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2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019 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2 含解析新人教版(精選)一、語言文字運用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小畫出大畫家,大畫出小畫家,不足為怪。筆墨的精煉和畫面的簡潔是小品畫的特征。敬老院里的老人們大腹便便,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他對這件事的看法確實是一孔之見,值得我們學習借鑒。沿著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斧神工、動人心魄的偉大,又能領略沿江兩岸鮮為人知的民族文化,體會別樣的風土人情。實施“精準扶貧” ,就是要創(chuàng)新扶貧機制,瞄準扶貧對象,著力改善貧困地區(qū)百姓簞食瓢飲的生活狀況。我們同時拾起同一片秋葉,愕然地抬頭看著對方: 兩只手都握著楓葉的一端,好似都對那片楓

2、葉情有獨鐘。ABCD答案A解析 不足為怪: 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 沒有什么奇怪的。 正確。大腹便便:肚子肥大的樣子 ( 含貶義 ) 。此處應用“心寬體胖”。 一孔之見:比喻狹隘片面的見解 ( 多用作謙辭 ) 。錯誤。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正確。簞食瓢飲: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本句形容貧困地區(qū)百姓的生活,使用對象錯誤。情有獨鐘:對某人歡迎下載?;蚰呈挛锾貏e喜愛而感情專注。正確。2(病句)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盡管高考已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但在第一輪復習中,同學們仍應重視基礎知識, 在對知識網絡的梳理中把握知識點,從知識點的構成中理解知識要素,切忌不可忽視基礎。B作為

3、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積極求索,“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的奮斗的一生是他這句格言的真實寫照。C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由于產品質量問題,遭到來自消費者、媒體及業(yè)界的猛烈抨擊,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因此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D人的智能不是單一的,它是在長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極其復雜的環(huán)境中,通過知識的運用和掌握而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因而可以說人的智能是多種多樣、極其復雜的。答案: C(A 誤用否定,“切忌忽視基礎”;B 主客倒置,“他的這句格言是他的奮斗的一生真實寫照” ;D語序不當,“掌握和運用”。)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生肖雞有什么樣的文化內涵呢?。:;。,。民間

4、更是將雞視為吉祥物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壯能斗,是武德雞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位,地支為酉古人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說它可以吃掉各種毒蟲,為人類除害【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含解析新人教版敵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呼喚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ABCD答案B解析解答語句銜接題,應注意分析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由“生肖雞有什么樣的文化內涵呢”可知,下面應是講雞這種生肖,故應排在首位;是對中的 “五德之禽” 的具體解釋, 是從身體講的,是從行為講的,由此可知順序應是;是對中“將雞視為吉祥物”的原因的解釋,故在后。由中的“更”可知,在之后。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

5、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 個字。樹木每年都會增長形成一圈年輪,通過,科學家可以確定樹木的年齡。樹木年輪的差異,直徑較大的年輪暗示著當年樹木處于較好的生長季節(jié)。研究人員發(fā)現, 樹木生長和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狀態(tài)存在著反向關系。冬季我們看到樹木健康生長,。答案( 示例 ) 觀察分析年輪的圈數揭示著生長的好季節(jié)和差季節(jié)卻發(fā)現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較差二、古代文化知識5下列關于文化知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居攝,是攝政的意思,因為皇帝年幼不能親政,由大臣或皇太后等代居其位處理政務。如周成王年幼時周公居攝。3 / 93 / 9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漢以

6、后歷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餉和稅糧,有軍屯、民屯和商屯。C豪右,漢以“右”為上,故稱“豪右”,原指西漢時出現的占有大量田產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戶。D謁者,秦始置,替國君掌傳達事宜。漢沿之,掌賓贊受事。唐時改為通事舍人。答案A解析“大臣或皇太后”錯誤, “居攝”主要指大臣代幼年皇帝處理政務。三、名篇名句默寫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在三峽中,酈道元用“,”來概括三峽兩岸峰巒緊密相接的特點。(2)杜牧阿“,房宮賦中 的”兩句,意在諷喻唐朝統(tǒng)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訓,就會重蹈歷史的覆轍。(3) “文章憎命達”是杜甫對李白的評價,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這樣呢?登高中“”一句寫出了他身體多病

7、和孤獨的情狀。答案(1)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3) 百年多病獨登臺四、古詩詞鑒賞閱讀下面這首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 得勝令四月一日喜雨張養(yǎng)浩【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含解析新人教版萬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風云起壯圖。農夫,舞破蓑衣綠;和余,歡喜的無是處。注萬象: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現象。沾濡(r ):潤濕,潤澤。和余:連同我。一說即“余和” ,跟著一齊歡唱。1下列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A一、二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也從側面寫出了降雨前后作者的不同心情。B三、四句,作者以纖細的筆觸,通過對天地、風云變化的描寫,表現了這

8、場雨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它的重大意義。C“農夫,舞破蓑衣綠”描寫了農夫披著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歡樂情景。D“舞破蓑衣綠”中的“綠”字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有異曲同工之妙。E“無是處”是說沒辦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憂樂的思想感情。2這首小令的詩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來表現詩眼的?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答:【參考答案】1BD B 項“纖細的筆觸”錯,三、四句對雨后廣闊的宇宙空間的變化做了大筆勾勒, 纖細的筆觸和一景一物的描繪是難以表現這場雨的重大意義和帶來的巨大變化的。D項“春風又綠江南岸” 中的“綠”是化靜為動,寫出了春回大地、草木萌發(fā)的勃勃生機;而“舞破蓑衣

