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鋼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方案_第1頁
工字鋼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方案_第2頁
工字鋼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方案_第3頁
工字鋼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方案_第4頁
工字鋼懸挑腳手架施工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懸挑腳手架施工方案 1. 編制依據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JGJ80 91) 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7-2003) 施工手冊(第三版) 施工圖紙 2. 工程簡況 本工程為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33085m2,混凝土墻體厚度 200mm地上分三個戶型,共六個單元, 首層即為標準層,層高2.8M。 此腳手架只做地上結構施工時的操作架和安全防護使用,不作為任何材料的堆放架,且不做裝修使用。 3. 腳手架布置原則 以結構外邊線+0.35m作為外墻腳手架內排立柱的位置。 本工程所設計的地

2、上結構外腳手架與地下結構腳手架為兩個獨立的系統(tǒng),地下部分腳手架升至二層, 從三層開始搭設雙排懸挑腳手架。 3.1腳手架的搭設 三層至十七層搭設雙排懸挑腳手架,腳手架通過五層懸挑出的?16工字鋼梁; 此腳手架只用作圍護,不做材料堆放、不做裝修。 南側陽臺部位搭設懸挑單排腳手架。待地下肥槽回填完畢后,搭設雙排落地腳手架。 4. 腳手架所用材料 4.1 鋼管 腳手架鋼管采用外徑 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鋼管的檢查必須符合下列規(guī)定: 2 新鋼管: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平直光滑,沒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 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 符合建

3、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 外徑-0.5mm、壁厚-0.5mm、鋼管兩端面切斜偏差1.7mm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 2舊鋼管:鋼管表面銹蝕深度w 0.5mm鋼管彎曲變形符合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表8.1.5的規(guī)定:各種桿件鋼管的端部彎曲Lw 1.5m, 5mm 2 立桿鋼管彎曲,當 3mLw4m, 12mrp 當 4mLw6.5m,Aw 20mm 2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w6.5m,w 30mm 扣件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不會發(fā)生破壞。 舊扣件使用前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4.2 扣件 十字

4、扣、一字扣、回轉扣符合規(guī)范要求,與鋼管管徑相匹配。使用機械性能不低于KT-33-8 的可鍛鑄鐵, 附件材料符合Q235鋼的規(guī)定,螺紋符合普通螺紋的規(guī)定。 4.3 腳手板 木腳手板使用厚度 50mn標準的杉木或松木板,板寬200-300mm,兩端使用10-14號鍍鋅鋼絲捆緊。 禁止使用有扭紋、破裂的木板。 4.4 安全網 必須是經國家指定監(jiān)督檢驗部門監(jiān)定許可生產的廠家產品。 安全網:水平網為大眼錦綸網。 立網:為密目網。 5. 腳手架設計 5.1 懸挑腳手架 5.1.1 雙排懸挑腳手架 U懸挑腳手架底部選用 16號工字鋼作為懸挑梁,間距為1.5m,長度3.5m-4m, 用16的鋼筋制作卡環(huán)將其預

5、埋在樓面現澆頂板內,前一個地錨設置在距墻0.5m處, 后一個設置在距墻 2m處。挑梁與鋼絲繩(采用 6*19、$ 15.5 )組成承力架。 然后在承力架上向上搭設雙排單立桿腳手架。以上各層設置懸挑桿,在窗口位置設置拉結與結構拉結牢固 , 每隔三層設置鋼絲繩卸荷,拉結點設在大模板最上一排的螺栓孔上。 u其他樓層板在設計位置預埋地錨,固定懸挑桿的地錨為12圓鋼,用扣件加橫桿固定。 u在四周轉角處及其他薄弱環(huán)節(jié)處,設置48X 3.5鋼管斜撐桿。 同時要求腳手架與主體結構剛性拉接,必須每層設置,各轉角處兩邊設置,距離不大于1m,水平間距約 6m左右。 u東西山墻上預留 $ 70 套管,用于腳手架與山墻

6、拉結。 5.1.2 南側防護腳手架 水平挑桿的錨固為在頂板上預留的$ 12地錨和支頂板時碗扣架子。選用4m挑桿, 懸挑出部分長度控制在 0.35m。 U在下層設置斜向支撐用來卸荷。 U設置一道大橫桿與挑桿固定,將立桿固定于大橫桿上。 U在每層門洞口處,與主體結構作拉接。 5.2 雙排落地式腳手架 待基礎肥槽回填完成后,對懸挑腳手架進行改造,底部補桿落地,搭設雙排落地腳手架。 U落地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50m,首層至10層采用雙立桿,10層以上為單立桿。 u將立桿固定在大橫桿上,大橫桿固定在立桿上,小橫桿固定在大橫桿上。 將腳手板固定在小橫桿上 , 作業(yè)面必須滿鋪木腳手板。腳手板對接處必須設雙排小

