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之我見菏澤學院Heze University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 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之我見 姓名 于振娜 學號 200802109 系 別 中文系 專業(yè) 漢語言文學 指導教師 程海燕 職稱 副教授 2012 年 5 月 25 日菏澤學院教務處制 11目 錄摘要1關鍵詞1Abstract1Key words1引言2一、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分析2(一)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2(二)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21方言識字教學,影響學生準確把握漢字的讀音22多媒體教學資源缺乏,影響學生形象識字33拼讀與認字脫節(jié),學生記憶混亂4二、農(nóng)村低年級中識字教學可行方法5(一)教師準確教讀,學生反復朗讀,確保發(fā)音正確5(二)多方式提高興趣進行識字教學5 1在游戲中識字52猜謎語,激發(fā)興趣,思中識字63兒歌、順口溜,激發(fā)興趣,樂中識字6(三)根據(jù)漢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學7(四)“隨課文分散識字”,識字同時發(fā)展語言7(五)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8結語9注釋9參考文獻 10致謝 11 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之我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 于振娜 指導教師 程海燕摘要: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貫穿于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修訂稿)在識字方面要求一、二年級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在農(nóng)村小學,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資源不足,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再加上低年級的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一些教師語文素養(yǎng)較低,方言識字教學現(xiàn)象普遍存在,都影響了低年級學生識字質量和速度。因此我們需充分認識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利用有限的識字教學資源,采取多種有針對性的識字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教學的成果,完成識字目標。關鍵詞: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教學方法Analysis of Rural Literacy Teaching in the Lower Grades of Method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u ZhennaTutor Cheng HaiyanAbstract:literacy is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literacy teaching exists in the full process of Chinese Teaching dur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Chinese Course Standard(Experimental edition revised) requires students in grade one or two to understand about 1600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teracy. In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equipment is backward, teaching resources are in short, and mechanization of literacy is as all as ditch water, all these make it easy to cause students boredom. Coupled with the short attention span of students in low grate, low Chinese accomplishment of some teachers, and the phenomenon of literacy teaching in dialect exists generally ,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literacy for student in low grade are seriously affected. So we ne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exists in literacy teaching of low grade in rural areas. Use the limited teaching resources, adopt a variety of targete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in literacy, strengthen the outcomes of teaching literacy, and then achieve the goals in literacy.Key words:countryside ; lower grades ; literacy teaching ; teaching methods 引言漢字是傳播、記錄、保存知識的獨特工具,認識漢字是傳承文明的重要部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修訂稿)在識字方面要求一、二年級的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1 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我國在識字教學研究過程中已出現(xiàn)了二三十種識字教學方法。