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練習(xí)_第1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xí)_第2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xí)_第3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xí)_第4頁
唐雎不辱使命練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課一練唐雎不辱使命姓名:班級:1.給加粗字注音。(1)秦王怫然怒()(2)以頭搶地耳()(3)亦免冠徒跣()(4)聶政之刺韓傀()(5)休祲降于天()(6)天下縞素()2.解釋加粗詞語。(1)請廣于君()(2)非士之怒也()(3)豈直五百里哉?()(4)弗敢易()(5)休祲降于天()(6)長跪而謝之()(7)秦王色撓()(8)寡人諭矣()3.請為下列句子中的“使”選擇正確的義項(xiàng)。A.使命B .聽、講C .派、遣D .出使E .使臣(1)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2)唐雎不辱使命(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4. 請為下列句中加粗字選出正確的讀音或義項(xiàng)。(1) 秦王色撓()A 騷撓 B 屈服(

2、2)長跪而謝之曰()A.道歉 B 謝意(3) 天下縞素()A . g aoB . k ao(4)弗敢易()A.交換 B 交易5下列各句說法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稱。B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豈直五百里哉? ”的“哉”是現(xiàn)代漢語“嗎”的意思。D.文中唐雎列舉了四個(gè)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發(fā)怒。6. 找出下列譯文沒有錯(cuò)誤的一項(xiàng)()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譯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B.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譯文:可安陵君卻違抗我,這難道不是輕視我嗎?C.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cuò)意也。譯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因此沒有錯(cuò)認(rèn)為是其他意思

3、。D. 安陵君其許寡人。譯文:安陵君能夠答應(yīng)我嗎?7. 下列句子分別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態(tài)度,將備選答案的序號填在句后的括號里。A.前倨后恭B .以勢壓人C .恐嚇威脅D .不可一世E .虛偽狡詐(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保ǎ?)“安陵君其許寡人?!保ǎ?)“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4)“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5)“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保ǎ┠芰μ岣唛喿x下面語段,回答問題。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4、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 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稹?. 解釋下列句子加粗的詞。(1)倉鷹擊于殿上()(2)秦王色撓()9. 唐雎面對秦王以 目威脅時(shí),他以 乍答,列舉、的壯舉,從氣勢上壓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 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則是一個(gè) 、的君王形象。10. 翻譯下列句子大意。(1)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譯文:(2) 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譯文:11 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

5、類的是()A.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B.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C. 皆布衣之士也。D. 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12、你認(rèn)為唐雎能夠永遠(yuǎn)包住安陵嗎?為什么一課一練晏子使楚1. 給下列字注音。(4分)酣( )詣( )枳( )耶( )2. 解釋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實(shí)詞。(1)晏子將使楚使:楚王聞之,謂左右曰謂:(3) 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習(xí)辭:王曰:“何坐?” 坐:(5) 吏二縛一人詣王縛:(6) 晏子避席對曰避席:(7) 圣人非所與熙也熙:(8) 吏二縛一人詣王詣:3. 解釋以下虛詞意義用法。(1)楚王聞之之:何以也 以:(3) 縛者曷為者也曷:(4) 齊人固善盜乎固:(5) 人楚則盜

6、貝4翻譯以下句子。(1) 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2) 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3)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shí)味不同。(4)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5、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齊人固善盜乎B 縛者曷為者也C圣人非所與熙也D 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邪6寫出下列句中加粗詞的古今意義1 .謂左右曰古義:今義:。2. 其實(shí)味不同古義:今義:。3 .寡人反取病焉古義:今義:。7、下列句子中與“何以也”句式相同的是()A.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B .縛者曷為者也C.圣人非所與熙也D .為其來也8、本文說明晏子是怎樣的一個(gè)人?根據(jù)課文分析說明一課一練雜說(四)、基礎(chǔ)知識1、給下列

