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勘察報告07742_第1頁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07742_第2頁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07742_第3頁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07742_第4頁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0774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摘要 .錯誤 !未定義書簽。abstract .錯誤 !未定義書簽。1概述 . . 11.11.21.31.41.5擬建工程概況 . 1勘察目的和任務 . 1勘察依據(jù)及技術標準 . 2勘察等級 . 3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 31.5.11.5.21.5.3勘察工作布置 . 3勘察方法 . 3勘察完成工作量 . 4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 42.12.22.32.42.5自然地理、氣象 . 4區(qū)域地質構造與地震 . 5場地地形地貌及周邊環(huán)境 . 5場地巖土層分布及其性質 . 5場地水文地質條件 . 72.5.12.5.2場地地表水特征 . 7場地地下水特征 . 72.6特殊性

2、巖土與不良地質作用 . 72.6.12.6.2特殊性巖土 . 7不良地質作用 . 73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與確定 . 73.13.2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 . 7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 . 114巖土工程分析與評價 . 154.14.2場地和地基穩(wěn)定性及適宜性評價 . 15場地地震效應 . 154.2.14.2.24.2.3抗震設防烈度 . 15場地土類型和建筑場地類別 . 16砂土液化判別 . 164.34.44.54.64.7巖土體工程性質評價 . 17地基土及地基均勻性評價 . 17場地水和地基土的腐蝕性評價 . 18特殊性巖土及不良地作用評價 . 19擬建工程對環(huán)境影響的評價 . 195地基

3、基礎方案的分析論證 . 195.15.2基礎類型 . 19地基土強度及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 205.2.15.2.2天然地基淺基礎 . 20樁基礎 . 245.3基礎施工注意的問題 . 2667場地勘察費用計算 . 27結論及建議 . 297.17.2結 論 . 29建 議 . 30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錯誤 !未定義書簽。錯誤 !未定義書簽。附表附表 1 勘探點主要數(shù)據(jù)一覽表附表 2 地層統(tǒng)計表附圖附表 3 標貫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附表 4 重型動力觸探測試成果統(tǒng)計表 附表 5 原位測試統(tǒng)計表附表 6 主要巖土物理力學指標統(tǒng)計表 附表 7 土工試驗成果表附圖 1 勘探點平面布置圖附圖 2 鉆

4、孔柱狀圖附圖 3 工程地質剖面圖1 概述1.1 擬建工程概況擬建的陽光 西海岸合浦工業(yè)園生活配套小區(qū)項目位于北海市合浦縣合浦工業(yè)園 內,擬建項目南側為北海力港塑編公司用地,北側為廣西正堂藥業(yè)公司用地,西鄰規(guī) 劃路和包裝材料項目用地,東臨 50m 寬的創(chuàng)業(yè)大道,距廉州灣海岸線約 1000m 。擬建 項目總用地面積約 20 畝,建筑占地面積 13303.70 ,本次勘察僅對其中部分建筑物, 擬建建筑為 3 棟高層建筑物,各擬建建筑物具體特性詳見 “ 擬建建筑物工程特性表 ”。擬 建 場 地擬建場地擬建建筑物工程特性表表 1.1-1建筑物名稱工 程 重要 性 性等級抗 震 設 地 上 層 防類別 數(shù)

5、設 計 地坪 標 高( m)地下層數(shù)( m)群樓 基 礎 埋 基 層數(shù) 深(m) 類型礎5-2 # 住宅樓二級丙類1114.5無無待定待定5-3#住宅樓二級丙類1114.5無無待定待定5-5 # 住宅樓二級丙類1114.5無無待定待定1.2 勘察目的和任務本次勘察為一次性詳細勘察,其目的為:詳細查明建筑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及工 程地質條件,提出詳細的巖土工程資料和設計、施工所需的巖土參數(shù);對建筑地基做 出巖土工程評價,并對地基類型、基礎形式、地基處理、基坑支護、工程降水和不良 地質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議,為基礎設計和施工提供巖土工程資料和依據(jù)。本次巖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務要求是:(1) 搜集附有坐標

