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1頁
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2頁
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3頁
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4頁
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州建總集團有限公司 塔吊基礎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jù)31.1文件、圖紙31.2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32工程概況32.1總體簡介錯誤!未定義書簽。2.2基礎地質情況73塔吊基礎設計73.1塔吊基礎設計73.2塔吊位置83.3塔吊平面布置及剖面圖84施工安排94.1塔吊基礎進度94.2塔基開挖94.3塔吊基礎鋼筋94.4塔吊基礎澆筑104.5組織構架及人員安排105塔吊的基礎施工105.1塔吊基礎施工流程105.2塔吊基礎作業(yè)條件105.3塔吊基礎施工技術要求105.4塔吊基礎的質量要求126.質量保證措施137.安全保證措施147.1、防護措施147.2、安全注意事項147.3安全使用規(guī)定147.

2、4應急預案158.塔吊基礎附圖及計算書188.1 塔吊基礎施工圖188.2計算書219.塔吊使用說明書附后(紙質版有一套)611.編制依據(jù)1.1文件、圖紙1.1.1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勘察報告。1.1.2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施工圖紙。1.1.3大運河孔雀城8.1期項目施工組織設計。1.1.4塔吊租賃公司提供的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1.1.5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工程編號:XQ20170510。1.2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類別規(guī)程、規(guī)范名稱編 號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行標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46-

3、200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12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T187-200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2 工程概況2.1.總體簡介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大運河孔雀城8.1期工程2工程地址河北省香河縣觀新華大街北側,規(guī)劃永明路西側3工程性質居住建筑4建設單位香河維遠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5勘察單位中國兵器工業(yè)北方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6設計單位廊坊軒轅建筑設計有限公司7監(jiān)理單位廊坊市博科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8質量監(jiān)督單位香河縣質量監(jiān)督站9施工總承包單位通州建總集團有限公司10合同承包范圍建筑、裝飾、電氣、給排水及采

4、暖、通風等11合同工期1028天12合同質量目標合格2.2建筑設計簡介序號項目內容1建筑功能居住建筑2建筑特點外墻造型多樣,立面美觀大方3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82858.95占地面積(畝)53.17地下建筑面積()20332.61地上建筑面()62526.341#樓建筑面積建筑面積()5379.38占地面積()475.94地下建筑面積()454.12地上建筑面()4925.26標準層建筑面積441.7建筑層數(shù)地上11層地下1層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地下一層4.65地上部分首層2.9標準層2.9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12.000室內外高差(m)03基底標高(m)-5.22最大基坑深度(m)-6.72

5、檐口高度(m)32.2建筑總高(m)33.4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19縱軸編號A-K橫軸距離(m)31.2縱軸距離(m)18.86建筑防火地下一級,地上二級2#樓建筑面積建筑面積()5384.51占地面積()475.94地下建筑面積()459.25地上建筑面()4925.26標準層建筑面積441.7建筑層數(shù)地上11層地下1層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地下一層4.65地上部分首層2.9標準層2.9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12.000室內外高差(m)03基底標高(m)-5.22最大基坑深度(m)-6.72檐口高度(m)32.2建筑總高(m)33.4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19縱軸編號A-K橫軸距離(m)31.2縱軸

6、距離(m)18.86建筑防火地下一級,地上二級3#樓建筑面積建筑面積()13824.55占地面積()557.03地下建筑面積()934.53地上建筑面積12890.02標準層建筑面積460建筑層數(shù)地上28層地下2層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地下一層3.135地下二層2.8地上部分首層2.8標準層2.8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12.15室內外高差(m)045基底標高(m)-6.87最大基坑深度(m)8.27檐口高度(m)78.85建筑總高(m)80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16縱軸編號A-H橫軸距離(m)31.8縱軸距離(m)17.26建筑防火地下一級,地上二級4#樓建筑面積建筑面積()13814.24占地面積(

