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時有古今, 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 音有轉(zhuǎn)移。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 十七回十七回因字聲粗談切韻因字聲粗談切韻聞雁唳細問來賓聞雁唳細問來賓 ? 紫衣女子道:“ 要知音,必先明反切,要 明反切,必先辨字母 。但昔人有言,每每 學士大夫論及反切,便瞪目無語,莫不視為 絕學?!?? 多九公道:“老夫偶然想起毛詩句子總是 葉著音韻。如爰居爰處,為何次句卻用 爰喪其 馬,未句又是于林之下? 處與馬、下二字,豈非聲音不 同,另有假借么?” 十七回因字聲粗談切韻聞雁唳細問來賓 ? 紫衣女子道:“ 古人讀馬為姥,讀下 為虎,與處字聲音本歸一律,如何不 同?韻書始于晉朝 ,秦、漢以前并無韻書。諸 如下字讀虎,馬字讀
2、姥,古人 口音,原是如此,并非另有假借。若說假借, 不應(yīng)處處都是假借,倒把本音置之不問其音本 出天然,可想而知。但每誨讀去,其音總與毛詩 相同,卻與近時不同 。即偶有一二與近時相同, 也只得晉書。因晉去古已遠,非漢可比,故晉朝 聲音與今相近。音隨世轉(zhuǎn)即此可見?!?第四講古音基礎(chǔ)知識第四講古音基礎(chǔ)知識 一、音韻學及其分期 (一)什么是音韻學 (二)漢語語音發(fā)展的歷史分期 二、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三、聲韻調(diào)的演變規(guī)律 第四講古音基礎(chǔ)知識 學習重點 了解什么是音韻學、知道音韻學的歷史分期 及代表音系,掌握聲、韻、調(diào)的分析及相關(guān)概念 及聲韻調(diào)的基本演變情況。 重要概念 字母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一)什么
3、是音韻學 ? 古音學上古音 ? 今音學中古音 ? 等韻學發(fā)音原理和發(fā)音方法 ? 北音學近代音 (二)漢語語音發(fā)展的歷史分期 ? 上古音先秦兩漢詩經(jīng) ? 中古音六朝到唐宋 切韻 廣韻 ? 近古音元明清中原音韻 ? 現(xiàn)代音現(xiàn)代北京音系 切韻切韻 ?隋陸法言193韻 ?原則:“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音系性質(zhì):以當時洛陽音做基礎(chǔ),吸收 了南北方音的一些特點 (也反映了魏晉 以來的古音) ?宋元后至明清,研究的切韻實為廣韻。 廣韻廣韻 ? 大宋重修廣韻 陳彭年等 206韻 ? 按四聲分卷,即以四聲為綱,平、上、去、 入分為五卷。 ? 上平聲28韻,下平聲29韻,上聲55韻,去聲 60韻,入聲34韻
4、? 入聲韻目:屋沃燭覺質(zhì)術(shù)櫛物迄月沒曷末黠 轄屑薛藥鐸陌麥昔錫職德緝合盍葉帖洽狎業(yè) 乏 認識古音認識古音-工具書標注古音示例工具書標注古音示例 ? 音王力古漢語字典 ? 於金切,平,侵韻,影。侵部。 ? 於金切, 反切 廣韻、集韻 ? 平,聲調(diào) ? 侵韻, 韻韻目:侵 ? 影。聲字母:影 ? 侵部。 上古韻 韻目:侵 反切規(guī)則反切規(guī)則 ? 用兩個漢字為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 ? 上字取聲,下字取韻,上字定清濁,下字定 聲調(diào)。 ? 反切上字的聲 +反切下字的韻、調(diào) =被切字 讀音 ? 被切字與上字雙聲、與下字疊韻 ? 注:由于語音演變,按反切基本規(guī)則拼出的 漢字讀音部分與今音不符。 二、音韻學的基
5、本概念二、音韻學的基本概念 (一)聲母 ?1、聲母 1.1什么是聲母 1.2三十六字母P544 ?2、關(guān)于聲母的分析 2.1發(fā)音部位 2.2發(fā)音方法 (二)韻母 1、什么是韻母 2、關(guān)于韻母的分析 (三)聲調(diào) 1、什么是聲調(diào) 2、關(guān)于聲調(diào)的分析 普通話聲母總表 三十六字母 發(fā)音方法 發(fā)音部位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清濁 唇音重唇幫p滂并b明m 輕唇非pf敷奉bv微 舌音舌頭端t透定d泥n 舌上知徹澄娘 齒音齒頭精ts清從dz心s邪z 正齒照 穿 床 審 禪 牙音見k溪群g疑 喉音影喻j曉x匣 半舌音來l 半齒音日n 2.1發(fā)音部位 五 音 唇舌齒牙喉 七 音 唇舌齒牙喉 半舌半舌 (半徵半徵) 半齒
