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953340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支撐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論文_第1頁
904953340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支撐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論文_第2頁
904953340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支撐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論文_第3頁
904953340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支撐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論文_第4頁
904953340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支撐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支撐系統(tǒng)施工方案設計一、 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衡陽市蒸水大橋加固加寬改造工程施工圖設計2009年9月衡陽市蒸水大橋竣工圖1979年5月本工程招標文件及補遺、招標施工圖以及現場情況。本工程有關設計單位編制的設計圖中的設計說明。上述設計說明中明確要采用的國家、部頒、施工技術(驗收)規(guī)程、規(guī)范。 現行的與本工程相關的各種工程技術規(guī)范:2、執(zhí)行標準與規(guī)范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 80-91、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路橋施工計算手冊、公路橋梁

2、加固設計規(guī)范jtgt j22-2008、簡明施工計算手冊、橋梁施工常用數據手冊、腳手架實施規(guī)范bs 5975-8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0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 、 腳手架實施規(guī)范 bs 5975-82等規(guī)范編制二、 設計背景1. 主要施工內容(1).主拱圈加固, 采用三面外包增大截面的方法加固,在原拱肋下方澆注30cm厚的勁性骨架混凝土底板,新拱肋同時向兩側各外擴15cm。每條拱肋下方新增的勁性骨

3、架由兩根槽16型鋼組成,通過植筋的方式和原橋主拱圈相連,采用自流平微膨混凝土進行澆注以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2).橋面系拓寬加固, 橋面增設鋼筋混凝土剛性層,兩側懸臂出去形成人行道板。2總體施工順序本橋維修加固的總體順序是先卸載,再加固,最后施工拱上建筑及橋面系與附屬。原有拱上建筑的拆除須對稱、均衡、分步進行,必須保證三跨同時從兩端向跨中對稱進行,橋梁結構恢復的時候需要按相反的方向三跨同時從跨中向兩端對稱、均衡、分布進行。3橋梁現狀原蒸水大橋位于107國道衡陽段,始建于1979年,橋梁全長181.74m,為350m雙曲拱橋,橋面組成為:3.0m(人行道)+14m(車行道)+3m(人行道)=20

4、m,舊橋設計荷載為:汽-20,掛-100。根據舊橋的檢測報告及對現有交通流量分析,隨著舊橋服役年數的增長,現有橋梁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對交通的正常運營產生了一定的安全隱患。4. 設計標準對舊橋維修、拓寬加固后,荷載等級:公路-級,人群3.5kn/m2,設計車速:40km/h,橫斷面組成:2.75m(人行道)+2.25m(非機動車道)+3.5m(機動車道)+3.25m(機動車道)+0.5m(雙黃線)+3.25m(機動車道) 3.5m(機動車道) +2.25m(非機動車道)+2.75m(人行道)=24m5. 現場數據(1).水位數據:進場11月1號,水位49米左右,進入12月,水位51米左右

5、.(2).船舶數據:進場11月1號,通行船舶20左右,(因水位過底,航道水位不到3米,大型船舶不能靠岸),進入12月,通行船舶40多 .(3).航道數據:大橋原設計航道為7級航道,通行船舶噸位為最高50噸,經觀察發(fā)現,通行船舶基本為砂礫船,噸位基本大于300噸,部分超過1000噸。(4). 船舶尺寸數據:4船舶尺寸,高7.5米、寬14米、長50米(加輸送帶80米)。(5). 河道特點:大橋河道呈大s形,位取s中腰,上游有西合鐵路橋,河道內岸距離不到150米,下游有新修雁棲大橋,河道內岸距離不到300米。因水位受下游水電站開閘水位控制,春季水位基本保持正常水位,洪水期水位有上升,但流速小,河道水

