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親子溝通的彩虹.doc_第1頁
架起親子溝通的彩虹.doc_第2頁
架起親子溝通的彩虹.doc_第3頁
架起親子溝通的彩虹.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閔行區(qū)第六屆心理論文(案例)架起親子溝通的彩虹一、情況介紹:小依,初二女生,生活在典型的三口之家中。家庭經濟條件優(yōu)越,母親為全職太太,性格直爽,聰明能干,思想比較傳統(tǒng),負責女兒的學習生活。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很專制,希望她能出人頭地。父親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女兒的學習生活,對女兒比較寵愛。慈父嚴母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造就了一個從小乖巧聽話,漂亮可愛的小依。在小依5歲時,母親帶她到醫(yī)院測試智商,女兒的智商處于臨界水平,測試結果母親對女兒感到非常地失望。經常以對小依此冷嘲熱諷,在強勢的母親面前小依的性格也從活潑開朗變得沉默寡言,自卑退縮,在母親的包辦下慢慢長大。雖然小依沒有完全達到母親的期望,但整個小學階段家庭生活平靜安寧。隨著小依青春期的到來,她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漸漸地不愿意聽從母親的安排,對此母親感到非常震驚,感到自己在女兒面前的權威受到了挑戰(zhàn),就拼命壓制女兒,結果母女間的沖突不斷的加強,矛盾體現(xiàn)在學習成績、與怎樣的同學交往、穿衣打扮、零用錢的支配等各方面。母親對沖突的解決方法是依然打罵,而小依則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和母親對著干,導致近2年來家庭氣氛張,母親和女兒天天劍拔弩張。經過精疲力竭的斗爭后,小依想逃離令人窒息的家,母親面對女兒也感到無能為力。有一天沖突再次升級,早上母親發(fā)現(xiàn)女兒偷拿了家里的錢,立刻沖到學校,小依當時正在做廣播操,母親沖進隊伍,當著全校學生的面打罵她,在老師的勸阻下母親離開,羞愧難當?shù)男∫纴淼綄W校心理咨詢室向我傾訴。面對情緒激動的來訪者,我首先讓她通過哭述的方式來宣泄當時的不良情緒,用傾聽、放松、同感等方式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征得小依同意后,第二天邀請母親來校一起交流。二、診斷與分析:通過一系列的交流,了解小依和其母親的親子關系,沖突的事由、經過、結果。然后分別對來訪者和其母親進行親子關系診斷測驗(PCRT),測試包括對母親管教態(tài)度的評定和對孩子的問題特點的評定兩部分。母親和孩子分別測試,測試結果換算成百分等級,最高為99,最低為0,平均值50分,分值越高越好,越低越壞。分析測試結果表明:在對待小依的態(tài)度上,小依認為母親是積極拒絕(B),嚴格(C),矛盾(E),不一致(J),在這4個上處于最壞,說明母親對小依的態(tài)度不太好。小依也認識到自己對學習沒有興趣,厭惡學習,產生很強的自卑感。通過溝通、測試等方式了解小依和母親的現(xiàn)狀,對小依的問題評估為:家庭親子溝通困擾。三、輔導過程:對于我的分析,小依和母親表示認同和接受,也迫切希望能改變現(xiàn)狀,恢復家庭和諧的氣氛。經過共同討論,在小依和母親同意后,確定了指導目標為:通過家庭教育指導,提高親子溝通技巧,改善親子關系。在明確了指導目標后,經過共同商討,確定了家庭教育指導的方法和步驟:明確在整體上采用家庭整合療法,輔以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使家庭氣氛及親子關系得到改善,創(chuàng)建和諧家庭成長環(huán)境。(一)認知療法根據(jù)心理學理論,認知療法是根據(jù)人認知過程會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來訪者的不良認知,從而減輕或消除其情緒問題和非適應性行為。在本案例的認知療法中,首先界定母女雙方的不合理認知。盡可能以理性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孩子的不合理觀念為:自己長大了,什么事都由自己決定,母親無權干涉。母親的不合理觀念為:女兒是自己的孩子,一切都由父母說了算。母女相同的不合理觀念為:智商低的人將一事無成。