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0-2021學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中測試卷02(蘇教版)考試范圍:專題1專題2第一、二單元第I卷(選擇題共40分)1、 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1有關(guān)能量的判斷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由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含1molCH3COOH的溶液與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熱量等于57.3kJB已知C2H6的燃燒熱為1090kJmol-1,則C2H6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6(g)O2(g)=2CO2(g)3H2O(l)H=-1090kJ/molC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kJ熱量,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
2、2(g)O2(g)=2H2O(l)H=-285.8kJ/mol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則CO的燃燒熱H=-283kJ【答案】B【解析】A. 由于醋酸溶于水存在電離平衡,電離吸熱,則由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含1molCH3COOH的溶液與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熱量小于57.3kJ,A錯誤;B. 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已知C2H6的燃燒熱為1090kJmol-1,則C2H6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6(g)O2(g)2CO2(g)3H2O(l)H=-1
3、090kJ/mol,B正確;C. 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kJ熱量,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O2(g)H2O(l)H=-285.8kJ/mol,C錯誤;D. 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則CO的燃燒熱H=-283kJmol-1,燃燒熱的單位錯誤,D錯誤;答案選B。2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的重要課題,研究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尤為重要。下列變化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符合圖示過程的是( )A焦炭制水煤氣B酸堿中和反應C鋁與氧化鐵的高溫反應D濃硫酸的稀釋【答案】A【解析】根據(jù)圖示可知變化過程中最終生成物質(zhì)的能量比開始時反應物的能量高,該反應為吸熱
4、反應。A焦炭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制水煤氣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生成物的能量比反應物的高,A符合題意;B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高,與圖象不符合,B不符合題意;C鋁與氧化鐵的高溫反應產(chǎn)生鐵和氧化鋁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高,與圖象不符合,C不符合題意;D濃硫酸的稀釋會放出大量的熱,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D不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A。3以 TiO2為催化劑的光熱化學循環(huán)分解CO2 反應 ,為溫室氣體減排提供了一個新途徑,該反應的機理及各分子化學鍵完全斷裂時的能量變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過程中吸收能量使鈦氧鍵發(fā)生了斷裂B該反應中,光能和熱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C使
5、用TiO2作催化劑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D使用TiO2作催化劑可以減少分解CO2所需能量【答案】D【解析】A過程中吸收能量使鈦氧鍵發(fā)生了斷裂,故A正確;B該圖中以TiO2為催化劑、光和熱條件下分解CO2反應生成CO和氧氣,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知,該反應中,光能和熱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故B正確;C催化劑能降低活化能,因此使用TiO2作催化劑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故C正確;D催化劑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不影響焓變,因此使用TiO2作催化劑不能減少分解CO2所需能量,故D錯誤;故答案選D。4某反應過程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a有催化劑參與B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熱效應等于HC使用催化劑,不
6、能改變該反應的活化能D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的活化能等于E1+E2【答案】B【解析】A催化劑可降低反應需要的活化能,則過程b有催化劑參與,選項A錯誤;B由圖可知,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熱效應等于H,選項B正確;C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選項C錯誤;D催化劑不改變反應的始終態(tài),焓變等于正逆反應的活化能之差,圖中不能確定正逆反應的活化能,選項D錯誤;答案選B?!军c睛】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能量變化、焓變、活化能為解答的關(guān)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D為解答的難點,催化劑不改變反應的始終態(tài)。5在1200時,天然氣脫硫工藝中會
