把3 (第項的“把”)?!鞍?”“把2”“把3”表義性質(zhì)不同,使用條件不同,需要分別做進一步的描述和說明。一 個體量詞“把1”的意義及其使用1.1 個體量詞“把1”,計量的對象是可數(shù)的個體事物,表示的量是個體量。例如: (1)三把梳子丨兩把勺子丨四把椅子十把鉗子好些個“數(shù)把名”,一般說成:數(shù)個名,尤其是在兒語(小孩兒的話)里。如: (2) 三個梳子丨兩個勺子丨四個椅子十個鉗子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把個。不僅數(shù)詞與名詞之間必須使用量詞,是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強制性要求,而且個體量詞發(fā)達及其使用,是漢語不同于印歐語的一個顯著特點。漢語用個體量詞的地方,英語一般什么都不用。比如漢語說:一把刀丨兩把梳子丨三把牙刷,英語則是:one knife丨two combs丨three toothbrushes.從漢英對譯看,似乎把是純語法形式詞,在造句中僅起完形作用。其實,“把1”是負載意義的,并且這種意義在相當(dāng)程度上制約著把的使用。觀察發(fā)現(xiàn),把有隱顯兩種意義:顯性意義是語法意義,表示“把”是一種個體計量單位;隱性意義是詞匯意義,表移動和使用某物的方式“一把抓著”。這個意義來源于古代漢語動詞“把”的基本義,在古漢語里,“把”者握也??蓞⒁娚虅?wù)印書館故訓(xùn)匯纂第869頁,古今漢語詞典第21頁。該基本義至今還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復(fù)合詞“把握”之中?!鞍?”隱性意義的形成和使用,是跟漢民族特定的認知角度和語言視點聯(lián)系在一起的,并且儲存在漢語母語者的語言深層機制中,成為把使用的條件,制約著把的使用。(進一步參看1.2)1.2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等著作一般把能用“把1”的名詞描述為“有柄或類似把手的器物”,現(xiàn)有的有關(guān)研究文獻和詞典的闡述也大致如此,如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郭先珍現(xiàn)代漢語量詞手冊等。如下面的A組名詞;可下面B組名詞所表示的事物很難說有“把”或“柄”以及類似把柄的地方,但是卻也能用“把1”計量。A. 刀、鋤頭、傘、鑰匙、茶壺、梳子 B. 鎖、算盤、尺、椅子、綜觀A、B兩組的名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名詞所表的事物有個共同的特征搬運或使用它們的方式,通常都是用整個一只手或兩只手“一把抓著”,而不是選用其他的方式。因而“一把說抓著”就是使用“把1”的必要條件。否則,就是和B組詞語“尺子”類同或相似的“毛筆”“鋼筆”“竹簽”,由于人們使用或移動時不論是文雅的小姐還是莽撞的大漢,一般都是用幾個指頭捏著,故其量詞就不能用“把1”,而是用“提取了被量對象形象特征”的“來源于名詞的名量詞”的“根”和“枝”。即使是與A組詞語相同,“有柄或類似把手的器物”的“茶杯”,其量詞也不能用“把1”,因為其使用與搬運的方式不是“一把抓著”,而是用幾個指頭去端。至此,可能有人不禁要問,如果現(xiàn)在杯子做大了,要用一只手抓住才能端起來,為什么還是不能用量詞“把1”呢?這是因為“把1”的使用,有一個認知原型制約和語言起點占位的問題。即:最初使用量詞的對象的認知原型其量詞的選擇,制約著以后同類對象的量詞使用。如漢語最初使用“把1”的“茶壺”,其原型是可用手一把抓住端起來的茶具,而當(dāng)這種茶具一旦選擇了量詞“把1”時,“把1”就占據(jù)了茶壺量詞的位置,而成為其類的語法標(biāo)志。