7、)547.56地下建筑面積()965.89地上建筑面積12848.35標準層建筑面積460建筑層數(shù)地上28層地下2層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地下一層3.135地下二層2.8地上部分首層2.8標準層2.8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12.15室內外高差(m)045基底標高(m)-6.87最大基坑深度(m)8.27檐口高度(m)78.85建筑總高(m)80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16縱軸編號A-H橫軸距離(m)31.8縱軸距離(m)17.26建筑防火地下一級,地上二級6-11#樓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2680.08占地面積()475.94建筑層數(shù)地上6層地下1層總高18.9m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12.00室內外

8、高差(m)03基底標高(m)-5.47最大基坑深度(m)-7檐口高度(m)17.4建筑總高(m)18.9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19縱軸編號A-J橫軸距離(m)31.2縱軸距離(m)15.86建筑防火一級12#樓(12-14#)樓建筑面積建筑面積()2238.76占地面積()715.26建筑層數(shù)地上4層地下0層建筑高度地上部分首層2.82層2.8絕對標高(m)12.00室內外高差(m)03基底標高(m)-2.8最大基坑深度(m)-2.8檐口高度(m)10.2建筑總高(m)13.1建筑平面橫軸編號1-29縱軸編號A-K橫軸距離(m)46.8縱軸距離(m)18.86建筑防火一級防水工程地下剛柔結合,混

9、凝土自防水C30P6+自粘3mm厚型聚酯胎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砼強度C20、C25、C30墻體厚度250、200、180抗震等級二級2.2基礎地質情況2.2.1塔吊基礎承載力與天然地基承載力比較根據(jù)本工程勘察報告及結構圖紙說明,本工程基礎持力層為粉質粘土,天然地基承載力和塔吊基礎持力層要求地基承載力見下表:塔吊型號初始高度(m)最終高度(m)作業(yè)半徑(m)基礎尺寸(m)天然地基承載力所需承載力1#QTZ70303050456500*6500110kpa180kpa2#QTZ70152090506500*6500120kpa160kpa3#QTZ70154095457000*7000110kp

10、a160kpa4#QTZ50133030455500*5500120kpa110kpa5#QTZ50133040505500*5500110kpa110kpa6#QTZ50133035505500*5500110kpa110kpa2.2.2塔吊地基承載力計算塔吊基礎要求1#樓塔吊基礎持力層要求地基承載力為190Kpa,2#、3#樓塔吊基礎持力層要求地基承載力為140Kpa,4#樓、5#樓、6#樓塔吊基礎持力層要求地基承載力為160Kpa,經(jīng)塔吊廠家驗算滿足塔吊地基承載力要求,具體詳塔吊基礎計算參考(附后)。3塔吊基礎設計3.1塔吊基礎設計本工程塔吊基礎為板式矩形基礎,4#、5#樓塔吊采用磚胎模

11、,其他塔吊模板采用多層板和鋼管扣件支模體系。塔吊基礎墊層底標高同各個主樓基礎墊層持平。塔吊基礎尺寸(m)天然地基承載力所需承載力配筋混凝土強度1#6500*6500110kpa180kpa雙層雙向3025,架立筋12225C352#6500*6500120kpa160kpa雙層雙向3025,架立筋12225C353#7000*7000110kpa160kpa雙層雙向3025,架立筋12225C354#5500*5500120kpa110kpa雙層雙向20170,架立筋12600C355#5500*5500110kpa110kpa雙層雙向20170,架立筋12600C356#5500*55001

12、10kpa110kpa雙層雙向20170,架立筋12600C353.2塔吊位置根據(jù)本工程實際情況及工期要求,共設置六臺塔吊,塔吊位置選擇主要從方便施工、附著合理、裝拆塔方便、滿足施工覆蓋范圍、閃開梁柱等情況綜合考慮布塔,每棟樓單獨配置一臺塔吊,見附圖。3.3塔吊平面布置及剖面圖3.3.1塔吊平面布置圖3.3.2塔吊與主樓關系剖面圖4施工安排4.1塔吊基礎進度根據(jù)施工總進度計劃的節(jié)點,安排塔吊基礎計劃時間。樓號塔號計劃完成時間1#樓1#2018.3.273#樓2#2018.4.54#樓3#2018.4.108#樓4#2018.3.3014#樓5#2018.4.2713#樓6#2018.4.204

