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第一單元石頭與泥土_第1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第一單元石頭與泥土_第2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第一單元石頭與泥土_第3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第一單元石頭與泥土_第4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第一單元石頭與泥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1單元 石頭與泥土一、單元分析巖石和土壤是構成地球的重要物質,引導學生認識巖石和土壤,是認識地球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認知水平所限,一年級學生還難以建立巖石、土壤的科學概念,更無法理解巖石圈的概念。本單元的設計,基于一年級學生已有的日常概念“石頭”和“泥土”,立足于觀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見的石頭、泥土,以及顆粒更小的沙子和粘土的外形特征,通過操作這些材料,豐富對巖石、土壤的感性認識。本單元力求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玩石頭、玩泥巴的機會,在玩中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學會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斑紋、質地等方面的特征。在探究技能的培養(yǎng)方面,本單元著重引導學生對

2、物體進行仔細觀察、比較,對物體進行分類,以及就各自的發(fā)現(xiàn)進行交流,分享這些活動對于促進思考發(fā)展、發(fā)展科學思維來說非常重要。本單元的設計,從學生的感性經驗入手,幫助學生認識石頭、沙子和粘土的特征,了解他們的用途。第一課石頭,指導學生從形狀、大小、顏色、斑紋、質地等方面觀察與描述一塊石頭的特征,教會學生借助氣泡圖開展結構性觀察,通過分類活動發(fā)現(xiàn)石頭的共同特征。第二課玩泥巴,通過采集泥土、篩泥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泥土中含有不同的成分,泥土有顆粒大小、粗細的不同,細的泥土可以用來做泥塑、燒陶器。第三課沙子與黏土,指導學生識別沙子和粘土,比較干沙子和干粘土的特征,探究沙子和黏土滲水性的不同。本單元三課在總體

3、上呈現(xiàn)并列關系,石頭、泥土以及泥土中的沙子和黏土都是巖石,只是它們的顆粒大小不同。第二課和第三課構成總分關系,沙子和粘土都可以從泥土中得到,先發(fā)現(xiàn)它們可以共存一處,再將它們分開研究,研究各自的特點,比較不同之處。二、教學目標1. 知道石頭和泥土是組成地球的重要物質。2. 學會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石頭、沙子和黏土的特征。3. 喜歡玩石頭、玩泥巴,樂于與同伴分享發(fā)現(xiàn)。1.石頭【教學目標】1. 知道石頭無處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質。2. 能夠從形狀、大小、顏色、斑紋、質地等方面觀察與描述一塊石頭的特征。3. 學會用氣泡圖描述石頭的特征,開展結構性觀察。4. 知道要按照一個標準給石頭分類,通過分類活動,發(fā)

4、現(xiàn)石頭的共同特征。5. 通過看視頻,能夠舉例說出石頭的用途?!窘虒W重點】用氣泡圖結構性觀察、描述一塊石頭的特征?!窘虒W難點】知道要按照一個標準對多塊石頭進行分類。【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學生材料:每組石頭一套、放大鏡1個、記錄單若干張?!窘虒W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1. 小朋友,這些你們認識嗎?(出示石頭圖片)有的石頭很大,有的石頭很小,還有的石頭漂亮極了?。ǔ鍪居昊ㄊ瘓D片)2. 你用石頭玩過游戲嗎?都玩過什么游戲?3. 小石頭真有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石頭。(板書課題:石頭)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在哪里見到過石頭,用石頭玩過什么游戲,逐步聚焦到本課的研究話題上。二

5、、觀察和描述石頭特征1. 石頭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其實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發(fā)現(xiàn)!2. 你會觀察么?為了更好地觀察,今天,我特地請來了一個新朋友:(PPT出示氣泡圖,請小朋友看1分鐘)看明白了么?3.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橢圓形其實說的是石頭的形狀(貼板書“形狀”),比雞蛋大一點說的是他的(大?。ㄙN板書“大小”),土黃色說的是它的(顏色)(貼板書“顏色”),不太光滑說的是表面(貼板書“表面”),有黑色的斑點說的是它的斑紋(貼板書“斑紋”),當然,如果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這個氣泡里面(貼板書“”)。4. 等一會,請材料小組長領一盒石頭,每個人選一塊,你就觀察這一塊石頭。5.

