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工程概況、綜述第一節(jié)工程簡介及地質條件一、工程簡介駟馬橋至三友路段河道工程包括左、右岸兩部分,河道斷面布置形式為河寬1852522M,兩側河堤設計主要采用直墻式復合河堤斷面,人行平臺略高于常水位及雍水閘壩擋水后的回水位,河堤每250M設計下河梯步,左右岸交錯布置。人行平臺臨河岸一側設計斜坡綠化,寬3570M,至河岸線。在綠化斜坡內設計下岸梯步,每50M一處。河道縱坡00008,河道糙率0023003,設計過流量為112M3/S。河堤縱坡基本與河道縱坡一致,河岸以實際地形地貌為主。河道工程主要工程量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名稱單位數(shù)量條石蓋帽M3106漿砌條石M31944砼基礎M33732人行道M28152下河梯步座5條石拆除M3884漿砌硅塊M34647左岸圍堰M1142右岸圍堰M826我部在實際施工中,經實地測量,左、右岸樹木的坐標樁號及里程如后附一。該段樹木特點為生長年代均在四十年以上,胸徑達50CM,大多為法國梧桐樹種,枝葉茂盛,但根系不發(fā)達,無主根,根部入土深度小于150M,須根分布約20M半徑范圍內。樹木距離設計河堤線很近,幾乎無法保證正常施工,其詳細數(shù)據(jù)見附二,需采取保護措施。二、地質條件(一)自然地理及氣象1、沿線位置沙河整治河堤工程起于成都市北面洞子口沙河源頭與府河交匯處,流經駟馬橋、李家沱、電子科大、麻石橋、多寶寺、塔子山公園,止于成都市南面河心村與南河交匯處,全長約22公里。2、氣象成都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少冰雪。根據(jù)成都氣象臺觀測資料,成都地區(qū)的氣象指標如下(1)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383,極端最低氣溫59。(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1952MM。(3)蒸發(fā)量多年平均蒸發(fā)量10205MM。(4)相對濕度多年平均為82。(5)日照時間多年平均為12283小時。(6)風向與風速主導風向為NNE向,多年平均風速為135M/S。(7)最大風速為148M/S(NE向),極大風速為274M/S(1961年6月21日)(二)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1、地形沙河起于成都市北面、流經東面、止于南面,穿越商貿大道、老成彭路、成渝鐵路、川陜路、二環(huán)路北四段、太升路北沿線、府青路、建設路、二環(huán)路東二段、牛龍公路、成洛路、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路、成仁路等主要道路。沙河沿岸兩岸所在位置大部分地段均有建筑物,部分地段為農田和綠化帶,少部分地段為已建河堤,地形地物復雜多變。地形起伏總趨勢北高南底,勘探點孔口最高標高為51288M(沙河源頭處),最低標高為48930M(沙河下游與府河交匯處),相對高差為2358M。2、地貌沙河沿線所經過地貌單元沙河起點至水五廠,望江賓館至沙河終點,為川西平原岷江水系一級階地。水五廠至望江賓館,即2929剖面3838剖面孔地段(下文簡稱沙河中段),為川西平原岷江水系級階地。3、地質構造成都地區(qū)在地質構造體系上位于華夏系龍門山隆起褶皺帶和新華夏系龍泉山褶皺帶之間。該體系于印支運動早期已具雛形,印支晚期則已基本定形,進入喜山期只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劇其發(fā)展。老第三紀,青藏高原的上升,龍門山和龍泉山也跟隨隆起,但地面高差不大。進入新第三紀差異運動不明顯。早更新紀,龍門山急劇抬升,龍泉山隨著抬升,平原西側坳陷形成,粗碎屑之卵礫石堆積其間。第四紀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龍門山、龍泉山繼續(xù)抬升,整個平原則普遍下沉。中更新世晚期,新構造運動變得劇烈而復雜起來。龍門山、龍泉山加速抬升過程中,原有的一些主干斷裂繼續(xù)加強活動,成都坳陷解體,東部邊緣構造帶和西部邊緣構造帶上升,局部成為臺地,中央凹陷和邊緣構造帶的部分地段繼續(xù)沉降,接受晚更新統(tǒng)沉積。最終形成了成都地區(qū)現(xiàn)今的構造輪廓和地貌景觀。成都地區(qū)西部大地構造體系為華夏系龍門山構造帶;其東部是新華夏系龍泉山構造帶;處于兩構造單元之間的成都平原北起安縣、南至名山、西抵龍門山脈、東達龍泉山,慣稱成都坳陷。成都市區(qū)所處地殼為一穩(wěn)定核塊,東側距龍泉山褶斷帶約20公里,西側距龍門山褶斷帶約50公里,區(qū)內斷裂構造和地震活動較微弱,歷史上從未發(fā)生過強烈地震,從地殼穩(wěn)定性來看應屬穩(wěn)定區(qū)。(三)地層巖性及其分布地層分布因階地不同而有較大差異,根據(jù)地貌單元,沙河中段可確定為岷江水系二級階地。