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_第1頁
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_第2頁
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_第3頁
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_第4頁
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關于加強閱讀 古人有過很多論述 書讀百遍 其義自見 舊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 作詩也會吟 勞于讀書 逸于作文 能讀千賦 則能為之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等等 這里的 百遍 千賦 萬卷 包含著一個閱讀的量的問題 熟 深 破 又提出 一個閱讀的質(zhì)的問題 宋朝朱熹 讀書之要 中說 觀書須先 熟讀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繼以精思 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爾 可見要提高語文能力 必須以閱讀作基礎 古人云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 這很形象地說明了 傳授知識與指點方法 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 禮記 學記 中有一句話 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牽 強而弗抑 開而弗達 意思是說 君子教學 要善于啟發(fā)學生思考 誘導他但不硬壓力他 給他點 明確解決疑難的 決竅 但不把現(xiàn)階成答案告訴他 指導學生閱 讀就應在這個 喻 字上下功夫 要拋棄知識上硬灌 要多為學 生能力的發(fā)展 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從旁指點桃源路 引得 漁郎來問津 閱讀教學中 教師的主導作用的重點 應該在 引 字上 引 就是引導 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 教會 學生學習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 過去語文課的閱讀教學總是刨的 坑多 挖出來的水少 教師們總是一篇又一篇地 刨坑 帶領學 生 挖山不止 地追趕進度 主觀上曲解了 讀書破萬卷 的精 神 沒有在 破 字上下功夫 卻一味在 萬卷 上強調(diào) 我認 為閱讀教學 應注意從全面把握 具體深入 教給方法 培養(yǎng)能 力等這幾方面入手 一 全面把握閱讀內(nèi)容 蘇軾有詩云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 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為什么看得那么仔細 還不識 廬 山真面目 呢 就因為他 身在此山中 不能客觀地看 所以盡 管認真求索 仍然不識全局 由此聯(lián)想到閱讀教學 我們應該學 習杜甫的方法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閱讀教學中 先引 導學生登上 山岳 之頂全面把握閱讀的內(nèi)容 主旨 居高臨下 把握全局整體之后 再引導學生 下山 細細觀賞 尋異探勝 二 具體深入 在全面把握整體以后 下山 細賞這一過程 不能跑馬觀花 還得具體深入 閱讀教學中的深入 好比挖井 不能淺嘗輒止 而要先選好地形 深挖一口井 見到井水 閱讀教學中 要選準 突破口 深入探究 俗語說得好 七篇八篇 不如七遍八遍 這就是少而精的教學法 每學期的基本篇目 教師要盡量給學生 講透 精讀 引導學生讀出味道來 讀出收獲來 對于其它課文 當然不是不管 而是要求學生運用從精讀中所學的要領方法 自 己去學習體會 三 教給方法 就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教會學生學習 我們許多語文教師 備課時 在自己的教本上注了種種符號 寫上各種批注 這就是 通常所說的圈點批注 它是教師自己讀懂 讀熟 讀通課文的好 方法 把這種方法教給學生 在讀書方法上 要學生領悟 不動 筆墨不讀書 教師要向?qū)W生講清這個道理 并不斷誘導幫助 在 閱讀過程中要勤于動筆 圈注什么 教師也要向?qū)W生講明白 首 先要對準文章的要點重點 即體現(xiàn)文章的主題 中心 論點的內(nèi) 容 另外還有圈注的方法 如劃要點 編提綱 摘警句 作批注 寫心得等等 四 培養(yǎng)能力 19 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泰維克說 學問不在于知識的多少 而在于充分理解和熟練地運用你所知道的一切 縱觀歷史 有的 人雖然 學富五車 但終生寫不出 半部論語 自然界 科學界 也不乏 學者 可是多數(shù)人從未有所發(fā)現(xiàn)或沒有一件發(fā)明創(chuàng)造 相反 有的人讀書不多 學的也有限 卻能見解獨到 著書立說 有所創(chuàng)造 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就是能力的高低所致 我們的學 生中 眼睛盯在 學 上而手不釋卷的 也不乏其人 但遇到實 際問題 卻無從下手 教師沒有講到的地方 更是一籌莫展 這 就是 死讀書 相反 能力強的學生 一經(jīng)教師指點 便能領會 抓住要點 閱讀教學中 要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 對于一個問題 應引導學生 多方位設疑 抓住較為典型的問題 多側面 多方位提出疑問 例如 教材中 對一棵古松態(tài)度 提出了三種態(tài)度 木匠師傅的 實用態(tài)度 畫家的美感態(tài)度 植物學家的科學態(tài)度 由此 可以 引出多方位設疑的方法 如寓言故事 小馬過河 的寓意 1 小 馬的角度 學習知識重在實踐和運用 2 小馬媽媽的角度 要正 確教育孩子 3 松鼠和牛大伯的角度 分析問題要全面 培養(yǎng)學 生方位設疑 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以推動學生在閱讀中的思 考和求索 學而不思則罔 英國政治家 作家波爾克說 讀 書而不加思考 等于吃飯而不消化 巧妙的設疑 找準突破口 是關鍵 抓住要害 一石投水 能激起學生思考漣漪 關關于于推推薦薦鄧鄧時時文文同同志志為為市市級級語語文文學學科科帶帶頭頭人人的的綜綜合合材材料料 3 37 7 1 19 98 89 9 1 19 99 98 8 1 19 99 95 5 1 19 99 97 7 1 19 99 99 9 2 20 00 00 0 關關于于推推薦薦鄧鄧時時文文同同志志為為市市級級語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