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病蟲防治技術ppt課件_第1頁
生姜病蟲防治技術ppt課件_第2頁
生姜病蟲防治技術ppt課件_第3頁
生姜病蟲防治技術ppt課件_第4頁
生姜病蟲防治技術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姜主要病蟲害及防治,【姜螟】,當地稱大姜截蟲、鉆心蟲、食心蟲發(fā)病癥狀:生姜植株被姜螟咬食后,造成莖稈空心,水分及養(yǎng)分運輸受阻,使得姜苗上部葉片枯黃凋萎,莖稈易于折斷。發(fā)生規(guī)律:一年年可發(fā)生24代,以幼蟲蛀食生姜地上莖部。魯中地區(qū)一般幼蟲6月上旬開始出現,一直危害至生姜收獲,而尤以78月份發(fā)生量大,危害重。幼蟲可轉株危害。,防治方法:以預防為主,一二齡幼蟲期控制蟲口密度電擊小子(20%甲維丙溴磷)、天下紅(3%甲維鹽),特效且對大姜安全(莖不裂)。,【根結線蟲】,姜線蟲病,老百姓一般叫“癩皮病”,幾乎在生姜的全生育期危害,致生姜長勢差,產量下降,表皮凹凸不平,先期出現小的凸起,貯存后,會出現坑洼,致品質變劣,對效益影響很大。,發(fā)生特點:,生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能發(fā)病,發(fā)病植株在根部和根莖部均可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根結一般為豆粒大小,有時連接成串狀,初為黃白色突起,以后逐漸變?yōu)楹稚?,呈皰疹狀破裂、腐爛。由于根部受害,吸收機能受到影響,生長緩慢,葉小,葉色暗綠、莖矮、分枝小,自7月上中旬開始即可顯現出來,8月中下旬前后可比正常植株矮50%左右,但植株很少死亡。,化學防治:,易道剎+雙寬(1000ml)/2畝整季安全5月末6月中旬之間沖灌一次9月初第二次沖灌。,【姜瘟病】,姜瘟病又稱姜腐爛病或青枯病,屬于一種細菌性病害,病原菌為青枯假單胞桿菌。,姜瘟病的主要特征,姜瘟病主要發(fā)生于地下根莖部分,也可發(fā)生于葉莖和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莖部和根部的上半部發(fā)病。姜病部初呈水漬狀,表面發(fā)暗,內心變褐色,散發(fā)臭味,以后逐漸軟化,內部充滿乳白色惡臭汁液,用手擠壓流出污白汁液,莖桿受害成暗紫色,后變黃褐色,內部組織變褐腐爛,殘留纖維,葉片被害狀呈凋萎狀,葉色淡黃,邊緣卷曲,終至全株下垂枯死。,化學防治,細拿,【姜炭疽病】,發(fā)病癥狀:葉緣葉尖初期水漬狀褐色小斑,后向下擴展成云紋狀褐色斑點,后期斑面出現小黑點。發(fā)生規(guī)律:連作重茬,植株生長過旺,田間濕度大,偏施氮肥,均有利于該病發(fā)生。有遮陰網的地區(qū)發(fā)生比較嚴重。,姜炭疽病的化學防治以美將(10%苯醚ME)、綠歡戊多,防治為佳。,【姜斑點病(黃葉?。?發(fā)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一般從葉尖和葉緣侵染,下部葉片發(fā)生重,潮濕時病斑上長出分散的黑色小粒點,干燥時病部開裂或穿孔,若許多病斑相連,可使葉片部分或全葉枯干。發(fā)生規(guī)律:以雨水濺射傳播蔓延。溫暖高濕、株間郁閉、田間濕度大或重茬連作地塊,均利于該病發(fā)生。,葉斑病的防治主要以三唑類,美將(10%苯醚ME)、綠歡戊多,防治為佳。,【細菌性葉枯病】,葉斑黃白色,近圓形或梭形,斑中部變薄易破裂或成穿孔初期葉片呈暗綠色,逐漸變厚有光澤,葉脈間出現黃斑漸漸擴大使全葉變黃而枯凋,病斑表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