6、和地形的建筑總面圖,場區(qū)的地面整平標高,建筑物的性質、 規(guī)模、荷載、結構特點,基礎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許變形等資料。(2) 查明不良地質作用的成因、類型、分布范圍、發(fā)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出 整治方案建議,并評價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3) 查明建筑場地內巖土層的類型、深度、分布、工程特征,分析評價地基的 穩(wěn)定性、均勻性和承載力;(4)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水位變幅,判定地下水和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 ( 5 ) .劃分場地土類型、場地類別,分析地基抗震效應;查明有無可液化土層,評定其液化的可能性;(6) 對場地土的地震效應進行分析,判定場地土類型和場地類別;(7) 對地基基礎方案進行分析和

7、論證,提出經(jīng)濟合理的方案,提出持力層和基 礎埋深的建議,對需進行沉降計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變形計算參數(shù),預測建筑物的 變形特征;(8) 提出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環(huán)境保護、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監(jiān)測檢驗工作方案 提出建議。1.3 勘察依據(jù)及技術標準本次勘察主要依據(jù)的勘察規(guī)范及技術標準為:1 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gb 50021-2001 )2009 版;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11 );3 國標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 50011-2010) ;4 國標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 50123-1999 );5 國標巖土工程勘察安全規(guī)范( gb 50585-2010 );6 行標建筑樁

8、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2008 );7 行標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jgj 72-2004 );8 行標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 jgj 79-2002 );9 行標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 jgj 120-2012 );10 行標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guī)程(jgj/t 87-2012 );11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50223-2008 );12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準( cecs 99 : 2010 );13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guī)定 ( 2010 年版);14 地方標準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dbj/t 45-002-2011 )。 1.4

9、 勘察等級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gb50021-2001 )(2009 版)、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 察規(guī)范(jgj72-2004 )及擬建工程性質和場地巖土特征, 擬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勘察場地為沖積階地地貌單元,地勢起伏變化小,地形地貌簡單,抗震設防烈度為 6 度,屬三級場地(簡單場地);地基巖土種類較多,分布均勻性一般,局部地 段土層缺失,地基等級為二級(中等復雜地基) 。綜合評定勘察等級為乙級,本次勘 察階段為詳細勘察階段。1.5 勘察工作布置、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5.1 勘察工作布置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gb50021-2001 )(2009 版)、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 察

10、規(guī)程(jgj72-2004 )及對場地地質條件的初步分析, 沿擬建建筑物的輪廓線及角點 范圍布置孔位??拙嗉翱咨顚Ω邔幼≌瑯前礃痘A的要求控制,高層建筑地段一般小 于 24.0m 。共布置 24 個鉆孔,本次勘探鉆孔實際孔深為:高層建筑區(qū)域鉆孔深 20.00 25.00m 。其中技術孔占鉆孔總數(shù)的 1/2 以上,在技術孔中取土樣或做原位測試。測 放 勘 探 點 24 個 , 各 勘 探 鉆 孔 孔 口 坐 標 及 高 程 根 據(jù) 場 地 北 側 控 制 點 y5 ( x=88875.803 ,y=67709.906 ,h=14.858m )、西側 y3( x=87074.521 ,y=6684

11、3.165 , h=16.476m )進行引測獲得,控制點坐標系為 80 西安坐標系,高程采用 1985 國家高 程基準。1.5.2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手段主要是在收集附近已有資料、現(xiàn)場踏勘的基礎上進行詳細勘察,采 用野外踏勘、鉆探、標準貫入試驗、重型動探試驗( n63.5 )、取土、水樣及室內試驗 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勘察,對擬建場地工程地質條件進行綜合分析評價。本次勘察使 用 gy-100 型鉆機,采用套管跟進及泥漿護壁取芯鉆探工藝鉆探。標準貫入試驗使用 導向桿自動脫鉤自由落錘法,錘的質量 63.5kg ,落距 76cm 。標準貫入器外徑 51mm , 內徑 35mm ,記錄貫入 30cm 的