13、.2塔基開挖塔吊基礎基坑與樓體開挖時一起開挖,根據(jù)樓體位置控制好坐標放線,嚴格按照放線的尺寸及標高進行開挖,機械開挖留置基礎底往上200mm采用人工開挖清土。4.3塔吊基礎鋼筋塔吊基礎鋼筋要嚴格按照圖紙進行下料,采用反斗車運到塔基位置,并做好半成品保護,以免淤泥污染,造成鋼筋生銹。4.4塔吊基礎澆筑塔吊基礎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4#、5#樓塔吊采用磚胎模,其他塔吊模板采用多層板和鋼管扣件支模體系,現(xiàn)場搭設混凝土流槽,由混凝土罐車直接出料進入溜槽,由溜槽進入塔基內。4.5組織構架及人員安排4.5.1組織構架4.5.2人員安排管理人員2人;放線工2人;鋼筋工5人;木工4人;混凝土工7人;電工2人。

14、4.5.3機具安排振搗器、平尖頭鐵鍬、膠皮管、3m杠尺、木抹子等。5塔吊的基礎施工5.1塔吊基礎施工流程定位放線基坑開挖釬探驗槽C15素混凝土墊層澆筑鋼筋安裝模板安裝塔吊預埋件(節(jié))安裝隱蔽驗收C35混凝土澆筑、試塊留置混凝土養(yǎng)護。5.2塔吊基礎作業(yè)條件塔吊基礎施工前,根據(jù)塔吊租賃廠家提供的塔吊基礎施工圖紙的參數(shù),進行土方開挖及地基處理,土方清理至露出樁頭;測量放線驗線后,進行墊層施工、鋼筋綁扎等。塔吊廠家提供的塔吊基礎施工圖必須蓋章及簽字,根據(jù)基礎圖紙進行鋼筋下料及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塔吊廠家提前把預埋支腿或預埋節(jié)運至施工現(xiàn)場。5.3塔吊基礎施工技術要求1)土方開挖:根據(jù)工程定位軸線把塔吊位置

15、引測至施工現(xiàn)場,土方開挖坡度滿足安全要求。2)C15墊層施工:墊層施工厚度為100mm,邊部寬出基礎100mm,墊層表面抹平。墊層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進行定位放線。3)鋼筋綁扎:根據(jù)塔吊廠家提供的塔吊基礎配筋圖紙進行鋼筋下料及安裝,鋼筋保護層50mm,塔吊每個固定支腳下設鋼筋馬凳支撐,上中下層鋼筋網(wǎng)片用16鋼筋馬凳支起。4)模板安裝:采用多層板、鋼管、螺栓、木方進行加固。5)塔吊支腿、預埋節(jié)安裝:將塔吊預埋支腿、預埋節(jié)在鋼筋安裝的同時即予固定,初步確定間距、高程。在混凝土澆筑中將其間距、高程按照技術要求做以準確調整,并在混凝土終凝前加強看護,不得發(fā)生位移。6)塔吊四個固定支腳需在一個

16、水平面上,安裝時必須抄平放線,高度允許偏差控制在3mm以內。具體操作如下:a.綁扎完基礎下鐵鋼筋后,在四個支腳底支設馬凳。在安裝四個支腳以前,先安裝好固定支架,然后用吊車進行整體安裝。用水準儀抄測固定支架的四個角點,保證角點的高度偏差在3mm以內,然后用點焊焊接固定。b.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盡時避免振搗棒振搗時碰撞支腳,并用水準儀監(jiān)控四個支腳固定架的偏差,偏差較大時,馬上用倒鏈進行調整,直至在允許偏差內為止。6)塔基混凝土強度及施工方法塔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1#樓塔吊基礎需混凝土40.8m,2#、3#樓塔吊基礎需混凝土48.6m;4#、5#、6#樓塔吊基礎需混凝土33.75m。澆筑時要分