6、流特征已基本同水庫。(6). 拱橋自身特點:大橋三跨拱形結構,正常水位拱腳距水平面為4.5米,拱頂距水平面為11米,通道采取貝雷梁方式被否決。 三、 設計意圖a) 操作腳手架滿堂腳手架措施,滿足主拱圈加固施工,橋寬20米下部拱肋加固,民工可借助此架將每條拱肋下方新增的勁性骨架由兩根槽16型鋼,通過植筋的方式和原橋主拱圈相連,形成鋼結構拱肋。利用此平臺對老混凝土進行鑿毛,新增鋼結構外側進行裝模,采用自流平微膨混凝土進行澆注,對新增鋼結構形成保護,并保證與老拱肋連接形成整體。b) 施工通道 拱肋加固施工,操作人員到達作業(yè)點所需通道,材料中轉(植筋鋼筋、槽16型鋼、修補裂縫用料、植筋用膠)。四、 擬

7、采用的施工方案簡圖 1. 蒸水大橋簡圖原蒸水大橋位于107國道衡陽段,始建于1979年,橋梁全長181.74 m,為350m 雙曲線拱橋,橋面組成為:3m(人行道)14m(車行道)+3m(人行道)=20m。2.橫截面腳手架示意圖 架距19-1.1*1.5( 加寬人行道6-0.5*1.5,施工通道4-0.7*1.5)3. 縱向腳手架示意圖架距1.5*1.5 (最外排腳手架高出路面1.2.5米作防護欄)4. 跨中拱肋梁加固施工支撐系統(tǒng)腳手架示意圖5. 腳手加橫向加固措施(斜支撐桿加強)6. 施工通道采取分段施工措施 施工通道設在新加寬人行道板下方,供人工搬運架管架設腳手架,加固拱肋人員及材料運輸通

8、道(如圖一), 新加寬人行道板砼施工前,此通道用架管、扣件將其封閉成為一整體(如圖二)。(圖一)預留施工通道位置示意圖 (圖二)架設腳手架、加固拱肋時預留施工通道 (圖三) 人行道板施工時通道封閉7.腳手穩(wěn)固加固措施,根據施工現場可操作性及安全穩(wěn)固確定部分立桿使用雙鋼管作立桿加強支撐示意圖。架管用鋼管代替示意圖8確保預期兩個月封航,完成必須腳手架施工項目,支撐腳手架采取分步施工措施工(1)、進度計劃a計劃元月底完成兩邊跨腳手架的架設工作;b計劃二月份完成兩邊跨腳手架上植筋、鋼結構安裝、等封航前準備工作;c計劃三月初實施中跨腳手架封航,在三、四兩個月內完成中跨所有加固項目,并將中跨腳手架拆除上岸

9、; d計劃五月份完成兩邊跨所有加固項目,并將腳手架全部拆除上岸。(2)、實施項目a拱肋加固支撐封航前準備工作施工簡圖示意腳手架采取分部施工,設置節(jié)點工期,首先完成兩邊跨腳手架,過墩臺中跨延伸3米腳手架架設,并完成中跨延伸準備平臺施工,完成拱肋鋼筋半成品加工,拱腳鋼筋制作,將兩邊跨鋼結構在拱肋上完成。第一大節(jié)點工期,陽歷年前必須完成。完成所有模板制作,并將兩邊跨第一次澆灌砼模板安裝好,待中跨同步砼施工。完成橋面拆除工作,將兩邊跨人行道模板安裝好。第二大節(jié)點工期,陽歷年后一個月末必須完成封航前所有準備工作,并對各事項一一檢查。 封航前期腳手架部分簡圖 b封航期間腳手架工作量簡圖示意腳手架采取分部施

10、工,確保兩個月封航工期,封航期間增加人力物力財力,采取人海戰(zhàn)術,將各項措施工增加安全系數,封航期間完成中跨腳手架連通,完成拱肋砼施工,完成輕質填料砼施工,完成橋面鋼筋安裝,完成人行道板砼施工,中跨腳手架拆除,恢復通航。第三大節(jié)點工期,封航二個月必須提前十天完成中跨所有需依賴于滿堂腳手架施工項目施工,最后十天將中跨腳手架拆除,恢復通航。根據兩邊跨施工情況,編寫專項封航施工實施方案。第四大節(jié)點工期,通航后一個月必須完成所有需依賴于滿堂腳手架施工項目施工,將腳手架全部拆除,所有施工項目施工完畢,待路標連通試車運行。 中跨腳手架連通部分簡圖 人行道加寬砼施工腳手架簡圖(同步施工)(3)、保證措施a材料