7、發(fā)生下列反應H2S(g)+O2(g)=SO2(g)+H2O(g)H12H2S(g)+SO2(g)=S2(g)+2H2O(g)H2H2S(g)+O2(g)=S(g)+H2O(g)H3S(g)=S2(g)H4則H4的正確表達式為( )AH4=(H1+H2-3H3)BH4=(3H3-H1-H2)CH4=(H1+H2+3H3)DH4=(H1-H2-3H3)【答案】A【解析】根據(jù)蓋斯定律+-3,可得2S(g)=S2(g),則H4=H1+H2-3H3,答案為A。6某火力發(fā)電廠利用SO2傳感器監(jiān)測發(fā)電廠周圍大氣中SO2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在V2O5電極上將SO2轉(zhuǎn)化為S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傳
8、感器在工作時O2-向正極移動B傳感器在工作時,V2O5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SO2-2e-+O2-=SO3C固體電解質(zhì)可以用稀硫酸代替D外電路中電子由Pt電極流向V2O5電極【答案】B【解析】V2O5電極上SO2轉(zhuǎn)化為SO3,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V2O5電極為負極,Pt電極為正極。A傳感器工作時為原電池,原電池中陰離子流向負極,故A錯誤;BV2O5電極上SO2失電子結(jié)合遷移到負極的氧離子生成SO3,電極反應式為SO2-2e-+O2-=SO3,故B正確;C氧離子無法在水溶液中進行傳導,負極無法生成SO3,故C錯誤;DPt電極為正極,V2O5電極為負極,外電路中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
9、案為B。7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是由美國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開發(fā)的。它以固體氧化鋯氧化釔為電解質(zhì),這種固體電解質(zhì)在高溫下允許氧離子(O2)在其間通過。該電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其中多孔電極a、b均不參與電極反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有O2放電的a極為電池的負極BO2移向電池的正極Cb極對應的電極反應為2H24e+2O22H2ODa極對應的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答案】C【解析】A、在燃料電池中,有O2放電的a極為原電池的正極,A錯誤;B、O2移向電池的負極,B錯誤;C、有H2放電的b極為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2H24e+2O22H2O,C正確;D、a極是正極
10、,氧氣在正極得電子,則對應的電極反應為O2+4e2O2,D錯誤;答案選C?!军c睛】明確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關(guān)鍵,即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是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經(jīng)導線傳遞到正極,所以溶液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難點是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和正誤判斷,判斷時一定要結(jié)合電解質(zhì)溶液的酸堿性,例如本題是熔融的電解質(zhì),而不是水溶液,否則會錯選D選項。8下列用來表示物質(zhì)變化的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 )A鋼鐵發(fā)生電化學腐蝕的正極反應式:Fe-2e-=Fe2+B氫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O2+2H2O+4e-=4OH-C粗銅精煉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純銅,電極反應式為:Cu-
11、2e-=Cu2+D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答案】D【解析】鋼鐵發(fā)生電化學腐蝕時,負極上Fe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所以負極反應式為,故A錯誤; B.氫氧燃料電池中,負極上氫氣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氧氣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如果是氫氧燃料堿性電池,則正極反應式為,故B錯誤; C.精煉粗銅時,粗銅連接電源正極、純銅連接電源負極,則陽極上電極反應式為、陰極電極發(fā)生有為,故C錯誤; D.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上氯離子放電、陰極上氫離子放電,則陽極、陰極反應式分別為、,故D正確; 故選:D。9下列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鐵在其中被腐蝕時由快到慢的順序是( )A42135B2
12、1534C54231D35241【答案】A【解析】根據(jù)裝置圖可知,1是化學腐蝕。2、3都是原電池,其中2中鐵是負極,失去電子,被腐蝕。3中鐵是正極,被保護。4、5都是電解池,其中4中鐵是陽極,失去電子,腐蝕最快。5中鐵是陰極,被保護,腐蝕最慢,所以答案選A。10研究電化學腐蝕及防護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d為石墨,鐵片腐蝕加快Bd為石墨,石墨上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Cd為鋅塊,鐵片不易被腐蝕Dd為鋅塊,鐵片上電極反應為:2H2eH2【答案】D【解析】A、由于活動性:Fe石墨,所以鐵、石墨及海水構(gòu)成原電池,F(xiàn)e為負極,失去電子被氧化變?yōu)镕e2+進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
13、的氧氣在正極石墨上得到電子被還原,比沒有形成原電池時的速率快,選項A正確;B、d為石墨,由于是中性電解質(zhì),所以發(fā)生的是吸氧腐蝕,石墨上氧氣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選項B正確;C、若d為鋅塊,則由于金屬活動性:ZnFe,Zn為原電池的負極,F(xiàn)e為正極,首先被腐蝕的是Zn,鐵得到保護,鐵片不易被腐蝕,選項C正確;D、d為鋅塊,由于電解質(zhì)為中性環(huán)境,發(fā)生的是吸氧腐蝕,在鐵片上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選項D錯誤。答案選D?!军c睛】根據(jù)電極上得失電子判斷正負極,再結(jié)合電極反應類型、電子流向來分析解答,熟記原電池原理,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是本題解題的難點。11用