7、橫桿 , 兩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 300mm。 u腳手架立于地面上,每根立桿下設置油托均頂撐在墊木上。 u腳手架底層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200mm的立桿上 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 u在操作層的腳手架外側立桿上支設1.2m護身欄桿和180mm擋腳板。 u在腳手板下層兜設水平安全網 (采用承重安全網),每層設置一道,網眼不大于10cm安全網內外邊固定牢固。 在操作面外立桿的內側滿掛密目網,且下口封嚴,必須使用網繩綁扎不得用火燒絲鐵絲代替。 u鋼管每層與窗口拉結牢固。 u腳手架外側設連續(xù)剪刀撐,采用$ 48鋼管按50角

8、度4跨立桿設置。 u在建筑的 2 單元和 6 單元南側陽臺處設置兩個出入口并設置護頭棚, 寬度為3m,長度為4m,兩側用密目網封嚴。 5.3 懸挑吊料平臺 吊料平臺制作所用材料為: 16 槽鋼、吊環(huán)、 50 厚腳手板等,詳圖如下: 操作平臺制作及安全要求: u16槽鋼、吊環(huán)及腳手管相連接的部位均為焊接,前一個地錨預埋于陽臺梁處, 后一個地錨預埋于距陽臺板邊緣2000mm處; u卸料平臺的斜拉鋼絲繩穿過門口上大螺栓孔用鋼絲繩卡扣將鋼絲繩別于$ 32的鋼筋上固定。 u槽鋼懸挑梁在預埋地錨處穿一圓孔穿 300長$ 20圓鋼防止卸料平臺后滑; u吊料平臺的上部位結點位于建筑物的外墻外側上,不得設置在腳

9、手架等施工設備上; u斜拉采用鋼絲繩,構造上兩邊各設置前后兩道,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 u吊料平臺左右兩側裝置腳手管固定的防護欄,腳手管底部與型鋼焊牢; u欄桿刷紅白油漆,掛密目網在立桿內側。 u吊料平臺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過檢驗才能松卸起重吊鉤; u鋼絲繩直徑24,與水平鋼梁的夾角最好在 45-60度,本工程中夾角為 45 51度; u吊料平臺使用時,有專人負責檢查,發(fā)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 u操作平臺上顯著標明容許荷載,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 設計容許荷載,配專人監(jiān)督。 6. 構造要求 6.1 立桿 2每根立桿底部設

10、置墊板,墊板寬度200m。 2 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大橫桿對立桿起約束作用,對確保立桿承載能力的關系很大),不 得隔步設置或遺漏。 2 對接、搭接符合下列規(guī)定: u立桿上的對接扣件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 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n;各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 u立桿除頂層頂部外,不得搭接,必須對接。若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im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 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小于100mm。 6.2 大橫桿 2 上下橫桿的接長位置錯開布置在不同的立桿縱距中,與相鄰立桿的距離不大于縱距的三分之

11、一。 2 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該片腳手架總長度的 1/250 ,且不大 于 50mm。 2 相鄰步架的大橫桿錯開布置在立桿的里側和外側,以減少立桿偏心受力情況。 6.3 小橫桿 貼近立桿布置(設于雙立桿之間),搭于大橫桿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緊。在相鄰立桿之間 根據需要加設 1 根或 2 根。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拆除作為基本構架結構桿件的小橫桿。 6.4 連墻桿 2 連墻桿垂直向層層設置,每個窗口均設置拉結點; 2 從底層第一步縱水平桿處開始設置。 6.5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2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為4跨,斜撐與地面的傾角為 50,局部有調整的部位不小于6m傾角在 45 60 之間。 2

12、 腳手架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 2 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 2 剪刀撐斜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的距 離不大于 150mm。 2 橫向斜撐在同一節(jié)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xù)布置。 2 剪刀撐:剪刀撐應沿架高連續(xù)布置,剪刀撐的斜桿除兩端用旋轉扣件與腳手架的立桿或大橫桿扣緊外,在 其中間應增加 2-4 個扣結點。 6.6 門洞構造 整個外腳手架在2號樓南側2單元、4單元各開設通道門洞,開洞尺寸為3000X 4000。根據開洞寬度,在 洞口上挑空一根立桿,相應在洞口兩端增加斜桿加強,如圖5 所示。洞邊立柱承載較大

13、,門洞邊立柱采用 雙立桿支撐。 6.7 護頭棚 入口處設安全通道并搭設護頭棚,護頭棚上滿鋪雙層腳手板,并在入口處明顯位置掛安全提示標識。 7. 腳手架搭設 7.1 施工準備 2 按施工方案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 按本方案第 4 條中腳手架所用材料的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2 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 7.2 地基與基礎 落地腳手架搭設的基礎為肥槽,肥槽部位在未回填土之前外墻腳手架采用懸挑雙排腳手架,陽臺處選用懸挑 單排防護腳手架。 7.3 搭設 2 落地腳手架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超過相鄰墻件以上二步。 2 懸挑