12、錘擊數(shù),標貫試驗前清除孔底殘土;重型圓錐動力觸 探試驗記錄貫入 10cm 的錘擊數(shù)。標準貫入試驗、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擊數(shù)均作為 評價巖土層力學特性的依據(jù)之一??捎菜莛ば酝翗硬捎没剞D取土器采取,取土樣品質量等級為級以上;采取擾 動土樣直接從取芯管中鑿取,取出后用袋裝,貼上標簽;地下水樣采取潔凈樣瓶放置 鉆孔一定深度采取水樣。土工試驗采用 yisoft 數(shù)據(jù)采集及處理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自動采集及自動處理。取芯、取樣、測試及編錄均按有關規(guī)程要求進行。各勘探孔在完成各項測試后均采用黏性土或原巖芯樣對鉆孔進行回填處理。 1.5.3 勘察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采用 gy-100 型 2 臺,土層鉆進方法為錘擊

13、鉆進和泥漿護壁回轉轉 進。本次勘察野外作業(yè)工作于 2013 年 3 月 24 日開始至 2013 年 3 月 29 日結束,歷時 計 5 天。所完成的工作滿足本次勘察質量要求,累計完成主要實物工作量見下表 1.5.3-1 :完成的勘探工作量統(tǒng)計表表 1.5.3-1項目工作量項目工作量測量放樣(個) 鉆探孔(個) 總進尺( m )原狀土試樣(件) 擾動土試樣(件) 標貫試驗(次)2424548.716737重型動力觸探試驗(m ) 室內常規(guī)試驗(組)顆分試驗(組)波速試驗(孔) 封孔(個)3.215183242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1 自然地理、氣象北海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陲,北部灣東北岸(東

14、經(jīng)10850 -10 947 ,北緯2026 - 2155 ),南北西三面環(huán)海,海岸線長度 106.93 公里,陸域寬闊,地勢平坦, 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海洋資源和土地資源。北海是我國十四個沿海最早開放城市之 一,與海南省隔海相望,鄰近東南亞各國,云貴川諸省,處于大西南、海南及東南亞 的中樞位置,地理位置優(yōu)越。北海地區(qū)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高溫多雨,干濕分明,夏秋之間臺 風暴雨較為頻繁,年平均氣溫 22.6 ,極端最高氣溫 37.1 ,最低氣溫 2,每年 5-10 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 83% ,至翌年 4 月為枯水季節(jié),降水量占全年的 17% 。年 平均降雨量 1548mm ,

15、最大 1774.6mm ,最小 1160.4mm ,蒸發(fā)量 1869.6mm ,年平均 相對濕度 81% 。夏秋兩季常受臺風影響,年影響 0-6 次,風力一般為 5-6 級,最大 12 級,臺風一般伴隨有大雨,當碰上大潮時,形成風暴潮。常年主導風向為北向,頻率 21% ,次常風為南西向頻率 16% ,靜風頻為 12% ,4-9 月為季風轉換期,基本風壓值 0.75kpa 。42.2 區(qū)域地質構造與地震北海區(qū)域地質構造屬南康盆地西隅,為沉降盆地,上覆地層由上而下主要為第四 系中更新統(tǒng)北海組( q2b ),下更新統(tǒng)湛江組( q1z )和第三系地層。盆地基底主要為 志留系泥質砂巖、粉砂巖、砂巖等,局

16、部地段為花崗巖侵入體。北海地形由北東向南西拐彎呈反 “l(fā)”型,是北、西、南三面環(huán)海的半島,地形起 伏不大,主要分為三個地貌單元:一是凸起的基巖殘丘,主要分布在西端冠頭嶺、中 部長青公園及東北面草花嶺一帶,標高一般大于 20m ,最高是冠頭嶺 120m ;二是開闊平坦的沖、洪積濱海平原地貌,分布在北海中部大部分地區(qū),標高一般為 三是濱海堆積地貌,分布在沿海岸一帶,標高一般小于 8m 。8-20m ;據(jù)記載,自從公元 220 年以來,北海市范圍內從未發(fā)生過大于 6 級的地震,只有 在 1934 年 4 月 1 日的靈山縣平山圩發(fā)生 6.75 級地震,波及北海市的地震烈度為 5 度; 在 1994