14、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加熱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濃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答案】B【解析】A.加熱,溫度升高,能使反應速率加快,A項不選; B.改用98%的濃硫酸,常溫鐵在濃硫酸中發(fā)生鈍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B項選;C. 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鐵與CuSO4反應生成Cu,銅與鐵、稀硫酸組成原電池,使反應速率加快,C項不選;D. 改用鐵粉,增大了接觸面積,使反應速率加快,D項不選;答案選B。12某溫度下,濃度都是1 molL1的兩種氣體X2和Y2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氣體Z,經(jīng)過t min后,測得物
15、質(zhì)的濃度分別為c(X2)=0.4 molL1,c(Y2)=0.8 molL1,c(Z2)=0.4 molL1,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AX22Y2=2XY2B2X2Y2=2X2YC3X2Y2=2X3YDX23Y2=2XY3【答案】C【解析】計算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量,利用濃度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據(jù)此確定各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再利用原子守恒用X、Y表示Z的組成,據(jù)此書寫方程式。tmin后,c(X2)=1 molL10.4 molL1=0.6 molL1,c(Y2)=1 molL10.8 molL1=0.2 molL1,c(Z)=0.4 molL1,則X2、Y2、Z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
16、0.6 molL1:0.2 molL1:0.4 molL1=3:1:2,故反應為3X2+Y22Z,根據(jù)原子守恒可知,Z為X3Y,故反應可以表示為:3X2+Y22X3Y,故選:C。13定溫度下,在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若015s內(nèi)c(HI)由0.1降到0.07,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15s內(nèi)用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Bc(HI)由0.07降到0.05所用時間小于10s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D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A若在015 s內(nèi)(HI)=mol/(Ls)=0.002mol/(Ls),相同時間內(nèi)(I2)=(HI)=0.002mol/(Ls)=0.0
17、01mol/(Ls),故A錯誤;B反應物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則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時間大于10s,故B錯誤;C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大,則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故C錯誤;D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相當于增大壓強,各物質(zhì)濃度均增大,則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D正確;故答案為D。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H0,S0的反應在溫度低時不能自發(fā)進行B一定溫度下,反應MgCl2(l)Mg(l)Cl2(g)的H0、S0C反應NH3(g)HCl(g)=NH4Cl(s)在室溫下可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H0DNH4HCO3(g)=NH3(g)H2O(g)CO2(g) H
18、185.57 kJmol1能自發(fā)進行,原因是體系有自發(fā)地向混亂度增加的方向轉(zhuǎn)變的傾向【答案】A【解析】A. 根據(jù)G=H-TS判斷,對于H0,S0的反應,在任何溫度時,G0,反應均能自發(fā)進行,故A錯誤;B. 反應MgCl2(l)Mg(l)Cl2(g)為分解反應,故為吸熱反應,則H0,反應物無氣體,生成物有氣體,則S0,故B正確;C. 該反應NH3(g)HCl(g)=NH4Cl(s)的S0,在室溫下可自發(fā)進行,則G=H-TS0,則該反應的H0,故C正確;D. 該反應的H0,由于該反應是固體反應物生成氣體,S0,則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自發(fā)進行,原因是體系有自發(fā)地向混亂度增加的方向轉(zhuǎn)變的傾向,故D正確
19、;故選A。15某溫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氣體A和氣體B發(fā)生反應生成氣體C,反應過程中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刻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B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10%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A+3B2CD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300【答案】C【解析】At1時刻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但由于此時可后各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仍然發(fā)生變化,故該時刻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錯誤;B反應開始時n(B)=2.0 mol,平衡時n(B)=0.2 mol,所以B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100%=90.0%,B錯誤;C根據(jù)圖示可知A、B的物質(zhì)的量在減少,C的物質(zhì)的量在增加,說明
