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標4-施工管理組織.doc_第1頁
技術標4-施工管理組織.doc_第2頁
技術標4-施工管理組織.doc_第3頁
技術標4-施工管理組織.doc_第4頁
技術標4-施工管理組織.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美工業(yè)園二期地基處理工程 技術標-4 施工管理組織一、組織機構1、施工管理體制本工程在施工組織上按項目法要求,選聘懂技術、善管理的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yè)工長組織項目部,負責對本工程的工期、質量、安全、物質、成本等實施計劃組織、協(xié)調、控制和決策,項目管理層在項目經(jīng)理的領導下,全權組織生產(chǎn)施工要素,對工程的工期、安全、質量、成本實施全過程的動態(tài)管理,施工人員選用具有較好的素質、豐富施工經(jīng)驗和勞動技能的技工,分工種編成工作班組,挑選技術過硬,思想素質好的機長帶班。所有投入工程施工的班組均按項目經(jīng)理的要求,在項目管理人員的監(jiān)督協(xié)調下進行工種的施工。2、項目組織機構示意圖項目經(jīng)理項目副經(jīng)理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質檢員資料員測量員保管員材料員安全員機械員機修班工長土平衡班工長強夯班工長施工組織機構圖3、項目經(jīng)理部崗位職責和管理機構本工程實施項目目標管理,即項目經(jīng)理負責制和項目成本考核相結合的管理模式。(1)項目經(jīng)理崗位職責1) 對公司經(jīng)理負責,認真貫徹實施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2) 全面負責行政工作,負責內外上下協(xié)調,合理組織施工力量,保證施工中的資源供給。確保工程工期和質量,在公司經(jīng)理的領導下,實現(xiàn)有關部門協(xié)商組建項目經(jīng)理部。3) 貫徹實施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領導本工程項目進行質量策劃,制定項目質量目標和項目經(jīng)理職責,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xiàn)。4) 負責組織各資源完成項目施工合同,對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安全文明施工狀況予以控制。5) 負責對一般質量事故的調查、評審和處置。6) 領導技術人員完成質量記錄和竣工文件的編制和移交,參加工程竣工驗收交付工作,并對存在問題予以整修。7) 以企業(yè)法人委托人身份處理與工程項目有關的內外關系及簽署有關合同等其他管理職權,對公司經(jīng)理負責。(2) 項目副經(jīng)理職責1) 對項目經(jīng)理負責,協(xié)助項目經(jīng)理認真貫徹實施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2) 負責組織本工程項目的施工生產(chǎn),建立項目安全保證體系,對施工過程安全負責。3) 負責優(yōu)化施工組織工作,領導安全文明施工,組織實施本質量計劃確保滿足合同要求和實現(xiàn)質量目標。4) 負責本工程的物資管理和工程分包工作,負責協(xié)調施工生產(chǎn)所需的人員、物資和設備的供給。5) 負責本工程項目施工生產(chǎn)計劃的審批和領導實施,負責組織統(tǒng)計報表工作。(3) 項目技術負責人職責1) 對項目經(jīng)理負責,負責本工程的全面施工技術、質量工作。2) 認真貫徹國家、地方和上級的有關技術政策、法令、規(guī)程、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3) 負責組織本項目質量策劃,組織編制質量計劃并按規(guī)定報批,主持建立項目質量保證體系,將項目質量管理目標分解到各部門、班組和崗位,并對工程實現(xiàn)情況進行檢查監(jiān)督。4) 負責圖紙會審、技術交底和質量計劃的交底工作。5) 負責組織貫徹技術規(guī)程、規(guī)范和質量標準,認真貫徹實施各項管理制度各相關程序,對本項目人員違反操作規(guī)程和程序造成的質量問題負有領導責任。6) 負責文件和資料的管理工作,確?,F(xiàn)場使用的文件均為有效版本,指導我檢查生產(chǎn)過程的各種選題記錄和統(tǒng)計技術應用工作。確保質量記錄的完整性、準確性。7) 定期召開質量例會,并及時向主管部門反饋質量信息。二、施工方案1、施工測量及場地清理1)測量放線在整平的工作頂面上測放出控制樁。依據(jù)業(yè)主提供的場地內控制坐標和標高位置,測放四角坐標、高程控制樁。然后依據(jù)施工圖要求,測放出四周定位坐標。在施工中經(jīng)常檢查坡度和位置,確保位置正確。2)測量儀器及工具主要儀器有:全站儀1臺、J2經(jīng)緯儀1臺、DS1.5水準儀1臺。其它工具:鋼尺(50M、防水、防銹)、塔尺、線墜、墨水、線盒、鐵釘?shù)取?