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課題)名稱: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可行性報告項目(課題)名稱: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申請單位:綏中縣食用菌研究所項目負責人: 聯系電話:傳真電話:e-mail:起止時間: 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空間誘變育種1、項目提出背景及意義1、1 背景和意義:1、1、1 當前,珍稀食用菌生產中所用的菌種種類有限,現有菌種也存在著品種退化,產品產量、質量下降等問題。單孢雜交、紫外線誘變、野生菌種馴化、原生質體融合等是目前菌種培育的主要途徑。但是品種更新方法仍然滿足不了生產中的需要,制約了生產中的進一步的應用。加入wto后,由于珍稀食用菌生產要求資源狀況,氣候條件及勞動力密集型等特點,其市場廣闊,

2、前景看好。隨著人們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要求品位越來越高。從十年來國內、國外市場銷售情況看,出口的香菇、滑菇、平菇等現在已經不能滿足國際大市場的需求,一些色、香、味俱佳的珍稀食用菌如杏鮑菇、白靈菇等,不僅國內市場緊俏,國際市場更是虧空量很大,使得這一類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生產效益非常好。1、1、2 近年來,航天誘變育種已成為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外利用航天誘變育種技術培育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花卉及抗生菌等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系) 。經過衛(wèi)星搭載,生物在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及其他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產生了變異,也可激活細胞中的轉座子,使生物發(fā)生突變。1、1、3 珍稀食用菌杏鮑菇(pleur

3、otus eryngii),是一種品質優(yōu)良的大型傘菌,菌肉潔白肥厚,質地脆嫩,有苦杏仁味,素有“平菇王”之稱。食之可以改善胃腸功能,并有明顯的美容效果。入藥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其菌種搭載后在育種上有重要的意義,航天誘變育種已經成為我國空間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方面,開創(chuàng)了我國食用菌育種的新途徑。1、2 本所實施該項目的優(yōu)勢:1、2、1 我所位于綏中縣綏中鎮(zhèn),是我市食用菌產業(yè)重點培育的科技示范的龍頭企業(yè),重點扶持的珍稀食用菌出口創(chuàng)匯企業(yè)。2004年我所生產的“順成”牌杏鮑菇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是葫蘆島市唯一一家食用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F有設施栽培場地20000,產量2

4、00t. 1、2、2 所內有一支具有較高食用菌栽培管理水平的職工和技術隊伍,能夠解決食用菌栽培管理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確保食用菌生產的優(yōu)質、高效,為珍稀食用菌杏鮑菇的空間誘變育種研究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1、2、3 本所有恒溫庫一座,可控溫設施栽培場地1000,可保證實驗栽培的順利進行。同時本所技術力量較強,聘有教授、研究員、高級農藝師四人,技術依托單位和合作單位為中科院微生物所,東方紅宇航技術公司。2、相關領域國內外技術現狀和發(fā)展趨勢2、1 國內外技術現狀:2、1、1 航天育種起始于20世紀50-60年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3個國家成功進行了衛(wèi)星搭載的航天育種,我國進行了較為全面的

5、研究和應用,航天育種研究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87年我國開始將農作物種子搭載上天,中國科學院植物所、遺傳所、微生物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等科研單位將農作物種子和微生物材料送入太空,揭開了中國航天育種的序幕。在此后的10多次搭載中,先后將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花卉種子、蔬菜以及微生物菌株等等800多個品種搭載升空,經過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的農業(yè)專家和技術人員等的實驗選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培育出了一批高產、優(yōu)質的糧食作物,蔬菜的新品系,也從中選育出了一些對產量有突破性的突變株,農作物抗旱、抗?jié)澈涂共×σ裁黠@增強。2、1、2 微生物方面,中國科學院于1987、1990年先后兩次將赤霉素產生菌搭載衛(wèi)