20、A、B是反應物,C是生成物,在前10 min內(nèi)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改變?yōu)閚(A):n(B):n(C)=0.6 mol:1.8 mol:1.2 mol=1:3:2,10 min后三種物質(zhì)都存在,且物質(zhì)的量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該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的比,故該反應方程式為:A+3B2C,C正確;D根據(jù)圖示可知平衡時n(A)=0.6 mol,n(B)=0.2 mol,n(C)=1.2 mol,由于容器的容積是2 L,故平衡時各種物質(zhì)的濃度c(A)=0.3 mol/L,c(B)=0.1 mol/L,c(C)=0.6 mol/L,故該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
21、=1200,D錯誤;故答案為C。16實驗測得某反應在不同pH下產(chǎn)物A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其他條件相同)。則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若增大壓強,該反應的反應速率一定增大BpH6.8時,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速率逐漸增大C一定pH范圍內(nèi),溶液中H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快D可采用調(diào)節(jié)pH的方法使反應停止【答案】D【解析】A圖象沒有給出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不能確定,A錯誤;BpH=6.8時,隨著反應的進行,曲線斜率逐漸減小,則說明反應速率逐漸減小,B錯誤;C由圖象可知,一定pH范圍內(nèi),溶液中H+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小,C錯誤;D當pH=8.8時,c(A)基本不變,說明反應停止,D正確;答案選D。1
22、7對于給定的可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說法正確的是AK只與溫度有關(guān),溫度不變,K不變B改變條件,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K也一定增大C溫度一定時,其正、逆反應的K相等D若正反應,升高溫度,該反應的K增大【答案】A【解析】A. 平衡常數(shù)指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只與溫度有關(guān),故A正確;B. 改變條件,如果正反應是體積縮小的可逆反應,增大壓強,化學平衡可能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但K不變,故B錯誤;C. 溫度相同時,正逆反應方向的反應物和生成物正好反過來,則K表達式不同,且互為倒數(shù),故C錯誤;D. 正反應H”或“”或“=”)(2)工
23、業(yè)上利用 CO 和H2 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已知反應中有關(guān)物質(zhì)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化學鍵HHCOCOHOCHE/(kJ/mol)4363431076465413則 CO(g)+2H2(g)CH3OH(g) H=_kJmol-1(3)化學興趣小組進行測定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步驟如下。a用量筒量取 50 mL 0.50 molL1 鹽酸倒入如圖裝置的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b用另一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c將NaOH 溶液倒入小燒杯中,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實驗中,
24、倒入 NaOH 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A一次性快速倒入 B分 3 次倒入 C邊攪拌邊慢慢倒入若將各含 1mol 溶質(zhì)的 NaOH 稀溶液、Ca(OH)2 稀溶液、稀氨水,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放出的熱量分別為 Q1、Q2、Q3,則 Q1、Q2、Q3 的關(guān)系為_。若通過測定計算出產(chǎn)生的熱量為 1.39kJ,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敬鸢浮浚?) Q1 Q3 或Q2 = 2Q1 Q3 H+(aq)+OH-(aq)=H2O(l) H=-55.6kJmol-1 【解析】該實驗室測定中和熱的實驗,首先用量筒量取 50 mL 0.50 molL1 鹽酸倒入如圖裝置的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然后用另
25、一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最后將NaOH 溶液倒入小燒杯中,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根據(jù)公式:Q=mct計算中和熱。(1)鋅與稀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則舊鍵斷裂吸收的熱量小于新鍵生成的熱量,故E1Q1Q3或Q2=2Q1Q3;50mL0.50molL1鹽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生成水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L0.50mol/L=0.025mol,放出的熱量為Q=1.39kJ,所以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55.6kJ/mol,故答案為:H+(aq)+OH-(aq)=H2O(l) H=-55.6kJmol
