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4北師大版八年級下期生物復習提綱_第1頁
新2014北師大版八年級下期生物復習提綱_第2頁
新2014北師大版八年級下期生物復習提綱_第3頁
新2014北師大版八年級下期生物復習提綱_第4頁
新2014北師大版八年級下期生物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下冊復習提綱第21章 生命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第1節(jié) 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各種觀點觀點內容證據神創(chuàng)論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創(chuàng)造女媧造人,上帝造人自然發(fā)生論生命由非生命物質隨時自發(fā)地發(fā)生腐草化螢,腐肉生蛆等生生論生物只能來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隨時自發(fā)地產生生命雷迪實驗巴斯德實驗宇生論地球上的生命來自于外星球隕石上有有機物;其他星球上發(fā)現有生命生存的物質成分化學進化論 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由非生命物質通過化學途徑進化而來的米勒實驗二、化學進化論1.它是大多數學者公認的有關生命起源的觀點2.化學進化論的條件和過程總條件:原始地球(包括物質條件:原始大氣(包括氨、氫、甲烷、水蒸氣等,沒有氧氣)

2、能量條件:閃電、紫外線、宇宙射線、熱能)場所:原始海洋(被稱作原始生命的搖籃)過程:無機小分子(原始大氣中的成分)有機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機大分子(蛋白質等)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證據:米勒實驗證明在類似原始地球的條件下,無機小分子可生成有機小分子。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證明有機小分子可生成有機大分子。三、幾個重要實驗1.雷迪實驗:證明腐肉不能生蛆,第一次否定自然發(fā)生論。2.巴斯德實驗:徹底否定了自然發(fā)生論3.米勒實驗:證明在類似原始地球的條件下,無機小分子可生成有機小分子。四、鞏固練習:1.原始大氣與現代大氣相比沒有_。2.原始生命形成于_。3.生命起源于何種物質_。4.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類型可能是

3、_。5.在原始地球條件下,_是生命發(fā)生的開端。6.米勒實驗證明了_。7.針對“腐肉能否生蛆”的問題,意大利醫(yī)生弗朗西斯科雷迪做了一系列實驗進行研究,A實驗:瓶中放入肉塊密封 B實驗:瓶中放入肉塊用紗布罩住 C實驗:開口瓶中放入肉塊 據實驗回答問題:(1) 實驗假設是_(2) 實驗的變量是_(3) 實驗組是_,對照組是_(4) 設計B實驗針對的問題是_(5) 他的實驗結論是_(6) 在生命發(fā)生問題上該實驗沒有解決的問題是_第二節(jié) 生物的進化一、 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1. 化石的概念: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2. 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3. 越古老的地層中,

4、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4. 古老的地層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較多;晚形成的地層中陸生生物的化石較多。5. 生物進化的總趨勢: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6. 始祖鳥和中華龍鳥化石證明:鳥類起源于古代的爬行類動物。二、 地球的生命史1. 地球的46億年得歷史,其發(fā)展歷史分為若干的地質年代,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 各地質年代盛行的生物類群(1) 前寒武紀時期:由原核單細胞到真核多細胞(2) 古生代 早期(寒武紀)又稱三葉蟲時代,出現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fā)中期后期代表植物高等藻類裸蕨類石松類,蕨類(成為煤層之一)代

5、表動物無脊椎動物(三葉蟲為代表)魚類兩棲類和有翅昆蟲古生代的生物進化歷程體現了生物由水生到陸生,由地等到高等的趨勢(3) 中生代 動物:爬行動物占優(yōu)勢(代表動物:恐龍、翼龍)植物:裸子植物占優(yōu)勢(代表蘇鐵)哺乳動物和鳥類開始出現(4) 新生代動物:哺乳動物,鳥類占優(yōu)勢植物:被子植物占優(yōu)勢靈長類的一支進化為人類3. 動物和植物出現的先后順序植物:苔蘚蕨類裸子被子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三、 生物進化的原因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一)自然選擇1.自然選擇概念:在生存斗爭中,生物通過激烈的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2.主要內容:過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強,后代