17、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為500mm,按間距500mm插入振搗棒振搗密實。7)塔吊基礎養(yǎng)護塔基混凝土澆筑完后,覆蓋塑料膜,每日灑水養(yǎng)護3次,共14天,保證表面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冬施覆蓋塑料膜、棉氈養(yǎng)護。8)塔吊基礎試塊留置澆筑塔基混凝土時,需留置混凝土試塊兩組,一組同條件試塊,一組標養(yǎng)試塊。9)塔吊基礎接地設置鋼筋綁扎完畢后,鋼筋必須焊接成一整體,預埋鍍鋅扁鋼接地點,與鋼筋焊接并引至提前設置的地極點,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施工見附圖。10)塔吊基礎周邊防護塔吊安裝后,塔吊基礎四周用240磚從塔吊基底砌至自然地坪以上500mm, 在砌體中部及頂部澆筑2道C20圈梁,圈梁為240*240,內配4根H

18、RB400直徑12的鋼筋,箍筋為直徑6mm200,砌體內外抹灰,頂面滿鋪多層板進行防護,多層板下搭設鋼管腳手架進行支撐,并在四周用圍擋進行封閉,只留設塔司出入口,出入口門上鎖。塔吊基礎砌筑維護后用素土進行回填,回填時必須同時對稱回填,以防止回填土壓塌砌筑圍護墻體。塔吊基礎砌筑至自然地坪后,四周做200*300排水溝,并設置一個300*300*500的集水坑,集水坑上用鋼筋焊接蓋板封閉。5.4塔吊基礎的質量要求5.4.1允許偏差和合格標準塔吊基礎鋼筋綁扎應當滿足規(guī)范要求,鋼筋綁扎時,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采用八字扣綁扎方法。鋼筋間距偏差滿足規(guī)范要求.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綁扎骨架寬、高

19、5尺量長102受力主筋間距10尺量排距53保護層厚度基礎5尺量5.4.2驗收人員及程序基礎放線完畢、鋼筋綁扎完、模板支設完畢后施工隊報項目部,項目部質檢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監(jiān)理驗收。5.4.3驗收方法1、采用實測實量法驗收,檢查各種資料是否齊全、有效、合格。2、基礎鋼筋采用HRB400三級鋼筋,鋼筋保護層50mm。3、混凝土基礎內不得有孔洞、麻面,振搗密實。4、基礎表面要一次振搗提漿,并抹平、壓光。5、基礎頂面標高允許偏差為1.5mm。6、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75%以上方可立塔;塔吊運轉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100%。6.質量保證措施6.1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宗旨,精心組織

20、,精心施工,高標準、建立安全企業(yè)全過程、全員的質量保證體系,用工作質量保證工程質量,創(chuàng)造出結構好、功能好、外觀好的優(yōu)良工程。6.2為保證工程質量,項目部設專職質量員,負責對工程質量進行監(jiān)督、檢查;,由項目部質量科統(tǒng)一領導,對整個工程質量實施監(jiān)督、檢查。 6.3嚴格材料管理制度,所有進場材料,必需具備出廠合格證,并經(jīng)檢驗合格方可進場。 6.4嚴格質量驗收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6.5認真及時做好隱蔽工程記錄、試驗及試驗記錄。 6.6實行單位工程技術負責制度,加強技術管理,強調按圖施工,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或修改變更、技術核定須經(jīng)設計部門和監(jiān)理單位同意并下達文