14、腳手架以兩層為一個體系向上搭接,當能滿足兩層懸挑架施工的配合完成以后,再向上搭設一層腳手 架作為兩套懸挑架之間的連接層,當中間連接層配合施工完成以后,從中間層往上的即為另一獨立的體系, 此處注意標高,下層和上層分開,以便下層拆除。 2 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按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 2 桿件在結扎處的端頭伸出長度應不小于0.1m。 2立桿下鋪跳板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為50mmB勺墊木,準確的放在定位線上。 2 立桿搭設符合下列規(guī)定: u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 u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符合要求; u開始搭設立桿時,每隔 6

15、跨設置一根拋撐,至連墻件安裝穩(wěn)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u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立即設置連墻件。 2 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撐在墊塊或墊 板上。 2 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墻件二步時,采取臨時穩(wěn)定措施,直至上一層連墻件搭設完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2靠近立桿的小橫桿可緊固于立桿上,雙排腳手架小橫桿靠墻的一端應離開墻面 懸挑桿的強度、撓度; 斜撐桿和鋼絲繩的穩(wěn)定性; 計算內容 備注 載 標 l 鋼管架構件gk1=0.1089kN/m 建筑施工手冊表5-7 恒 作業(yè)層面材料gk2=0.4112

16、kN/m 建筑施工手冊 表 5-14 11. 2. 1立桿、連墻件和扣件的穩(wěn)定承載計算 準 值 整體拉結和防護材料gk3=0.0768kN/m2 建筑施工手冊 表 5-15 立桿計算截面以上架高H0=15.00m NGK= H0X ( gk1 + gk3 )+ n 1Lagk2=15X (0.1089+0.0768)+ 1X 1.5 X 0.4112=3.4023kN 取同時作業(yè)層數n1=1 載 活作業(yè)層施工何載qk=1.8kN/m 建筑施工手冊 表 5-16 NQK(標準值)=n1 X LaX qk=1 X 1.5 X 1.8=2.7kN 軸向力設計值 N=1.2NGG 0.85 X 1.4

17、NQK=1.2X( NG NQK =1.2 X( 3.4023 + 2.7 ) =7.32kN 載 產 生 彎 矩 風風壓咼度變化系數卩z=1.14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風何載體型系數卩s=1.31 :建筑施工手冊表5-6 北京地區(qū)基本風壓wo=0.35kN/m2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風載標準值 WK= 0.7X zXy sX wo=0.7X 1.14 X 1.3 X 0.35=0.36kN/m2 MW:設計值)=0.12 X WX LaX h2=0.12 X 0.36 X 1.5 X 1.82=0.21kN m 桿 穩(wěn) 疋 驗 算 材料強度附加分項系數rmx =1.1705 按受彎構件考慮 立桿

18、計算長度系數卩=1.53 建筑施工手冊 表 5-20 立 計算長度 lo= X h=1.53 X 1.8=2754mm 長細比 入=lo/i=2754/15.8=174.3 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書=0.235 建筑施工手冊 表 5-22 穩(wěn)定驗算 0.9 X( N/ 書 A+ MW/W f/rm / 7.23 X 103/ (0.235 X 489)+ 0.21 X 106/5080 =104.25N/mm2 205/ (0.9 X 1.1705) =194.6 N/mm2【安全】 墻 件 穩(wěn) 疋 驗 算 風載產生軸力設計值 New= 1.4X WX Aw=1.4X 0.36 X 3.6 X

19、8.1=14.7kN二J 連腳手架平面外變形產生的軸向力 N0=5kN 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 NI=New+ N0=14.7+ 5=19.7kN 連墻桿的計算長度lo=1.2 + 0.35=1.55m=1550mm 長細比 入=lo/i=1550/15.8=98.1 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書=0.603 建筑施工手冊 表 5-22 穩(wěn)定驗算NI/書AW f/rm / 19.7 X 103/ (0.603 X 2X 489) =33.4N/mmW205/1.5607=146 N/mm2 扣件抗滑驗算NI Rc【按直角扣件計:Rc=8.0kN/個】 19.7kN 4X 8.0=32kN【安全】 11.

20、 2. 2水平挑梁、斜撐桿和鋼絲繩的穩(wěn)定承載計算 第一層懸挑梁穩(wěn)定承載驗算 第三層懸挑桿穩(wěn)定承載驗算 立 桿 外 F1=0.5X 1.2 X 5.03/2 X (0.1089+0.0768)+ 1X 1.5 X 0.4112+ 1.4 X 1X 1.5 X 1.8=2.54kN F1=0.5X1.2 X ( 4.2 + 4.2/2 ) X(0.1089+0.0768)+ 1X 1.5 X 0.4112+ 1.4 X 1X 1.5 X 1.8=2.96kN 力 桿 內 F2=F1+0.35 X 1.5 X (1.2 X 0.4112+1.4 X 1.8) /1.2=3.48kN F2=F1+0.