20 世紀5060年代出現(xiàn)了一種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為主要特征的分散識字教學法;20世紀7080年代出現(xiàn)了“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識字教學方法;9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多媒體識字教學由此傳播開來。2然而,其中很多方法對農(nóng)村低年級小學來說是不適合的或根本無法實施。為了更有效地針對農(nóng)村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我對當前課程改革下的識字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分析,從中探索出一套比較符合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一、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分析(一)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農(nóng)村教師對識字教學的認識和改革有很大進步,識字教學越來越受到農(nóng)村教師的重視。但當前的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經(jīng)過一年的農(nóng)村小學支教和實習,我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小學一些教師進行識字教學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教師識字教學枯燥無味,他們強硬的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從而使學生失去識字興趣,缺少識字愿望。如一些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一、二年級的學生就會沒有耐性聽不下去,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小動作不斷,教室唧唧喳喳吵鬧聲不停,這是因為老師在識字教學時沒有調動起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沒有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失去興趣便失去一半的成功機會。識字教學乏味單調不夠科學,從而使農(nóng)村低年級學生識字速度慢,識字量不達標。如某項調查顯示,在農(nóng)村低年級小學生有近25%的學生識字量達不到語文課程標準最低要求。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堪憂主要還表現(xiàn)在:一、識字質量普遍不高。教師在講臺雖“洋洋灑灑”教識生字45分鐘,但學生識字效果卻不佳,真正記在腦子里的不多。二、錯別字多。教師聽寫生字,學生不是多一筆就是少一畫,或干脆寫另一個字,例如把“含”字上面的“今”寫成“令”。這種錯字別字現(xiàn)象在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普遍存在。三、發(fā)音不標準。學生方言發(fā)音讀字,生字發(fā)音不標準。(二)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的原因1方言識字教學,影響學生準確把握漢字的讀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條規(guī)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3但在農(nóng)村,很多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使用方言教學,在識字教學中,方言教學是大忌。很多地方方言與普通話差距很大,拿菏澤牡丹區(qū)方言來說,sh、s、f不分,如“水”讀成“fi”,“熟sh”讀成“f”。東明縣則以zh、ch、sh為生母的部分字和j、q、x不分,如“吃飯”說成“q fn”,“樹”說成“x”(聲調為半上), “說話”說成“xu hu”。如果教師用這樣的讀音來教學生識字,便是誤導了學生。一些農(nóng)村教師還存在這樣一種情況,用帶著方言腔的普通話教學生識字,可不經(jīng)意間就會跳出方言。例如,在牡丹區(qū),教讀“說”時,shu shuf 整體讀時還為shu,拼讀時就成了shuf;在東明,教讀大樹的“樹”sh sh-x,最后卻教成了d x;在泰安,“白”bi b-ibi,白成了bi。一些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前后讀音不一,導致學生不知哪個對,卻只顧著跟老師讀,結果一部分學生認為方言才是對的。農(nóng)村低年級學生普遍膽小,不敢問問題,一切唯老師是從,老師教什么就是什么,教師的方言識字教學法使學生發(fā)音不標準,影響閱讀與寫作。雖然近幾年課改一直強調普通話教學,但在農(nóng)村小學,教師普通話教學還未真正普及,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其實也是無法根本解決的事實。一方面是因為一些農(nóng)村老教師在學習普通話方面比較吃力,不易更改與規(guī)范;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畢業(yè)生和城市教師不愿意下到農(nóng)村進行教學。這使得農(nóng)村教師在識字教學方面存在著嚴重方言口音。推廣普通話工作基本要求中強調:學校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把普通話的要求納入培養(yǎng)目標,納入管理常規(guī),納入教師基本功訓練,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4所以農(nóng)村小學教師仍需加強普通話培訓,秉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教師實行普通話教學刻不容緩。