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站刪除隧道施工事故應急預案杭州市留泗路標項目部2008年10月隧道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工程概況 杭州留泗路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西南部,繞城公路東側,南北走向,是連接留下、龍塢及轉塘等主要地區(qū)的一條交通聯(lián)絡道路,也是風景區(qū)外圍的一條城市次干道,設計范圍為龍?zhí)堵妨艉吐?,沿線穿越太塢山,并緊鄰繞城公路東側,全長約6.1km。本合同段為杭州市留泗路(龍?zhí)堵妨艉吐罚┕こ潭?,全長685m,起點樁號為:K0-025,終點樁號為:K0+660,其中本合同段的重點是太塢山隧道工程,隧道長320m,設計為單洞雙向隧道。項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區(qū)龍塢鎮(zhèn),南鄰唐家橋加油站,西鄰繞城公路。為有效的實施對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危險控制和防范事故發(fā)生后果擴大,有效的進行應急救援,特編制本專項隧道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方針與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浙江省安全生產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結合本工程施工實際制定隧道施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的方針是保護人員安全優(yōu)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yōu)先的原則。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的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最大幅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三、應急準備應急預案能否在應急救援中成功地發(fā)揮作用,不僅取決于應急預案自身的完善程度,還取決于應急準備的充分與否。為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反應迅速、協(xié)調有序,項目部建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1、機構與職責(1)、領導小組由下列人員組成:組 長:項 目 經 理 張東偉常務副組長:項目常務副經理 陶然位副 組 長:項 目 副 經 理 趙文剛 成 員:施工科田林;安全科管??;工程科龍眾;機料科劉兆海;辦公室胡昌海;財務科譚支懷;合同科蘇東文;電工趙小明和施工班組負責人組成。(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安全科管俊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應急救援日常工作的布置、檢查和落實工作。(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并開展專業(yè)培訓和演練。配備應急救援所需的各種物資、裝備。檢查、督促、落實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fā)生事故,根據事故的發(fā)生情況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現(xiàn)場應急救援。組織有關力量,全力支援現(xiàn)場搶救。必要時組織疏散人員,盡可能控制和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領導小組成員在執(zhí)行應急救援任務時,實行明確分工:組長:負責救援現(xiàn)場總指揮,以及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及救援情況,組織項目部事故善后小組。副組長:負責事故現(xiàn)場緊急救援人員、傷員搶救的指揮,以及救援物資、設備和救援小組人員的調度。龍眾:負責事故現(xiàn)場搶險救援的技術服務,從技術上確保不再發(fā)生二次事故,協(xié)助做好搶險救援的指揮調度工作。田林:負責現(xiàn)場人員的撤離、疏散工作和事故現(xiàn)場的保護工作以及配合做好事故現(xiàn)場救援的指揮調度工作。劉兆海:負責救援物資、機械設備的組織調配聯(lián)系,確保救援物資、設備及時投入。胡昌海:負責救援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傷員搶救聯(lián)系工作以及遇險人員的家屬聯(lián)絡和接待,做好精神和生活上的安撫工作。趙小明:負責事故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防止現(xiàn)場觸電事故的發(fā)生,組織落實現(xiàn)場搶險救援所需的臨時照明設施,協(xié)助做好搶險救援工作。蘇東文:負責現(xiàn)場保護,維持秩序,疏通交通工作。配合做好其他相關工作。項目部應急辦公室電話:0571-857424128事故發(fā)生地第一責任人和專職安全員負責現(xiàn)場應急救援人員的組織和管理。2、應急資源(1)救援力量:項目部及所屬各班組職工,都是應急救援力量;根據事故的類型及程度,需要社會力量時,再及時聯(lián)系社會救援力量。(2)救援設備、物資:項目部現(xiàn)有的各種機械設備、生產生活物資、材料一當應急救援方案啟動,根據需要都將成為應急救援的設備和物資,需要社會設備、物資時,再及時聯(lián)系社會救援力量提供必須的設備、物資。交通工具:項目現(xiàn)有車輛2臺,每個施工隊均有1臺車輛,需要時均可調集使用。檢查、維護與更新: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3、教育、訓練與演練從業(yè)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思想教育,每月一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開展每周一次安全日活動,每日實行班組交接安全檢查等安全教育工作。