6、星,搭載結果顯示效果提高;隨后,頭孢霉素工程菌、果膠酶淀粉酶產生菌、抗生素菌種、糖化酶、靈芝進行空間誘變育種,效果良好,許多在生產中已經得到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2 發(fā)展趨勢:2、2、1 伴隨著載人航天的實現,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產生了劃時代意義的變革。繼地球、海洋、天空之后,航天技術正把地球文明推向高遠浩瀚的宇宙。世界上頗有遠見的專家們都認為,近地軌道將是下一次新工業(yè)革命的場所。據美國空間政策中心預測,到2010 年,不含商業(yè)衛(wèi)星,美空間商業(yè)化收益可達6000 億至1萬億美元。2、2、2 我國在1986 年制定的“863” 計劃中,將空間植物學研究列入空間生命研究計劃,并

7、確定我國實施航天育種工程的策略為:加強航天育種,追蹤國際發(fā)展趨勢,提高我國作物育種水平。國務院批準了“航天育種工程”的重大項目,計劃發(fā)射返回式農業(yè)科研衛(wèi)星。為促進我國航天農業(yè)技術進步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也將加速我國航天農業(yè)高科技項目的產業(yè)化進程。即將發(fā)射的“種子衛(wèi)星”預計可搭載250300kg 作物種子,包括各類糧食、蔬菜、水果、苗木等種子。目前發(fā)射所需的各種技術條件已經具備,國家農業(yè)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以及中科院正在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一旦時機成熟,即可操作實施。我們所的5個珍稀藥用、食用菌種也在計劃發(fā)射之內。2、2、3 航天育種技術開辟了有效培育新品種及特異種質資源的新途徑,為人類進入航

8、天農業(yè)時代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開展空間育種技術研究和探索,是發(fā)展現代農業(yè)的一項全新嘗試,是當今世界農業(yè)領域中最尖端的科學技術課題之一,有著十分誘人的廣闊發(fā)展前景。3、技術路線3、1 研究內容:3、1、1 對第20顆返回式科學技術與實驗衛(wèi)星搭載的杏鮑菇、猴頭進行篩選,對其形態(tài)學、細胞學、生理學、分子生物學以及農藝性狀檢測,在2005年末2006年初培育出了性狀良好的株系,選出新的適用于生產的優(yōu)良品種,使其產品達到耐運輸、耐儲藏,提高產量20%左右,增加收入30%。 3、1、2計劃用二年時間擴大新品種生產面積, 2006年15000的生產面積,2007年100000的生產面積。3

9、、2 關鍵技術:3、2、1 菌種空間搭載,保證杏鮑菇菌種在空間生存。3、2、2 微生物菌種的篩選,保證在眾多的杏鮑菇菌種變異中篩選出有益的變異及杏鮑菇優(yōu)良性狀品種系列。3、2、3 性狀的檢測。3、2、4進行分子生物學的檢測,檢測基因的變化。3、3 工藝路線:菌種搭載菌種復壯菌種篩選(形態(tài)學、細胞學、生理學、農藝性狀)分子生物學的檢測新品種鑒定申請專利產業(yè)化發(fā)展。3、4 研究安排:研究過程分三步:第一步在2004年9月對杏鮑菇等菌種進行空間搭載。第二步2005年9月對搭載杏鮑菇菌種在中科院微生物所進行篩選。第三步對篩選出的杏鮑菇菌種進行菌種生產試驗,農學性狀觀察,同時對選育出的優(yōu)良菌株進行分子生

10、物學的檢測,新品種鑒定。4、市場需求分析杏鮑菇航天誘變育種,選育出新的優(yōu)良株系,將擴大珍稀杏鮑菇的栽培面積,效益也將隨之增加。食用菌產業(yè)以低投入高產出成為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首選項目,投入產出比都能達到1:1-2。高檔珍稀菇品價格更呈上升趨勢。4、1 國際市場珍稀食用菌品種需求量大:我國食用菌產品暢銷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法國和港澳地區(qū),需求量較大。發(fā)達國家視食用菌為純天然、無污染的保健食品,是他們主要食物來源,每年需大量進口。國外部分制藥廠每年不惜一切代價大量進口食用菌,部分食用菌已提煉成了珍貴的藥品和保健食品。如香菇“多糖”、靈芝“多糖”等針藥是一種很好的抗癌藥品,價值相當昂貴。天麻丸、片