、強夯施工1)工藝流程場地平整,包括排水清基等,強夯塊石墊層填筑平整場地,第二遍點夯夯點測放第一遍點夯、試夯夯點測放試夯,確定施工控制參數(shù)進行第一遍點夯施工進行第二遍點夯施工平整場地,第三遍插夯夯點施放進行第三遍插夯施工場地平整,復核夯后場地標高進行第四遍滿夯地基檢測2)設計有效加固深度:Ha 式中 a修正系數(shù),一般黏性土取0.5,砂性土到0.7,黃土取0.350.5;H有效加固深度(m)M夯錘重(t)H落距(m)實際影響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了錘垂和落距外,還有土基土層的性質、不同土層的厚度和埋藏順序、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強夯的設計參數(shù)等都與有效加固深度密切相關,在缺少經(jīng)驗工試驗資料時,可按下表預估。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單擊夯擊(kN.m)碎石土、砂土等粗顆粒土粉土、黏性土、濕陷性黃土等細顆粒土10005.06.04.05.020006.07.05.06.030007.08.06.08.040008.09.07.08.050009.09.58.08.560009.510.08.59.0800010.010.59.09.5注: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應從最初起夯面算起。夯點的夯擊次數(shù):應按現(xiàn)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shù)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并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a. 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數(shù)值:當單擊夯擊能量小4000kN.m時為50mm;當單擊夯擊能量為40006000kN.m時為 100mm;當單擊夯擊能量為大于kN.m時為200mm。b. 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fā)生過大的隆起。c. 不因夯坑過深而發(fā)生起錘困難。1) 夯擊遍數(shù)應根據(jù)地基上的性質而確定,可采用點夯23遍,對于滲透性較差的細顆粒土,必要時夯擊遍數(shù)可適當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滿夯2遍,滿夯可采用輕錘或低落距多次夯擊,錘印搭接。2) 兩遍夯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間隔時間取決于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時間,當缺少實測資料時,可根據(jù)地基上滲透性確定,對于滲透性較差的黏性土地基,間隔時時間不應少于34周,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可連續(xù)夯擊。3) 夯擊點位置可根據(jù)基底表面形狀,采用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可取夯錘直徑的2.53.5倍,第二遍夯擊點位于第一遍夯擊點之間。以后各遍夯擊點間距可適當減小,對處理深度或單擊夯擊能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擊點間距適當增大。4) 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每邊超出基礎外緣的寬度宜為基底下設計處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5) 根據(jù)初步確定的強夯參數(shù),提出強夯試驗方案,進行現(xiàn)場試夯,應根據(jù)不同地質條件待試夯結束一至數(shù)周后,對試夯場地進行檢測,并與夯前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各項強夯參數(shù)。6) 強夯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xiàn)場載荷試驗,初步設計時也可根據(jù)歷夯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指標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有關規(guī)定確定。7) 強夯地基變形計算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有關規(guī)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內土層的壓縮模量應通過原位測試或土工試驗確定。3)操作工藝強夯工藝要點a. 清理并平整施工現(xiàn)場;b. 標識每一遍強夯點位置,并測量原地面高程;c. 起重機械就位,使夯錘中心對準夯點位置;d. 測量夯前錘頂標高;e. 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夯錘脫落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標高;若發(fā)現(xiàn)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f. 重復步驟(e),按設計要求的夯擊次數(shù)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g. 