6、數量龐大;遺傳變異:后代中有各種可以遺傳的變異類型;生存斗爭:后代之間必須爭奪有限的生存條件;適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變異類型,爭奪生存條件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獲勝;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容易被淘汰。3.過程: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競爭實現的,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注:(1).過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爭是手段是途徑;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是內在因素(2)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變異是不定向的;環(huán)境的定向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二)人工選擇按照人們的喜愛精心選擇和培育形成的,如寵物狗、金魚、毛質好的綿羊,產奶多的奶牛等人工選擇

7、是培育動、植物新品種的方法之一四、 鞏固練習1. 下列各項是人們對不同地層中發(fā)現的古代生物化石的不同認識,其中不科學的是() A.不同地質年代的生物化石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 B.在越晚的地層中發(fā)現的生物化石所反映的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越復雜 C.生物化石是目前唯一能證明生物進化的證據 D.生物化石可以反映自然界生物的進化趨勢2. 已知物種A的化石比物種B的化石在地層中出現得晚,由此可知 () A.物種A比物種B結構復雜 B.物種A比物種B數量多 C.物種A與物種B一定有親緣關系 D.物種A一定從物種B進化而來3.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是( )A.產生了有利變異 B.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C.產生了不利變異

8、D產生了不遺傳的變異4.在北極的一個山脈中,原始的狼已經形成了在體格和生活習性上不同的變種,其中一種狼得體重較輕,四肢發(fā)達而靈活,以獵鹿為主;另一種狼體重較重,足短而力強,常常攻擊羊群。下列敘述錯誤是( )A 狼的性狀分歧是自然選擇得結果B 在生存斗爭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進行著相互選擇C 上述現象說明自然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D 原始狼群由食物來源不同,通過自然選擇進化成了不同的類型4. 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斑馬的進化過程:(1) 斑馬群中存在著不同體色的個體。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體色為黑白相間,跑得快的斑馬因與環(huán)境相適應,不易被敵害發(fā)現,在_中取得生存繁衍。這樣環(huán)境對斑馬起了選擇作

9、用,而這種選擇作用是定向的,決定著生物進化的_。(2) 上述過程表明,自然選擇的動力是_,自然選擇的結果是_。5. 下圖得進化樹表示了幾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a、b、c、d四種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 b c(2)與a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_ a e d(3)在地層里出現最早的生物是_ F第三節(jié)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一、 人類的起源1. 類人猿和人類又相似特征,表現在:形態(tài)、結構、表情、行為等方面。原因是人和類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2. 現代類人猿有長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3. 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 一部分轉變?yōu)楝F代類人猿(樹棲)4. 森林古猿(樹棲) 一部分轉變?yōu)楝F代人類(

10、陸地)5. 人和猿分界標志兩組直立行走二、 人類的進化1. 進化歷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2. 人進化各階段的特征(1) 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腦容量和現代類人猿相當(2) 能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3) 直立人:會用火,會制造和使用更先進工具如:元謀人和 藍 北人是直立人 和縣 藍田人 北京直立人(4) 智人:能從事農業(yè)和藝術等活動如:丁村的金牛山人金,柳江和資陽的山頂洞人是聰明人(智人)3. 人類進化的原因 (內因:遺傳和變異; 外因:制造和使用工具并進行勞動)4. 現代人種:蒙古利亞人(又稱黃種人,) 高加索人(又稱白種人)尼格羅人(又稱黑種人) 澳大利亞人(又稱棕種人)5. 智人是唯

11、一現存的人種第22章 物種的多樣性 第一節(jié)生物的分類一、 生物分類的概念:根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將生物分門別類。二、 分類的依據:生物的性狀差異的程度和親緣關系的遠近三、 分類的等級: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分類的基本單位)注:1.分類單位越小,相似特征越多,親緣關系越近2.同屬于一個較小的分類單位,就一定同屬于一個較大的分類單位如:同種必同屬,同屬比同科,同科必同目,但不一定同種如狗和狼同屬,他們就一定是同科,、同目、同綱、同門、同界的動物,但他們不同種3.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物種越多四、檢索表的編制(P31)五、生物的命名林奈創(chuàng)立了雙名法(及屬名+種名)地球上生物的五大類