6、半齒 (半商半商) 九 音 重重 唇唇 輕輕 唇唇 舌舌 頭頭 舌舌 上上 齒齒 頭頭 正正 齒齒 牙喉 半舌(半徵)、 半齒(半商)合 為一類 雙 唇 唇 齒 舌 尖 中 舌 面 前 舌 尖 前 舌 葉、 舌 面 舌 根 舌 根 舌 面 零 聲 母 舌 尖 中 舌 面 前 國際音標 2.2發(fā)音方法 ? 清 全清 不送氣 不帶音 塞 塞擦 擦 ?次清 送氣不帶音 塞 塞擦 ? 濁 全濁 不送氣 帶音塞 塞擦 擦 ?次濁 不送氣 帶音鼻 半元音 邊音 1、什么是韻母 ?(1)一個音節(jié)中開頭輔音以外的 部分 ?(2)押“韻”:韻腹相同或相近、 韻尾相同、聲調(diào)相同 。 普通話韻母總表 2、關(guān)于韻母的
7、分析 2.1從“韻腹+韻尾”角度的分類 2.2從韻頭和韻腹角度的分類 2.2.1開合、四等 2.2.2洪細 2.3單純從韻尾角度的分類 2.1 “韻腹+韻尾”角度 ? 韻類:韻母相同,聲調(diào)也相同 ? 韻:韻腹、韻尾相同,聲調(diào)也相同 ? 韻部:韻腹、韻尾相同 ? 韻系:韻部相配的入聲 ? 韻攝:韻腹相同或相近,韻尾相同或相配 2.1 “韻腹+韻尾”角度 ? 東uiu 董 送 屋uk ? 冬uo湩 宋 沃uok ? 鐘iwo腫 用 燭iwok 韻類 韻部 韻系 攝韻:通攝 2.2.1開合、四等 ? (1)開合:開口、合口。 ? 開口韻類:沒有u韻頭,也不用u作韻腹的韻 母。(O i) ? 合口韻類
8、:u作韻頭、或者以u作韻腹的韻母。 (u iu) ? (2)四等:唐宋時的人把所有的韻母分成了 一、二、三、四這樣四個“等”,據(jù)現(xiàn)代音 韻學家研究,四等的區(qū)別既在于韻腹,也在 于韻頭。 2.2.1四等 ? 韻腹:后、低、前、高 ? 韻頭:三等以i介音為標準 2.2.2洪細 (1)原來是針對四等而說的 ? 清代 江永音學辨微“音韻有四等,一 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細,而四尤細” ? 洪音:一、二等 韻腹開口度大的元音 ? 細音:三、四等 韻腹開口度小的元音 (2)近代漢語 中古的開合四等變成了開口、 合口、齊齒、撮口四呼 ? 洪音:開口、合口 ? 細音:齊齒、撮口 2.3韻尾角度 ? 陰聲韻:
9、無韻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韻 ? 陽聲韻:以鼻音-n- 收尾的韻 ? 入聲韻:以塞音-p-t-k收尾的韻 2、關(guān)于韻母的總分析 韻頭韻腹韻尾聲調(diào) 韻類 韻 韻部 韻系加相配入聲 韻攝相同或相近相同或相配 1、什么是聲調(diào) ? 聲調(diào) 調(diào)值 調(diào)高: 高低 ?調(diào)型:平、升、降 ?調(diào)類 單字調(diào) 陰平、陽平、上、去 ? 五度標調(diào)(調(diào)(值值)法:55 (高平調(diào))35(高升調(diào)) 214(降升調(diào)/曲折型) 51(高降) ? 標調(diào)(類)方法:四角標圈法 五度標調(diào)法 553521451 四角標圈法 陰平 陰上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陽去 陽入 2、關(guān)于聲調(diào)的分析 2.1四聲 2.2平仄、舒促 2.1四聲 ? 四聲的命名四聲
10、的命名是從本調(diào)類里邊挑出來一個字作 為名稱。 ? 南史陸厥傳:“時盛為文章,吳興沈 約、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約等為文皆用宮 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 ? 梁書庾肩吾傳:“齊永明中,文士王 融、謝朓、沈約,文章始用四聲,以為新 變?!?? 注:入聲是從韻尾角度分類,不是音高 2.2平仄、舒促 ? (1)平仄:詩韻里重要的概念 平:平仄:上去入 ? (2)舒促:舒舒緩促急促 ? 舒:平上去促:入 三、聲韻調(diào)的演變規(guī)律三、聲韻調(diào)的演變規(guī)律 (一)聲母的演變 上古聲母與三十六字母 (二)韻母的演變 1、韻頭的演變 2、韻尾的演變 (三)聲調(diào)的演變 1、平分陰陽 2、濁上變?nèi)?3、入派四聲 、上
11、古聲母與三十六字母上古聲母與三十六字母 1.1唇音:古無輕唇音 1.2舌音:古無舌上音 1.3齒音:照母兩組 1.3.1照二近(歸)精 1.3.2照三近端 1.4喉音:喻母 1.4.1喻三歸匣 1.4.2喻四近定 1.1 唇音:古無輕唇音唇音:古無輕唇音 ? 錢大昕:“凡輕唇者,古皆讀為重唇。”(十駕 齋養(yǎng)新錄) ? 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論語?季氏) 鄭本作封內(nèi)(經(jīng)典釋文) 邦:幫母封:非母 ?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詩經(jīng)?邶風?谷風) 凡民有喪,扶服救之(禮記?檀弓下) 匍:并母扶:奉母 ? 晉侯使士彭來聘(公羊傳) 晉士魴來聘(左傳?襄公十二年) 彭:并母魴:奉母 ? 岷山導(dǎo)江,東別為沱。(書
