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_地理志(中)(2)全文_第1頁
漢書_地理志(中)(2)全文_第2頁
漢書_地理志(中)(2)全文_第3頁
漢書_地理志(中)(2)全文_第4頁
漢書_地理志(中)(2)全文_第5頁
免費(fèi)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漢書地理志(中)(2)全文江夏郡(1),高帝置。屬荊州。戶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 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h十四:西陵 (2),有云夢官。莽曰江陽。 竟陵(3),章山在東北(4),古文以為內(nèi)方山。鄖鄉(xiāng),楚鄖公邑。莽曰 守平。西陽(5),襄,莽曰襄非。邾 ,衡山王吳芮都。轪(8),故 弦子國。鄂(9),安陸(10),橫尾山在東北,古文以為陪尾山。沙羨(11), 蘄春(12)丨(13),云杜(14),下雉(15),莽曰閏光。鐘武(16)。侯 國。莽曰當(dāng)利。(1)江夏郡:轄境為今湖北東部及河南信陽市部分地區(qū)。王先謙 曰:據(jù)江水注,郡治安陸;續(xù)志后漢治西陵。(2)西陵:故城 在今湖北新洲縣西。(3)竟

2、陵:故城在今湖北潛江縣西北。(4)章山: 在今潛江縣西北、鐘祥縣南。(5)西陽:故城在今河南光山縣西。(6) 襄:王陵為襄侯,故此當(dāng)是封國。地點(diǎn)無考。后漢省。(7)邾:故城在今湖北黃岡縣西北。(8)轪(d i):故城在今河南光山縣西北息縣界。 (9)鄂:故城在今湖北黃岡縣南。(10)安陸:故城在今湖北安陸縣西北。 (11)沙羨:故城在今湖北武昌西。(12)薪春:故城在 今湖北蘄春縣 西南。(13) (m ng):故城在今河南羅山縣西。(14)云杜:故城即今 湖北京山縣治。(15)下雉:故城在今湖北陽新縣東。(16)鐘武:故城 在今河南信陽市東南。錢大聽云:志有兩鐘武,一屬零陵,一屬江夏。鐘武為

3、侯國,蓋后來徙封,如舂陵侯本在冷道,后移于南陽也。廬江郡(1),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別為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xiāng)(2), 淮水出。屬揚(yáng)州。廬江出陵陽東南(3),北入江。戶十二萬四千三百 八十三,口四十五萬七千三百三十三。有樓船官 (4)??h十二:舒(5), 故國。莽曰昆鄉(xiāng)。居巢(6),龍舒,臨湖(8),零婁(9),決水北至蓼 入淮(10),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決,過郡二(11),行五百一里。 襄安(12),莽曰廬江亭也。樅陽(13),尋陽(14),禹貢九江在南, 皆東合為大江。(15),天柱山在南。有祠。沘山(16),沘水所出,北 至壽春入芍陂(17)。皖(18),有鐵官。湖陵邑(19),北湖在南(

4、20)。 松茲(21)。侯國(22)。莽曰誦善。(1)廬江郡:轄境約當(dāng)今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以北)及湖北省東部 (黃梅、英山、羅田等縣)及河南東南部(商城縣)等小部分??ぶ问妗?2)金蘭:志無此縣。故城在今河南商城縣南。周壽昌曰:志無金蘭縣,疑轉(zhuǎn)寫脫漏。綜郡國領(lǐng)縣核之,校百官表及本志 后序之?dāng)?shù),尚少九縣,此蓋其一也。(3)廬江:今青弋江。陵陽:在今太平縣西北。(4)樓船官:主管建造軍用樓船。武帝時(shí),楊仆為樓 船將軍。(5)舒:故城在今安徽廬江縣西南。(6)居巢:故城在今安徽 桐城縣南。(7)龍舒:故城在今安徽舒城縣西南。(8)臨湖:故城在今 安徽無為縣西南八十里臨湖圩。(9)雩婁:故城在今河南商

5、城縣東北。 雩,一作 虖。(10)蓼:故城在今河南固始縣東北。(11)過郡二: 廬江、六安。(12)翼安:故城在今安徽無為縣西南。(13)樅陽:故城 即今安徽樅陽縣治。(14)尋陽:故城在今湖北廣治縣東北。(15)(qi n): 故城在今安徽霍山縣東北。(16)沘山:在天柱山東南。(17)壽春:故 城即今安徽壽縣,芍陂:在今壽縣西南。(18)皖(hu an):故城即今安 徽潛山縣治。(19)湖陵邑:故城在今安徽太湖縣東南。(20)北湖:今 泊湖。(21)松茲:故城在今安徽宿松縣東北五十里。(22)侯國:徐厲 國,呂后封;六安共王子霸,昭帝封。九江郡(1),秦置,高帝四年更名為淮南國,武帝元狩元

6、年復(fù)故(2)。莽曰延平。屬揚(yáng)州。戶十五萬五十二,口七十八萬五百二十五。 有陂官、湖官??h十五:壽春邑(3),楚考烈王自陳徙此??e?4), 成德(5),莽曰平阿。橐皋(6),陰陵,莽曰陰陸。歷陽(8),都尉治。 莽曰明義。當(dāng)涂(9),侯國。莽曰山聚。鍾離(10),莽曰蠶富。合肥(11), 東城(12),莽曰武城。博鄉(xiāng)(13),侯國。莽曰揚(yáng)陸。曲陽(14),侯國。 莽曰延平亭。建陽(15),全椒(16),阜陵(17),莽曰阜陸。(1)九江郡:在今安徽省中部。郡治壽春。王先謙曰:據(jù)淮水注秦立郡,治壽春,兼得廬江、豫章之地,故以九江名郡。(2)秦始皇二十四年置郡。楚漢之際為九江國,高帝三年復(fù)屬楚國,

