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砼測溫方案.doc_第1頁
大體積砼測溫方案.doc_第2頁
大體積砼測溫方案.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體積砼測溫方案砼硬化所釋放的水化熱會產生較高的溫度,因砼在較大截面范圍內硬化速度和散熱條件的差異,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混凝土內表,混凝土表面與大氣溫度會產生一定的溫差,可能導致大體積砼產生溫度裂縫。如何防止大體積砼在養(yǎng)護期間產生溫度裂縫,尤其是深層或貫穿裂縫,是大體積砼施工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對澆筑后的砼進行溫度監(jiān)控,隨時掌握砼內部溫度變化動態(tài),以此指導砼的養(yǎng)護工作,保證砼內表溫差控制在25內。1.布點原則 大體積砼測溫采用便攜式建筑電子測溫儀,配合測溫導線、測溫探頭使用。預埋時用鋼筋做支承載體,先將測溫線綁在鋼筋上,在澆筑砼前,將綁好測溫線的鋼筋植入大體積混凝土中,測溫線的溫度傳感器處于測溫點位置并不得與結構物實體支撐鋼筋直接接觸,澆筑砼時,不得損壞測溫導線,插頭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濕,保持清潔。共設15組測溫點,每組設上、中、下三層測溫銅熱感應器(測溫點布置詳見附圖),埋入部分必須安全可靠,測溫銅熱感應器測溫點位置設立臨時醒目標志,保證砼振搗過程中不被振動棒碰到。留在外面的導線長度應大于200mm。測溫時,按下主機電源開關,將各測溫點插頭依次插入主機插座中,主機屏幕上即可顯示相應測溫點的溫度。2.布點及監(jiān)測布點在砼澆筑前夕進行。當擬施工段鋼筋綁扎完成,進行鋼筋驗收時,可開始進行布點施工。按布點方案確定的布點平面位置進行布點,用14鋼筋,其長度為澆筑層厚度加20cm,將溫度傳感器采用膠布固定于鋼筋上的各不同位置處,然后小心將每根鋼筋與結構物實體鋼筋網綁扎牢,布點結束后,檢查測溫導線是否完好,如有損壞應更換。砼澆筑開始,安排專人即開始進行監(jiān)測。測溫時間間隔,砼澆筑后12d為每2h一次,34d為每4h一次,57d為每8h,一次其后為每12h一次。測溫工作派經過培訓 ,責任心強的專人進行,每個測點的每次測溫時間、測量溫度、測溫人員均應記錄。測溫記錄應交技術負責人閱簽,并作為對砼施工和質量的控制依據。3.混凝土養(yǎng)護期間,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不高于65,混凝土表面的養(yǎng)護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間的溫差不大于15?;炷两Y構在任一養(yǎng)護時間內的內部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不大于20。當周圍大氣溫度與養(yǎng)護中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超過20,混凝土表面增加覆蓋保溫。4.采用商品混凝土,應提前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配工作。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A、水泥:在滿足強度和坍落度的前提下,水泥應優(yōu)先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品種,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B、合理選用砂、石級配,盡量降低水泥用量與用水量,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C、骨料要求清潔不含有害物質,特別是一些有機雜質硫化物及硫酸鹽。D、粗骨料盡可能采用大粒徑,但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塊狀或包裹石子表面并含泥量不得大于1%。E、細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過3%。F、按規(guī)范和設計摻用外加劑,減少單位體積水泥用量,外加劑應有質保書和復驗單,經適配后合理確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5.混凝土拌制(1)盡量縮短攪拌時間。經常測定混凝土坍落度,調整混凝土配合比,以滿足施工必須的坍落度要求。(2)盡可能在氣溫較低的晚上攪拌混凝土,以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宜高于30。6.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罐車在運輸過程采取麻袋、棉被覆蓋遮陽措施;運輸過程中運輸罐的轉速攪動控制在24r/min;并盡量避免現(xiàn)場堵車,縮短運輸時間。運輸過程中應慢速攪拌混凝土,不得在運輸過程中加水攪拌。7.混凝土澆筑方法承臺砼設計強度40,采用攪拌樓集中攪拌,砼運輸車運輸,泵送入模。采用全面分層澆筑方法,分層厚度不大于500mm,停頓不超過砼初凝時間(45小時)。在施工過程中,若遇到天氣刮風、下雨,應加蓋一層塑料薄模,并用木板壓住,防止雨水灌入或被風刮開。若發(fā)現(xiàn)混凝土的內外溫差超過20,應加蓋一層草簾同時立即報告技術負責人采取措施,在頂面每隔3m左右用1000W碘鎢燈照射砼表面,加熱砼表面溫度,并加強保溫進而減少溫差。當砼內外溫差,均小于250C且降溫趨于穩(wěn)定時停止測溫。在施工中不小心碰掉了測溫導線,應及時通知檢測人員,及時埋入新的導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