21、件后方可施工。7.安全保證措施7.1、防護措施1、塔式起重機運行范圍內的所有臨建房屋都應搭設雙層防砸棚。2、施工現(xiàn)場的變電箱、配電室搭設公司定型化防護棚。3、塔式起重機施工范圍內其他防護設施應按有關規(guī)范要求做到位,并且應按時定期進行安全檢查。7.2、安全注意事項1、所有參加作業(yè)人員都必須遵守現(xiàn)場施工的各項安全規(guī)范及本工種安全操作規(guī)程。2、塔式起重機司機,塔式起重機拆裝人員以及塔式起重機指揮都必須持有市級勞動部門簽發(fā)的特殊工種操作證。3、連接處的螺栓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間的連接都必須連接牢固。4、標準節(jié)之間的連接螺栓必須擰到位,按要求控制螺栓的予緊力矩。5、塔身垂直度控制在4內。6、高空作業(yè)嚴禁物體

22、墜落。7、6級風以上嚴禁塔式起重機安裝作業(yè)4級風以上嚴禁塔式起重機頂升作業(yè)。8、支立塔式起重機作業(yè)現(xiàn)場必須設置不小于2020米的安全作業(yè)區(qū)。9、塔式起重機使用前必須經(jīng)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7.3安全使用規(guī)定為保證本工程項目安全生產(chǎn)順利進行,經(jīng)項目部研究決定:1、外施隊施工人員必須服從塔式起重機司機、信號工人員的指揮,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2、對日常發(fā)生的事情,由項目部主施工員負責解決。3、兩個施工班組共用一塔的情況,由棟號長負責協(xié)調解決,保證施工順利完成。4、每個塔式起重機安排二個鏑燈,在安裝塔式起重機時用吊車吊到塔式起重機的操作平臺上固定。鏑燈在射向居民區(qū)的方向做遮擋或角度調整處理。5

23、、塔吊基礎全封閉,防止水浸泡。上面引出兩條明溝至集水井,并設置抽水機,及時排出。7.4應急預案7.4.1應急準備 1、機構與職責 一旦發(fā)生塔吊使用過程中安全事故,項目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立即趕赴現(xiàn)場,組織指揮應急處理,成立現(xiàn)場應急領導小組。 2、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 組 長:侯永斌副組長:張久柱 下設:通訊聯(lián)絡組 組長:唐永強 技術支持組 組長:蔣帥 彭亮搶險搶修組 組長:張勇勇 華國平醫(yī)療救護組 組長:李海華 后勤保障組 組長:馬家旺 3、應急組織的職責及分工 a.組長職責: 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

24、行直接控制。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fā)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fā)展過程。 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xiàn)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lián)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處理作出安排。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xié)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在緊急狀態(tài)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 b.副組長(即現(xiàn)場管理者)職責: 評估事故的規(guī)模和發(fā)展態(tài)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chǎn)損失。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lián)絡,為應急

25、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通訊聯(lián)絡組職責: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lián)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 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tài)。 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lián)絡。 c.技術支持組職責: 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 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繪制事故現(xiàn)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d.保衛(wèi)組職責: 保護受害人財產(chǎn)。 設置事故現(xiàn)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 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xiàn)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 e.搶險

26、搶修組職責: 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 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 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 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f.醫(yī)療救治組: 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使重度受害者優(yōu)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協(xié)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y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g.后勤保障組職責: 保障系統(tǒng)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 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 7.4.2應急資源 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

27、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jù)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y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 應急物資主要有: 氧氣瓶、乙炔瓶、氣割設備一套 急救藥箱1個; 手電 3個(塔吊、電工、經(jīng)理各1個); 對講機6部。 7.4.3 教育、訓練 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項目部應對搶險人員進行必要的搶險知識教育,制定出相應的規(guī)定,包括應急內容、計劃、組織與準備、效果評估等。 7.4.4 互相協(xié)議 項目部應事先與地方醫(yī)院、賓館建立正式的互相協(xié)議,以便在事故發(fā)生后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 7.4.5應急響應 施工過程中施工現(xiàn)場或駐地發(fā)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