17、年北部灣坳陷區(qū)內的潿洲大斷裂帶(即潿洲島)附近海域發(fā)生 6.4 級地震,波 及北海亦有震感。但北海市區(qū)歷史上未曾發(fā)生過 6 級以上的地震。據(jù)建筑抗震設計 規(guī)范(gb50011-2010 )附錄 a:北海市抗震設防烈度為 6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 值為 0.05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2.3 場地地形地貌及周邊環(huán)境擬建場地位于北海市合浦縣工業(yè)園區(qū)內,地形地貌屬于平坦的沖、洪積平原,地勢較平坦開闊。擬建場地現(xiàn)為空地,場地內雜草叢生,場地地面高程大致為 15.87m 。13.51 勘察期間,擬建場地四周較開闊平坦,周邊無重要建筑物,除 1-1# 樓東側有一棟 4f 建筑已基本建成。根據(jù)野外調查

18、,勘察期間場地控制線范圍內未見有架空線路、地下管線及地下光 纜標識等對本工程有影響的地下埋藏物。2.4 場地巖土層分布及其性質根據(jù)地面地質調查,鉆探揭露和試驗等資料綜合分析,場地地層巖性自上而下為 第四系表土( q4pd )、北海組( q2b )含黏性土粗砂,含黏性土礫砂、粗(礫)砂和湛江組( q1z )黏土、粗砂等,繪制鉆孔柱狀圖見附圖 層自上而下詳細敘述如下:(1) 表土( q pd )2。依鉆探揭露,場地地基土灰黃、灰褐等色,稍濕濕,松散狀,主要由黏性土、中粗砂粒等混合組成,含 少量植物根須。該層廣泛分布于整個場地,具高壓縮性,層厚 0.60 1.70m ,平均 0.70m 。2b2b1

19、z(2) 含黏性土粗砂( q2bal+pl)棕紅色為主,稍濕,松散狀,主要由石英中、粗砂混黏粒組成,兩者含量比約為 6:4-5:5 。局部地段黏粒含量增加,相變?yōu)楹梆ば酝?。該層土遇水后強度顯著降低, 具濕軟干硬性質,屬中偏高壓縮性土,為沖、洪積層。該層土做現(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10 次,實測擊數(shù) n=5 7 擊 /30cm ,平均值 n=5.7 擊 /30cm ,標準值 n=5.2 擊 /30cm ;經(jīng)桿 長校正后 n=4.7 6.8 擊 /30cm ,平均值 n=5.4 擊 /30cm ,標準值 n=5.0 擊 /30cm 。該層 廣泛分布于整個場地,層厚 3.80m 4.70m 不等 , 平

20、均 4.40m 。(3) 含黏性土礫砂( q al+pl )褐黃、棕黃色,濕,稍密中密狀。主要由石英質礫、粗砂和黏性土混合組成, 含有較多鐵錳質,黏性土的含量約為 20 30% ,且隨深度增加而漸減,中壓縮性土, 屬沖、洪積層。該層土做現(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10 次,實測擊數(shù) n=10 17 擊/30cm ,平 均值 n=14 擊 /30cm ,標準值 n=12.5 擊 /30cm ;經(jīng)桿長校正后 n=8.90 15.2 擊 /30cm , 平均值 n=12.4 擊 /30cm ,標準值 n=11.1 擊 /30cm 。該層分布于整個場地, 層位較穩(wěn)定, 層厚 1.30 2.90m ,平均 2.1

21、7m 。(4) 粗 (礫) 砂( q al+pl )淺黃、灰白色,飽和,稍密中密狀。主要由石英顆粒組成,粒徑以0.5 5mm者居多,常見含約 10% 的黏性土,分選性差,級配良好,為沖、洪積層。該層做現(xiàn)場 標準貫入試驗 5 次,實測擊數(shù) n=13 16 擊 /30cm ,平均值 n=14.4 擊 /30cm ;經(jīng)桿長校 正后 n=11 13.5 擊 /30cm ,平均值 n=12.1 擊 /30cm ,;該層全場地均有分布,層厚 0.40 3.50m ,平均 1.72m 。(5) 黏土( q al+pl )灰白、褐紅等色,很濕,硬塑狀為主,主要礦物成分為高嶺土等黏土礦物,土體 干強度中等高,韌