盡管后來的茶壺做得很小很精致,只能用幾個指頭去端,但我們?nèi)钥烧f“他家有一把很小的茶壺”;與小巧相對,某個公園用石頭雕了一個比人還高的茶壺,我們還是可以用“把1”說成:“一把比人還高的茶壺”。同理,“茶杯”最初與量詞建立聯(lián)系的是沒把的杯子或(較后的)比較小的有把的杯子,可能杯子常跟茶壺配套使用,兩種用具不同量詞也不同。但這類杯子使用的時候不是用整個手而是用幾個指頭去端,故杯子開始配搭的量詞排斥“把1”。即使現(xiàn)在杯子做大了,要用一只手抓住把才能端起來,但是由于“茶杯”這個詞所表達的事物其量詞被“只”和“個”占位,而成為類的語法標(biāo)志,即使現(xiàn)在使用方式或搬動方式是用整個手,“杯子”仍然不能用量詞“把1”來計量。 漢語量詞,是一類事物特定認知視角的語法標(biāo)志。量詞的使用,是一種語法歸類或范疇確認。某類事物一旦其量詞標(biāo)志確立,不論被計量的對象形狀和大小如何變化,與之配搭的量詞不變。我們把量詞稱之“標(biāo)志”,是對其所表達的某個語法類或認知范疇表而言的,如果是對幾個類或范疇而言,那么量詞的功能就不再是標(biāo)志而是區(qū)別和分離了。因此當(dāng)用量詞標(biāo)志的事物其功能或術(shù)語形式的標(biāo)“類“詞(或語素)發(fā)生變化,量詞的使用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比如“沙發(fā)”看起來是一類事物,其實單人沙發(fā)和三人以上的沙發(fā)的功用是不同的。單人沙發(fā)功用與椅子相同,三人沙發(fā)的功用與床相同(也有人就稱之沙發(fā)床的)。因此,當(dāng)某人買了兩個單人沙發(fā)、一個三人沙發(fā),如果不是用“個”而是用其他量詞計量,那么我們通常是根據(jù)功用的類同性與差異性來分別選擇量詞,如說“兩把單人沙發(fā)和一張三人沙發(fā)”,但不能說“三把沙發(fā)”和“三張沙發(fā)”。一類事物的術(shù)語形式或所用詞語,是該類事物的語言代號,如果代號的不同涉及到“類”的差異,那么其量詞的選擇就會發(fā)生變化。比如我們有的地方或有的人稱裝開水的保溫設(shè)備為“開水瓶”或“暖瓶”,另外的地方或有的人則稱之“暖壺”。這兩種稱謂看起來雖只一字之差,但“壺”“瓶”卻代表著兩個認知范疇,因而“暖壺”的量詞可以用“個”也可以用“把1”;而“開水瓶”或“暖瓶”的量詞一般則只能用 “個”?!鞍?”的使用也有著眼功能或著眼語言形成的兩可情況。比如過去男人用的“便壺”(有的地方叫“夜壺”)形狀與茶壺類似,使用和搬運方式一般也是“一把抓著”,如果著眼于語形和使用方式,便壺可用“把1”,如可說“兩把夜壺”“兩把便壺”;但是如果著眼于功用,便壺不同于茶壺,因而量詞的選用則不同,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人們計量便壺(夜壺)是用量詞“只”或“個”,不用計量茶壺的量詞“把1”。 “便壺”和“夜壺”在大部分人的語感中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有這種差異感的人,書面語的“便壺”量詞用 “只”或“個”,口語的“夜壺”量詞用“把”或“個”。1.3 用“把1”計量的事物,絕大多數(shù)是以“把”為動詞的受事或?qū)ο蟊弧鞍选闭?,除以上所舉,又如:鐮刀、鐵鍬、鎬頭、鐵錘、鍋鏟、鋸、鑿子、螺絲刀、叉子、扳手、掃帚、扇子、撣子,等等。但是,用“把1”計量的對象,又不限于受事,還可以是施事。即“把1”可用來計量動詞“把”的動作發(fā)出者施事。例如:(3)金花和銀花,她們種棉花可是兩把好手。(4)養(yǎng)花劉曉勤卻是一把手??!