換夯點,重復(c)(f),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h. 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度;i. 在規(guī)定的間隔時間后,按以上步驟逐次完成強夯擊遍數(shù),最后用低能量滿夯,將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標高。施工操作要點j. 強夯施工場地應平整并能承受夯擊機械荷載,施工必須清除所有障礙物及地下管線。k. 強夯機械必須符合夯錘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設計安全裝置,防止夯擊時起重機臂桿在突然卸重時發(fā)生后傾和減少臂桿的振動,安全裝置一般采用在臂桿的頂部用兩根鋼絲繩錨系到起重機前方的推土機上。不進行強夯施工時,推土機呆作平整場地用。l. 強夯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試驗確定的技術參數(shù)進行控制,夯擊深度應用水準儀測量控制。m. 每夯一遍后,應測量場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將夯坑填平,方可進行下一遍夯實,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n. 強夯時,落錘應檢驗夯錘是否處于中心,若有偏心時,應采取在錘邊焊鋼板或增減混凝土等辦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傾斜。o. 夯擊時,落錘應保持平穩(wěn),夯位正確。如錯位或坑底傾斜度過大,應及時用砂土將坑填平,予以補夯后方可進行下一遍工序。p. 淤泥及淤泥質土地基強夯,通常采用開挖排水盲溝(盲溝的開挖深度、間距、方向等技術參數(shù)應根據(jù)現(xiàn)場水紋、地質條件確定),或在夯坑內回填粗骨料,進行置換強夯。q. 強夯時,會對地基及周圍建筑物產(chǎn)生一定的振動,夯擊時宜距現(xiàn)有建筑物15m以上,如間距不足,可在夯點與建筑物之間開挖隔振溝帶,其溝深要超過建筑物的基礎深度,并有足夠的長度,或把強夯場地包圍起來。雨期強夯施工措施r. 強夯施工宜在干旱季節(jié)進行,在雨期施工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現(xiàn)場地積水,導致土質變軟,以致出現(xiàn)擠出現(xiàn)象,降低強夯效果。s. 根據(jù)總圖利用自然地形確定明溝排水方向,按規(guī)定坡度挖好明溝,以確保施工質量。t. 對強夯的區(qū)域及進行表面碾壓。u. 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做到事前預防。v. 履帶式起重機在雨強夯時,嚴禁在未經(jīng)夯實的虛土上或低洼處作業(yè),同時應進行試吊,將夯錘吊離地面1m左右往返起落數(shù)次,確定穩(wěn)妥后,方可正式強夯。w. 使用輪胎式起重機在強夯和移機過程中都應鋪設墊板。3、土石方施工1)土石方開挖:為了合理選擇配備施工機械,劃分施工工作面,保持多機組連續(xù)作業(yè),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土石方開挖施工,由于工程中絕大部分為土方,因此我們將使用土方機械以及人力配合來進行整個工程的土石方開挖。機械選擇和配備對于本工程來講,最大的特點是:開挖及回填面積大,但從土方挖填平衡計劃來看,回填土方的運距絕大部分在1000米內,將主要采用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來完成。這樣布置是完成此次施工任務的較為合理的施工方法。挖土機挖土施工:對于運距短,多余土方運至場外的,我們將選擇反鏟挖土機,配備自卸汽車挖運施工.常用反鏟、拉鏟、抓鏟挖土機的性能如下表。常用挖土機反鏟、拉鏟、抓鏟工作裝置性能表名稱W-501型W-1001型KU-1206型UB-1232型反鏟拉鏟抓鏟反鏟拉鏟抓鏟反鏟拉鏟抓鏟鏟土容量(M3)0.500.500.501.01.01.01.21.01.01.25臂桿長度(M)5.501310713136.71313最大卸土半徑(M)8.1010.48.08.5510.812.59.6012.812.58.50最大卸土高度(M)5.205.305.806.804.208.906.804.2010.65.90最大切挖半徑(M)9.2014.38.010.814.412.510.314.412.510.30最大切挖深度(M)5.566.08.706.207.706.0坡側開行6.605.806.20坡頂開行10.09.5010.4工作重量(t)20.721.543.643.636.738.438.628.80對地壓力(Kgf/cm2)0.630.620.960.840.59表中反鏟最大切挖深度為設計最大切挖深度實際最大深度要根據(jù)停機面土質情況對其進行0.800.90 折減,見下表。挖土機設計與實際挖土深度對照表停機面土質 最大 挖深折減系數(shù)機型W-501W-1001KU-1206設計(m)實際(m)設計(m)實際(m)設計(m)實際(m)粘土、亞粘土及其他密實土0.905.565.065.406.205.58雜填土、輕亞粘土、砂礫土0.855.564.7065.106.205.27細粉砂及其他松軟水下土0.805.564.4064.806.204.96挖土機的選擇主要以施工層段的開挖深度,斷面尺寸和土質情況為依據(jù);而一個工程或一個施工段所配備的挖土機數(shù)最主要考慮工作面大小,土方量,施工進度要求,坡道及道路情況以及經(jīng)濟效果等因素。