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質的組成和結構.doc_第1頁
1[1].物質的組成和結構.doc_第2頁
1[1].物質的組成和結構.doc_第3頁
1[1].物質的組成和結構.doc_第4頁
1[1].物質的組成和結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質的結構”復習學案課標與考綱課標要求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知道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了解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大小的數量級,了解納米材料及其應用前景。 2、能用物質粒子模型解釋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 3、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 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中子由夸克構成。 4、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fā)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尋找分子存在的證據;證明離子的存在;觀察擴散現象。 觀察兩種物質混合后體積的變化,并用粒子模型解釋。 觀察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結構模型,并加以比較;查閱建立C60結構模型的過程。 通過圖書館或網絡等途徑收集原子結構模型發(fā)展的有關資料。(二)元素內容標準活動建議1、了解自然界的物質由100多種元素組成。 2、說出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了解重 要化肥的有效元素。 3、初步學會使用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4、知道同位素的結構特點。 5、認識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和科學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作用。 調查常見肥料有效成分的主要元素。 調查市場上某些保健品中具有保健作用的主要元素;收集人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資。 通過查閱有關資料,說出同位素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 閱讀元素周期表的發(fā)現及應用的典型歷史事實的資料。06年深圳考試說明要求內容綱目具體內容備注物質的結構 知道原子的構成 了解原子核電荷與核外電子之間的數量關系 懂得物質結構模型化思想及典型應用不區(qū)分元素和原子的概念,不考同位素、周期律、夸克知識化學用語中元素知道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了解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04年06年深圳市中考科學試題雙向細目表年份題型小題分值說明2004選擇題物質的組成2分深圳市中考2006選擇題物質的結構2.5分深圳市中考2007選擇題物質的結構與組成1.5分深圳市中考一、物質的組成和結構(一課時)課前預習重溫課本浙教版八年級下第一章第14節(jié)P2-16知識梳理物質 宏觀組成-元素-分類微觀構成 離子一、構成物質的微粒1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質 的最小粒子。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而不是唯一的一種;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單個分子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分子不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唯一粒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原子來保持,由離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構成它的陰、陽離子來保持;分子是用來描述微觀世界的。 (2)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的質量、體積都 ;分子之間有 ;分子在不斷 ;同種物質的分子, 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 不同;在化學變化中,分子 再分。2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學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質:原子的體積和質量都 ;原子間有 ;原子也是在不停的 ;同種原子 相同,不同種原子 不同;在化學變化中,原子 再分。 (3)同種原子可以形成性質和結構不同的物質。如:金剛石、 、足球稀。 (4)原子結構模型的發(fā)展過程 原子內部結構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 模型 湯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模型(湯姆孫發(fā)現原子中有電子,帶負電) 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繞太陽模型(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的存在) 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 模型 電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電子云模型(5)原子的構成原子(電中性)原子核 (帶 電)核外電子(每個電子帶 個單位 電荷)質子(每個質子帶 個單位 電荷)中子( 電)(6)原子中粒子間量的關系: 核電荷數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1)原子核內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2)普通氫原子核內無中子。3離子: (1)離子是帶電的 。 (2)離子的種類:帶正電的離子叫 離子、帶負電的離子叫 離子。 (3)離子形成的原因:原子得失電子。即失去電子形成 離子,得到電子形成 離子。4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表一: 微粒的種類分子原子定義是保持物質 的最小粒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構成由原子構成。由 、 、 三種構成。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 。相同點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粒子間有一定間隔,都在不停地運動。5原子和離子的比較 表二: 微粒的種類原子離子定義是_中最小粒子。是_的原子或者_。區(qū)別核電荷數 = 質子數_ _電子數。核電荷數 = 質子數_ _電子數。不顯電性顯電性,是帶電的粒子。聯系陽離子 原子 陰離子6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大小的數量級分子、原子、離子微粒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而原子的質量一般在10-26千克的數量級。不同種類的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同。7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使用 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 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1)符號的作用:能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杀苊庥捎谑挛锿庑尾煌鸬幕靵y??