2、多媒體教學資源缺乏,影響學生形象識字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識字教學成為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專家認可的方式。它可使學生接受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文字、圖、視頻和音頻等媒體信息,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增強學習效果。加拿大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媒體是人體的延伸”,“不同媒體作用于人體的不同器官,能使其得到不同的延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5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富有創(chuàng)意的多媒體課件能使學生對所學生字留下深刻印象,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但由于農(nóng)村經(jīng)濟落后,這些畫面與課堂對農(nóng)村小學生來說,是不切實際的,他們所擁有的教學資源就是:教材、教師與他們自己。如教學生學習生字“風”、“雨”、“雷”、“電”等,有條件的城市學校,教師就會在多媒體上展現(xiàn)生字的演變及圖畫特征,有圖有畫有聲音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對“風”、“雨”、“雷”、“電”有更深的了解,同時也增加了他們學習的樂趣和調動了探索的積極性。教學“舟”、“竹”、“石”等象形文字時,教師用動畫演示由“實物古漢字今漢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感知這些字的由來。又如教學“竹字頭”時,多媒體演示由文字“竹”轉換為真實的竹,再由實物演變到偏旁“竹字頭”。師:“這就是竹字頭,是由竹字變化來的,誰有好辦法記住竹字頭?”生脫口而出:“竹字豎變成點,豎勾變成點,就是“竹字頭”。一些抽象的字和偏旁,通過多媒體形象生動地演示,使學生在興趣中理解漢字的演變與構造,從而把自己看到的字型的變化過程有條理地表達出來,識字教學的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但許多農(nóng)村小學缺少幻燈片、投影儀等基本媒體設施,教師只能用言語來講解,這種抽象的字詞對于思維和認知能力較低的低年級學生而言,是很難理解的。沒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農(nóng)村教師在識字教學方面要比城市教師付出更多努力,卻很難達到課標要求的教學效果。3、拼讀與認字脫節(jié),學生記憶混亂因為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課文都帶有拼音,一些教師在教學時就先讓學生認讀一遍課文,把課后生字在文中標出來,并拼讀拼音,但這樣做使學生眼睛只顧看拼音,只會拼拼音卻不認識這個字。在課文里會讀是因為有拼音,單獨寫出來這些字,學生有很多并不認識。像我在牡丹區(qū)教學時,聽一年級語文課,教師在教學生人有兩件寶這篇課文后的生字時,就要求學生讀課文,并自己拼讀拼音認識生字。只聽學生讀道:“人y-uyu”兩j-i-njin寶,sh-u-ngshung手和大n-ono。sh-u-ngshung手會z-u-zu工,大n-ono會s k-oko.”第一遍這樣讀,第二遍還這樣讀,等老師聽著學生讀的時候不再磕磕碰碰,老師便問:“大家會讀了嗎?生字認識了嗎?”生:“會了!認識了!”師:“那好,我們一起看黑板,讀一下這些生字。”第一個生字是“腦”,同學們回想了一會兒,只有幾個回答“no”,其余要么嘴巴緊閉,要么亂說一氣:shung 、zu、jin,回答什么的都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學生只關注了拼音,忽視了認字。不認識“腦”字,只聽老師說了是課文里的,同學們就開始搜羅剛才讀過什么拼音,想到什么就順口答什么。也就是說,學生在拼拼音識生字時,只是在拼讀拼音而未識字。他們的眼跟著上行的拼音移動,卻沒有顧及下面的字。由于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腦部發(fā)育還不健全,思維還跟不上,所以也不可能讓他們同時兼顧上行的拼音和下行的生字。讓低年級的學生根據(jù)課文識記生字,其實他們只是死記住了上面的拼音。因此,教師在教識課文后的生字時,不要一味要求學生自己拼讀課文,認識里面的生字。這容易導致低年級學生拼讀與認字脫節(jié),使他們記憶混亂。如果教師正確引導,這種識字教學方法還是可行的,特別是對農(nóng)村普通話不標準的教師而言,完全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如教師先準確教讀學生幾遍發(fā)音,然后再回到課文讓學生自己朗讀,這時學生就會不看拼音,直到看到不會讀的字才會把目光轉移到上行拼音,從而使學生拼音與生字兼顧。也可使學生認識到對哪一些字還有生疏,自己再拼讀熟知一下,使拼音與生字相結合。二、農(nóng)村低年級中識字教學可行方法對于現(xiàn)在農(nóng)村教師好的識字教學方法我們可以借鑒,同時我們需對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為了保證學生有質有量地完成識字任務,就要求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一)教師準確教讀,學生反復朗讀,確保發(fā)音正確 在農(nóng)村,教師和學生都說方言,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對識字教學很不利,準確的普通話發(fā)音教學對學生正確牢記這一漢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教讀“男”時,要準確發(fā)音n-nnn。一些地方方言中n、l不分,就會把nn讀成ln,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發(fā)音并及時對學生錯讀進行糾正與引導。在方言和普通話發(fā)音差別大或迥然不同的時候,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著重培養(yǎng)和訓練自己與學生,以普通話的發(fā)音為標準進行掌握。