例(3)(4)的“好手”“手”都是表人,是“把握”某種技術(shù)的施事。這樣用的施事名詞只限于“好手”或“手”,并且“好手”和“手”都是“能手”的意思。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例(3)表達的內(nèi)容還有例(5)的說法: (5)金花和銀花,她們種棉花可是一把好手。乍一看,例(5)和例(3)表述的意思差不多,其實不然。例(5)是歸類和定性,即是說金花和銀花都是某種人物種棉花的好手;例(3)則是計“量”,即一個人是一把好手,金花和銀花兩個人就是兩把好手。有些辭書認為計量施事的“把1”其前的數(shù)詞只限于“一”,可能只是看到了其定性歸類的用法,沒有注意到其計量的用法(如例(3)所致。“把1”還有和序數(shù)詞一起,構(gòu)成指稱負責(zé)人的表述形式:數(shù)詞+把+手。如: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等。看一個言語實例:(6)李軍是他們單位的二把手,王明利是一把手。 李軍是他們單位的第二號負責(zé)人,王明利是第一號負責(zé)人。與用于能手相比,這種用法的“數(shù)詞+把+手”是將“把”的對象受事(被把)特定為權(quán)利,“把者”(施事)特定為掌權(quán)人:“一把手”即第一“權(quán)力把握者”,“二把手”即第二“權(quán)力把握者”。二 集合量詞“把2”的意義及其使用2.1 “把2”是集合量詞,由它構(gòu)成的數(shù)量短語所修飾的名詞,表示的對象可以是個體,但是“把2”標(biāo)志的量卻是被計量對象的群體量。例如: (7)一把米丨三把白菜丨四把銀元“米”是一粒粒的個體,“白菜”是一顆顆的個體,“銀元”是一塊塊的個體,但是“把2”所表的量不是“米”“白菜”“銀元”的個量,而是群量。一把米一粒米,三把白菜三棵白菜,四把銀元四塊銀元。如果說:“把1”“個”,那么,“把2” “個”,并且還常常是若干個“個”的集合。 呂叔湘主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wù)印書館1999的量詞分類,和趙元任的中國話的文法(Yuan Ren, Chao,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一樣,把量詞把列入部分量詞,從教學(xué)實踐看,表述為“部分量詞”好像不是很好理解。表集合量的詞是集合量詞,集合量詞是其他語言都有的詞類。 “把2”的用法好像很早,宗福邦等:故訓(xùn)匯纂,商務(wù)印書館2003,860,“把”的義項11說:,一手所握也。孟子告子上“拱之桐梓”朱熹集注。2.2 “把2”的顯性意義也是語法意義,表示“把”是一種群體計量單位;其隱性意義也是源于動詞“把”的義項“握”,但其使用依據(jù)所選取的語義視點不是“握”的動作,而是“握”的工具手所形成的包圍圈。包圍圈作用于“把”的對象形成兩種形狀:“包圍”,“圈圍”,因而“把2”有兩個次類:“把2a”“把2b”?!鞍?a”是“包圍”,其視點是手圈成的“容器”,度量時是把被計量的對象完全包在里面。如:一把米、兩把花生、三把銀元?!鞍?b”是“圈圍”,其視點是側(cè)重手抓握形成的圈,度量時是用這個圈去“圈”(去計量)對象的橫截面?;蛘哒f,被量對象集合在一起的整體,其橫截面的周長有一握之大,即用一只手可握住。如:一把白菜、兩把鉛筆、三把稻草。圈圍的計量對象,一般是能用繩子捆起來的東西,兩端通常也能超出手掌。把用于筷子時,有時“一把”是指一手抓起來的數(shù)量,有時“一把”是十雙。因此,“X把筷子”的“把”究竟在哪個意義上使用,要聯(lián)系具體環(huán)境。但是,不管是哪種用法的“把2”,都是在以手為器具,一把一把地度量被它計量的對象,并且“包圍”和“圈圍”所表示的量,具有不穩(wěn)定性、人為性和等級性。