28、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xiàn)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項目部安質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xié)調、派遣和統(tǒng)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jù)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jù)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向建管局安監(jiān)站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 (1) 值班電話:項目部實行晝夜值班制度,項目

29、部值班時間如下: 7:3020:30 張勇勇 1522933332920:307:30 華國平2)緊急情況發(fā)生后,現(xiàn)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xiàn)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chǎn),并由在現(xiàn)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人員,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fā)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xiàn)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 (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fā)出如何進行現(xiàn)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xiàn)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

30、現(xiàn)場等。由項目部安質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 (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tǒng)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8.塔吊基礎附圖及計算書8.1 塔吊基礎施工圖(說明:本工程塔吊基礎砼、尺寸、配筋均為塔吊租賃公司提供)1#、2#、3#樓塔吊基礎施工圖4#、5#、6#樓塔吊基礎施工圖8.2計算書8.2.1 1#樓塔吊基礎計算書計算依據(jù): 依據(jù)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guī)程(JGJ/T187-2009)、塔式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

31、GB/T13752-9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編制。 一、參數(shù)信息 1)塔吊基本參數(shù) 塔吊型號QTZ80,塔吊最大起吊高度H0=140m,塔身寬度B=1.6m; 2)塔機自重參數(shù) 塔身自重G0=251kN,起重臂自重G1=37.4kN,小車和吊鉤自重G2=3.8kN,平衡臂自重G3=19.8kN,平衡塊自重G4=89.4kN,最大起重荷載Qmax=80kN,最小起重荷載Qmax=10kN; 3)塔機尺寸參數(shù) 起重臂重心到塔身中心的

32、距離RG1=22m,小車和吊鉤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2=11.5m,平衡臂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3=6.3m,平衡塊重心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G4=11.8m,最大起重荷載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Qmax=11.5m,最小起重荷載到塔身中心的距離RQmin=50m; 4)塔吊承臺參數(shù) 承臺長度b=5.5m,承臺寬度l=5.5m,承臺高度h=1.35m,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承臺混凝土自重=25kN/m3,承臺上部覆土厚度d=1.5m,承臺上部覆土重度=17kN/m3; 5)塔吊基礎參數(shù)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190kN/m2,基礎寬度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b=0.3,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d=

33、1.6,基礎埋深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25kN/m3,基礎底面以上的土的加權平均重度m=25kN/m3,承臺埋置深度D=1.5m,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208.75kN/m2; 6)風荷載參數(shù) 塔身桁架桿件類型為:型鋼或方鋼管,地面粗糙度類型為:B類 城市郊區(qū),塔機計算高度h=43m,塔身前后片桁架平均充實率0=0.35,塔身風向系數(shù)=1.2,基本風壓W0=0.45kN/m2(工程所在地:北京,取50年一遇),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z=1.32,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s=1.95,風荷載風振系數(shù)z=1.65; 7)承臺配筋參數(shù) 承臺底面長向配筋:使用HRB400鋼筋,直徑為25mm,間距為180mm

34、; 承臺底面短向配筋:使用HRB400鋼筋,直徑為25mm,間距為180mm; 承臺箍筋:使用HPB235鋼筋,直徑為20mm,間距為200mm; 8)樁參數(shù) 承臺使用4根圓樁,樁直徑d=0.45m,樁心距b=2.5m,樁心距l(xiāng)=2.5m,樁使用C30混凝土,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0mm,入土深度11m,樁使用HRB400鋼筋,直徑0.00mm,數(shù)量0.00根, 二、荷載計算 1、自重荷載及起重荷載 1)塔機自重標準值 Fk1=251+37.4+3.8+19.8+89.4=401.4kN; 2)基礎自重標準值 Gk=5.55.5(1.3525+1.517)=1792.31kN; Gk=5.55.