26、-1。22(每空2分,共10分)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guān)系如下表所示:t/7008008301 0001 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_。(2)該反應為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3)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_。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C正(H2)逆(H2O) Dc(CO2)c(CO)(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5)在800
27、時,發(fā)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分別為c(CO2)為2 molL1,c(H2)為1.5 molL1,c(CO)為1 molL1,c(H2O)為3 molL1,則下一時刻,反應向_(填“正向”或“逆向”)進行?!敬鸢浮浚?)c(CO)c(H2O)/c(CO2)c(H2) (2)吸熱 (3)BC (4)830 (5)逆向 【解析】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結(jié)合方程式書寫表達式;根據(jù)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判斷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根據(jù)化學平衡的本質(zhì)(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或特征(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或濃度保持不變)判斷平衡標志;根據(jù)相同溫度下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的關(guān)系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方向。(1)化學平衡
28、常數(shù)是在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生成物濃度的冪之積和反應物濃度的冪之積的比值,則反應CO2(g)H2(g)CO(g)H2O(g)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c(CO)c(H2O)/c(CO2)c(H2)。(2)題中表格數(shù)據(jù)表明,隨著溫度升高,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增大。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升溫平衡右移,正反應吸熱。(3)A、題中反應氣體分子總數(shù)不變,據(jù)PVnRT,恒溫恒容時容器內(nèi)壓強必然不變,即“容器中壓強不變”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A不選;B、當“混合氣體中c(CO)不變”時,其它三種成分的濃度也不變,必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B選;C、不論是否平衡,正(H2)正(H2O),則“正(H2)逆(H2O)
29、”時即正(H2O)逆(H2O),必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C選;D、“c(CO2)c(CO)”不一定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D不選;故答案選BC。(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c(CO2)c(H2)c(CO)c(H2O),則K1,表中對應溫度為830。(5)在800 時,發(fā)生上述反應,某一時刻測得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分別為c(CO2)為2 molL1,c(H2)為1.5 molL1,c(CO)為1 molL1,c(H2O)為3 molL1,則該時刻濃度商Qc(1mol/L3mol/L)/(2mol/L1.5mol/L)1K0.9,因此下一時刻,反應向逆向進行。23(每空2分,共12分)(1) 對于Fe2H+=Fe
30、2+H2改變下列條件對反應速率和產(chǎn)量有何影響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把鐵片改成鐵粉:_;滴加幾滴濃硫酸_;加壓:_; (2) 某小組利用H2C2O4溶液和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反應來探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時通過測定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需時間來判斷反應的快慢。該小組設(shè)計了如下方案。已知:實驗編號0.1mol/L酸性KMnO4溶液的體積/mL0.6mol/LH2C2O4溶液的體積/mLH2O的體積/mL實驗溫度/溶液褪色所需時間/min10V13525101030251010V250表中V1=_mL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實驗編號是_(填編號)實驗測得KM
31、nO4溶液的褪色時間為2min,忽略混合前后溶液體積的微小變化,這段時間內(nèi)平均反應速率v(H2C2O4)_molL1min1。【答案】(1) 增大 增大 不變 (2) 5 和 0.025 【解析】(1)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進行分析;(2)由表中實驗和實驗知道溫度相同,所以溶液的總體積也應該相同均為50mL,分析知道表中V1溶液的體積為50-35-10=5mL;根據(jù)上表分析實驗和實驗反應物濃度相同,溫度不同,所以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因素的實驗編號是和;根據(jù)方程式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計算v(H2C2O4)的平均反應
32、速率。(1)對于反應Fe2H+=Fe2+H2,把鐵片改成鐵粉,增大接觸面積,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滴加幾滴濃硫酸,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加壓,對化學反應速率無影響,故答案為增大,增大,不變。(2)由表中實驗和實驗知道溫度相同,是討論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所以溶液的總體積也應該相同均為50mL,分析知道表中V1溶液的體積為50-35-10=5mL,故答案為5。根據(jù)上表分析實驗和實驗反應物濃度相同,溫度不同,所以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因素的實驗編號是和,故答案為和。由化學反應方程式關(guān)系可知: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