11、劑、猴頭片劑、靈芝膏、靈芝茶等都有較高的治療和保健作用。食用菌產品在國際市場享有較高的聲譽,市場前景更加廣闊,珍稀食用菌杏鮑菇食之可以改善胃腸功能,并有明顯的美容效果。入藥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4、2國內市場消費潛力較大:我國在很久以前就有吃食用菌的習慣,特別是吃黑木耳、香菇、蘑菇、靈芝的歷史悠久。近幾年又推出了杏鮑菇、白靈菇、牛肝菌等新品種更受人們歡迎。目前我國食用菌年產量為78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65%以上,總產值314億元,創(chuàng)匯6億美元。我國已成為食用菌的出口和生產大國,其中雙孢菇占世界總量20%以上,香菇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我國香菇、平菇、木耳、茯苓、

12、銀耳、猴頭菌、草菇的產量已居世界第一。近年來一些珍稀菇類如杏鮑菇和白靈菇等珍稀類草腐菌的開發(fā),使玉米芯、麥秸、稻草、秸桿等農作物廢棄物得以充分利用,變廢為寶,發(fā)展空間極大。4、3 杏鮑菇航天搭載誘變育種:杏鮑菇航天搭載誘變育種將豐富我國杏鮑菇品種資源,同時培育出的杏鮑菇系列優(yōu)良品種,可一定程度滿足市場對杏鮑菇新品種的需求。5、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5、1 投資估算:本項目研究第三年共需資金80萬元,自籌60萬元,需無償拔款20萬元,具體內容如表一。5、2 資金籌措:本研究所自籌資金60萬元,需無償拔款20萬元。5、3 經費使用計劃(20062007)見附表二6、經濟與社會效益分析 6、1預期經濟效

13、益分析:食用菌產業(yè)以低投入高產出成為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首選項目,投入產出比都能達到1:1-2。高檔珍稀菇品價格呈上升趨勢,杏鮑菇去年價格達到10-40元/每公斤,白靈菇40-160元/每公斤。比如:一畝地大棚用來種植杏鮑菇,投料20000斤,投資12000元,室內發(fā)菌,利用大棚出菇,10月中旬入棚,到12月結束,可產杏鮑菇16000-20000斤,這段時間的每公斤不低于10元,扣去成本,可獲益6.8萬-8.8萬,杏鮑菇效益分析:每畝成本12000元,產菇1.8萬斤,收入5.4萬元,純收入4.4萬元。種菇結束后,還可種春季蔬菜,蔬菜產量要比平時增產10-30%,肥料投入量減50%的成本。因廢料菌

14、糠中的菌絲能抑制花葉病毒的侵染,而菌絲中又可分泌一些刺激植物生長的激素,所以還可提高作物產量,增強抗病能力。因此,開發(fā)珍稀菇品種杏鮑菇等對提高農民生活、增加農民收入非常有利。6、2 社會、環(huán)境效益分析:6、2、1 食用菌是面向國際市場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的好項目;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我國已講了20多年,但實際進展卻不十分令人滿意,其中原因就是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因此要發(fā)展那些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而且要發(fā)展那些在國際市場上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我國生產的食用菌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價格僅為國際市場的1/10甚至更低,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價格優(yōu)勢。由于是舉世公認的健康保健食品,其

15、消費是全球性的,但生產卻受勞動力成本和氣候條件制約,只能是局部性的。目前食用菌難以實現全部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發(fā)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高主要依賴于從發(fā)展中國家進口。發(fā)展食用菌產業(yè)恰好適合我國現階段國情。食用菌變廢為寶,是解決剩余勞動力難題的好產業(yè),我國發(fā)展食用菌產業(yè)可解決大量的城鄉(xiāng)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6、2、2 食用菌生產可以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一是將農副產品的下腳料變廢為寶。二是提高資源利用率,立體栽培、套種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菌糠可以作為飼料、肥料和燃料,達到改良土壤、促進轉化和解決能源和多重作用。發(fā)展食用菌可以使大量林業(yè)廢木屑及各種作物秸稈得以充分利用。1公斤秸稈可轉化0.5公斤蘑菇,產值2元以上。加之