針對每個班組安全工作的特點,對照應急策劃中的危險因素分析,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事故避災和救援訓練工作,提高職工避險及搶險能力,以降低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項目部將以黨員、團員和積極分子為骨干力量,組建應急救援小分隊,小分隊要進行定期訓練,確保小分隊人員具有良好的體能、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和作風。項目將在適當時候組織應急救援的演練工作,使應急人員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熟悉各類應急處理和整個應急行動的程序,明確各自的職責,提高協(xié)同救援能力。另外,應對演練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應急預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進和完善。發(fā)生事故的應急救援程序發(fā)生輕傷以上事故后,現(xiàn)場安全負責人必須立即報告,同時組織自救,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項目部接到報告后,迅速通知各相關人員參加現(xiàn)場救援,以盡可能縮小事故影響及損失為原則。同時在整個搶救過程中,負責現(xiàn)場通訊和對外聯(lián)系。項目部根據事故性質有趨勢,向有關部門匯報,尋求社會緊急救援,同時報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應急救援人員到達現(xiàn)場后,首先查明現(xiàn)場有無傷亡人員,并以最快速度將他們救離現(xiàn)場,交由急救中心的醫(yī)務人員或急救送醫(yī)院救治。積極配合政府的事故調查工作,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和善后工作。項目部成立事故調查協(xié)助小組,協(xié)助事故調查小組查清事故原因,按“四不放過”原則及有關處理規(guī)定,對事故有關人員進行必要的處理。事故處理結束后,項目部應當組織力量進行搶修,及早恢復施工,減少損失。四、預案啟動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立即啟動本預案:1、本項目部在建隧道發(fā)生重傷、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2、當在建隧道發(fā)生爆破、觸電、有害氣體中毒、坍塌、瓦斯爆炸安全生產事故。五、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要求1、項目部要高度重視項目工程中各個子項的安全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門有關批示和規(guī)定,確保各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2、一旦發(fā)生隧道施工事故時,項目部必須本著在第一時間救人原則,把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4、各部門要針對本預案所涉及到的應急物資、設備、材料等相關緊急用品,準備到位,以備急用。5、保證聯(lián)絡暢通。一旦發(fā)生隧道施工事故時,在組織搶救的同時向有關職能部門、相應的機關組織報告。6、聯(lián)動部門項目部接到事故匯報后要及時評判出事故的危害程度,由應急領導小組總指揮決定通知對應的聯(lián)動部門。救援通訊:公安局:110 、消防隊:119 、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 六、應急策劃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爆破、觸電、有害氣體中毒、坍塌、瓦斯爆炸危險因素,針對這些危險因素現(xiàn)編制事故發(fā)生時應急救援措施如下:(一)、爆破隧道工程中的爆破事故通??煞譃檎`爆、殘爆、爆破飛石、空氣沖擊波、爆破振動導致塌方(或直接爆破塌方)、炮煙中毒,所產生的事故結果一般為瞬間會產生強大的空氣沖擊波、灼人的火焰及大量的飛石,對人體、設施、機械設備造成傷害和破壞;除爆破振動導致塌方和炮煙中毒外,其它均為既成結果。為正確實施事故應急救援,現(xiàn)編制應急救援措施如下:1、實施隧道爆破事故應急救援時,必須切斷原有隧道中所有電源,應急用照明或其它用電必須重新供給,以防止殘留爆破器材在雜散電流的作用下,造成再次起爆。2、立即成立由當班作業(yè)人員在內的現(xiàn)場應急救援小組,設專人統(tǒng)一指揮。并嚴格控制進入的人數,所有參加應急救援行動的人員,都必須先登記后進入搶救地點。3、迅速建立起現(xiàn)場聯(lián)絡通訊系統(tǒng),同時根據事故性質、程度發(fā)布救援信息,確定需要調集的應急救援的外部力量。4、由現(xiàn)場施工技術人員立即繪制出事故平面圖,并標明事故發(fā)生的準確地點(樁號、水平和空間位置),遇險人員所處位置,即爆破點可能殘留的爆破器材。5、在實施應急救援時,原通風系統(tǒng)不可停止運行,同時準備另配一套供風系統(tǒng),保證應急救援用風。6、開始施救時,必須確保實施救援地點不可能發(fā)生二次爆破事故(即:隧道中沒有殘留未引爆的藥包、無堆放位置不明確的爆破器材)。如不能保證時,必須先行處理可能導致二次爆破的隱患。7、進入隧道爆破事故現(xiàn)場,必須是在有支護的掩體下進行,如因事故造成支護嚴重破壞時,要先進行臨時簡易支護,方可再實施救援。8、遇險人員獲救后,身體受傷害人員按“三先三后”的原則進行處理,出血傷員先包扎后運送,骨折傷員先固定后搬運,窒息傷員先復蘇后運送。9、中毒人員要迅速運到通風環(huán)境較好或地勢空曠地帶實施正確搶救。(二)觸電隧道工程中的觸電事故一般可分為:直接觸電、間接觸電、電弧灼傷三類,為在隧道中發(fā)現(xiàn)觸電事故后,能實施正確的應急救援,現(xiàn)編應急救援措施如下:1、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時,首先應盡快切斷該隧道中所有電源,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 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閘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2) 、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3) 、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4) 