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判讀.doc_第1頁
地形圖的判讀.doc_第2頁
地形圖的判讀.doc_第3頁
地形圖的判讀.doc_第4頁
地形圖的判讀.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課堂方案助教學】(教師用書獨具)【情境導入】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5模式三 成語沙龍在成語中描寫地形的成語很多:開門見山、崇山峻嶺、陽關大道 、一望無際、溝壑縱橫、壁立千仞你還能說出一些描寫地形的成語嗎?你是否真正認識這些千姿百態(tài)的地形呢?這節(jié)課同學們將真正“指點江山”,認識不同地形,甚至能夠在平面圖上識別出山的各種形態(tài)。導入新課1.等高線地形圖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5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53.地形剖面圖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5 目 標定 位1.能夠在地圖上辨別方向,識別常見的。2.學會運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等相關數(shù)據(jù)描述地球的大小。(重點)3.了解地球儀的基本用途,并通過制作簡易地球儀,認識地地球儀的基本結構?!咀灾鲗W習探新知】 一、 學會閱讀地圖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61.地面高度(1) 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如圖中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海拔是500米。(2)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圖中甲對乙的相對高度是1000米?!久麕燑c睛】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6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62.等高線地形圖 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6【名師點睛】1. 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 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6【合作探究釋疑難】 探究主題:等高線地形圖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6【歸納總結】等高線地形圖的基本特征同線等高: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相等。等高距全圖一致:在同一副等高線圖上等高距相等。3.等高線只在陡崖出重合,其余情況下一般不重合或相交。4.等高線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緩: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平緩?!究偨Y歸納】2.答案:500300山脊山谷100【一課兩練提素能】 【命題報告】考查知識點及角度題號及難度基礎達標(70%)能力提升(20%)新情境題(10%)地圖的三要素1、2、3、4、57、8、911地圖的選擇610【練基礎】1. 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7T12.(2014綿陽學業(yè)考)下圖表示的地形類型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解析】選D。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根據(jù)等高線的排列規(guī)律判斷地形類型,讀圖2可知,四周數(shù)值大,海拔高,中間數(shù)值低海拔低,說明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是盆地。(2014鹽城學業(yè)考)【解析】選B。由左圖等高線知其為盆地,與四周高,中間低的景觀相符。(2014臨沂學業(yè)考)讀圖3,回答45題。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緩 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圖中的等高距為20米 圖中最高山頂?shù)暮0卧?30米至140米之間AB CD5圖中a、b、c、d四地表示山谷的是( )Aa BbCC DD【解析】BD本題組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和判讀。由示意圖可知,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距為10米,因而最高山頂海拔在130140米之間。山谷的等高線向大數(shù)字凸出,d處滿足這個特征。(2014益陽學業(yè)考)下圖為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圖中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為 ( )A130米 B180米 C150米 D210米【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能力。由圖中信息判斷可知,等高距是50米,所以山頂?shù)暮0螒?50200米之間?!局R拓展】(教師獨具)(2014連云港學業(yè)考)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小清河的流向是( ) A. 自南向北 B.自西北向東南 C.自東南向西北 D.自東北向西南【解析】選B。本題借助等高線地形圖考查等高線的應用問題。等高線凸向海拔高處為山谷,而河流總是由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結合圖中的指向標情況可判斷河流的流向應為從西北流向東南。5.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7T6(2014婁底學業(yè)考)讀我國東南地區(qū)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2題。1關于圖示地區(qū)河流、地形、村莊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河流由南向北奔流 B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C地勢西南高、東北低D村莊分布于山麓地帶2該地區(qū)要開發(fā)“漂流”項目,要求漂流速度快,比較適合漂流的河流是( )ABCD【解析】1選B,2選B。本題組考查學生等高線及其運用的知識。第1題,讀圖可知,本地區(qū)主干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流淌,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村莊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第2題,河流所在的地區(qū)等高線較為密集,河流落差大,漂流速度快。6.(15版人教七上學案七上學案.教用.P28T9)(15版人教七上學案七上學案.教用.P28T11)【知識拓展】(教師獨具) 【練能力】(2014襄陽學業(yè)考)讀等高線局部圖,圖中陡崖最高處的數(shù)值為 ( )A500米 B500550米C100200米 D350400米【解析】選B。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圖中等高距是50米,500米等高線經(jīng)過陡崖,但550米等高線沒有經(jīng)過陡崖,所以最高處的數(shù)值在500-550米之間。(2014棗莊學業(yè)考)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2題。1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2四地中,位于鞍部的是( )A. B. C. D. 【答案】1.D 2.B【解析】本題組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特征和運用。第1題,李村所在區(qū)域的特點是等高線環(huán)繞,海拔由內向外增加,反映了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應為盆地。選項A,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選項B,山地等高線閉合,中間海拔高,四周低;選項C丘陵的等高線數(shù)據(jù)是中間大周邊小。第2題,對山體部位的判讀,應結合等高線的形狀和疏密程度判斷。選項A,處鋸齒狀是等高線聚合重疊處,為陡崖;選項B,位于兩山之間為鞍部;選項C,處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選項D,處等高線由高處凸向低處,為山脊。(2014廈門學業(yè)考)讀圖11,完成下列各題。(1)A點的海拔為 米,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 米,山頂D的海拔約為 米。(2)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E ,F(xiàn) ,虛線AC 。(3)從A點和B點出發(fā),分別沿虛線登上山頂C,坡度較緩的路線是 。(4)山頂D位于山頂C的 方向,山頂C與山頂D之間的實地距離約為 米。答案:(1)100 50 300349的任一數(shù)值 (2)鞍部 陡崖(懸崖) 山脊(線) (3)AC (1分)(4)東北 14001600的任一數(shù)值(2分)【解析】本題組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第(1)題,從圖11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海拔高度/米)中可以看出,等高距為50米,A點海拔為100米;B點海拔為150米,兩點相對高度為(150100)米;山頂D的海拔大于300米小于350米。第(2)題,從圖11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海拔高度/米)中可以看出,E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為鞍部;F等高線重疊,為陡崖;AC處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彎曲,為山脊。第(3)題,從圖11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海拔高度/米)中可以看出,AC虛線等高線稀疏,坡度緩;DC虛線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第(4)題,根據(jù)圖11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海拔高度/米)中的指向標可知,山頂D位于山頂C的東北方向;結合圖中比例尺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米,山頂C與山頂D之間的圖上距離(2.83.2任一數(shù)值)厘米,實地距離(14001600的任一數(shù)值)米。 10.8 西北8.(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P22T10)9.(15版人教七上學案.教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