杀苊庥捎诒磉_事物的語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亂。(2)常見的符號有:交通標志、消防安全標志、汽車標志、元件符號等。(3)模型作用: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某種物體的放大或縮小的復制品(4)模型類型一幅圖、一張表或是一個計算機軟件 事物變化的過程數學、科學公式等抽象模型8用物質粒子模型解釋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讀圖:課本P3圖1-2液態(tài)水與氣態(tài)水的模型,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有:(1)水在狀態(tài)變化中,水分子其本身 (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的只是分子之間的 ;(2) 態(tài)水的水分子之間間隔最大;(3)水的三態(tài)變化(物理變化)從分子角度看,其變化的本質是水分子本身 (有或沒有)發(fā)生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 發(fā)生了變化而已。二、物質的組成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 )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原子中的 。人類已知的元素有 多種。原子中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tǒng)稱為 原子。2、元素和原子的比較 表三: 元素原子定義具有相同的_ (即_ )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是_中最小的微粒。聯系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總稱。是組成元素的基本微粒。區(qū)別宏觀概念,表示物質的組成。是微觀粒子,一般表示分子的構成(個別表示物質的構成)。只講 ,不論 。即:可以說幾種元素,不能說幾個元素。既講 ,又論 。即:可以說幾種原子,也可以說幾個原子。例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由_組成的;每個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_構成的。金屬元素:如: 非金屬元素(包括稀有氣體元素):如: 3元素的分類游離態(tài):在單質中的元素。如:氧氣中的氧元素 化合態(tài):在化合物中的元素。如:水中的氧元素4元素的形態(tài)5元素的分布: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其次是_ _,再次是_。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其次是_,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諝庵泻孔疃嗟脑厥?,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熔點最低的金屬是,熔點最高的金屬是。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量較多的是含 、 、 元素的無機鹽。植物生長缺乏 元素時,植株矮小,葉色發(fā)黃;缺乏 元素時,植株暗綠帶紅;缺乏 元素時,植株矮小,葉片上帶許多褐斑。6元素周期表:將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數以一定的方式排成的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個橫行,代表 個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從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質子數逐漸增加,一般是按 元素、 元素和 元素這樣排列的;共有 個縱行,代表 個族,同一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目前發(fā)現的元素已有110種左右。原子序數在數值上與 相同。典型例題例題1:(2007,深圳)如圖7所示,小林對二氧化碳化學式表示的意義有如下四種理解,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CO2二氧化碳分子CO2氣體氧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碳元素氧元素圖7A 表示二氧化碳氣體B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C 表示二氧化碳的一個分子D 表示二氧化碳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解析(1) 從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宏觀意義為:表示該物質;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微觀意義為: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一個分子的原子構成。(2)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所以答案為D。例題2:(2005,湖州)我國計劃在2007年發(fā)射一顆繞探測衛(wèi)星,其任務之一是尋找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其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1 B2 C3 D4解析同一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所以答案為B課堂反饋考點要求1:物質的微??键c要求1-1:知道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aA 1(06益陽)5.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構成物質的是( )A原子B離子C分子 D原子核A2以下物質中:汞、氧氣 、甲烷、氯化鉀、二氧化碳、銅、硫酸鈉、硅、氖氣、氫氧化鈣、水。 (用化學式填寫)由分子構成的是 ;由原子構成的是 ;由離子構成的是 ??键c點撥: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a、大多數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例如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O2、N2 、H2 、Cl2)和共價化合物(HCl、H2O、CO2.、NH3 等);b、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例如金屬單質和稀有氣體及少數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如金剛石、晶體硅)等;c、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例如離子化合物(堿類如:KOH 、鹽類如:NaCl、CaCO3等)??键c要求1-2:知道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大小的數量級aC 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體積極小,其半徑約為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因此,相對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間。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離子,1911年,科學家用一束平行高速的粒子轟擊金箔時發(fā)現有三種實驗現象:(1)有一部分粒子改變了原有的運動路徑,原因是粒子途經原子核附近時,受到 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2)大多數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你認為原因是 。(3)極少數粒子被彈了回來,你認為原因是 。