各鉆孔勘探深度范圍內所揭露的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土層(Q4ML),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積層(Q4AL),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洪積層(Q3ALPL),白堊系上統(tǒng)灌口組(K2G)地層。1、第四系全新統(tǒng)人工填土層(Q4ML)雜填土與素填土層分布連續(xù),厚度20M47M。淤泥質素填土深灰色。含有機質和腐植物。軟塑為主,局部呈流塑狀態(tài)。很濕飽和。零星分布。2、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積層(Q4AL)細砂灰色。由長石、石英、云母細片、巖屑及暗色細顆粒礦物等組成。松散、稍濕,呈透鏡狀分布于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洪積層之上,屬新近堆積土;僅在3232、3535剖面等個別鉆孔揭見。3、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沖、洪積層(Q3ALPL)粘土灰色、灰黃色、褐黃色。含鐵錳質氧化物斑痕。網(wǎng)狀裂隙發(fā)育,并充填白色高嶺土。濕。狀態(tài)分為可塑粘土、硬塑粘土兩個亞層。該層分布較連續(xù)。粉質粘土褐黃色、黃色。含鐵錳質氧化物斑痕及其結核和少量鈣質結核。濕。據(jù)其狀態(tài)分為可塑粉質粘土、硬塑粉質粘土兩個亞層。該層分布較連續(xù)。粉土灰黃色、黃色。含鐵錳質氧化物斑點,偶見少量云母細片及暗色礦物顆粒。稍密。濕飽和。斷續(xù)分布。中砂、細砂灰、黃灰色。由長石、石英、云母細片組成。松散。稍濕飽和。呈透鏡狀分布卵石土層頂部及卵石土層中。根據(jù)砂土的粒徑細分為細砂和中砂兩個亞層。卵石灰黃色、黃色。卵石成分以巖漿巖、巖變質巖類巖石為主。中等風化為主,部分弱風化。磨園度好,多呈亞園形。粒徑一般為310CM,最大大于15CM。充填物為中砂及粘性土,含量1535。飽和。根據(jù)卵石的密實程度和充填物含量上的差異,可將其劃分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和密實卵石四個亞層。卵石層頂板埋深起伏較大,在30M97M之間。4、白堊系上統(tǒng)灌口組(K2G)泥巖巖性同前描述。本合同段無揭見?;鶐r頂板起伏較大。基巖頂板埋藏深度在570M1390M之間。以上各土層的分布、埋藏及厚度變化情況,詳見工程地質剖面圖。(四)水文地質條件1、陸地水文沙河主河道逕流長度222公里。河面寬度上游為250M300M、下游為400M550M。沙河常年流量160M3/S。河曲發(fā)育中等,河底坡降不大,勘察期間河水面坡降在111左右。河底深度在40M70M之間,一般50M。本次勘察測得河水水位標高為50877M48665M。2、地下水類型二級階地地下水為埋藏于第四系砂、卵石層中的孔隙水,微具承壓性,個別孔段在人工填土層中揭見上層滯水。3、地下水水位沙河中段(級階地)孔隙水埋深07685M,相應標高4897050500M。4、地下水與河水的關系二級階地地段地下水,因具承壓性,其水位高于河水水位。豐水期時,其補給關系為地下水補給河水;在枯水期,則由河水補給地下水。另河床為砂卵石堤段,地下水直接受河水的影響,河水水位與地下水水位基本一致;河床為粘性土堤段,地下水水位主要受季節(jié)影響。5、水質分析成果本次勘察在2212鉆孔內取水試樣各一件,根據(jù)水質分析成果,地下水類型分別為HCO3C1SO42CA2型、HCO3CA2型、HCO3C1SO42CA2型、HCO3SO42CA2型;PH值為6776。本場地環(huán)境類別為類,依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94)第1332條及1333條判定沿線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均無腐蝕性,沿線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不具腐蝕性;沿線地下水對鋼結構均具弱腐蝕性。(五)、結論與建議1、結論(1)沙河現(xiàn)有堤基、堤身均具一定穩(wěn)定性。(2)成都市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場地類別為類,為建筑抗震相對有利地段。(3)沙河沿線地下水除局部地段外,均對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均有弱腐蝕性。(4)沙河沿線流經的二級階地除局部近新沉積的細砂、粉土外,均可不考慮液化影響。(5)二級階地分布粘土為膨脹土。脹縮等級為級。屬中等膨脹土。(6)沙河中段的砂土層較厚,抗沖刷能力差,易產生滲透變形,在地震力作用下易發(fā)生液化,且在施工過程中易發(fā)生流砂現(xiàn)象。無潛蝕和管漏作用。2、建議(1)卵石層中雖然中砂呈透鏡狀(如3333、3636、3737剖面),但由于河水的動力作用,砂土易于流失,對基礎的危害較大。因此,應對基礎埋置深度以下河流最大沖刷深度范圍內的中砂進行處理,即當厚度不大埋藏較淺時,可采用挖除置換處理;當挖除有困難時,可采用振沖加密處理。(2)基礎施工,其邊坡坡度值細砂、中砂可按天然休止角計算。