6、可是我們會遇到問題,世界上的石頭有很多,所有的石頭都是橢圓形?所有的石頭都是土黃色?所有的石頭都只和雞蛋比大小么?6. 如果你在觀察后,寫氣泡圖時遇到了困難,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與學生一起梳理常見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表面、斑紋等,并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石頭特征的觀察。)7. 如果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實在有困難可以先求助同組的人。8. (實物投影)哪個小朋友能用氣泡圖,說說自己觀察的那塊石頭!設計意圖:學生對石頭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就一塊石頭展開過仔細觀察;他們也許能說出石頭的某個特征,但不一定能針對一塊石頭從各個方面描述其特征。本活動設計旨在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結構性觀察的機會,引導學生

7、在氣泡圖的幫助下,有順序地、從多個方面觀察和描述石頭的特征。四、給石頭分類1. 所有的小朋友都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好。小朋友觀察那么久,我們來放松一下,先來做個小游戲吧!(請男生舉手!請穿紅衣服小朋友舉手!請第一大組小朋友舉手!)2. 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們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別、衣服的顏色、是哪一個組的區(qū)分了。在分類的時候,每一次就按照一個特征來分一分。3. 游戲做完,我們再來看看,剛剛我觀察的是一塊石頭,當我們有一堆石頭的時候,我們就先做點事,給他們分分類!4. 如果你給石頭分類,你會按什么來分?5. 請把你手中的石頭放回到材料盒中。記住,每次按照一個特征來分!設計意圖:“石

8、頭”這個詞既可以指石頭的個體,也可以指總體。按照某一個特征將一堆石頭分類,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在比較中進一步觀察和描述石頭特征的機會,從而促進了他們對石頭的認識。五、了解石頭的用途1. 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呢?(通過PPT了解一下)你還知道石頭的哪些用途?設計意圖:這里給學生提供一組石頭用途的圖片,啟發(fā)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舉例說出石頭還有哪些用途,讓學生意識到石頭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六、小結1. 看來小小的石頭在我門的生活中用處還真不少,以后的科學課上,我們還要繼續(xù)觀察和研究關于石頭更多更好玩的秘密!【板書設計】1.石頭1.石頭.yn s顏 色d x

9、io大 小bio min表 面bn wn斑 紋xng zhung形 狀2.玩泥巴【教學目標】1. 意識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物質。2. 通過篩泥土的活動,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著各種物體,泥土是由顆粒大小不同的物質組成的。3. 做捏泥塑的活動,感受泥的特點?!窘虒W重點】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點?!窘虒W難點】學習用泥土捏一個泥塑物品?!窘虒W準備】教師材料:課件、一個捏好的泥塑。學生材料:每組泥土若干(一次性餐盒分裝)、一次性桌布(或舊報紙)1張、一套篩子(3個,篩孔大小不同)、2個塑料盆、一杯適量的水。【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喚起生活經驗1. 小朋友們一定都很喜歡大自然吧!因為大自然

10、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有趣的事物。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周末,幾個好伙伴相約一起來到戶外去玩泥巴,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泥巴的?(堆土、澆水活泥巴、捏小烏龜)2. 你玩過泥巴嗎?3. 泥土覆蓋在地球表面,不僅為動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還可以成為我們手中有趣的玩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泥巴”(板書課題),捏一個你最喜歡的造型。設計意圖:交流自己是怎樣玩泥巴的,不僅可以調動玩泥巴的經驗,也可以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為后續(xù)活動做好鋪墊。二、篩泥土1. 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魚可愛嗎?這是我用我家樓下花園里的土。你們可以直接用它來捏造型嗎?(實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塊、樹枝的土)生:不行,土里有樹枝,有石頭,會戳到手

11、。生:不行,還要倒點水。2. 沒錯,樹枝、石頭等都不是泥土,我們要先把他們挑揀出來。(板書:揀)有些大的土塊要用手捻捻碎(板書:捻)。這樣就行了嗎?3. PPT出示兩種土(顆粒大小不同)。提問: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覺得哪一種土更適合?為什么?生:第二種,更細一點。4. 沒錯,這是老師處理過的土,才這樣細,你猜老師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顆顆揀出來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生:5. 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粋€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篩子”。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讓比篩孔小的顆粒漏下去。(板書:篩)(播放PPT或示范)篩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個盆接住漏下來的泥土。篩的時候手臂可以試著左右搖擺,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

12、灑出來了。6. 我正好有2個篩子,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生:孔的大小不同。7. 想一想:先用哪一個?后用哪個篩呢?生1:直接用篩孔最小的篩子篩(提醒:如果泥土沒有進行初步篩選,大的顆粒很多,會堵住小的篩孔。)生2: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8. 小結一下,想要得到適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呀!(1)(指著板書)“揀”“捻”“篩”,篩子從篩孔大的開始用。3個篩子,2個盆,盆交替使用。(2)友情提醒:分工合作,人人參與。篩完坐正,注意衛(wèi)生。“篩完”:篩到已經沒有太多土漏下來為止。注意:篩子上的顆粒不要倒,就放在上面,篩子放一邊。下面就請你們來動動手。發(fā):塑料餐盒分裝的泥土、3個篩子、2個塑料盆。9.