21、35 X 1.5 X (1.2 X 0.4112+1.4 X 1.8) /1.2=3.9kN 桿 及 其 /、 組 件 穩(wěn) 疋 承 載 驗 算 繩子張力 T= (1.55F1 + 0.35F2) / (1.55sin59o ) =3.88kN 斜撐桿壓力 P= (1.55F1 + 0.35F2) / (1.55sin70o ) =4.09kN 最大剪力 QB=F1 + F2- Tsin 59o=2.69kN 最大剪力 QB=F1 +F2- Psi n70o=3.02kN 最大彎矩MB=1.2Tsi n59o 1.2F1=0.94 kN m 最大彎矩MB=1.2Psi n70o_ 1.2F1=1

22、.06 kN m 挑桿軸力 N=Tcos59o=2.0kN 挑桿軸力 N=Pcos70o=1.4kN 由前面卸何計算知:張力T滿足承載要求,在此不做驗算。對斜撐桿: (T =N/A=4.09 X 103/489=8.36N/mm2c =205N/mm2【安全】 抗剪驗算:t max=2QB/A=X 3.02 X 103/489 =12.35N/mm2c =205N/mm2【安全】 長細比 入=lo/i=1550/15.8=98.1 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書=0.603 抗彎壓驗算:0.9 X( N/ 書 A+ MW/W W f/rm / 2.0 X 103/ (0.603 X 489)+ 0.9

23、4 X 106/5080 =191.8N/mm2 W 205/ (0.9 X 1.17 05) =194.6 N/mm2【安 全】 11.3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 懸掛式卸料 計算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99) 和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7-2003) , 平臺的計算參照連續(xù)梁的計算進行。 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 平臺水平鋼梁(主梁)的懸挑長度4.00m,懸挑水平鋼梁間距(平臺寬度)2.70m。 主、次梁均采用 16 號槽鋼,次梁間距 1.00m。 施工人員等活荷載 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載 15.00kN。 11.

24、3.1 次梁的計算 主、次梁選擇16號槽鋼,間距1.00m,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25.162cm2,慣性距Ix=935cm4,轉動慣量 Wx =117cm3,回轉半徑 ix=6.10cm,截面尺寸 b=65.0mm,h=160.0mm,t=10.0mm 1. 荷載計算 (1)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 0.35kN/m2; Q1 = 0.35 X 1.00=0.35kN/m (2) 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載為15.00kN,轉化為線荷載: Q2 = 15.00/2 .70/4.00 X1.00=1.39kN/m (3) 槽鋼自重荷載 Q3=0.20kN/m 經計算得到,靜

25、荷載計算值 q = 1.2 X(Q1+Q2+Q3) = 1.2 X (0.35+1.39+0.20) = 2.33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計算值 P = 1.4 X2.00X1.00=2.80kN/m 2. 內力計算 內力按照集中荷載 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計算值 M = 2.33 X 2.702/8+2.80 X 2.70/4=4.0kN.m 3. 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取 1.05 ;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00N/mm2 ;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d =4.0 X 106/(1.05 X

26、 117000.00)=32.67N/mm2; 次梁槽鋼的抗彎強度計算d f,滿足要求! 4. 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wěn)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d b=570X10X65.0X235/(2700.0 X160.0X235.0)=0.86 由于b大于0.6,按照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附錄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72 經過計算得到強度 d =4.0X106/(0.72 X117000.00)=47.5N/mm2; 次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計算 d f, 滿足要求 ! 11.3.2 主梁的計算 卸料平臺的內鋼繩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作為安全儲備

27、不參與內力的計算。 主梁選擇16號槽鋼,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25.162cm2,慣性距Ix=935cm4,轉動慣量 Wx=117cm3回轉半徑ix =6.10cm ,截面尺寸 b=65.0mm,h=160.0mm,t=10.0mm 1. 荷載計算 (1) 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14kN/m; Q1 = 0.14kN/m (2) 槽鋼自重荷載 Q2=0.20kN/m 計算得到,靜荷載計算值 q = 1.2 X(Q1+Q2) = 1.2 X(0.14+0.20) = 0.408kN/m 經計算得到,次梁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 P = (2.33 X2.70+2.80)/2=4.505kN 2. 內力計算 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 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xù)梁計算。 懸挑卸料平臺水平鋼梁計算簡圖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經過連續(xù)梁的計算得到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剪力圖 (kN)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彎矩圖 (kN.m)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變形圖 (mm) 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 R1=14.05kN,支座反力 RA=6.29kN,最大彎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