首先,不同的人,手的大小不同,手大的“一把”就多,反之就少。其次,就是同一個人,手抓緊一點,“一把”就小,反之就大。正因如此,“把2”的前面有加形容詞“大、小、滿”的用法。例如:(8)一大把銀元兩小把金豆?jié)M滿一把珍珠表義上,形容詞是幫助數(shù)量結(jié)構(gòu)表份量。“大”“滿”一般是表份量很足甚至有超出,“小”一般是表不足。有時大把、小把和“把”一起還可形成“把”內(nèi)部的不同等級。比如:(9)珍珠一把兩元五角錢,一大把三元錢,一小把兩元錢。2.3 “把2”有表度量意義的引申用法,這樣用的“把2”其意不在所量對象是以“握”計量,而是極言其多或極言其少。把2的這種用法從語用上講是一種“夸張”。例如:(10)他的小毛病很多,簡直是一抓一把丨一大把年紀了,這個還不懂?她哭得真?zhèn)?,一把鼻涕一把淚的(11)他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了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為大家做點兒事不論怎么說,他還有一把力氣例(10)的句子用“把2”通常是言其多,例(11)“把2”通常是言其少。“把2”的這種用法,一般是描述人或與人有關(guān)行為的特征,“把”前數(shù)詞只能是“一”。表多的用法,“一把”可說成“成把”:他毛病多,一抓肯定成把她哭得很傷心,哭得鼻涕成把抓;表少的用法,數(shù)詞“一”有時可省略。能這樣用“把2”的名詞有個共同的特點:名詞所指對象通常是不能計量或不用“把”計量的。2.4 語形組合上“把2” 還有兩個不同于“把1”、“把3”的語法的特征:可前加形容詞,其數(shù)詞可以是“半”。試比較:(12)a. 一把1刀 () 一大把1刀 (X) b. 一把2米 () 一大把2米 () c. 出一把3力() 出一大把3力(X)(13)a. 一把1刀 () 半把1刀 (X) b. 一把2米 () 半大把2米 () c. 出一把3力() 出半把3力 (X)需要指出的是,“把1”、“把2”、“把3”的區(qū)別是明晰的,但是有些“X+把+名詞”的形式是歧義的:“把”可以是“把2”也可以是“把1”。如:一把梳子、一把茶匙、一把小刀。三 動量詞“把3”的意義及其使用 3.1 “把3”是動量詞,詞義與動量詞“下”“回”大體相當(dāng)。把的詞義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是用“次”來表述。本文用“下”不用“次”,這不僅因為用“下”更接近其詞義,而且還因為有時一次可“幾把”,如:那一次他進來擦了兩把汗連水都沒喝就匆匆走了。例如: (14)推了他一把丨拉了我一把丨他一把抱住小張你也火他一把吧例中的“把3”換成“下”“回”,基本意思不變,只是行為的力度有所減弱。并且下面的例子可以使我們更強烈地感到量詞“把”就是帶有較高程度的“回”和“下”:(15)此次世錦賽,久疏沙場的貝利重新出山,欲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再露一把臉(2001.08.06人民日報電子版)(16)麥當(dāng)勞早已推出特價早餐和晚8點后的特價套餐;華聯(lián)商廈曾在千禧夜里用限時銷售的辦法著實讓顧客驚喜了一把(2000.11.13人民日報電子版)根據(jù)“把3”語義置換的詞不同,“把3”可以分為兩個:“把3a”、“把3b”。3.2 “把3a”可替換為“下”,其量詞的用法,與同現(xiàn)動詞所表行為用手有關(guān)。如例(14)的“推”“拉”“抱”其動作就是手發(fā)出的。又如例(17)的“擦”、“抹”、 “撈”。 (17)他擦了一把汗抹了兩把臉(就走了)他這次想撈一把用“把3a”的行為,可以是一只手,如:一把抓住他;也可以是兩只手,如:一把抱住他。