12、群生物分界主要生物類群結構特點原核生物界細菌、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藍細菌等都是單細胞生物,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原生生物界藻類和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少數是單細胞生物。多數是多細胞生物。細胞有真正的細胞核植物界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真菌界單細胞的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動物界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第二節(jié) 原生生物的主要類群一、原生動物;1主要特征: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2代表動物:變形蟲,草履蟲,眼蟲2、 藻類1.主要特征:細胞里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單細胞或多細胞。無根、莖、葉分化。藻類植物像根的部分叫根狀物(固定作用),像葉的部分叫葉狀體(進行光合作用)2.代

13、表:綠藻:含大量的葉綠素而成綠色(衣藻(單細胞),石蒓)、紅藻:含較多的藻紅素而呈紅色(紫菜,石花菜)、褐藻:含較多的藻黃素而呈褐色(海帶、馬尾藻、裙帶菜)3.與人類的關系:(1)大氣種氧氣的重要來源,光合作用效率約占全球綠色植物光合效率90%(2)做食品(3)水域污染的指示植物。如赤潮現象(4)醫(yī)藥和工業(yè)原料4.生活環(huán)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的陰濕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植物的主要類群一、植物的主要類群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苔蘚蕨類種子二、各類群的主要特征:(二)苔蘚植物1.主要特征:有莖葉分化,無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定作用。莖弱小,無輸導組織;葉除進行光合作用外,還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代

14、表植物:葫蘆蘚,地錢3.與人類的關系:(1)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非常敏感(2)植物密集而成片生長,能夠涵蓄水分,保持水土。(3)植物界的拓荒者,能夠在及其惡劣的環(huán)境生長4.生活環(huán)境:陰濕環(huán)境(三)蕨類植物1.主要特征: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2.代表植物:貫眾、卷柏、桫欏、腎蕨、芒萁 現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3.與人類的關系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藥(貫眾);有些可供觀賞(腎蕨);有些可作為優(yōu)良的綠肥和飼料(滿江紅);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4.生活環(huán)境:陰濕環(huán)境l 藻類、苔蘚、蕨類都生活在水中或陰濕地帶原因是:是孢子植物,其生殖離不開水

15、(四)種子植物1.主要特征:(1)體內有維管組織韌皮部和木質部(2)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3)一般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種子和果實(裸子植物沒有果實:果實=種子+果皮)2.分類: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l 裸子植物(1) 主要特征:種子裸露,其外沒有果皮包被(2) 代表植物:松、杉、柏,銀杏,蘇鐵等(3) 我國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xiāng)l 被子植物(1) 主要特征:種子外有果皮包被(2) 分類: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子葉1片,多為平行葉脈,須根系,花瓣為3或3的倍數 代表植物:小麥,玉米雙子葉植物:子葉2片,多為網狀脈,直根系,花瓣為4、5或4、5的倍數代表植物:大豆,花生被子植物

16、是植物界中等級最高、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各類群的比較類群主要特征生活環(huán)境代表植物藻類單細胞或者多細胞,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之分大多生活在水中衣藻、海帶苔蘚植物植株矮小,有莖葉,沒有根,且莖葉中沒有輸導組織,生殖過程離不開水。是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葫蘆蘚、地錢蕨類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莖葉之分,體內有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葉片背面有產生孢子的孢子囊生活在陰暗潮濕的陸地石松、蕨、桫欏種子植物裸子植物根莖葉很發(fā)達,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五大器官適合于各種環(huán)境松、柏、銀杏、蘇鐵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且種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的一個類群適合于各

17、種環(huán)境玉米、水稻、白菜l 植物的進化順序藻類苔蘚蕨類種子(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第三節(jié) 動物的主要類群一、分類 1.無脊椎動物:身體里沒有脊椎骨的動物。如蚯蚓,蝦,蟹2.脊椎動物:身體里有脊椎骨的動物。如:鳥,魚,蛙,蛇l 無脊椎動物(一)腔腸動物1. 主要特征:身體由兩層細胞及其圍成的消化腔組成。2. 代表生物:水螅,珊瑚蟲,水母,???,海蜇(二)扁形動物1. 主要特征:身體背腹扁平,兩側對稱2. 代表動物:豬肉絳蟲,渦蟲,血吸蟲(三)環(huán)節(jié)動物1. 主要特征:身體蠕蟲狀,由許多形態(tài)相似的體節(jié)構成2. 代表生物:蚯蚓,沙蠶,水蛭(螞蝗)3. 蚯蚓:運動器官剛毛;呼吸器官皮膚,生殖雌雄同體,異體受精

