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精品 三篇_第1頁
《詩經(jīng)》精品 三篇_第2頁
《詩經(jīng)》精品 三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經(jīng)精品 三篇特征碼標簽:特征碼詩經(jīng)精品.教案三篇詩經(jīng)三首.教案1教學目標 a、理解三首詩歌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及思想情感。 b、了解詩經(jīng)概況、代表作及其賦比興的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c、背誦課文,默寫名句。 d、了解四言詩的節(jié)奏和押韻。 教學重點 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背誦課文,默寫名句。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d教學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一、導語由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本單元學習重點:在熟讀課文、背誦課文的基礎上領悟古體詩歌的思想感情,同時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節(jié)奏。二、有關詩經(jīng)的文學常識詩經(jīng),305首,又稱“詩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期近500年間的古代社會生

2、活。詩經(jīng)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因它的內容以反映勞動人們生活的“國風”為主,所以文學史上把這類詩歌稱為“風體詩”。詩經(jīng)分“風”“雅”“頌”三部分。其中十五“國風”占160篇,多是各個諸侯國家的抒情性的民間歌謠。詩經(jīng)主要有三種表現(xiàn)手法:“賦”:鋪陳敘事?!氨取保航栉锿星??!芭d”: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帮L”“雅”“頌”“賦”“比”“興”,文學史上合稱“六義”。三、全班齊讀三首詩(三首詩中生僻字、難讀字比較多,學生誦讀比較困難。)四、老師范讀1、要注意咬文嚼字;2、要注意誦讀節(jié)奏:*三首詩歌基本上都是四言詩歌,每句兩個節(jié)拍,節(jié)奏整齊。五、板書正音 第一首 衛(wèi)風?氓氓:mng 蚩:ch 愆:qi

3、n 將:qing 垝:gu 垣:yun 筮:sh 咎:ji 于:x 說:tu 隕:yn 組:c 湯:shng 漸:jin 罔:wng靡:m 夙:s 咥:x 隰:x 泮:pn第二首 秦風無衣澤:z 戟:j 偕:xi第三首 邶風靜女邶:bi 姝:sh 隅:y 見:xin 踟:ch 躕:ch 孌:lun 煒:wi 說:yu 懌:y 歸荑:kut 洵:xn 五、逐步正音,全班熟讀。六、教學后記。第二課時衛(wèi)風氓一、全班用指讀法誦讀一遍。二、嘗試背誦。三、對照課文注解默看一次,爭取理解文意。四、老師補充部分注釋:蚩蚩:課文翻譯為“老實”,另有版 本翻譯為“嘻皮笑臉”。 愆期:耽誤、拖延日期。復關:地點。*

4、借指“在復關的 那個人”。 咎:災禍。無與士耽:沉溺而不能自拔。其黃而隕:飄落。二三其德:他的品行變化無常。女也不爽:差錯(毫厘不爽)。夙興夜寐:早上。不思其反:沒想到你會變心。五、老師示范翻譯第一、二自然段。兩種方法:直譯-力求逐字逐句求準確;意譯-力求理清段意求流暢。六、學生分組討論,分段試譯。各組派代表演示討論結果;老師糾正并小結每一段大意。七、全班各自誦讀。八、抽查一、二段背誦情況。全班一齊背誦全文。秦風無衣一、全班用指讀法朗讀一遍。二、請學生對照課文注解理清文意,進行翻譯。詩歌短小,文字簡單,變化單調。老師分別請三位學生翻譯,注意變化字詞的意義。三、老師范讀,翻譯。1、范讀時注意四言

5、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節(jié)拍處注意停頓。2、翻譯時要分析和強調變化的效果。四、全班背誦。邶風靜女一、全班用指讀法朗讀一遍。力求咬準字音,做到基本流暢。老師在學生讀后逐字糾正讀音。二、請學生對照課文注解理清文意,進行翻譯。詩歌短小,文字簡單,變化單調。老師分別請三位學生翻譯,注意變化字詞的意義變化。三、老師范讀,翻譯,分析。1、范讀時注意四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節(jié)拍處注意停頓。2、翻譯時要分析和強調變化的效果。3、文意簡析: 第一章:期望約會第二章:愛人贈物 愛情的美好第三章:再寫贈物靜女形象:美麗、嫻靜、活潑、可愛。四、全班熟讀并背誦。五、作業(yè)布置:1、基礎訓練:知識與能力訓練; 2、能力提高:課后思考題

6、一、二、三;3、小作文:改寫靜女為300字左右的小故事; 4、背誦三首詩。詩經(jīng)三首.教案2教學指要本單元鑒賞先秦到漢魏晉詩歌,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教學重點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領悟詩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賦比興手法及其藝術效果;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節(jié)奏。詩經(jīng)離騷至漢魏晉詩歌的語言形式各不一樣,本單元以語言的節(jié)奏作為教學重點,旨在讓學生了解諸種語言節(jié)奏的劃分方法,能夠準確、流暢地朗讀;了解古代詩歌從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發(fā)展進程;了解這一變化過程也是詩歌容量逐漸加大、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逐漸復雜的過程。詩經(jīng)楚辭反映了我國奴隸社會現(xiàn)實生活。詩經(jīng)是我國古

7、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類,其中最有思想藝術價值的國風,它們大多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詩,賦比興的.寫作手法開創(chuàng)了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教讀詩經(jīng)三首,應引導學生了解詩經(jīng)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及其寫實精神;理解詩經(jīng)的“六義”、重章迭句等特點。離騷是文學史上的名篇,由于時隔久遠,會給鑒賞造成一定困難。理解字詞固然重要,但還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高尚節(jié)操和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賞詩作的藝術手法藝術價值上。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 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常識及學習無衣靜女,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2、 能夠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拍。3、 學習氓,深

8、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能力目標1、 培養(yǎng)學生結合注釋,能初步讀懂詩作的能力。2、 背誦課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德育目標1、 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2、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重點1、 引導學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領會比、興的藝術表達手法的妙處。2、 把握無衣靜女中的重要復唱的特點。教學難點1、 品味詩歌的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2、 背誦課文。教學方法1、 運用誦讀法,讓學生品味詩歌語言的凝煉性。2、 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詩歌的藝術特色。如對氓中的比興手法的分析,就可讓學生討論明確。3、 通過比較閱讀法,延展課堂內容,發(fā)展學生思維。教具準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