有的動詞,所表意義較為抽象,其行為與手的關(guān)系不那么直接。不過這類動詞與“把”量短語構(gòu)成的句子,動詞通常前隱含一個用手的意思,其中跟手的聯(lián)系直接一些的,前面還可補出用手的詞語來。例如:(18)快幫我一把你再努(一)把力加(一)把油趕上去動詞“幫”跟手的聯(lián)系相對直接一些,其前就可補出“伸手”,說成:伸手幫他一把?!皵?shù)詞把3a”(X把)的句法分布有些講究。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指出:賓語如果指物,“X把3”用在賓語前(如:擦了兩把汗再加幾把勁);賓語如果指人,“X把3”用在賓語后(如:幫我一把拉他一把)。這里應(yīng)補充兩點:賓語指人,“一把3”用在賓語后,有表動作行為耗時不長或用力不多的意思。例如:(19)現(xiàn)在幫我一把到時拉你一把趕緊推他一把“一把3”用動詞前,是做狀語,表方式。 作狀語的“一把”和“一下”語形語義都是平行的。其構(gòu)成都是數(shù)詞“一”加動量詞,意義都是既突然又快捷的意思。這種數(shù)量結(jié)構(gòu)也可以作為一個詞來描寫和處理。例如: (20)一把把他抓住一把抱住我說一把沒拉住,掉下去了3.3 “把3b”只是同義動量詞“回”“次”“下”的“飽和量度式”。如例(15)的“露一把臉”好好露一次臉;例(16)的“驚喜了一把”程度不凡地驚喜了一回。隨著人們對動量程度表達要求的日益增長,“把3b”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又如: (21) 像是趕時髦,以歷史正劇標(biāo)榜的連續(xù)劇康熙王朝也忙中抽閑玩了一把愛情戲法(2002.6.20人民日報電子版)(22)那次去海南三亞出差,閑暇想領(lǐng)略一番當(dāng)?shù)仫L(fēng)情,不料卻被狠勁“涮”了一把。(2000.12.11人民日報電子版)(23)風(fēng)風(fēng)火火跑市場,扎扎實實抓管理,45歲的周淑芬說自己“又年輕了一把!”(2000.11.05人民日報電子版)例(23)是形容詞“年輕”活用為動詞。 “把3b”的數(shù)詞只限于“一”,“X把”通常是在動詞之后構(gòu)成“V(O)一把”的口語性格式。如:睹它一把撈他一把騙他一把。這種格式中的“他它”有實指和虛指兩種用法,實指時,只能寫作“他”,表行為涉及的對象;虛化用法的代詞,在句中起加強語勢的作用,可以省略,省略之后句子意思不變,只是語勢有所減弱。3.4 “賭他一把”的“把”是多義的,在非“把3ab”“把3b”的意義上,其數(shù)詞不僅可以是“一”還可以是其他的數(shù)。如:(24)趕緊賭兩把 | 賭他幾把 | 他一共賭了五把這樣用的量詞“把”可看作動量詞的特殊用法(也可記作把3c),“一把”就是“一盤”意思。“賭一次/回”往往不止賭一盤。因此“賭一把”是歧義的,其“把”可以是“賭一回”的意思,也可以是“賭一盤”的意思;此外,其“把”還可以是“把2”,“一把”是一把錢的意思。四 結(jié)語 一、量詞“把”是計數(shù)單位詞,有多種用法。根據(jù)使用的性質(zhì)可歸為3類:計量個體器物的個體名量詞“把1”,計量群體事物的集合名量詞“把2”,計量動作行為的動量詞“把3”。“把1”計量的對象主要是物,但也有計量人(能手)和構(gòu)成“數(shù)把手”形式表負責(zé)人的用法;“把2”計量的對象主要是用手掌形成“容器”或包圍圈可以度量的對象,但也有用于通常不用“把”來度量的事物而極言其多或其少的用法;“把3”計量的對象是行為,但在表義上不僅有“次”、“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