11、保證措施:經調查衡陽市現有鋼管租賃現狀,腳手架鋼管非常緊缺,采取合作、自購、租賃相結合的材料供應模式,保證材料及時、優(yōu)質、足量供應。封航前期,所有材料提前采購到場地,增設專人管理,預防封期間材料欠缺影響封航期,采取二次轉運方式轉運,并對所有用料采購放大1.2倍安全系數。b人員保證措施:采用為我公司長期合作的省內施工隊,有大橋維修經驗、水上作業(yè)經驗、高空作業(yè)經驗、年青力壯、有一定水性、具有相關技能(并有上崗證書)的施工人員,各工種組織一批儲備力量。所有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吃住工地,并對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工。封航期間,所有人工采取2倍保證系數,并采晚上加班等施工措施。c資金保證措

12、施:施工單位增大資金投入,封航前,對前期工程量申請記量,并請監(jiān)理、業(yè)主及時批撥進度款。封航期間,確保封航期間工作順利開展,特設專項封航備用保證金。10局部預壓消除非彈性變形施工示意圖預壓, 首先按施工負載1.2倍系數進行加載預壓,根據施工具體位置(第幾拱肋),有針對性將預壓載荷加載到相應拱肋支撐上,并根據加固拱肋時,新增載荷相對支撐的受力情況,相應調整支撐四相所掛預壓載荷的大?。ūWC支撐桿四相所掛預壓載荷相等)。立桿預壓加載后受力簡圖11、水下立桿加強措施考慮水下立桿單桿穩(wěn)定性問題,水下立桿實際施工采取雙立桿模式實施,具體操作采取將兩立桿用扣件鎖固的方式,扣件鎖固間距每米一個,增大立桿穩(wěn)定性。

13、12、架體整體穩(wěn)定性加強措施架體整體穩(wěn)定性加固,橋水大橋下部滿堂腳手架,可借助橋墩、柱架固腳手架,增加架體整體穩(wěn)定性,具體方法如下:(1)、將架體與橋墩水平交接位,采取焊接措施,將架體與橋墩剛性連接。(2)、將架體與橋墩水平交接位,采取鋼管扣件鎖固橋墩措施,將架體與橋柱剛性連接,將橋墩鎖固在架體中。(3)、將架體與橋柱水平交接位,采取鋼管扣件鎖固橋柱措施,將架體與橋柱剛性連接。(4)、拱腳位,將架體與拱板交接,采取鋼管扣件鎖固部分架管到拱板上方措施,將架體部分載荷承加到拱板上,增加架體承載力,增加架體整體性。13、洪水季節(jié)性漲水預防加強措施1、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所有周轉物料不考慮周轉

14、,全部一次性投入到位。2、洪水到來前,架體兩側設兩排防漂浮物防護鋼管樁架,并織鐵絲網架阻擋漂浮物,保證架體在洪水季節(jié)架體穩(wěn)定性。3、春節(jié)后,租用兩輛船只,洪水期間,并組建漂浮物打撈小組,減少水流作用力,保證架體在洪水季節(jié)架體穩(wěn)定性。五、 擬采用的施工方案簡圖 1.蒸水大橋簡圖原蒸水大橋位于107國道衡陽段,始建于1979年,橋梁全長181.74 m,為350m 雙曲線拱橋,橋面組成為:3m(人行道)14m(車行道)+3m(人行道)=20m。2.橫截面腳手架示意圖 架距19-1.1*1.5( 加寬人行道6-0.5*1.5,施工通道4-0.7*1.5)3.縱向腳手架示意圖架距1.5*1.5 (最外