A 4(2006浙江嘉興)從體積的大小來看,下面各項中最小的是( ) A、水分子 B、紅細胞 C、氧原子 D、SARS冠狀病毒考點點撥: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粒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小,彼此之間有間隔??键c要求1-3:知道納米材料及其應用前景aB 5在10-910-7m范圍內,對原子、分子進行操縱的納米超分子技術往往能實現意想不到的變化,納米銅粒一遇到空氣就會劇烈燃燒,甚至發(fā)生爆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納米銅比普通銅更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反應 B、納米銅和普通銅中的銅原子結構不同C、反應物的接觸面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D、納米銅無需密封保存A7006(05深圳)以CCl4為原料,在700條件下制造出納米級金剛石粉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Cl4 + 4Na = C+4NaCl)。我國的這一研究成果被世界科學界高度評價為“稻草變黃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金剛石屬于金屬單質 B、CCl4中碳元素與氯元素的質量畢業(yè)6:71C、CCl4不屬于有機物 D、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考點點撥:該類題以最新科技納米材料為情景,考查物質的分類,反應類型等。考點要求2:知道原子的構成A7(2006安徽課改區(qū))關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帶負電 B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并固定在某一位置C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 D原子核內有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中子A 8(2007成都)下列關于微觀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是由分子構成的 B.原子中含有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C.原子若失去核外電子,則會變成陰離子 D.原子若得到核外電子,則會變成陽離子考點點撥: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由帶正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键c要求3:了解原子核電荷與核外電子之間的數量關系A 91992年,我國科學家首次發(fā)現了汞元素的一種新原子,這種汞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8,核電荷數為80,這種汞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 80 B 128 C 208 D 288A 10由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表蓮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核電荷數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為152,則該元素的原子中質子數為 ,中子數為 ,核外電子數為 ??键c點撥: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考點要求4:懂得物質結構模型化思想及典型應用A 11因為地球太,難以認識,所以人們常用地球儀。因為細胞太,難以觀察,所以人們畫出了細胞模式圖。由于眼球構造太,難以表達,人們制造了眼球模型。所以建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A 12(2006 柳州、北海)下列圖示屬于易燃物質標志的是()A 13(2006湖州)右圖是水分子電解模型,由此模型所獲得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A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B反應物的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總數 C一個水分子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D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考點點撥:解此類題要通過模型去認識微觀的物質結構,純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且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改變。 考點要求5:知道組成人體、地球的主要元素,了解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B14(06益陽非實驗區(qū))益陽即將使用“西氣東輸”工程送來的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下列有關化學式CH4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A表示甲烷這種物質B表示甲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C表示甲烷氣體由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組成D可表示一個甲烷分子B 15觀察下列圖1和圖2,按要求回答問題:圖1 圖2(1) 圖1所表示的各氣體的含量是指(填“質量”或“體積”) 含量。圖2所表示各元素的含量是指(同上) 含量。(2) 現有2000L的空氣,其中含氧氣 L。 。核心點撥 。 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有關概念:(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變,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而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別的分子。化學變化的實質:反應物的分子化分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2)純凈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的組成與構成:(1)元素、物質與原子、分子是兩個不同范的疇的概念,前者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論個數。后者是微觀粒子,既講種類,又論個數。(3)地殼中含硅26.30%,這里的硅是指(填序號) 。(A)分子 (B)單質 (C)離子 (D)元素(4)圖2中表示出 種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屬與含量最高的金屬之間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5)地殼中金屬元素含量(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非金屬元素。A16某地出現水稻倒伏現象,經過調查,主要原因是缺 肥(填元素名稱),建議農民施用草木灰或 (填化學式),但過多施用草木灰會使土壤顯 性,不利于水稻的生長。A17、(2005海南)煮沸過的水涼后不宜用來養(yǎng)金魚,因為這種水中幾乎不含有(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離子A18(2005嘉興)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操縱單個原子和分子成為可能,從而可以直接用原子來制造分子。若能用這種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不需要( )A、碳原子B、氫原子C、氮原子D、氧原子考點點撥:宏觀物質由元素組成,只講種類,不論個數。