此外,教師還應及時發(fā)現(xiàn)與糾正學生發(fā)音不標準的地方,尤其要特別強調方言讀法的錯誤性。如教拼音j、q、x和平翹舌音時,j、q、x標準讀法應該是舌面抵住硬腭前,是舌面音,一些教師會按方言教讀成舌尖音,zh、ch、sh、r都是咬著舌頭在讀,雖努力拼命發(fā)音,學生還是聽不清聽不懂,這樣便是教給學生一個錯誤的讀音。農(nóng)村學生方言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一旦教師教讀錯誤,再加上周圍方言交流的環(huán)境,學生便印象深刻不易改正。因此農(nóng)村小學教師需加強普通話教學訓練,讓學生正確認字、識字。教師正確教讀后還需學生反復朗讀,一方面是讓老師檢查一下學生是否掌握其正確發(fā)音,對發(fā)音錯誤的學生及時糾正;另一方面,通過學生正確朗讀,刺激他們的聽覺神經(jīng),使大腦對這一發(fā)音產(chǎn)生正確認識,加深對正確讀音的記憶。標準在識字教學目標中規(guī)定要準確拼讀音節(jié)。把以前要求“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改為“準確地拼讀”, 把讀準拼音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體現(xiàn)了當代教育對教師和學生準確發(fā)音的重視,尤其對識字教學的重視。(二)多方式提高興趣進行識字教學 教師乏味地識字教學使農(nóng)村低年級學生對學習識字毫無熱情,甚至產(chǎn)生抵觸心理,因此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記住、記牢。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符合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也就是說興趣是記憶與學習的法寶。雖然農(nóng)村教學設施落后,但教師仍可以用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1、在游戲中識字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一、二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時間短,大量的實驗說明,在一般情況下,710歲兒童的持續(xù)注意力在20分鐘左右。有些孩子腦子里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課堂,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老師一遍又一遍地領讀,也不能完成老師要求的機械式的抄寫,學生失去興趣,老師以后教起來就更費勁。游戲是瞬間吸引學生注意力和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法寶。農(nóng)村小學沒有足夠的教學輔導工具,低年級小學生理解能力不強,教師在識字教學時可采取簡單易懂、可操作、能參與的小游戲來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如在教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表認一認中的“人”、“口”、“手”、“足”、“舌”、“牙”、“耳”、“目”時,教師先準確教讀幾遍,使學生對這些字有所了解與大概認識,然后進行“抽大獎”的游戲。把要學的生字卡放在準備好的箱子里,老師指定“手”字讓學生試抽,如抽到的不是該字,同學們一起認讀后說:“不對,不對,請繼續(xù)!”如果抽到“手”字,同學們大聲讀出并說:“對了,對了,恭喜你!”然后,抽獎的學生指出相關的部位或做相關的動作。最后教師要對大家進行表揚,師:“大家都很棒,那,表揚!”生:“誰呀?”師:“全班小朋友呀!”生:“棒棒棒?。 庇捎谛W生學得快忘得也快,教師可采取“愛的早餐”的游戲。每天在小黑板上寫下昨天或以前學的幾個生字,盡量保證學生早上進教室都能品嘗老師精心為大家準備的“愛的早餐”,即讓學生逐個認讀生字。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鞏固以前所學的生字,而且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從而有針對性地輔導,做到全盤掌握。把識字融入到游戲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從而使學生的識字熱情與興趣大大增加,學習質量和效率也就提高了。就像愛因斯坦所說:“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2、猜謎語,激發(fā)興趣,思中識字猜謎語識字教學,不僅可活躍課堂氣氛,還可訓練學生思維,讓他們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加深他們對字的印象,對學過的字進行鞏固。如“一點一橫梁,梁下開個窗,大口張著嘴,小口往里藏”(高);“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拿); “有人本領大,能在云上飄”(會);“一根木棍,吊個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面)。在猜謎時,教師也要掌握分寸,要編一些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能理解,猜得出的謎語。如果只顧編謎語,不顧字謎深淺,學生聽不懂,便缺少了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參與不到課堂中來,學習熱情就會減少。3、兒歌、順口溜,激發(fā)興趣,樂中識字兒歌、順口溜生動有趣,朗朗上口。在農(nóng)村小學,平時幾乎不上音樂課,以兒歌等形式進行識字教學,更容易使小學生集中精神,提高識字學習積極性。低年級小學生對兒歌、順口溜這些內容更感興趣,一旦記住便不易忘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或順口溜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并加強記憶。如教學“春”,可編成:“春天天氣暖洋洋,三人出來曬太陽。”既表現(xiàn)出了春天天氣暖的特征,又有字形的分解,加深了學生對“春”的理解與記憶。如“尖”,教師可編成:“上小下大尖尖尖”等。