13、 學生操作,老師巡視10. 看一看:3個篩子篩得的土有什么不同?生:大小不同,篩孔小的篩出來的土就越細。11. (PPT出示實驗冊內容)是的,不同的篩子可以篩出不同的土,請你來連一連,這里有三個篩孔大小不同的篩子,篩孔依次為大、中、小,用他們篩土,分別可以得到下面幾號土呢?學生口答12. 原來泥土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粗細不同的物質組成的。設計意圖:這個一個簡單的分離泥土、篩選泥土的操作活動。通過分揀采集來的土壤,將觀察目標聚焦于顆粒大小不同的泥土上。再通過篩泥土,發(fā)現(xiàn)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顆粒。三、捏泥塑1. 細土我們已經篩出來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你們試著捏一下,行不行。2. 太干了,太松

14、散了,怎么辦?生:加水,像和面一樣和泥3. 水怎么倒?一下全倒進去行嗎?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4. 時間關系,如果完全自己來篩出合適的泥土,估計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師提前篩好了一些,補充給每一組。 5. 補充說明:先把盆傾斜過來,把土集中在一邊。先倒半杯水,用手將泥和水攪拌在一起,泥團變大后不斷捏一捏??梢孕〗M共同捏一個,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個。開始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捏個你喜歡的泥塑吧。6. 學生操作7. 你發(fā)現(xiàn)加了點水的泥有什么變化?生:加水后像橡皮泥一樣,可以捏。而干的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8. 展示作品設計意圖:干的泥土加水能和成泥,泥會表現(xiàn)出與干的泥土

15、截然不同的特點。關于這一點,直接告訴學生沒有意義,而要讓他們去做做看。本活動就是通過做泥塑的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泥的特點。同時,通過資料介紹,使學生知道泥塑經過燒制可以變成陶器。四、總結與拓展1. 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就成了陶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家里的碗經過了高溫燒制而成的瓷器。2. 總結:原來隨處可見的泥土,經過加工處理后,就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樂趣。今天一起玩泥巴開心嗎?【板書設計】2.玩泥巴揀捻篩3.沙子與黏土【教學目標】1. 能夠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 學會描述并區(qū)別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 能

16、夠描述沙子和黏土滲水現(xiàn)象的不同,并試著做出解釋。4. 能夠舉例說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教學重點】能夠描述并比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教學難點】做沙子和黏土滲水的實驗并試著解釋所看到的現(xiàn)象?!窘虒W準備】教師材料:課件。學生材料:每組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放大鏡、培養(yǎng)皿、用于篩取黏土的器材:廣口瓶、鋁箔、皮筋、針和培養(yǎng)皿。【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引入課題1.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兩樣物品,你們認識嗎?(出示沙子圖片)這個是什么?它是沙子。(出示黏土圖片)這個是什么?它叫黏土。2.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沙子與黏土。(板書課題)二、如何找到沙子與黏土1. (出示沙子與黏土實物)你們看,老師這里

17、有許多的沙子與黏土,知道我是從哪里找到它們的嗎?2. 沙子是我在沙坑發(fā)現(xiàn)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我們都能找到沙子,你還能說說在哪里見過沙子嗎?3. (課件:圖片)介紹生活中哪里能找到沙子。4. 你知道什么是黏土嗎?黏土在生活中不容易直接找到,這是我加工得到的。我是怎么做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播放制作黏土的PPT)設計意圖:觀察沙子與黏土,首先要教會學生識別這兩種物質,這個活動就是讓學生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相比沙子而言,黏土并不常見,因此本活動介紹了一種通過“篩”來獲得黏土的簡易方法,讓學生知道黏土是極細的泥土顆粒。三、比較沙子與黏土的不同1. 老師為每組準備了一份沙子和黏土。下面我們

18、來研究它們,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研究?2. 你們的方法都很好,老師這里有三個更具體的方法:(1)看一看,看的時候可以借助放大鏡,會用嗎?(2)按一按,注意按的時候只要將手指輕輕的觸碰沙子和黏土,然后看看你手指上有什么就可以了。(3)捻一捻,向老師這樣拇指和食指捏一點沙子或黏土,來回的移動。3. 老師這里還有一張記錄單,能看懂嗎?這里還為你們準備了6個詞語,等會你們可以把詞語貼在記錄單上。清楚了嗎?開始吧!4. 學生研究。5. 學生匯報。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等方法比較它們的不同,并知道如何用科學的語言描述沙子和黏土的特征。四、比較沙子與黏土的滲水性1. 是不是只有這么多的不同?不是的,其實還有很多不同,不太容易發(fā)現(xiàn),要想一些別的辦法才行。2. 比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