33、O,加入的KMnO4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L0.01L=0.001mol,加入的H2C2O4的物質(zhì)的量為0.005L0.6mol/L=0.003mol,由5H2C2O42KMnO4關(guān)系可知H2C2O4過量,所以參加反應的n(H2C2O4)=0.1mol/L0.01L5/2=0.0025mol,實驗測得KMnO4溶液的褪色時間為2min,所以H2C2O4在2min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H2C2O4)0.0025mol0.05L2min=0.025molL1min1,故答案為0.025。24.(每空2分,共16分)A、B、C三種強電解質(zhì),它們在水中電離出的離子的離子如下表所示:陽離子Na+、K
34、+、Cu2+、陰離子、OH-,在如圖所示裝置中,甲、乙、丙三個燒杯依次分別盛放足量的A、B、C三種溶液,電極均為石墨電極。接通電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乙燒杯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了16.0 g。常溫下各燒杯中溶液的pH與電解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b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2)計算電極e上生成的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為_;(3)寫出乙燒杯中的電解反應方程式:_;(4)要使丙燒杯中的C溶液恢復到原來的濃度,需要向丙燒杯中加入_,_(填加入物質(zhì)的名稱和質(zhì)量)。(5)酸性鋅錳干電池是一種一次性電池,外殼為金屬鋅,中間是碳棒,其周圍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組成的糊
35、狀填充物,該電池放電產(chǎn)生的MnOOH。電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維持電流強度為0.5A,電池工作5min,理論上消耗鋅_g(已知F=96500Cmol-1)?!敬鸢浮?1)4OH-4e-=O2+2H2O (2)5.6L (3)2Cu2+2H2O2Cu+ O2+4H+ -3分 (4)CuO,20g (5)Zn+2MnO2+2H+=Zn2+2MnOOH -3分 0.05 【解析】根據(jù)電解時溶液pH的變化及乙燒杯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了16.0 g,銅離子與氫氧根離子不能共存,可知溶液乙為硫酸銅溶液;溶液甲溶液顯堿性,含有氫氧根離子;溶液丙為中性,含有硫酸根離子。乙燒杯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了16.0 g,溶
36、液中銅離子得電子生成單質(zhì)銅,則c電極為陰極,則M為負極。(1)分析可知,溶液甲為堿性溶液,b電極為陽極,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失電子生成氧氣和水,電極反應式為4OH-4e-=O2+2H2O;(2)溶液丙為中性溶液,電解時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乙燒杯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了16.0 g,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2=0.5mol,e電極為陰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物質(zhì)的量為0.25mol,標況下的體積為5.6L;(3)乙燒杯中的電解質(zhì)為硫酸銅,陰極上銅離子得電子生成單質(zhì)銅,而陽極上水失電子生成氧氣和氫離子,總反應式為2Cu2+2H2O2Cu+ O2+4H+;(4)根據(jù)方程式可知,析出的物質(zhì)為銅、氧氣,要還原時應加入Cu
37、O,生成的Cu為16g,即0.25mol,則氧化銅的質(zhì)量為20g;(5)Zn失電子生成鋅離子,MnO2得電子與氫離子反應生成MnOOH,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Zn+2MnO2+2H+=Zn2+2MnOOH;維持電流強度為0.5A,電池工作5min,Q=It=0.5A300s=150C,m(Zn)=0.565g/mol=0.052g。25(每空2分,共12分)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里關(guān)于古代青銅器的修復引起了某研學小組的興趣?!靶夼f如舊”是文物保護的主旨。(1)查閱高中教材得知銅銹為Cu2(OH)2CO3,俗稱銅綠,可溶于酸。銅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青銅器的藝術(shù)價值。參與形成銅綠的物質(zhì)有Cu和_。(2)繼續(xù)查閱中國知網(wǎng),了解到銅銹的成分非常復雜,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脊艑W家將銅銹分為無害銹和有害銹,結(jié)構(gò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2567.4-2025工業(yè)過程測量變送器試驗的參比條件和程序第4部分:物位變送器的特定程序
- 別墅果樹出售合同范本
- 勘查標準合同范本
- 上海古董拍賣合同范本
- 信托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單位與單位入股合同范本
- 鄉(xiāng)村道路跨寬施工合同范本
- 加工企業(yè)入股合同范本
- 單位施工合同范例
- 包裝盒印刷廠合同范本
- 食品經(jīng)營安全管理制度目錄
- 南通大學開題報告模版
- 醫(yī)院急救中心勞務外包采購項目評標辦法(評分細則表)
- JTG H12-2015 公路隧道養(yǎng)護技術(shù)規(guī)范
- 2024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
- QCT1067.5-2023汽車電線束和電器設(shè)備用連接器第5部分:設(shè)備連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石灰石開采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4年高考歷史總復習中外歷史大事年表
- 合金固態(tài)相變?nèi)捉虒W課件
-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shè)計
- 《研學旅行課程設(shè)計》課件-1研學課程資源選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