15、排腳手架高出路面1.2米作防護欄)4.跨中拱肋梁加固施工支撐系統(tǒng)腳手架示意圖5.腳手加橫向加固措施(斜支撐桿加強)斜支撐桿操作步驟如下:(1).用活動扣件將兩根鋼管端部在水面操作平臺上鎖死如下圖(2).人工將裝配好的鋼管插入水中,立桿沿扣件垂直插入,并用鐵錘將立桿夯入實地如下圖(3).將立桿與水面掃地桿用90度固定扣件鎖死,斜支撐與水面掃地桿用活動轉扣鎖死,形成受力三角支撐,保證立桿穩(wěn)定性如下圖(4).局部施工載荷對立桿穩(wěn)定性影響分析如下圖,因局部施工載荷經多層整體式鋼管行架結構后,分攤到立桿上的力,經行架轉移分攤,等于總載荷除以立桿數量6.施工通道采取分段施工措施 施工通道設在新加寬人行道板

16、下方,供人工搬運架管架設腳手架,加固拱肋人員及材料運輸通道(如圖一), 新加寬人行道板砼施工前,此通道用架管、扣件將其封閉成為一整體(如圖二)。(圖一)預留施工通道位置示意圖 (圖二)架設腳手架、加固拱肋時預留施工通道 (圖三) 人行道板施工時通道封閉7.腳手穩(wěn)固加固措施(根據施工現場可操作性及安全穩(wěn)固確定部分立桿可使用雙鋼管扣件加強支撐、增加水下立桿、增加斜支撐、將支撐與老橋墩柱用鋼管鎖固。拱肋加固砼施工支撐受力簡圖示意8確保預期兩個月封航,完成腳手架施工項目,支撐腳手架采取分步施工措施工a拱肋加固支撐封航前準備工作施工簡圖示意腳手架采取分部施工,首先完成兩邊跨腳手架,過墩臺中跨延伸3米腳手

17、架架設,并裝腳手架鎖定在老橋墩柱上,增強腳手架穩(wěn)定性,并完成中跨延伸3米,供拱墊腳施工及中跨封航施工準備平臺。完成拱肋鋼筋半成品加工,完成拱墊腳鋼結構施工,將兩邊跨鋼結構在拱肋上完成。完成所有模板制作,并將兩邊跨第一次澆灌砼模板安裝好,待中跨同步砼施工。完成橋面拆除工作,將兩邊跨人行道模板安裝好。 封航前期腳手架部分簡圖 b封航期間腳手架工作量簡圖示意腳手架采取分部施工,確保兩個月封航工期,封航期間增加人力物力財力,采取人海戰(zhàn)術,將各項措施工增加1倍安全系數,封航期間完成中跨腳手架連通,完成拱肋砼施工,完成輕質填料砼施工,完成橋面鋼筋安裝,完成人行道板砼施工,中跨腳手架拆除,恢復通航。根據兩邊

18、跨施工情況,編寫專項封航施工實施措施。 中跨腳手架連通部分簡圖 人行道加寬砼施工腳手架簡圖(同步施工)9局部預壓消除非彈性變形施工示意圖繩掛局部試預壓, 首先按施工負載1.2倍系數進行加載預壓,根據施工具體位置(第幾拱肋),有針對性將預壓載荷加載到相應拱肋加固支撐上,并根據加固拱肋時,新增載荷相對支撐的受力情況,相應調整支撐四相所掛預壓載荷的大?。僭O支撐桿四相所掛預壓載荷相等f)。立桿預壓加載后受力簡圖10洪水期施工示意圖根據歷年經驗, 5月份洪水季節(jié)到來,4月末期完成蒸水大橋3跨9條拱肋加固及相關工作全部完善,“滿堂紅”支撐系統(tǒng)全部拆除,可不借助“滿堂紅”支撐系統(tǒng)施工項目,采取其它簡易措施

19、施工。六、蒸水大橋拱肋加固支撐系統(tǒng)(扣件鋼管架)計算書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等規(guī)范編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據有關文獻建議,如果僅按規(guī)范計算,架體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證。為此計算中還參考了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內容。本工程中因加勁拱肋截面梁寬為800,折算梁高350,以加勁拱肋為例進行計算,取梁段截面為800350。 1、參數信息1.1模板支撐

20、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80;梁截面高度 d(m):0.35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l(xiāng)a(m):1.1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立桿步距h(m):1.5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15.00;梁兩側立柱間距(m):1.50;承重架支設:1根承重立桿,方木支撐垂直梁截面;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yǎng)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0.90;1.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8.0;傾倒混凝土側壓力(