教師以兒歌或順口溜這樣妙趣橫生的形式來教給學生識字,能使學生在讀兒歌、順口溜的快樂氛圍中,很容易記住這些生字。一年的實習教學經(jīng)驗和近20年的學生生涯,使我深刻體會到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的課堂:充滿樂趣,充分參與,一節(jié)課下來,感到愉快、輕松而又充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識字教學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也正如西蒙斯所言:“如果教師能適當?shù)赜靡环N令人愉快而又認真的方式教授的話,那么所有的科學知識,就其本質及其關聯(lián)來說,都充滿著趣味。”10(三)根據(jù)漢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學漢字是表意文字,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幅畫,一個故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我國當代“字圣”蕭啟宏教授認為:“先賢造字,以字載道,以象示人,字行藏理,字音通意,同行同宗,同音意通。”11絕大多數(shù)漢字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按照漢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識字教學,容易被學生接受和掌握。對于形聲字,教師可采取一個聲旁換不同的形旁,從而帶出一串字。如教學“青”時,“青”加“日”讀作“晴”,風停雨過天氣晴;“青”加“蟲”讀作“蜻”,保護益蟲小蜻蜓;“青”加“目”讀作“睛”,保護眼睛亮晶晶。12形旁為意,聲旁為音,不僅可掌握這一類字,從而認識更多漢字,也可使學生加強對不同字的理解,鞏固加深對字的認識。同時也可利用部首記憶,用一個部首引出多個漢字。如走之旁,可加不同部分變?yōu)椴煌帧斑\”、“邊”、“過”等。利用部首帶動一批字記憶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部首的示意作用在增加識字量的同時系統(tǒng)地記憶生字。歸類識字教學,讓學生容易記憶,識字多,記得快,就有了成就感,也就有了積極性。對于象形、會意字,可以通過看圖體會構字的原理。農(nóng)村小學無充足的圖片和現(xiàn)代化的課件,教師可采取在黑板上畫圖的形式進行講解。如教學“人”、“從”、“眾”,可畫圖為一個小朋友、兩個小朋友、三個小朋友?!澳尽薄ⅰ傲帧?、“森”,配圖是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學生看了圖,對字有所了解,這時教師可再編一二年級小朋友喜歡的順口溜加以鞏固和深化:“二人從,三人眾。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薄岸玖?,三木森。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3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對這兩組字能很快掌握,且不易忘記。運用漢字規(guī)律,教師可以通過對漢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式進行識字教學,在帶領學生感受漢字文化魅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言能力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并有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四)“隨課文分散識字”,識字同時發(fā)展語言“隨課文分散識字”是小學識字教學中的一種主要識字形式,特點是把生字分散在課文中,結合課文來識字。這種識字形式,體現(xiàn)“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通過句子短文的閱讀,進一步理解字義,記憶字形,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14在農(nóng)村小學,一些教師在識字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一方法,把生字穿插在語言環(huán)境中,聯(lián)系課文句子或上下文字義進行識字教學?;虿扇∫郎衷谡n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邊講讀課文邊教識字;或把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提出來先教,其他的隨課文講讀時再教。這些都有利于避免識字教學的孤立進行。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生識字時要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識字教學要改進方法,提高質量。要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教識字,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5課文這個語言環(huán)境,為準確理解字詞提供了條件,一些農(nóng)村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條件,使學生弄懂字義,從而帶動讀準字音和識記字形 。如教學小小的船(人教版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時,教師先讓學生試著初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然后讓大家發(fā)言提出難以理解的字詞。教“船”這個生字時,教師先讓學生說一下自己知道的船,有些同學會說輪船、帆船然后教師把“船”帶入課文說:“同學們都非常棒,那我們來看一下課文中這個船是什么船呢?大家見過和坐過嗎?來跟老師讀一下課文,我們一起來找出答案,認識船字?!痹诶蠋煹膸ьI下,學生通讀課文后找出船是月牙船。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生理解了船的另一種“含義”,并知道可以把月牙比作小船。這種月牙船對小朋友來說更具有吸引力,加深了他們對船的認識與理解,更容易牢固記憶。