、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5)、 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6) 、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得進入斷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2、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2) 、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3)、 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4)、 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5) 、夜間發(fā)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體挑開電源,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治,并向醫(yī)務部門呼救或報120急救中心。3、如觸電者的傷害情況嚴重,應進行現(xiàn)場搶救,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采取人工胸外擠壓法搶救。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yī)生前來或送醫(yī)院診治。若發(fā)現(xiàn)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對“假死”者的急救措施:當判斷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地搶救。方法如下:通暢氣道,清除口中異物。使觸電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開其領扣、圍巾、緊身衣和褲帶。如發(fā)現(xiàn)觸電者口內有食物、假牙、血塊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只手指或兩只手指交叉從口角處插入,從口中取出異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處。采用仰頭抬頰法暢通氣道。操作時,救護人用一只手放在觸電者前額,另一只手的手指將其頦頜骨向上抬起,兩手協(xié)同將頭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隨之抬起、氣道即可暢通。為使觸電者頭部后仰,可于其頸部下方墊適量厚度的物品,但嚴禁用枕頭或其他物品墊在觸電者頭下。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臥,松解衣扣和腰帶,清除傷者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泥土等,保持呼吸道暢通。救護人員一手將傷者下頜托起,使其頭盡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傷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氣,對住傷者的口用力吹氣,然后立即離開傷者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吹氣力量要適中,次數以每分鐘1618次為宜。胸外心臟按壓:將傷者仰臥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護人員跪或站于傷者一側,面對傷者,將右手掌置于傷者胸骨下段及劍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壓向脊柱,隨后將手腕放松,每分鐘擠壓6080次。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宜將傷者頭 放低以利靜脈血回流。若傷者同時拌有呼吸停止,在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還應進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臟按壓,做一次人工呼吸。4、觸電急救應盡可能的進行,只有在條件不允許時,才可將觸電者抬到可靠的地方進行搶救。在送往醫(yī)院途中,仍應進行搶救工作,在此過程中不要輕易盲目地打強心針。(三)有害氣體中毒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對施工地段的地質變化情況掌握不徹底,或使用材料中含有有毒物質等,均有可能造成有害氣體中毒,為有效的實施事故應急救援現(xiàn)編制應急救援措施如下:1、發(fā)現(xiàn)隧道施工過程中有人員中毒、窒息時,必須立即加大隧道中的供風量,在實施應急救援的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負責通風設備看管;同時聯(lián)系當地最近的醫(yī)療(醫(yī)院)機構,并告知事故情況,要求立即參與協(xié)作搶救。2、參與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或氧氣呼吸器)進入搶救現(xiàn)場,如施救距離較短,可以采取用濕巾捂住口鼻快速搶救,但時間絕對不用超過二分鐘。3、必須有專人負責應急救援行動的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籌整個應急體系,做好現(xiàn)場和對外的通訊聯(lián)系。4、參加應急救援人員,在進入事故現(xiàn)場參與搶救時,要盡量壓低身體,保持低位行動。5、有條件的項目部可以對事故現(xiàn)場先進行CO、HS、H2S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測后,再進入事故現(xiàn)場執(zhí)行搶救。6、當人員被救出后,必須立即進行蘇醒搶救,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也必須堅持連續(xù)救治。(四)坍塌隧道工程的坍塌事故按性質分可分為:地質構造作用造成的隧道坍塌、支護強度不足造成的坍塌和受外力作用(如挖掘機作業(yè)、爆破振動)造成的坍塌,按坍塌的位置分,可分為:作業(yè)面坍塌、中部坍塌、隧道洞門坍塌。無論發(fā)生那種坍塌事故,都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為有效的控制事故發(fā)生后所造成的損失,特編制以下應急救措施:1、發(fā)生隧道坍塌事故時,必須立即成立現(xiàn)場應急救援小組,其成員必須有事故發(fā)生隧道的現(xiàn)場技術員、當班指揮者、隧道施工單位的最高指揮者。