21、kn/m2):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1.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長葉松;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7;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1.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方木截面寬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70.0;梁底縱向支撐根數:5;面板厚度(mm):18.0;1.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500;次楞根數:3;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500;穿梁螺栓豎向根數

22、:1;穿梁螺栓豎向距板底的距離為:150mm;穿梁螺栓直徑(mm):m12;主楞龍骨材料: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0;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50mm,高度70mm;2、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2.1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tǒng)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

23、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50.994 kn/m2、18.000 kn/m2,取較小值18.000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3、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內龍骨)的根數為4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

24、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3.1強度計算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501.81.8/6=27cm3; f -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5180.9=9.7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2= 1.40.520.9=1.26kn/m;q = q1+q2 = 9.720+1.260 = 10.980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25、): l = 116.33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10.98116.3332 = 1.49104n.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1.49104 / 2.70104=0.55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0.55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3.2撓度驗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180.5 = 9n/mm; l-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116.33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26、 501.81.81.8/12=24.3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9116.334/(10095002.43105) = 0.005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116.333/250 = 0.465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0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0.465mm,滿足要求!4、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4.1內楞計算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1根木楞,截面寬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07021/6 = 40.83cm3

27、;i = 507031/12 = 142.917cm4; 內楞計算簡圖4.1.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80.9+1.420.9)0.116=2.55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 l = 50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2.55500.002= 6.39104n.mm; 最大支座力:r=1.12.5550.5=1.405 kn;經計算得到

28、,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6.39104/4.083104 = 1.565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n/mm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1.565 n/mm2 小于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4.1.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e - 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10000n/mm2;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8.000.12= 2.09 n/mm; l-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500mm;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4.083106mm4;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095004/(701000

29、04.083106) = 0.032 mm;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500/250=2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32mm 小于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mm,滿足要求!4.2外楞計算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的集中力,取內楞的最大支座力1.405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xù)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0;外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外鋼楞截面慣性矩 i = 24.38cm4; 外楞計算簡圖 外楞彎矩圖(kn.m) 外楞變形圖(mm)4.2.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

30、2) m -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連續(xù)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彎矩為m= 0.258 kn.m 外楞最大計算跨度: l = 150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2.58105/1.02104 = 25.4 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n/mm2;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25.4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4.2.2外楞的撓度驗算根據連續(xù)梁計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撓度為0.072 mm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150/400=0.375mm;外

31、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72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0.375mm,滿足要求!5、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 9.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80.50.225 =2.025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2.025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

32、拉力值 n=12.92kn,滿足要求!6、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三跨連續(xù)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11001818/6 = 5.94104mm3; i = 1100181818/12 = 5.35105mm4; 6.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33、; m -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66.67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 1.2(24.00+1.50)1.100.350.90=10.60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1.100.90=0.42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q3: 1.42.001.100.90=2.77kn/m;q = q1 + q2 + q3=10.60+0.42+2.77=13.79kn/m;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0.1013.7910.2672=0.098kn

34、.m; =0.098106/5.94104=1.651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1.651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6.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4.0+1.50)0.350+0.35)1.10= 10.20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266.67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266.67/250 = 1.067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

35、算值: = 0.67710.202266.74/(10095005.35105)=0.069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69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266.7 / 250 = 1.067mm,滿足要求!7、梁底支撐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方木。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7.1荷載的計算:7.1.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40.350.267=2.38 kn/m;7.1.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0.2

36、67(20.35+0.8)/ 0.8=0.175 kn/m;7.1.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2.5+2)0.267=1.2 kn/m;7.2方木的支撐力驗算靜荷載設計值 q = 1.22.38+1.20.175=3.066 kn/m;活荷載設計值 p = 1.41.2=1.68 kn/m; 方木計算簡圖方木按照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7021/6 = 40.83cm3; i = 507031/12 = 142.917cm4;7.2.1方木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