2)土方回填:施工前,應將回填土區(qū)域內的積水、淤泥和雜物清除,樹木、樹根須拔出,并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當填方區(qū)為耕植土和松土時,應將基底擠壓密實?;靥钔敛捎矛F(xiàn)場挖方區(qū)土方,為提高強夯效果,我們將施工中推出的砂卵石含量大的優(yōu)質粘土,回填至本回填區(qū)域或內。要求其回填土的IP 值小于14,由于地下水位的變化對地基夯實效果影響較大,當?shù)叵滤惠^高時,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夯坑內或場地內的積水應及時排除。下雨天不宜進行強夯施工,并應作好場地土方的防排水措施。土料應選用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的碎石類土、砂土、粘性土等材料,填土前應檢驗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即與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過2%)。當土的含水量大于最優(yōu)含水量范圍時,應采用翻曬、風干法降低其含水率。對于含水量過大夯實產(chǎn)生的橡膠土也應涼曬、風干達到最優(yōu)含水量水量后再回填夯實。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填土時采用鏟運機運來的填土,推土機推開攤平,裝載機輔助鋪填的原則。推土機填土須自下而上分層鋪填,一般每層厚度不宜大于30 厘米,大坡度推土時,應分層推平,不得居高臨下,不分層次,一次推填。當土方填至填方部位時,可提起一次鏟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駛0.1 至1 米,利用堆土機后退時刮平,用推土機來回行駛碾壓且履帶應至少重迭一半。推土機施工要點:推土機作業(yè)時,以切土和推土為主,切土時應根據(jù)土質情況,盡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離內完成,以便縮短低速運行時間,然后直接推到預定地點。下坡推土時,坡度不超過15 度,以免后退時爬坡困難。對于用推土機堆成的土,則用裝載機裝上汽車運至棄土位置。3)分層碾壓:分層回填土的厚度不超過400MM,施工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WOP2%的范圍,最佳含水量應通過擊實試驗確定。每層壓實遍數(shù),根據(jù)碾壓噸位由碾壓試驗確定,一般輾壓6 至8 遍,碾壓不到之處用蛙式打夯機,鋪土厚度不大于205MM,夯擊3-4遍,以達到設計要求。填方施工應從場地最低處開始,水平分層整片回填輾壓或夯實。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作斜坡形,坡度大于1:1.5,輾跡重迭0.5 至1M,上下層錯縫不應小于1M。分層壓實的質量檢驗必須分層進行,每壓完一層,應檢驗該層的平均壓實系數(shù)。當壓實系數(shù)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填上層。為了保證填土壓實的均勻性及密實度,避免滾子下陷,在重型輾壓機輾壓之前,應先用推土機推平,低速行駛輾壓4 到5 遍,便表面平實。然后再重型輾壓機輾壓,輪子的下沉量一般壓至不超過1 至2 厘米為宜,輾壓不到之處,應用小型夯實機械夯實。輾壓一層完后,應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層拉毛,土層表面壓平時,應灑水濕潤后繼續(xù)回填,以保證上下層結合良好?;靥钔瓿珊蟮钠秸麉^(qū)域應進行密實度信其他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檢查,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道項目的施工。4)運土汽車的選擇配備本工程的余土需要進行外運處理,其外運土方量約為4000 立方米,運土汽車的選擇配備主要考慮運土道路情況、運距、工作面以及同挖土機容量和生產(chǎn)效率相配置。 每臺挖土機配備汽車的數(shù)量按下式計算:N=T/n+1式中 N汽車數(shù)量(輛)T汽車裝卸土每循環(huán)所需時間(分鐘)n挖土機每裝一輛汽車所需時間(分鐘)1 挖土機旁保持兩輛汽車的備用車輛(輛)為了達到汽車容量與挖土機的斗容量應成整數(shù)倍關系,以防止挖土機裝半斗而影響生產(chǎn)效率,這里我們主要選擇配備5 噸東風汽車作為本工程土方的主要運輸工具。根據(jù)各區(qū)段外運土方運至卸土場運距估計以1KM 計,每臺W-1001 挖土機配備5T 東風汽車的數(shù)量。預估:T=25 分鐘,n=5min,則N=25/5+1=6(輛)。推土機配合挖運施工,一般情況下,2-4 臺挖土機配備2 臺推土機,即挖、卸土場各1 臺。三、對施工難點、重點所采取的技術措施1、強夯施工過程中,在夯錘落地的瞬間,一部分動能轉換為沖擊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