微觀分子由原子構成,既講種類,又論個數。熟悉元素在地殼、海洋、人體的分布情況。課后鞏固A1(2004,深圳)今年6月5日是第33個世界環(huán)境日,其主題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責”。深圳及周邊沿海城市海域赤潮現象日益嚴重,導致魚類大量死亡,可見,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經測定,受赤潮影響的海域水樣中磷的含量偏高,這里的磷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離子A 2(2005金華市科學)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哈邁德澤維爾開創(chuàng)了“飛秒(1015s)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測到的是( )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過程 B、氧原子結合成氧分子的過程C、氧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D、氧原子內部的質子、中子、電子的運動B3(2006鹽城)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變質分子本身發(fā)生了變化B汽油揮發(fā)分子大小發(fā)生了變化C熱脹冷縮分子間間隔改變 D花香四溢分子作擴散運動(2)對任何物質,既可以從宏觀描述其組成,又可以從微觀描述其構成。如: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1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成長記錄 。 1錯題記錄: 2學習感悟: A4(2006蘇州)自從湯姆遜發(fā)現了電子,人們開始研究原子內部結構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原子結構的模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由盧瑟福提出的、最為大家接受的原于結構模型與下列哪個圖最相似?()A5(2006鹽城) 最近俄羅斯科學家利用第72號元素鉿和第74號元素鎢精確測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萬年形成。鉿、鎢兩種元素原子的本質不同是()A核內質子數目 B核內中子數目C核外電子數目 D相對原子質量 A6食品衛(wèi)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不會導致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是( )A、用劣質奶粉喂養(yǎng)嬰幼兒 B、面粉中添加大量增白劑C、為保鮮用福爾馬林浸泡魚蝦等海產品 D、在食鹽中添加適量碘元素B7(2003南通)2003年我國部分地區(qū)突發(fā)的“非典型性肺炎”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過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結構如右下圖所示。有關過氧乙酸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氧乙酸分子的化學式為C2H4O3B其分子相對質量為76 C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4:3D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B 8(2006浙江嘉興)模型是科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 右圖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條件下,某化學 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C9這學期,小亮和班級的兩名同學主動承擔了維護班級花壇的工作。前不久,他們發(fā)現有部分花的葉面出現了枯黃的現象,便及時向花壇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顯。他們決定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 收集資料(1)花的葉色枯黃,他們選擇施用 (填寫“氮”、“磷”或“鉀”)肥是正確的。(2)前一段時間他們曾用熟石灰(化學式為)對花壇中的性土壤進行過改良。(3)近一個星期一直無雨,氣溫較高。(4)通過查閱資料,小亮和同學們知道:含NH4+ 的鹽受熱或與堿混合會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 提出假設(1)太陽的曝曬和氣溫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2)熟石灰與化肥反應也可使肥效流失。 設計并進行實驗(1)小亮取少量這種化肥置于試管中加熱,并在試管口放一條干燥的pH試紙,pH試紙無變化。(2)另取少量這種化肥與熟石灰混合,聞到氣味。 他的結論由以上第二個實驗中的現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與有關。 反思與應用 (1)小亮進行的第一個實驗中,pH試紙無變化,這與查閱資料給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2)參與了小亮和同學們的探究活動,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啟發(fā),你能對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嗎?C10下圖是從空氣中分離氧氣的示意圖。 請你寫出從圖中所獲得的有關物質組成、結構、性質、變化等信息各一條。 組成 結構 性質 變化 C11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有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1)實驗: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 杯中滴入2 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 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得出的結論 有 。(2)實驗(如圖甲所示):燒杯B中的現象是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興趣小組又設計了實驗(如圖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必要, ,理由是 。綜合訓練B 1(2007,麗水)下面是某化學反應的模型示意圖,下列從該模型獲得的的信息中錯誤的是( ) + 表示A原子 甲 乙 丙 表示B原子A丙物質屬于單質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乙分子中含4個A原子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了C 2地球上生物種類千差萬別,但有一共同特點:體內水的質量與其身體總質量比(亦稱質量分數)一般在60%以上,如下表:成年人魚類水母、藻類蔬菜65%70%20%80%90% 以上90% 以上(1)分析上表中的內容,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2)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組成的,怎樣用化學實驗證明水的組成?(填實驗名稱) 。(3)設計實驗,證明白菜中含水: ?!敬鸢浮空n前預習金屬 非金屬 稀有氣體元素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1、(1)化學性質 (2)很??;間隔;運動;性質,性質;可以。2、(1)化學變化(3)正 一 正 不帶 一 負(2)很?。婚g隔;運動;性質,性質;不可。(3)石墨 (4)道爾頓原子模型(1803年)實心球模型湯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波爾原子模型(1913年)分層模型(5)原子核 (帶 正 電) 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