7、四年 更名淮南國,文帝六年為九江郡,十六年復(fù)為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 復(fù)為九江郡。(3)壽春:故城即今安徽壽縣。(4)浚遒:故城在今安徽 肥東縣東。(5)成德:故城在今安徽壽縣東南。(6)橐皋:故城在今安 徽居巢縣西北。(7)陰陵:故城在今安徽定遠(yuǎn)縣西北。(8)歷陽:故城 即今安徽和縣治。(9)當(dāng)涂:故城在今安徽懷遠(yuǎn)縣東南。魏不害國, 武帝封。(10)鐘離:故城在今安徽鳳陽縣東。(11)合肥:故城即今安 徽合肥市。(12)東城:故城在今安徽定遠(yuǎn)縣東南。文帝封淮南厲王子 良、武帝封居股為侯國。(13)博鄉(xiāng):故城在今安徽六安縣西。六安繆 王子交國,元帝封。(14)曲陽:故城在今安徽淮南市東。王根國,

8、成 帝封。(15)建陽:故城在安徽滁縣東四十里。(16)全椒:故城即今安 徽全椒縣治。(17)阜陵:故城在個(gè)安徽和縣西。文帝封淮南厲王子安 為侯國。山陽郡(1),故梁。景帝中六年別為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別為 郡。莽曰鉅野。屬兗州。戶十六萬二千八百四十七,口八十萬一 千二百八十八(3)。有鐵官(4)。縣二十三(5):昌邑(6),武帝天漢四年 更山陽為昌邑國(7)。有梁丘鄉(xiāng)(8)。春秋傳曰 宋、齊會(huì)于梁丘。 南平陽(9),莽曰黽平。成武(10),有楚丘亭(11)。齊桓公所城,遷衛(wèi) 文公于此。子成公徙濮陽。莽曰成安。湖陵(12),禹貢浮于泗、 淮,通于河(13),水在南。莽曰湖陸。東緡(14),方與

9、(15),橐(16), 莽曰高平,巨野(17),大野澤在北,兗州藪。單父(18),都尉治。莽 曰利父。薄(19),都關(guān)(20),城都(21),侯國。莽曰城穀。黃(22), 侯國。愛戚(23),侯國。莽曰戚亭。部成(24),侯國。莽曰告成。中 鄉(xiāng)(25)。侯國。平樂(26),侯國。包水東北至沛入泗。鄭(27),侯國。 瑕丘(28),甾鄉(xiāng)(29),侯國。栗鄉(xiāng)(30),侯國。莽曰足亭。曲鄉(xiāng)(31), 侯國。西陽(32)。侯國。(1)山陽郡:在今山東省西南部??ぶ尾亍j愔痹唬褐舅d各縣,與居延漢簡所記戍卒山陽郡之籍貫頗有出入,如樊屬東平國,東邡、西邡二縣不見于志。(2)故梁 建元五年別為郡:故屬秦碭

10、 郡,楚漢之際屬楚國,高帝五年屬漢以屬梁國,景帝封梁孝王子定, 九年薨,無后,國除;后為昌邑國,宣帝本始元年復(fù)故;元帝竟寧元 年復(fù)為山陽國,成帝河平四年復(fù)故。(3)戶十七萬二千八百四十七, 口八十萬一千二百八十八:張敞傳言,山陽郡戶九萬三千,口五 十萬以上,可見宣帝時(shí)戶口不如元始之盛。(4)有鐵官:成帝紀(jì)言 山陽鐵官徒于永始三年攻殺長吏,盜庫兵。(5)縣二十三:王子侯表 有邵縣(索隱引),無考。(6)昌邑:故城在今山東金鄉(xiāng)縣西北四十 里。(7)昌邑國:武帝子劉髆至孫劉賀昌邑王,國除,復(fù)為山陰郡。(8) 梁丘鄉(xiāng):在今成武縣東北。(9)南平陽:故城今山東鄒縣治。(10)成武: 故城今山東成武縣治。

11、(11)楚丘亭:在成武縣西南,今曹縣東。(12) 湖陵:故城在今山東魚臺(tái)縣東南六十里。(13)河:當(dāng)作 荷,即荷水。 (14)東緡:故城在今山東金鄉(xiāng)縣東北二十里。(15)方與:故城在今山 東魚臺(tái)縣西北。(16)橐:故城在今山東鄒縣西南。居延漢簡有兩簡提 到 田卒昌邑國,陳直曰:疑即橐 字之簡寫,從石存其聲,從邑 存其義。(17)巨野:故城在今山東巨野縣東北。(18)單父:故城在 今山東單縣治。(19)薄:故城在今山東曹縣東南 二十余里。(20)都 關(guān):故城在今山東鄄城東北。(21)城都:故城在今 山東鄄城東南。 王商國,成帝封。(22)黃:故城在今河南民權(quán)東,梁 敬王子順國, 元帝封。(23)愛戚:故城在今山東嘉祥縣南。趙長年國,宣帝封。(24) 郜成:故城在今山東成武東南數(shù)十里。(25)中鄉(xiāng):地點(diǎn)無考。梁敬王 子延年國,元帝封。(26)平樂:故城在今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