22、性中等,無搖震反應,為沖、洪積老黏性土。液性指數(shù) il=0.13 0.18 ,平均值為 0.16 ;壓縮系數(shù) 1-2=0.16 0.21mpa-1 ,平均值 a1-2=0.19mpa-1 ,中 等壓縮性。作標準貫入試驗 5 次,實測擊數(shù) 1216 擊 /30cm ,平均值 n=14 擊 /30cm , 桿長校正后錘擊數(shù) n=10.112.1 平均值 n=11.5 擊 /30cm ,該層全場地均有分布,局部 未鉆穿,揭露層厚 0.50 4.00m ,平均層厚 2.1m 。(6) 粗砂( q1zal+pl)灰白色為主,飽和,稍密中密狀,主要由石英質粗顆粒組成, 粒徑為 0.5 2mm 者居多,含量

23、占 60% 左右,次以礫粒砂為主,局部相變?yōu)榈[砂,分選性一般,級配良 好,為沖、洪積層。該層做現(xiàn)場標準貫入試驗 7 次,實測擊數(shù) n=13 24 擊 /30cm ,平 均值 n=17.7 擊 /30cm ,標準值 n=15.0 擊 /30cm 。經(jīng)桿長校正后 n=9.1 16.8 擊 /30cm ,平均值 n=12.4 擊 /30cm ,標準值 n=10.6 擊 /30cm 。該層全場地均有分布,尚未揭穿, 揭露層厚 8.20 16.90m ,平均 12.12m 。以上各層土層的分布詳見附圖 3 工程地質剖面圖。2.5 場地水文地質條件2.5.1 場地地表水特征在本次鉆探期間場地內地表水不發(fā)育

24、,除個別低洼地段在暴雨季節(jié)后會有短暫的 臨時積水。2.5.2 場地地下水特征在勘察深度范圍內見二層地下水,第一層屬潛水,主要賦存于粗礫砂層中,地 下水量較豐富,本次勘察初見水位與穩(wěn)定水位差別較小。本次勘察測得其穩(wěn)定水位埋 深在 6.20 8.60m 左右、標高在 5.81 8.17m 左右,屬豐水期水位。該層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雨入滲補給及同一含水層的側向補給,水位隨 季節(jié)變化,雨季上升,枯季下降。據(jù)區(qū)域水文地質資料, 地下水的水位年變幅在 1.5 2.0m 間,滲透系數(shù) k=45 60m/d ,屬強透水層。第二層屬承壓水,主要賦存于粗砂層中,該層地下水量較豐富,其補給來源主 要為上部含

25、水層的越流補給及同一含水層的側向補給。承壓水頭與潛水含水層穩(wěn)定水 位相差不大。滲透系數(shù) k=40 55m/d ,屬強透水層。2.6 特殊性巖土與不良地質作用2.6.1 特殊性巖土擬建場地勘察范圍內未發(fā)現(xiàn)濕陷性黃土、膨脹土等特殊性巖土。2.6.2 不良地質作用根據(jù)現(xiàn)場地質調查及鉆探揭露, 擬建場地及控制線附近四周較開闊, 在勘察期間, 場地內其他地段及鄰近區(qū)域未發(fā)現(xiàn)滑坡、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也未見影響地基 穩(wěn)定的不良地質作用。3 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與確定3.1 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本次勘察通過現(xiàn)場原位試驗及取土樣進行室內土工試驗等方法,綜合評價各巖土 層的物理力學性質。各巖土層的試驗方法選擇得

26、當,操作過程和樣品質量均符合規(guī)范 要求。( 1 )試驗數(shù)據(jù)樣本合理性分析mnminnf mk ss現(xiàn)在對于數(shù)據(jù)樣本的合理性,在工程中常用 “3 倍均方差法 ”分析數(shù)據(jù)樣本的合理 性,單個值與平均值的絕對值之差大于 3 倍的標準差就是異常,由第一組數(shù)據(jù)孔隙比 e 分析如下:含黏性土礫砂天然孔隙比 e 數(shù)據(jù)合理性分析表表 3.1-1編號孔隙比 ei10.68220.56730.56140.59750.46060.482平均值 em0.5580.5580.5580.5580.5580.558均方差 s ( e ) f3 倍均方差 3 s ( e)f0.2340.2340.2340.2340.2340