18、(四)軟體動物1. 主要特征:身體柔軟,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有外套膜,常包有貝殼,腹面有肌肉足2. 代表生物:田螺,蝸牛,河蚌,烏賊(五)節(jié)肢動物1. 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2. 主要特征:身體分部(頭、胸、腹三部),附肢分節(jié)。有外骨骼3. 代表動物昆蟲綱:蚊、蠅、蜜蜂、螞蟻等多足綱:蜈蚣等甲殼綱:蝦、蟹等蛛形綱:蜘蛛4.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種唯一能飛的動物,一般有三對足,兩對翅(六)棘皮動物1. 主要特征:體表有許多石灰質的刺狀突起2. 代表生物:海星、海膽、海參(七)線蟲動物:身體呈細長的線狀,兩端略尖。如:蛔蟲、蟯蟲l 脊椎動物動物類群適應環(huán)境體表特征呼吸器官

19、生殖方式代表動物其他體溫魚類水中身體呈流線型、兩側大多有側線、被覆鱗片鰓卵生體外受精鯽魚、鯨鯊、蝦虎魚典型的水生脊椎動物不恒定兩棲類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水陸兩棲裸露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皮膚輔助呼吸卵生體外受精青蛙、蟾蜍、大鯢由水生過渡到陸生的類群,生殖過程離不開水不恒定爬行類陸地一般覆蓋有鱗片或甲肺卵生、體內受精蜥蜴、壁虎、玳瑁真正生活在陸地的生物不恒定鳥類適于空中飛翔身體大多呈流線型、被覆羽毛肺、氣囊進行雙重呼吸卵生、體內受精、大型卵鸚鵡恒溫哺乳類各種環(huán)境一般有體毛肺胎生、哺乳象、海牛、蝙蝠生物界最高等的類群恒溫1魚類主要特征:魚終生生活在水中,身體表面大多覆蓋著鱗片,身體一般為流線型,

20、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心臟一心房一心室。魚類適于在水中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點:1。軀干和尾部肌肉發(fā)達,鰭維持身體平衡,鰾調節(jié)身體比重。2。黏液和鱗片有保護和減少阻力的作用,側線有感覺作用,3呼吸:鰓:鰓絲(內布滿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魚在游泳時,靠軀干部和尾鰭產生前進的動力??啃?、腹、背、臀鰭來保持平衡??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2兩棲動物:少數終身生活在水中。絕大多數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水陸地生活,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 變態(tài)發(fā)育,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輔助呼吸作用,心臟二心房一心室,體溫不恒定3爬行動物:陸生變溫動物主要特征:體表都覆蓋有鱗片,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

21、心臟二心房一心室,體內受精,變溫動物,是擺脫水的真正陸地動物。l 揚子鱷是國家特有的珍稀爬行動物4. 鳥類;適應飛翔的恒溫動物特點:體被羽毛、前肢變成翼。恒溫動物,體內受精,用肺呼吸(鳥類的身體結構和生理特點是與它的飛行生活相適應的)教材P59鳥類適應于飛翔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是:身體呈流線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骨突出,形成龍骨突;體表被覆羽毛等,減少空氣的阻力。適應于飛翔的生理功能是:氣囊的存在使其具有雙重呼吸的功能(具有散熱作用);心臟發(fā)達;胸肌發(fā)達;食量大、糞便及時排出等。有喙無齒,心臟4腔,卵生,體溫恒定5 哺乳動物:特征:體表被毛、牙齒有門、犬、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4個腔

22、,體溫恒定,大腦發(fā)達,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例如兔與狼的牙齒,兩者的區(qū)別是有無犬齒,這說明了它們食性不同。門齒適于切斷食物,臼齒適于磨碎食物,犬齒適于撕裂食物。l 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 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哺乳類第23章 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穩(wěn)定性一、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huán)境共同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二、 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兩部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月球不能算是生態(tài)系統(tǒng),因為沒有生物部分三、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部分功能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包括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等):作用是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質和能量 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產者(自養(yǎng),主要指植物,自養(yǎng)微生物): 進行光

