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懷古教案_第1頁
西塞山懷古教案_第2頁
西塞山懷古教案_第3頁
西塞山懷古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宿豫區(qū)實驗高中集體備課 用案時間: 2013 年 3 月 13 日 星期 三 教學課題西塞山懷古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劉禹錫的生平。2、了解詠史詩的一般特點。3、理解詩中借古喻今的寫法。4、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境界。教學重點目標2教學難點目標4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評講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個案補充一、課前導學:預習作業(yè):1、朗讀、背誦西塞山懷古2、默寫西塞山懷古3、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二、復習和導入:復習練習:1、默寫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三、新課:文學常識:課本P38該詩下注釋1,展示討論:1、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課前預習:讀默寫討論提名4人板演,其余學生在默寫本上默寫,提名學生批改,出現(xiàn)錯誤的學生,訂正需學生知道的部分,要求學生畫下來。關于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部分,學生自讀,了解。1、朗讀老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提名有感情地朗讀提名試背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個案補充2、展示問題(1)全詩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主旨?(2)“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這一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得好?(3)頷聯(lián)將晉吳之戰(zhàn)的形勢從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繪?什么手法?(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4)賞析頸聯(lián)(5)尾聯(lián)含蓄地表達了怎樣的深意?(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3、總結(jié)主旨“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對往事的“傷”是根于當世的憂,傷往事是次,憂當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后,雖然表面上還維持著統(tǒng)一的局面,但是幾代皇帝都寵信宦官,排擠忠臣。藩鎮(zhèn)割據(jù)愈演愈烈。如詩人認為,這種情勢若繼續(xù)維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敗,重蹈歷史的覆轍。所以“今逢四海為家日”既是詩人欣喜唐王朝這個暫時還統(tǒng)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這個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壘蕭蕭蘆荻秋”大概將會成為唐王朝未來的真實寫照。后人會和此時的詩人一樣面對前朝的故壘遺跡,在一片秋風蘆荻的搖曳之中而傷心嘆喟。如此在內(nèi)容上則深化了詩的主題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幾回傷往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2、分組討論,提名學生發(fā)言,展示討論結(jié)果(1)答:借古諷今、寓情于景(2)答:“下”和“收”字用得好。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進軍,符合歷史事實的意思;又有西晉攻下了東吳的意思; “收”字,寫出了東吳的望風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遙遙,一“下”即“收”,何其速也!兩字對舉就渲染出一方是聲勢赫赫,一方是聞風喪膽。(3)答: 從形象上看,一橫一豎,一下沉一高揚;從色彩上看,一邊是晉軍燒毀鐵鎖的沖天火光,一邊是投降的白旗;從氣氛上,晉軍得勝趾高氣揚,東吳兵敗無限凄慘。 對比的手法。在對比中寫出了戰(zhàn)爭雙方的強弱,更寫出了勝利者那種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敗者黯然失色,倉皇逃竄的神態(tài)。 (4)“往事”二字,包蘊深沉,它指自東吳以后在金陵相繼建都的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這些政權的滅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們總不接受歷史的教訓,在循環(huán)往復地因襲著前人的失誤而不自省。 “山形依舊枕寒流”句,用擬人的手法。“依舊”是說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吧叫我琅f”同英雄們的霸業(yè)蕩然無存形成鮮明對比,這就更突出了他們的可悲。 (5)答:尾聯(lián)是詩人的感慨和對唐朝統(tǒng)治者的婉言規(guī)勸?!敖穹晁暮榧胰铡本溴撮_一筆,以褒獎的口吻贊美當世。通過古今對比,詩人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統(tǒng)一基業(yè)的彌足珍貴。另外,詩人歌頌“四海為家”,表現(xiàn)了他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堅定立場。“故壘蕭蕭蘆荻秋”句是說:往日的軍事堡壘,如今已荒蕪在一片秋風蘆荻之中。這殘破荒涼的遺跡,便是六朝覆亡的見證,分裂失敗的象征。這里有贊頌,有慶幸,但更深層次的是提醒,是警誡。安史之亂使唐朝岌岌可危;亂后,河北,山東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愈演愈烈,時刻威脅著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會被烽火打亂;如今長滿蘆葦?shù)墓蕢?,不知道哪天又會變成?zhàn)爭的前沿。教師主導活動學生主體活動個案補充遷移創(chuàng)新:鞏固練習1、懷古詩中,詩人一般會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2、一些賞析懷古詩的常識知識3、結(jié)合有關詩句,談談懷古詩中會出現(xiàn)哪些常見的意象?4、談談懷古詩中會出現(xiàn)哪些表現(xiàn)手法?1、懷古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2、方若虛云:“懷古者,見古跡,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已。”(1)結(jié)構: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2)內(nèi)容:國家國運衰微,統(tǒng)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壯志難酬,憂國傷時,孤寂失意。(3)手法: 用典,對比,借古諷今,吊古傷今。(4)語言: 含蓄蘊藉。(5)意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吳鉤,烏衣巷,淮水,柳營,后庭花。 (6)表現(xiàn)手法:運用典故,今昔對比,借古諷今,即事議論。(7)思想感情:吊古傷今,昔盛今衰,懷才不遇。(8)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3、(1)投筆:后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2)長城:南史 檀道濟傳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3)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后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4)折腰:宋書 隱逸傳載:陶淵明曾作彭澤縣令,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而棄官歸隱?!罢垩币鉃楣戆菀荆髞碛髦盖硎氯?,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如李白夢游天姥嶺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化碧: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后,當?shù)厝擞糜裣话阉难仄饋?,三年后血變成了碧玉。后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yè)而蒙冤受屈。 (6)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后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 (7)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焙髞矶嘤谩皷|籬”表現(xiàn)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8)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勞歌”后來成為送別歌的代稱。 (9)陽關: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后來就把送別時唱的歌曲稱作“圍城”、“陽關”。 (10)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相傳是南朝后主所制的樂曲,為綺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保ǘ拍敛辞鼗矗?(11)楊柳曲:樂府曲調(diào)“楊柳枝”,有時也作“折楊柳”,主要寫軍旅生活,從梁、陳到唐代,多為傷別之詞,以懷念征人為多。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保ɡ畎兹虑灼湟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