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與大學生人生修養(yǎng)課件_第1頁
中國書法與大學生人生修養(yǎng)課件_第2頁
中國書法與大學生人生修養(yǎng)課件_第3頁
中國書法與大學生人生修養(yǎng)課件_第4頁
中國書法與大學生人生修養(yǎng)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書法是藝中之藝” (原法國總理希拉克) “書法是中國美學的基礎” (林語堂)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 (熊秉明 ) “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包含著很多精氣神的東西,一定要傳承和發(fā)揚好?!?(習近平) 漢字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高度物化,在最簡約的層面上濃縮了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與大家交流的幾個題目,一、學人與書法 二、書法簡史 三、書法學習的幾個關鍵點 四、現代人為什么需要書法 五、交流互動,一、學人與書法古代:為文、寫字、做官一體化,(一)學者書法家 A、魯迅書法,郭沫若在給魯迅詩稿的序文中就魯迅的書法寫道:“融冶隸篆于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質樸而不拘攣,灑脫

2、而有法度,遠遂宋唐,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B、郭沫若書法,郭沫若為文人型(學 者型)或“名人”型書家。“文人書法”為其骨,“名人書法”為其肉,相得益彰而流通于 世。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處處透射出一種“文”的氣息,集萬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種思緒, 從筆端涓涓流出,化為與其學問修養(yǎng)相融合的境界。,(二)書法家學者 A、趙樸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領袖、杰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一生追求進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長歲月中,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親密合作,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為造福社會,振興中華,做出

3、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B、啟功(1912年2005年),滿族,當代中國著名書畫家、國學大師、鑒定家、詩人。 啟功先生受業(yè)于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專門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歷代散文、歷代詩選和唐宋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他執(zhí)教六十余年,在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為國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人才。他為促進祖國教育事業(yè),報答老師教育之恩,延綿陳垣先生的教澤,用出售字畫所得200余萬元,設立了勵耘獎學金。啟功先生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舊體詩詞亦享譽國內外詩壇,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C、沙孟海書法,沙孟海(19001993) 原名文若,字孟海,以字行

4、,別號石荒、沙村、蘭沙、決明等。浙江鄞縣人。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印學家。 幼承庭訓,早習篆法,畢業(yè)于浙江第四師范。1949年后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委。1963年任浙江美院書法篆刻科專業(yè)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西泠印社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知識淵博,學貫古今,對書學、文字學、篆刻學、文獻學、金石考古學均有高深造詣,并有專著。 沙孟海早年得吳昌碩指授,其書法無論篆隸楷草,代表北碑雄強一路,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書法以行草書最佳,尤其善作孽窠大字,人以為“海內榜書,沙翁第一”,(三)職業(yè)書法家,張海,1941年生,河南省偃師人。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

5、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批準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主席,現任鄭州大學書法學院院長。,當今:職業(yè)細化,文學家、書法家、官員職業(yè)化,但還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當下書壇存在著種種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諸如心態(tài)的浮躁、藝術的浮華、形式的浮夸、評論的浮淺、創(chuàng)作精神的平庸等等。在當下社會多元格局卻又如此“同質化”、“單一性”的功利主義消費市場的彌漫中,文化的貧困,文化深度的缺失,傳統(tǒng)文化命脈似連又斷的危險時刻在逼近我們。 -言恭達中國書法“國學講堂”,不能否認,這些年來中國文化生態(tài)危機與人文精神的失落不同程度造成了一個功利欲望泛濫,非常世俗化的社

6、會現象。一個為一博眼球甚至可以娛樂至死的年代,無論是極美、極丑或者超級自戀都可以拿來炒作自己,不惜以最瘋狂的形式替代藝術本體的理性思辨。僅僅為了滿足虛榮的功利心。 -言恭達中國書法“國學講堂”,二、書法藝術的歷史文化傳承,(一)、刻畫符號、象形圖畫 不論是用銳器刻在甲骨上,還是鑄造、鐫刻 在青銅器皿上,更多地體現的是漢字空間的構圖藝術性。,金文,與甲骨文幾乎同時興起的書體是金文,因鑄刻在青銅器上而得名。在商周,一個人如果為王朝策立了功勛,君王就大量地予以賞賜。立功的人常常要鑄造青銅器,并鑄刻上自己的功勛,以顯耀于后世。這些記錄功勛的文字流傳到現在,也成為書法藝術的瑰寶。,(二)、秦漢篆隸 李斯

7、嶧山碑 張遷碑 西峽頌 從秦開始使用毛筆到漢代后期紙張的發(fā)明和使用,人們開始探索毛筆在紙上書寫漢字點畫的奇妙效果,豐富多彩的形態(tài)和變化莫測的神韻,以相傳最早的蔡邕的九勢、筆論到魏晉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及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后、書論、筆勢論十二章并序、用筆賦等,詳盡而深入地論述了如何使用毛筆塑造豐富優(yōu)美的點畫形態(tài)和如何使用毛筆表達點畫線條的力感、動感和神韻。,小篆又稱秦篆它的筆畫首尾勻圓,結構對稱;給人以剛柔并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guī)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泰山刻石,字形扁方, 左右伸展; 左波右磔, 蠶頭燕尾。,曹全碑,“書圣”王羲之,王羲之 書蘭亭序 一、王羲之在鐘繇楷書的基礎上將楷書進一步成熟化