23、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生物部分 消費者(異養(yǎng),動物,寄生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促進物質循環(huán) 分解者(包括腐生微生物和食腐動物):使動植物遺體種的有機物分解,供綠色植物再利用l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四、 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通過吃與被吃形成了食物關系,這種不同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式聯系。食物網;許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復雜的網狀聯系,就稱為食物網。l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l 食物鏈的書寫方式:起點是生產者,止點是最高級消費者。箭頭符號由被食者指向捕食者l 營

24、養(yǎng)級的劃分: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五、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途徑:沿食物鏈流動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不循環(huán),傳遞效率為10-20%。(愈向食物鏈的后端,生物體數量愈少,儲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質積累得愈多。形成能量金字塔。)六、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特點:在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往返循環(huán)(物質循環(huán),反復出現,循環(huán)流動,不會消失,反復利用)P76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圖七、 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概念:p81第二段生態(tài)平衡的概念: 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八、 生態(tài)系統(tǒng)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是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網越復雜,調節(jié)能力越

25、強;生物種類越少,食物鏈、網越簡單,調節(jié)能力越弱九、 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火山爆發(fā)、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濫等 人為因素:人類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fā)、利用(過度開發(fā)、環(huán)境污染、過度放牧、破壞植被、修建大型工程等) 引種不合理也會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失去原有的穩(wěn)定性l 外來物種入侵為什么會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原有的穩(wěn)定性:因為入侵種適應性強,引入新的區(qū)域缺乏天敵的制約,使其迅速繁殖、擴張,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第24章 人與環(huán)境一、人口增長過快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有:糧食、淡水、土地、能源問題。二、污染主要是指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氣物污染、噪聲污染等。我國的大氣污染始終是以煙

26、塵和二氧化硫為主的煤煙型污染三、糧食問題:糧食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最基本的物質條件。我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決糧食問題的方法:節(jié)約糧食;還要發(fā)展基因技術,改良農作物新品種,增加產量。四、水資源問題:水是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最基本的環(huán)境條件。中國的水資源分布很不均均,總量不少。特點有: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記住:水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科學用水的好習慣。避免水資源的污染!五、能源問題:隨著人口增長,人類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人口激增會加速消耗能源物質,使有限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等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耗盡。六、如何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

27、呢?實施計劃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長的有效方法。人口數量增加的原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醫(yī)療條件的提高,營養(yǎng)條件的改善。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選擇,實行計劃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計劃生育的中心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yōu)生。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七、農藥的危害:危害人類健康、破壞生態(tài)平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環(huán)境污染等。所以要控制農藥的使用量。防治害蟲可以用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用農藥即是化學防治。生物防治是對環(huán)境無污染的有效防治害蟲的途徑。八、生態(tài)農業(yè)是實現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沼氣發(fā)酵是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的一項有效措施沼氣發(fā)酵:是利用一些微生物,在無氧

28、環(huán)境下,將農作物的秸稈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糞便等有機物投放在一個密閉的池內進行發(fā)酵,獲得沼氣的過程,(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燃燒后可以產生光和熱,可用來做飯和照明。發(fā)酵后的渣水也是一種有機肥料。生態(tài)農業(yè)使用的優(yōu)點:(1)降低能量消耗。(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 (2)改善環(huán)境質量。(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用量) (3)改善農產品質量。(4)保護自然資源。 (5)經濟效益高(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得以多層次,多途徑的再循環(huán)利用)九、舉例說出人對生物圈的影響森林遭到濫砍亂伐后,導致水土流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人為排放過多的廢水廢料到湖水中,導致湖水里藻類等浮游植物因營養(yǎng)物質豐富而瘋長,影響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到大氣中,容易導致酸雨的產生,對各種生物和各種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會導致全球的溫度的提升,形成“溫室效應”。含有貢、銀、鎘的固體廢物和工業(yè)廢水,會引發(fā)各種疾病:水俁病、痛痛病等。十、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