粘性素填土和一般粘性土可按C、值計算,也可參考下列數(shù)據(jù)邊坡坡度允許值坡度允許值(高寬比)土的類別坡高5M以內坡高510M一般性粘土(包括粘性素填土)11001125碎石土11001075(3)地基土物理力學設計指標建議值見下表地基土物理力學設計指標建議值表地貌單元地層時代土名重力密度KN/M3承載力標準值FKKPA壓縮模量ESMPA變形模量EOMPA內聚力CKPA內摩擦角度基底摩擦系數(shù)F素填土19090452695Q4ML淤泥質素填土1856020202可塑粘土195180805010硬塑粘土2002401007511硬塑粉質粘土200260706012035可塑粉質粘土19615054388淤泥質粉質粘土19080302025粉土192160552012細砂2001008020中砂20012010025松散卵石21016010030稍密卵石21035024035050中密卵石22060035038052二級階地Q3ALPL密實卵石23080045040055強風化泥巖210300040K2G中風化泥巖220500050(4)滲透系數(shù)建議值見下表巖土滲透系數(shù)建議值滲透系數(shù)K巖土名稱(M/D)(CM/S)素填土RW,在技術上打兩口井比打一口井降水容易些。根據(jù)以上計算結果,C15砼基礎埋置最深時降水滿足設計要求,3、降水井身結構設計根據(jù)成都地區(qū)降水施工經驗,設計井深225米,井距180200米,鉆井井孔口徑600650MM,降水井井管選用內徑300MM,外徑360MM,每根長度為25米的鋼筋混凝土井管。濾管采用條孔、纏絲,填過濾豆石,內徑為300MM,外徑為360MM,骨架為混凝土的條孔管,開孔面積10100MM2,纏絲直徑3MM,間距34MM,孔隙率20,單管長25米。根據(jù)經驗,225米井,井管為4根,共長100米,其下則濾水管,2HSSLGR/R220125125LG4875/03KH2HW2LNR2/RL20202502LN4875/032005根,單根長25米。第四節(jié)降水排水措施1、由于現(xiàn)時地下水位在50米左右,故可在降水井施工的同時開始河堤施工。待降水井施工完工后立刻抽降。2、在抽降水時,為了排水順暢及集中管理,避免四處漫泄,采用120MM無縫鋼管作排水管道。3、為清潔排水,須設置沉砂池;勤掏淤砂,避免堵塞下水道。4、為保證施工期間降水順利進行,保證順利施工,現(xiàn)場設置專業(yè)發(fā)電機組,確保連續(xù)降水。5、抽降水采取三班倒,組成抽水小組,以便及時排除故障,連續(xù)降水。第四章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第一節(jié)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質量管理小組,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2、采用兩檢兩審制,即作業(yè)人員、施工人員自檢和專業(yè)工程師檢查制,主任工程師審查、總工程師審查制,加強質量管理程序。3、施工鑿井及降水時,人人必須注意安全,避免事故發(fā)生。4、派專業(yè)人員負責檢查鑿井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程施工風險控制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的技術變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學考試計劃與試題答案
- 管理學重要考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論文寫作指南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學優(yōu)勢與不足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決策心理模型試題及答案
- 2025有關房產抵押借款的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市政學考試備戰(zhàn)計劃試題及答案
- 2025關于土地租賃合同模板
- (二模)貴陽市2025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二)物理試卷(含答案)
- 汽車起重機日常檢查維修保養(yǎng)記錄表
- 2020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 (完整版)《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規(guī)范》
- 新制經濟學學習教案
- 鐵皮石斛集約化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 GB∕T 31838.7-2021 固體絕緣材料 介電和電阻特性 第7部分:電阻特性(DC方法) 高溫下測量體積電阻和體積電阻率
- 變頻器變頻altivar71說明書
- 石灰窯生產工藝流程圖
- 車門玻璃升降器的設計與運動仿真設計
- 全國二調地類分類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