27、.2340.2340.2340.2340.2340.2340.234 ei=|ei-e |0.1240.0090.0030.039-0.098-0.076 ei-3s ( e)f-0.11-0.225-0.231-0.195-0.332-0.31評價數(shù)據(jù)合理通過計算得知:三組數(shù)據(jù)都小于 3 倍均方差,無需剔除,表明各巖土層劃分較合 理,各測試數(shù)據(jù)較準確、可靠。( 2 )巖土參數(shù)統(tǒng)計分析計算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 2001 )第 14.2.2 及 14.2.4 條分別對巖土 層參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由公式 (1-1) 、(1-2) 、(1-3) 、(1-4) 計算巖土層參數(shù)的平均值、標準差

28、 和標準值:(統(tǒng)計結果見主要物理力學指標統(tǒng)計表)各力學指標的最大最小值可以查 土工試驗匯總表直接獲得;平均值依據(jù)平均值公式: = f /n ; i =1標準差依據(jù)標準差公式:sf=1n - 1 f 2 - ( f ii = 1 i = ii)2/ n 變異系數(shù)依據(jù)變異系數(shù)公式: = / ;標準值計算公式: = m ; =1(1.704/ n +4.678/n2) 。式中: m 巖土參數(shù)平均值; f 巖土參數(shù)標準差;i 巖土物理力學數(shù)據(jù); 變異系數(shù);n 區(qū)段或層位范圍內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 k 巖土參數(shù)標準值;s 統(tǒng)計修正系數(shù)。式中的正負號按不利組合組合考慮。下面取含黏性土礫砂的天然孔隙比 e 及直剪試

29、驗的黏聚力 c 及內摩擦角 計算標 準值過程如下:mimimin 2 2ii 22imn 2 2ii 22imnfii11ni2含黏性土礫砂的天然孔隙比 e、黏聚力 c 及內摩擦角 j 參數(shù)表表 3.1-2編號ec(kpa)()10.68227.330.520.56735.535.730.56132.834.740.59729.433.850.46037.63460.48247.834.4 計算參數(shù)的平均值:1 n 1e = e = (0.682 +0.567 +0.561 +0.597 +0.460 +0.482) =0.558 n 6i =11 n 1c = c = (27.3 +35.5

30、 +32.8 +29.4 +37.6 +47.8) =35.07n 6i =11 n 1j = j = (30.5 +35.7 +34.7 +33.8 +34 +34.4) =33.85n 6i =1 計算參數(shù)的標準差:ei2=0.6822+0.5672+0.5612+0.5972+0.4602+0.4822=1.90i =1sf(e) =1 n 1 n e - ( e ) n -1 ni =1 i =1121 n= e -ne n -1i =112=16 -11.90 -6 0.558212cii =12=0.078=27.3 2 +35.5 2 +32.8 2 +29.4 2 +37.6

31、2 +47.8 2 =7644.34sf1 n 1 n(c) = c - ( c ) n -1 ni =1 i =1121 n= c -nc n -1i =112=16 -17644 .34 -6 35 .07212=7.28ji2=30.5 2 +35.7 2 +34.7 2 +33.8 2 +34 2 +34.4 2 =6890.63i =11 n 1 n s (j) = j2 - ( j)n -1 ni=1 i=122 = j2n -1i=11-nj 2 m222=16 -16890 .63 -6 33 .85 2 12=1.77 計算參數(shù)的變異系數(shù):d(e ) =s ( e ) / e

32、 =0.078 / 0.558 =0.14f md(c) =s ( c ) / c =7.28 / 35.07 =0.21f md(j) =s (j) /fj =1.77 / 33.85 =0.05 m 計算參數(shù)的標準值( n=6 ): (e) = 1 + s1.704 4.678+ dn n( e ) =1 +bd( e )=1 +0.5860.14 = 1.08e =kgs( e ) e =1.08 0.558 =0.60 m (c) = 1 - s1.704 4.678+ dn n( c ) =1 -bd( c )=1 -0.5860.21 = 0.88c =kgs( c ) c =0.