9、綠”中的“綠”則是說蓑衣因舊而枯黃,如今因雨仿佛得以返綠,并不是真變綠,只是借此表達了喜悅的心情,故選項有誤。5 / 95 / 92(1) 詩眼是“喜”。(2) 借景抒情。通過描寫雨后大地又有了生機、一切在風云突起中變得壯觀雄奇,寄寓喜悅之情。直抒胸臆,通過寫農夫起舞和作者自己的歡喜直接表現詩眼“喜”。五、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題。儒家“情理結構”的哲學價值儒家所關心的“情”始終不離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需要強調的是,儒家情感哲學從未走向唯情論或泛情論,動物性的欲與社會性的理被交融為一, 這就是所謂的“情理結構”。 回歸到人類情感的角度, 儒家哲學給人們帶來的最新啟示在

10、于: 在人性結構當中,“情”到底會扮演何種角色?儒家的“情理結構”來自孔子的仁學,但“仁”究竟是怎么來的?在孔子那里起碼有兩個源頭:一個是將外在的“禮”歸于內在的“仁”。周公制禮作樂,規(guī)范了外在的禮樂,而孔子則釋禮歸仁。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 也就是每個人要“依仁”而行。另一個則是仁的“巫史傳統(tǒng)”之源頭,“巫”被理性化為“禮”, 而禮樂當中仍包蘊巫的感性要素。 巫傳統(tǒng)不僅可以被視為天人合一的始基,也可以被看作人與仁相交通的基座。 所以,從“巫”到“禮”再到“仁”,更不用說“樂”本身,皆含深情??鬃又叭省笔且环N合“禮”之情,也是一種“理”化之情, 在儒學那里,情理始終是合一的。 情理結構的

11、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單純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生發(fā)的、 向善而生成的深層情感,但這種情感又是被社會化的, 是通過人文教化與濡化而成的。 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币饧疵總€人從己出發(fā), 所要達仁,【2019最新】精選高考語文一輪選編練題含解析新人教版仁就會來。孔子重在先有求仁、達仁之心、之志,進而付諸踐行,所謂“仁道不遠, 行之即是”。這樣一來,所欲、所求與所行達至合一,仁自然而然就會來。 而仁之所以能來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 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 而此心就是有“情”的, 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所以,孔子認為,“克己復禮”、復歸于仁,仁就來臨,仁與人才合體為一???/p>

12、子的“成己之學”,心理動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種道德的情感動力。 仁并不是從“先驗結構”中來的, 西方哲學所追尋的理念、 天國與物自體是高蹈于虛處的, 而仁則是實實在在就在“踐履”當中的。 這種中西差異的根本在于, 西方哲學走的是理性主義的道路, 而哲學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條智慧之途。 仁就來自人自己,無須外求于純理,這是孔子儒學的大智慧。在儒家看來, “情”在人性結構中扮演的角色是亦始亦終的, 既是發(fā)端又是終端。 所謂“始”,就是“道始于情”,這是人性結構的根基所本。此處之“情”,不僅是人類普遍源發(fā)的情狀,而且也是人類根基共有的情感。所謂“終”,則為“孔顏樂處”,這是人性結構的境界

13、追求。所以說,儒家情感哲學的“執(zhí)兩用中”就在于:從現實出發(fā)是“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為“孔顏樂處”,所謂“執(zhí)兩” ( 一始一終 ) 而“用中” ( 度的把握 ) ,這才是當今儒家創(chuàng)造性轉化出來的當代智慧之一。( 摘自光明日報,作者劉悅笛,有改動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B)A儒家的“情理結構”來自孔子的仁學,其源頭一是將外在的“禮”歸于內在的“仁”,二是仁的“巫史傳統(tǒng)”。B“巫”“禮”“仁”“樂”皆含深情,巫傳統(tǒng)不僅可以被視7 / 97 / 9為天人合一的基座,也可以被看作人與仁相交通的始基。C孔子之“仁”是一種合“禮”之情、“理”化之情,這種情感又被社會化,是

14、通過人文教化與濡化而成的。D孔子說“我欲仁, 斯仁至矣”, “欲仁”是孔子“成己之學”的心理動力,而欲本身也是一種道德的情感動力。 解析 本題答案在第2 段,應將“基座”與“始基”調換位置。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B)A文章首段提出的“情理結構”,是指儒家情感哲學從未走向唯情論或泛情論,動物性的欲與社會性的理被交融為一。B第二段闡明“情理結構”的由來,指出孔子強調釋禮歸仁,希望“人者仁也”,即大力宣傳禮樂,“依仁”而行。C第三段闡明儒學“情理結構”始終維持情理合一的道理,其生理根基是自然而然生發(fā)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層情感。D孔子認為先要有求仁、達仁之心、之志,進而付諸踐行,使所欲、所求與所行達至合一,這樣,仁自然而然就會來到。 解析 “釋禮”不是大力宣傳的意思,而是放下禮樂的意思。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D)A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這“性相近也”是仁之所以能來的前提。B西方哲學追求的是一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