7、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駢死 ( A、pi印B、b in)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A、sh i B、s i) 伯樂(A、boB、boi ) 粟一石(A、sh iB、den)才美不外也(A、xicnB、jicn)其真無馬邪(A、xieB、ye)2、解釋下列加粗的字。駢死于槽櫪之間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執(zhí)策而臨之食之不能盡其材策之不以其3、為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xiàng)。不以千里稱也(A、稱贊B、稱呼C、物名)故雖有名馬(A、雖然B、即使C、如果)一食或盡粟一石(A、有時(shí)B、或者C、可能)其真不知馬也(A、知道B、識別C、懂得)食不飽執(zhí)策而臨之 其真不知馬也 晏求其能千里也4、解釋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食:食

8、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策:策之不以其道其:其真無馬邪能:雖有千里之胃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無馬邪 二、閱讀并回答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 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 “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1 、下列各句中的“食”讀音和意義都相同的是 和; 和。 一食或盡粟

9、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飽,力不足。 食之不能盡其材。2 、翻譯。 嗚呼!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3 、本文采用的寫法是 。文中的“伯樂”是比喻 ;“千里馬”是比喻 ;“食馬者”是比喻 。集中抨擊的社會(huì)現(xiàn)象是: 。4、對本文寫作意圖概括正確的一項(xiàng)是()A 、本文借千里馬因不遇伯樂而被埋沒于世的故事,說明了識別和選拔人才的困難及其嚴(yán)重危害。B 、本文就有馬無馬問題反復(fù)進(jìn)行論述,說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借以諷喻當(dāng)時(shí)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人才,表達(dá)作 者懷才不遇的心情。C 、本文借千里馬因不遇伯樂而被埋沒于世的故事,說明了

10、眾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沒有遇到像伯樂那樣知人 善任的人。D本文就有馬無馬問題反復(fù)進(jìn)行論述,說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借以呼吁社會(huì)能有更多的像伯樂那樣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唐雎不辱使命參考答案:1. (1) f u 2) qi ang (3) xi 岔(4) kui 5) j in (6) geo 2 (1)擴(kuò)充(2)有 才能有膽識的人(3)只,僅僅(4)交換2. (5)吉祥(6)道歉(7)屈服(8) 明白,懂得3. (1) C(2) D (3)C D4. (1) B(2) A (3)A(4) A5. C 6 . B7 . (1) E(2)D (3)B(4) C (5

11、) A【能力提高】8 (1)通“蒼”,青灰色。(2)屈服。9 天子之怒布衣之士之怒專諸聶 政要離有膽有識,正義凜然 驕橫狂 暴、陰險(xiǎn)、狡詐10. (1)摘掉帽子,脫光腳,把頭往地上 撞罷了。(2)他們胸懷憤怒,還沒有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下(吉兇)征兆。11. D 12 .不能。秦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 是當(dāng)時(shí)的歷史發(fā)展趨勢。弱小的安陵,最 終還是抵擋不住秦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步伐。晏子使楚參考答案:1. h an y i zh i y e2. (1)出使(2)對說 善于辭令 犯罪 捆離開座位戲弄(8)捆綁 3. 代“晏子出使楚國”這件事(2)用 同“何”(4) 本來 (5) 就 4(1) 晏嬰,是齊國很擅長

12、 辭令的人。 (2) 酒喝得正暢快的時(shí)候,兩個(gè)小 官吏捆綁著一個(gè)人到楚王面前。 (3) 橘樹在淮 河以南就成長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 兩者只是葉子相似, 它( 果實(shí) ) 味道是不同的。(4) 莫非是楚國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長偷盜 嗎?5、 A 6 、 1古義:指近侍;今義:左和右 兩方位,表約數(shù)。古義:它的果實(shí);今義:表示所說的是實(shí)際 情況(承上文含轉(zhuǎn)折)。古義:辱;今義: 疾病。 7、B 8、善于辭令,很會(huì)說話 雜說(四)參考答案:一、1、A B A B (5) A B2、并列,兩馬并駕猶,尚且等同, 一樣 拿,握 面對 通“飼”,喂 竭盡 5 正確的方法3 、 B B A C4 、 通“飼”,喂 吃 用鞭子打 馬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