結合講讀課文理解并記憶字詞,可以避免學生枯燥無味地死記硬背,也可以使學生受到課文規(guī)范語言的熏陶,便于將理解的字詞不斷地積累,在口頭和書面語言中靈活運用。隨課文分散識字強調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它從改革識字和閱讀課文的關系入手,寓識字于課文之中,在識字的同時通過閱讀發(fā)展兒童的語言。(五)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隨著教學課程改革的發(fā)展,一些農(nóng)村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與完善自己。農(nóng)村教師進行識字教學的主流方法就是單調地問這個字是什么結構,有多少畫,然后組詞、造句、練字,這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雖然農(nóng)村教學資源匱乏,但教師要努力改變這種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嘗試著利用有限的資源綜合運用多種有效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因為專家總結的數(shù)十種識字教學方法各有所長,也各有不足。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學識字4(蘇教版語文第一冊)“樹林”,教師可采用直觀感受法。師:“我們學校圍墻外面就有一片小樹林,大家通過日常觀察說說樹林是什么樣的?”生:“很多很多樹?!睅煟骸皩?,一棵樹、兩棵樹許多樹木連成一片就成了樹林?!崩斫庾至x后講解森林的構字結構:獨木不成林,雙木才是“林”。學習“花叢”,除了直觀感受法外還可采用聯(lián)想聯(lián)系的方法。“很多很多的樹連成一片是樹林,那很多很多的花在一起叫什么呢?”學習各種昆蟲名,先讀認再采取情境表演:師生帶上昆蟲頭飾做自我介紹。對生字:“蟋”、“蟀”、“蜻”、“蜓”、“螳”、“螂”的教識還可以采用揭示規(guī)律的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來加深記憶。王寧教授在漢字教學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中指出:“沒有一種教學法是適用于教學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漢字字符的。識字教學的多元化不單是適應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也是為了對付漢字的復雜情況。我們應當倡導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多元化,因為各種識字法具有各自的價值,并無對立性,屬于不同的教學途徑和不同的教學切入口,適用于不同的學段,應當取長補短,自覺綜合運用?!?6農(nóng)村教師要利用一切教學資源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增強小學生識字的趣味性,提高識字的效率。 結語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階段,其過程的每一項訓練都要求扎扎實實地進行,不能只圖快,只看到識字教學的數(shù)量要求。而要在完成識字數(shù)量的同時,教給識字方法,為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農(nóng)村小學在日常教學中也有很多非常實用的識字教學方法,有的教師也會創(chuàng)造性地把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與自己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教學方法,這值得我們借鑒。無論是何種方法,只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學習規(guī)律及農(nóng)村小學的客觀條件,能不斷提高識字教學的科學性、趣味性和針對性,把識字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能力,達到識字目標,就是有效、高效的識字教學方式。農(nóng)村低年級識字教學仍存在大量問題,識字教學任務仍很艱巨。我們應充分認識到這方面的不足,不斷改進農(nóng)村識字教學方法,利用有限的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找出既適合教師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最佳方案。注釋:1 國家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救中心護理人力資源調配方案及流程
- 2025年遼寧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試卷(能源動力類)
- 2025年電子商務師(高級)職業(yè)技能鑒定試卷: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策略解析試題
- 針灸介紹課件視頻教學
- 金融工程講課課件
- 酒水知識與文化課件
- 2022-2027年中國智慧路網(wǎng)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市場發(fā)展?jié)摿︻A測報告
- 含鎳危廢處置環(huán)評報告
- 郭霞珍中醫(yī)基礎理論課件
- 2025年中國手機攝像頭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完整版)曲臂式高空作業(yè)車安全技術交底
- 2024年民族宗教政策法規(guī)宣傳月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考試參考題庫120題(含答案)
- 診所中藥飲片清單
- 零信任安全架構-第1篇
- 《發(fā)酵飼料的應用》課件
- 西式面點師(高級)課件 項目4 甜品制作
- 鼎捷T100-V1.0-銷售管理用戶手冊-簡體
- 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專業(yè)知識講座培訓課件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實踐10-4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