針對雙方的不合理觀念,首先通過角色扮演,從對方的角度了解當時的感受和情緒體驗,對于一次較大的沖突剪頭發(fā)風波,女兒、母親分別扮演對方,與心理咨詢師一起將情景重現(xiàn),體驗完后談感受,站在對方的角度感悟理解對方。其次通過提供經典案例分析討論,間接學習他人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成功經驗、溝通技巧,指導自己的親子溝通,改善親子溝通的方式。通過學習經典案例,少走一些親子溝通的彎路,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吸取有效的溝通方法。再次,推薦閱讀科學書籍,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體系。通過閱讀青春期相關書籍的學習,讓母親和小依了解孩子青春期身心變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通過學習親子溝通技巧方面書籍,了解溝通藝術和技巧;通過了解智商與學習、能力的關系,用科學和發(fā)展的角度看待小依的智商和能力。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小依和母親在親子溝通、青春期身心變化、智商等方面建立了的科學合理認知,但是孩子在青少年期要求獨立與適當依賴相并存,父母給予自主的同時,規(guī)范與引導仍是重要的,下面采取的行為療法是本案例家庭教育指導的重點。(二)行為療法根據(jù)心理學理論,行為是通過學習、訓練后天培養(yǎng)而獲得的,自然也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來改變或消失。本案例的行為療法主要通過簽訂親子行為契約,來訓練小依和母親的親子溝通行為。在老師的參與下,小依和母親經過討論,共同協(xié)商對雙方行為均有約束力的書面約定即行為契約。在行為契約中都考慮到了對方的行為需要和要求,小依的行為按照行為契約做,媽媽就不羅嗦,不干涉,反之亦然。行為契約由五個基本部分組成:(1)確定目標行為。減少母女爭吵的次數(shù),遇到不同意見心平氣和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2)確認目標行為的方法。回家時間與假日外出規(guī)則的限定、結交朋友的要求、學習時間的支配、學習目標的制定、穿衣打扮要求、零用錢的給予、矛盾沖突的解決、溝通方式等方面制定明確的要求。(3)確定行為契約的有效期。契約時間暫定一個月,以一周為階段,母女分別填寫每周溝通反饋表,寫下每天的溝通事件,處理結果,當時感受。每周根據(jù)溝通反饋表和心理咨詢師交流,談這一周的親子溝通情況及自己的感受,改進建議。對于四個星期的反饋進行總結,修改行為契約有關內容,再次以一個月為周期循環(huán)實施。(4)確定強化和懲罰的跟隨條件。明確當小依出現(xiàn)適宜行為,得到契約中明確規(guī)定的強化,如增加看電視或上網(wǎng)時間、允許購買流行服飾、增加零用錢等,如果是不適宜行為,契約中明確懲罰后果,如減少看電視或上網(wǎng)時間、減少零用錢等。(5)契約雙方簽字。通過簽訂行為契約,雙方既監(jiān)督對方又加強自我管理,自尊且相互尊重,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模式,雙方都很有成就感,都很愉快。四、效果與反思:經過一學期的輔導,小依和母親的親子關系的到明顯的改善,母女的矛盾沖突減少,互相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偷拿家里錢的情況再也沒有發(fā)生。再次進行親子關系診斷測驗(PCRT),測試結果顯示母親對小依的態(tài)度有了很大的轉變。對于孩子的很多缺點能包容,一起面對。小依的測試結果表明她也認識到母親對自己的無私的愛,對學習也有了新的定位。雖然小依和母親偶爾也會出現(xiàn)小別扭,但是她們學會了自我化解,不斷的溝通,看到小依充滿活力自信的笑容,和母親手牽手的親密背影,我知道小依青春期的暴風雨已經過去,溝通的彩虹已經架在小依和母親的心間。對于親子溝通的案例,運用家庭整合療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本案例成功之處,但如何調動全體家庭成員參與,如本案例中父親沒有參與其中并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是本次咨詢的不足。親子之間良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