2、發(fā)生隧道坍塌事故應急救援必須準備的應急物資有:挖掘機(二臺以上)、鎬頭機、通風機、大小管棚、鋼拱架、工字鋼、大板、照明工具、輸氧管(二百米以上)、步話機(不少于五臺)、風筒、風管、手鎬、鐵鏟(鍬)。3、一旦發(fā)生隧道坍塌事故后,必須立即向最近的礦山救護機構求救,如有生命探測儀,要迅速調用,配合應急救援。4、被困人員處置措施:一旦發(fā)生隧道坍塌事故被后,被困人員切不可盲目行動,如不能立即脫困時,必須尋覓一處支護完成的隧道邊緣靜等外面營救。等待地點要靠近風、水管,使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敲開風、水管,以方便外面營救人員利用風、水管向被困區(qū)域提供氧氣和食物。同時可以用風、水管有序敲擊發(fā)出求救信號,讓營救人員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被困人員,盡可能的平臥保持體力,降低氧氣消耗量,延長生存時間。5、隧道坍塌應急救援必須在統(tǒng)一的指揮下進行,所有參與應急人員必須登記在冊,不得盲目施救,以防止造成更大傷害。6、現(xiàn)場施工技術員必須立即繪制出事故現(xiàn)場情況圖,并標明事故發(fā)生的準確地點(樁號、水平和空間位置),遇險人員所處位置。給現(xiàn)場指揮選擇應急救援方案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7、隧道坍塌事故發(fā)生后,必須立即切斷供給事故地點的一切電源。8、原隧道供風系統(tǒng)必須保持連續(xù)運轉,不得停止供風。9、如發(fā)現(xiàn)隧道坍塌體積過大,營救時間較長時,必須先切開原供風、水管道,向被困區(qū)域不間斷供風,同時準備流質備用(超長時間營救時使用),確保被困區(qū)域的生存環(huán)境。如被困區(qū)域沒有風、水管路時,可使用大小導管,用鎬頭機頂穿阻隔帶,創(chuàng)造臨時生命供給線。10、必須采用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如生命探測儀、各種線、管擊打傳遞信息)探明被人員所處的位置,選擇最捷徑的線路進行營救。11、開始執(zhí)行支護營救時,必須選擇隧道的一側,進行小斷面快速掘進,可用大小管棚(導管、加工成楔形的工字鋼或槽鋼)用鎬頭機頂入坍塌的巖體內,平行間距應選擇在40cm60cm之間,下部使用鋼拱架加大板(或跳板)做支撐。形成臨時隧道支護。12、當臨時支護開挖至被困人員附近時,禁止采用機械作業(yè)。(五)瓦斯爆炸當隧道工程穿越煤層時,煤層中的瓦斯未成得到合理釋放,當瓦斯?jié)舛冗_到416%,氧氣達到12%以上,遇明火或800以上高溫時,將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為有效的實施事故后的應急救援活動,現(xiàn)編制應急救援措施如下:1、當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隧道中并伴有強大的沖擊波時,或在短時間內隧道中的風流靜止或風流出現(xiàn)反向時,判斷為瓦斯爆炸事故,一切發(fā)現(xiàn)人員應迅速撤到新鮮風流中。2、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后,必須立即報告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事故現(xiàn)場立即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實施應急救行動。項目部在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向外部進行通報,同時迅速組織、通知其他可能受事故影響區(qū)域的人員進行撤退。3、隧道中任何地點發(fā)生爆炸事故時,各作業(yè)點人員應盡快撤離,并認真準確的統(tǒng)計人員。4、進行應急救援行動時,必須先確定隧道中,是否可能造成二次爆破,只有在確認不可能發(fā)生二次爆炸時,應迅速修復被破壞的支護和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排除煙霧,清理隧道,展開應急救援行動。5、進行應急救援行動前,先由具備一定應變能力的專業(yè)人員對災區(qū)進行全面探險,探險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或氧氣呼吸器)。探險重點是:搶救遇難人員,探明災區(qū)地點、范圍、通風情況和氣體成分,發(fā)現(xiàn)火源立即撲滅,并切斷通往災區(qū)的所有電源,以防第二次爆炸。 6、在沒有得到救災總指揮允許下,不得隨意使用災區(qū)的電氣設備和隨意停送電。7、處理事故期間,隧道口周邊50米范圍內嚴禁煙火。8、發(fā)生瓦斯爆炸的被困人員應積極自救,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定2025年河北保定市滿城區(qū)選聘高中教師5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平方租房合同范本
- 科技背景下的多元化職業(yè)發(fā)展路徑探索
- 科技助力醫(yī)學實現(xiàn)皮膚緊致夢想
- cSRC-BCR-ABL-IN-1-生命科學試劑-MCE
- 科技前沿顛覆性創(chuàng)新與未來趨勢展望
- 中央2025年中國科協(xié)所屬單位招聘應屆生2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知識產權保護在醫(yī)療領域的實踐
- 水泥槽車銷售合同范本
- 科技產品的社交媒體廣告投放技巧
- 食品采購與進貨臺賬
- GB/T 24353-2022風險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產品中水分測定的通用方法干燥減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纖維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 GB/T 13915-2013沖壓件角度公差
- 制藥工程導論課件
- 瑜伽師地論(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1-課件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全冊
- 古代歷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