33、88 35 .07 =30 .86 m (j) = 1 - s1.704 4.678+ dn n(j) =1 -bd(j)=1-0.5860.05= 0.97j = g (j) j =0.97 33 .85 =32 .83k s m所以,計算統(tǒng)計結果見下表 3.1-3含黏性土礫砂層天然孔隙比 e、抗剪強度 c、 統(tǒng)計成果表表 3.1-3項目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標準值e0.5580.0780.140.60c(kpa)35.077.280.2130.86()33.851.770.0532.83依照以上方法,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詳見附表 7 土工試驗成果表、附表 3 標貫 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附表 4

34、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土體主要物理力學指標 按國標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gb50021-2001 ,2009 年版)有關要求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0ss0kkak并提供各巖土層物理力學指標的范圍值、 平均值、標準值和變異系數(shù)。統(tǒng)計結果表明: 除液性指數(shù)數(shù)據(jù)外,其余所有試驗數(shù)據(jù)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 0.30 ,參照變異性等級劃分表 (表 3.1-4 ),變異性等級屬中等。表明各土層劃分較合理,各測試數(shù)據(jù)較準確、可靠。變異性等級劃分參照表表 3.1-4變異系數(shù)變異性 0.1很低0.1 0.2 低0.2 0.3 中等0.3 0.4 高0.4很高( 3 )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建議值經(jīng)巖土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

35、計算后,提供各土層的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表見表 3.2-5 ,其中各土層參數(shù):天然含水率( )、天然密度( )、天然孔隙比( e)、壓縮 模量( e )為平均值,抗剪強度指標( c 、 )為標準值;因未做土粒相對密度試驗, 故在此提供各土層的土粒相對密度( d )經(jīng)驗值以供工程計算采用。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建議值表表 3.1-5層天然天孔隙直剪試驗壓縮模量土粒號土層含水然比(mpa)相對率密度e0黏 聚內es1-2es2-4密度名稱(%) (g/c力摩dsm3 )c (kpa)擦 角 (度 )表土施工挖掉,不計23456含黏性土粗砂含黏性土礫砂 粗礫砂黏土粗砂22.113.137.81.8

36、71. 962. 101. 802. 000.7700.5580.6301.10.66039.429.067.517.532.435.0*9.331.0*4.999.2321.0*11.1420.5*6.8811.5623.0*13.6222.5*2.70*2.69*2.68*2.75*2.65*注:帶 “*” 為經(jīng)驗值。3.2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方法有:*(1) 由載荷試驗 p-s 曲線確定:由于沒有做載荷試驗, 無法根據(jù)載荷試驗確定地基 承載力特征值;(2) 規(guī)范查表法:根據(jù)標準貫入試驗錘擊數(shù) n 來確定;通過查廣西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dbj/t 45-002-2011

37、 得:一般粘性土承載力特征值(f)表 3.2-1akak孔隙比液e限指數(shù)il0 0.25 0.50 0.75 1.00 1.200.50.60.70.80.91.01.1380300250220190180340270220200170140130310250200180150120110280230180160130110100( 250 )21016014011010090( 135 )( 120 )(100)(90)80粘性土承載力特征值( f )表 3.2-2nfk(kpa)310551457190922011295133251537017430195152160023680砂土承載力

38、特征值( f )表 3.2-3土的名稱n10 1520253035404550中砂、粗砂、礫砂粉砂、細砂180140250180280200310230340250380270420290460310500340表土( q4pd ):該層施工挖掉,不計。含粘性土粗砂( q2bal+pl ):該層作標準貫入試驗 10 段次,錘擊數(shù)范圍值為 4.7 6.8 擊/30cm ,平均值為 5.4 擊 /30cm ,查表 3.2-2 利用內插法計算如下:7 -5 7 -5.4=190 -145 190 -x380 -2 x =72x =154可以確定該土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可取 fak =154kpa 。含粘性土礫砂( q2bal+pl ):作標準貫入 10 段次,錘擊數(shù)范圍值 8.915.2 擊 /30cm ,bd m c kmb d cb d c平均值 12.4 擊 /30cm, 查表 3.2-3 利用內插法計算如下:15 -10 15 -12.4=250 -180 250 -x1250 -5 x =182x =214可以確定該土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可取 fak =214kpa 。粗礫砂( q2bal+pl ):作標準貫入 5 段次,錘擊數(shù)范圍值 11.013.5 擊 /30cm , 平均值 12.1 擊 /30cm 。 fak 在 180kpa 到 250kpa 之間,查表 3.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