37、荷載與活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線荷載設計值 q = 3.066+1.68=4.746 kn/m;最大彎距 m =0.1ql2= 0.14.7461.11.1= 0.574 kn.m;最大應力 = m / w = 0.574106/40830 = 6.891 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6.891 n/mm2 小于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7.2.2方木抗剪驗算: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4.7461.1 = 3.132 kn; 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8、 33132.36/(250100) = 0.94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94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1.7 n/mm2,滿足要求!7.2.3方木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q = 2.380 + 0.175 = 2.555 kn/m;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55511004 /(10010000142.917104)=1.772mm;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1.1001000/250=4.400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1.772 mm 小于 方

39、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4.400 mm,滿足要求!7.3支撐鋼管的強度驗算支撐鋼管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如下荷載計算公式如下:7.3.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500)0.350= 8.925 kn/m2;7.3.2模板的自重(kn/m2):q2 = 0.350 kn/m2;7.3.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2):q3= (2.500+2.000)=4.500 kn/m2;q = 1.2(8.925 + 0.350 )+ 1.44.500 = 17.430 kn/m2;梁底支撐根數為 n,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為a, 梁寬為b,梁高為h

40、,梁底支撐傳遞給鋼管的集中力為p,梁側模板傳給鋼管的集中力為n 。當n=2時: 當n2時: 計算簡圖(kn)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經過連續(xù)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1.182 kn,中間支座最大反力rmax=13.299;最大彎矩 mmax=0.883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0.714 mm;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 =0.883106/4490=196.608 n/mm2;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f=205.0 n/mm2;支撐鋼管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96.608 n/mm2 小于 支撐鋼管的抗壓設計強度 205.0 n/mm2,滿足要求!

41、8、梁底縱向鋼管計算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通過扣件連接到立桿。9、扣件抗滑移的計算: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培訓講座劉群主編,p96頁,雙扣件承載力設計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9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雙扣件承載力取值為14.40kn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14.40 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據前面計算結果得到 r=13.299 kn;r 14.40 kn,所以雙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42、! 10、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公式 10.1梁兩側立桿穩(wěn)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1.182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93=0.502 kn; 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2(1.00/2+(1.50-0.80)/2)1.100.35=0.393 kn; n =1.182+0.502+0.393=2.076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43、;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表5.3.3,u =1.71;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1.5 = 2.963 m;lo/i = 2962.575 / 15.9 = 186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

44、桿的穩(wěn)定系數= 0.207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2104.722/(0.207424) = 23.981 n/mm2;鋼管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 = 23.981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10.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撐立桿穩(wěn)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梁底支撐最大支座反力: n1 =13.299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9(3-0.35)=0.502 kn; n =13.299+0.502=13.742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

45、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9;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1)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guī)范表5.3.3,u =1.71;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1.5 = 2.963 m

46、;lo/i = 2962.575 / 15.9 = 186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 0.207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13741.95/(0.207424) = 156.571 n/mm2;鋼管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 = 156.571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三、邊緣人行通道挑板支撐計算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50;縱距(m):1.50;步距(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3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15.00;采用的鋼管(mm):483.0 ;扣件連

47、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yǎng)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1.500;3.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8mm。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板底支撐采用方木;木方彈性模量e(n/mm2):98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00.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50.00

48、;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4.挑板參數鋼筋級別:三級鋼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挑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40;挑板的計算寬度(m):2.00;挑板的計算厚度(mm):300.00;挑板的計算長度(m):50.00; 圖2 挑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5、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構件,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取單位寬度1m的面板作為計算單元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5.1荷載計算5.1.1靜荷

49、載為鋼筋混凝土挑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40.31+0.351 = 7.55 kn/m;5.1.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q2 = 1.51= 1.5 kn/m;5.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7.55+1.41.5= 11.16kn/m最大彎矩m=0.111.160.22= 0.045 kn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 44640/54000 = 0.827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0.827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50、n/mm2,滿足要求!5.3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q = 7.55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7.552004/(10095004166666.667)=0.002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v=200/ 250=0.8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02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0.8 mm,滿足要求!6.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簡支梁計算,其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7021/6 = 40.83cm3; i = 507031/12 = 142.917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6.1荷載的計算:6.1.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40.20.3 = 1.44 kn/m;6.1.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0.350.2 = 0.07 k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