12、?禹貢) 汶山導(dǎo)江,東別為沱(史記?夏本紀) 岷:明母汶:微母 1.2 舌音:古無舌上音舌音:古無舌上音 ?錢大昕:“古無舌上舌頭之分,知 徹 澄 三 母 , 與 端 透 定 無 異 。 ” (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 沖子:童子直:特、但 ? 追琢:彫琢(敦琢) ? 棖:棠池:泥沈:潭 1.3 齒音:照母兩組齒音:照母兩組 ? 三十六字母中的照穿床審禪分為兩組: 一組為莊初崇山俟,稱為照二,在上古 與精清從心邪相近,一組為章昌船書禪 稱為照三,在上古與端透定泥相近,這 是黃侃的主張,只不過黃侃已把照二并 入精組、照三并入端組。 1.3.1 照二近照二近(歸)精 ?且(七也切) ?租(則吾切)
13、租(昨胡切) ?菹(側(cè)余切)鉏(士魚切) 1.3.2 照三近端照三近端 ?者堵賭 ?詹膽擔 ?周雕雕凋琱鯛鵰 ?周禮?考工記:“玉櫛雕矢磬”, 鄭玄注“故書雕或為舟”。 1.4 喻母喻母 ? 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在上古應(yīng)分為二,喻 母三等歸入匣母;喻母四等與定母接近,稱 為余母,這是曾運乾的主張。 ?曾運乾:“于母古隸牙聲匣母,喻 母古隸舌聲定母,部仵秩然,不相 陵犯。”(喻母古讀考) 1.4.1 喻三歸匣喻三歸匣 ?“古讀瑗如奐,春秋左氏經(jīng) 襄二十七陳孔奐,公羊作陳 孔瑗。按:奐,胡玩切,匣母。 古讀瑗如環(huán),春秋襄十七年 齊侯環(huán)卒,公羊作齊侯瑗。 環(huán),匣母。” 1.4.2 喻四近定喻四近定
14、?“古讀余如荼,易?升來徐 徐,釋文子豐作荼荼,翟 同,音圖,王肅作余余。按:荼, 宅加切,澄母,又同都切,定母。 澄定二母古音非類隔也?!?1、韻頭的演變 ? 開口:寒刪仙先 一二三四 ? 合口:桓關(guān)原涓 一二三四 開口呼開口一、二等 合口呼合口一、二等 齊齒呼開口三、四等 撮口呼合口三、四等 2 、韻尾的演變、韻尾的演變 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古無 韻 尾 、 元 音收尾 鼻音收尾 - n - -m 塞音收尾 -P -t -k 今開 韻 尾 、 元 音 韻 尾 ( 包 括 失 去 塞 音 尾 的 入 聲 字 ) 鼻音收尾 - n- 塞音尾消失,此 類字轉(zhuǎn)入陰聲韻 、平分陰陽 ?分化條件:聲母(反切上字反切上字)的清濁的清濁 ?分化方向:清陰濁陽 ?博昆切奔甫無切膚 ?芳非切菲攀糜切披 ?步皆切排房無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quán)】 ISO 7519:2025 E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TPD) -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for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assembly drawings
- 聘用項目總工合同
- 個體診所聘用合同
- 預(yù)定租房合同協(xié)議
- 攝像攝影服務(wù)合同
- 工地門衛(wèi)勞動合同
- 勞務(wù)派遣人員勞動合同書
- 13足球運球繞桿 教學設(shè)計 -九年級體育與健康
- 天津音樂學院《寫作與溝通》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科技大學《大數(shù)據(jù)處理框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模擬試卷(含答案)
- 數(shù)據(jù)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幼兒園小班開學家長會課件
- 中藥抗骨質(zhì)疏松作用
- 中建綜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規(guī)范大全
- 幼兒園開學家長會PPT模板(含完整內(nèi)容)
- 表冷器更換施工方案
- 瀝青集料篩分反算計算表格(自動計算)
- 哲學與人生(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惡性高熱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