8、二、王羲之在張芝等人草書的基礎上將草書進一步規(guī)范化、成熟化 三、更為可貴的是在楷書與草書二者之間開創(chuàng)了既宜辨識又能充分表達性情的行書,代表作為古今中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王羲之蘭亭序。王羲之也因此奠定了書法藝術長河中的“書圣”地位。,(三)、唐代書法的繁榮,唐太宗李世民對“二王”書法的推崇。出現了群臣皆習“二王”的局面,以初唐四家“歐、虞、褚、薛”為代表的書家將楷書再次推向藝術的高峰。,楷書四大家,歐陽詢(唐) 柳公權(唐) 顏真卿(唐) 趙孟頫(元) 九成宮醴泉銘 玄秘塔碑 顏勤禮碑 三門記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天下三大行書,1、蘭亭序 王羲之(晉)

9、 2、祭侄文稿 顏真卿(唐) 3、黃州寒食帖 蘇軾(宋),(四)、以宋四家為代表的宋代行書繁榮,蘇軾黃州寒食帖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 米芾蜀素帖 蔡襄陶生帖 宋四家“蘇、黃、米、蔡”為代表的書家將行書再次推向藝術的高峰。至此,歷史上再無書法藝術的藝術高峰,只是代代傳承,這種傳承與先賢“二王”相比,首先是筆墨技巧上無法超越。甚或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又融入了時代精神和個人情趣的元素,成為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書法藝術的審美流變與鑒賞,漢人尚氣 魏晉尚韻 南北朝尚神 隋唐尚法 宋人尚意 元人尚態(tài) 明人尚趣 清人尚樸,三、書法學習的幾個階段(個人感悟),1、把字寫得吸引人(好看) 2、把字寫得有古意(有來源

10、) 3、把字寫得有藝術(符合中國書法的特定 語言并有所創(chuàng)新) 4、把字寫得有文化(書為心畫、字如其人),1、把字寫得吸引人(好看),2、把字寫得有古意(有來源),3、把字寫得有藝術(符合中國書法的特定語言并有所創(chuàng)新),4、把字寫得有文化(書為心畫、字如其人),四、現代人為什么需要書法,2017年“兩會”上的書法聲音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標志,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百余政協委員聯名倡議: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一字一世界,一筆一精神。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還在倡議中表示,希望國人緊握漢字書寫之筆,重興漢字書寫之風,以漢字之美、漢字之興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11、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以“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更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國人漢字書寫能力差、寫字越來越難看。不少人都有過提筆忘字的經歷,國人漢字書寫能力差、寫字越來越難看這一問題,也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針對這一現象,全國政協委員言恭達建議設立“漢字節(jié)”,建立漢字文化教育基地 ,在國家層面重視漢字和漢字文化。 此前中央辦公廳已出臺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從國家戰(zhàn)略高度強調要“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 。,對古人來說,表面上以實用為根基的書法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深層次來說書法負載著中國文化藝術的核心精神。 蘇軾說:“詩至

12、杜子美,文至韓退之,書至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盡天下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康有為也看到了書法所容納的中國人文精神,他說:“書雖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季羨林先生將書法、京劇和周易稱為中華之國粹。,如果說,大學生“家書”的失落蘊含著道德倫理的淡化,那么網絡快餐文化與海量信息交流折射出當代文化的浮躁與荒蕪。文化藝術形態(tài)、道德倫理形態(tài)往往與社會傳播形態(tài)是緊密連結在一起的。從這一角度來看,弘揚書法有著宏大的歷史性意義,用書法來尋找失落的親情、失落的心靈、失落的文化、失落的記憶、失落的真實甚而是失落的時代。 西漢文學家揚雄說:“書,心畫也?!碧铺K過庭書譜說“人書俱老”,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言“書如其

13、人”,都提出了書法之于人的本質意義:書法是心靈的寄托與精神承載。在物欲橫流、功利浮躁、信息加速與日益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中,現實中人們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物質日益發(fā)展與精神日益荒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恰恰最需要靜下來,為心靈尋找一個港灣,對于現代人來說,書法藝術是最好不過的一種精神載體了,這與書法藝術自身的一些特質或者說功能有關,這些特質又恰恰指向不同的受眾群體。,書法藝術有一股“靜”的力量,有學者將書法藝術稱之為“無聲之樂”、“靜態(tài)之舞”。因為靜,使書法藝術具備了多種心理治療的功能。在醫(yī)學界,針對特殊需求學生之書法治療處理方案研究顯示:過動兒童、情緒困擾兒童與聽障兒童通過書法治療均有相當的療效。同時

14、,研究表明,練習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兒童的專注力。對于老年人而言,書法也是最好的健身項目。所謂“志有所專,即是養(yǎng)生之道”??v觀中國書法史,書家普遍高壽,諸如智永習書百歲而壽鄉(xiāng),歐陽詢享年85歲,柳公權88歲,文征明99歲尚習小楷,梁書同93歲,近現代書法家中齊白石97歲、林散之90歲,陳叔亮91歲、沙孟海93歲,費新我90歲,啟功94歲,趙樸初91歲等等,最為典型的是上海書法老人蘇局仙年過百歲仍臨池不輟,其養(yǎng)生之道,他自言:“唯書畫而已?!?05歲時無疾而終。從生理學的角度分析,練習書法,必須端坐凝視,專心所志,是心、眼、臂、肘、腕、指共同配合的微量運動,所以能怡情養(yǎng)性,健體益壽。黃匡瓦甌北醫(yī)話說:“學書用于養(yǎng)心愈疾,君子樂之?!焙螁绦男g篇說:“書者,抒也,散也,抒腦中氣,散心中郁也?!?書法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力量,在中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關的今天,在人們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漲的時代,書法藝術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文化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說,認為美育更能促進社會進步與和諧,書法藝術因其抽象性、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