35、5(1.3525+1.517)-5.55.50.8510=1535.19kN; 3)起重荷載標準值 Fqk=80kN; 2、風荷載計算 計算公式如下: 1)工作狀態(tài)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準值 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工作狀態(tài)下0=0.2kN/m2 z=1.32 s=1.95 z=1.59 0=0.35 =1.2 計算結果:k=0.65kN/m2 qsk=0.44kN/m 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18.92kN 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chǎn)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406.78kNm 2)非工作狀態(tài)下塔機塔身截面對角線方向所受風荷載標

36、準值 a. 塔機所受風均布線荷載標準值 非工作狀態(tài)下0=0.45kN/m2(北京,取50年一遇) z=1.32 s=1.95 z=1.65 0=0.35 =1.2 計算結果: k=1.53kN/m2 qsk=1.03kN/m b. 塔機所受風荷載水平合力標準值 Fvk=qskH=44.29kN c. 基礎頂面風荷載產(chǎn)生的力矩標準值 Msk=0.5FvkH=952.24kNm 3、塔機的傾覆力矩 塔機自身產(chǎn)生的傾覆力矩,向前(起重臂方向)為正,向后為負。 1)大臂自重產(chǎn)生的向前力矩標準值 M1=37.422=822.8kNm 2)最大起重荷載產(chǎn)生的最大向前起重力矩標準值 (Qmax比Qmin產(chǎn)生

37、的力矩大) M2=8011.5=920kNm 3)小車位于上述位置時的向前力矩標準值 M3=3.811.5=43.7kNm 4)平衡臂產(chǎn)生的向后力矩標準值 M4=-19.86.3=-124.74kNm 5)平衡重產(chǎn)生的向后力矩標準值 M5=-89.411.8=-1054.92kNm 計算結果: 工作狀態(tài)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M1+M3+M4+M5+0.9(M2+Msk)=880.94kNm 非工作狀態(tài)下,標準組合的傾覆力矩標準值 Mk=M1+M4+M5+Msk=595.38kNm 三、樁豎向力計算 說明:傾覆力矩按最不利的對角線方向作用。 4樁,樁對角線距離L=(2.52+2.5

38、2)0.5=3.54m; 1)工作狀態(tài)下 Fk=Fk1+Fqk=401.4+80=481.4kN a.軸心豎向力作用下 Qk=(Fk+Gk)/n=(481.4+1792.31)/4=568.43kN b.偏心豎向力作用下 Qkmax=(Fk+Gk)/n+(Mk+Fvkh)/L=(481.4+1792.31)/4+(880.94+18.921.35)/3.54=824.5kN Qkmin=(Fk+Gk)/n-(Mk+Fvkh)/L=(481.4+1535.19)/4-(880.94+18.921.35)/3.54=248.08kN 2)非工作狀態(tài)下 Fk=Fk1=401.4kN a.軸心豎向力作

39、用下 Qk=(Fk+Gk)/n=(401.4+1792.31)/4=548.43kN b.偏心豎向力作用下 Qkmax=(Fk+Gk)/n+(Mk+Fvkh)/L=(401.4+1792.31)/4+(595.38+44.291.35)/3.54=733.5kN Qkmin=(Fk+Gk)/n-(Mk+Fvkh)/L=(401.4+1535.19)/4-(595.38+44.291.35)/3.54=299.07kN 四、承臺受彎驗算 1.荷載計算 不計承臺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樁的豎向力反力設計值: 1)工作狀態(tài)下 最大壓力:Ni=1.35(Fk1+Fqk)/n+(Mk+Fvkh)/L=508

40、.16kN; 最大拔力:Ni=1.35(Fk1+Fqk)/n-(Mk+Fvkh)/L=-183.22kN; 2)非工作狀態(tài)下 最大壓力:Ni=1.35Fk1/n+(Mk+Fvkh)/L=385.33kN; 最大拔力:Ni=1.35Fk1/n-(Mk+Fvkh)/L=-68.78kN; 2.彎矩計算 彎矩的計算依據(jù)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guī)程(JTJ/T 187-2009)第6.4.2條: 取最不利的Ni=508.16kN; 1)、X方向 1.1)、彎矩計算 Yi=(2.5-1.6)/2=0.45m; Mx=2508.160.45=457.34kNm; 1.2)、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

41、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 式中 1系數(shù),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承臺使用C35混凝土,故1=1;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承臺使用C35混凝土,取16700kN/m2; h0承臺的計算高度,取1.35-0.05=1.3m; 1.3)、承臺底面長向配筋驗算: fy鋼筋強度設計值,使用HRB400鋼筋,取360000kN/m2; 鋼筋直徑25mm; 鋼筋間距180mm; 配筋數(shù)量32根; 經(jīng)過計算得: s=457.34/(1167005.51.32)=0.003 =1-(1-20.003)0

42、.5=0.003 s=1-0.003/2=0.998 As=457.34/(0.9981.3360000)1000000=979.181mm2; 承臺底面長向需要配筋:As1=lh =0.0015 As1=0.00155.51.351000000=11137.5mm2; 承臺底面長向需要配筋: A1=Max(As,As1)=11137.5mm2; 承臺底面長向實際配筋: A2=3.14(25/2)232=15700mm2; 驗算結果:A2=A1,滿足要求。 2)、Y方向 2.1)、彎矩計算 Xi=(2.5-1.6)/2=0.45m; My=2508.160.45=457.34kNm; 2.2)

43、、配筋面積計算,公式如下: 依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 式中 1系數(shù),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承臺使用C35混凝土,故1=1;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承臺使用C35混凝土,取16700kN/m2; h0承臺的計算高度,取1.35-0.05=1.3m; 2.3)、承臺底面短向配筋驗算: fy鋼筋強度設計值,使用HRB400鋼筋,取360000kN/m2; 鋼筋直徑25mm; 鋼筋間距180mm; 配筋數(shù)量32根; 經(jīng)過計算得: s=457.34/(1167005.51.32)=0.003

44、 =1-(1-20.003)0.5=0.003 s=1-0.003/2=0.998 As=457.34/(0.9981.3360000)1000000=979.181mm2; 承臺底面短向需要配筋:As1=bh =0.0015 As1=0.00155.51.351000000=11137.5mm2; 承臺底面短向需要配筋: A1=Max(As,As1)=11137.5mm2; 承臺底面短向實際配筋: A2=3.14(25/2)232=15700mm2; 驗算結果:A2=A1,滿足要求。 五、承臺剪切驗算 依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9.10條; 計算簡圖如下: 受剪承載力

45、滿足下面公式: 最大剪力設計值Vmax= 508.16kN; 1)、X方向 b0=5.5m H0=1.35-0.05=1.3m 因為800mmH02000mm,所以按線性內插法取H0=1.3m ax=(2.5-1.6)/2-0.45/2=0.22m x=0.22/1.3=0.17 因為x0.25,所以取x=0.25 =1.75/(0.25+1)=1.4 hs=(0.8/1.3)0.25=0.89 ft(承臺使用C35混凝土)ft=1570kN/m2 公式右側計算結果:2197.95kN 驗算結果滿足要求。 2)、Y方向 b0=5.5m H0=1.35-0.05=1.3m 因為800mmH02000mm,所以按線性內插法取H0=1.3m aY=(2.5-1.6)/2-0.45/2=0.22m Y=0.22/1.3=0.17 因為y0.25,所以取y=0.25 =1.75/(0.25+1)=1.4 hs=(0.8/1.3)0.25=0.89 ft(承臺使用C35混凝土)ft=1570kN/m2 公式右側計算結果:2197.95kN 驗算結果滿足要求。 六、樁身承載力驗算 樁身承載力計算依據(jù)建筑樁基礎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的第5.8.2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