16、我們北方具有得獨厚的氣候資源,適合菌絲生長,出菇質量好于南方,給我們實施該項目提供良好的基地環(huán)境。6、2、3 食用菌是當今世界風靡的熱銷食品:是高蛋白、低脂肪、無公害綠色保健食品。在經濟發(fā)達的歐美及東南亞國家消費量很大。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對食用菌需求增勢強勁。近幾年,在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酒店、賓館,食用菌消費已非?;鸨S狭巳藗儗Ρ=∑返男枨?。而且宜于調節(jié)市場供應時間和品種,其產品既可組織出口,還可投放國內大中城市超市等高層次消費市場。6、3我國發(fā)展食用菌優(yōu)勢:6、3、1 原料資源豐富:我國是農業(yè)生產大國,據粗略估計,年產各類秸桿以及林業(yè)副產品等大約5

17、億噸,這些都是發(fā)展食用菌的優(yōu)質原料,而且持續(xù)性強,綜合利用率高。但是,這些原料中絕大多數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應用,有的甚至變成垃圾。如果將其中大約五分之一的原料用于發(fā)展食用菌的話,其經濟效益不可估量。6、3、2 勞動力資源充足:我國擁有13億人口,人均耕地占有量較少,有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可用。加上食用菌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機械化程度低,絕大多數工藝流程完全靠手工操作,生產成本低。在國外,勞動力成本高,生產成本也相應提高,這正是我們發(fā)展食用菌生產的價格優(yōu)勢。也是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利條件和最大的優(yōu)勢。6、3、3符合綠色食品標準:是真正時尚的綠色食品,這給產品出口在質量上帶來很強的競爭

18、優(yōu)勢。6、3、4 符合我國國情:發(fā)展食用菌生產,對于調整我國農業(yè)產業(yè)結構,提高農民的收入,發(fā)展出口創(chuàng)匯產品,進行科技扶貧,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解決城鎮(zhèn)下崗職工在就業(yè)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6、4 產業(yè)化發(fā)展前景:歐美和日本等工業(yè)發(fā)達國家食用生產大部分采用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從拌料、裝袋、滅菌、接種、發(fā)菌、出菇、采菇及清床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使用機械操作。同時,采用空調設備、各種測量儀器以及自動化和半自動化裝置,調節(jié)控制溫度、濕度、水分、通風、光照等,創(chuàng)造最適合食用菌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 我國近十幾年來也開始大力發(fā)展食用菌機械,以推進食用菌機械化和工廠化栽培,提高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促進我國食用菌

19、業(yè)與世界各國的商貿接軌,這對我國食用菌行業(yè)的發(fā)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7、項目實施進度方案項目計劃在開始實施后,12個月內完成。7、1 2006年10月-2007年6月將航天育種二年來篩選的有益變異進行小規(guī)模生產栽培試驗,選育出農學性狀優(yōu)良的菌株,再進行同工酶檢測或者進行分子生物學的檢測,同時進行農學性狀檢測。申請新品種系列,進行產業(yè)化生產。7、2 2007年6月結束各項試驗內容,寫出課題研究報告,工作總結,于10月進行現場驗收、成果鑒定。7、3項目關聯行動,相關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國際合作落實情況。7、4、1 2006年在原10000設施栽培基礎上,再增加5000用于杏鮑菇選種后

20、的試驗栽培。7、4、2 購置試驗所需的儀器,引進國內外食用菌珍稀品種,進行航天搭載誘變育種。 7、4、3 為使項目成果產業(yè)化應用,本所在原生產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增加設施栽培面積10000并優(yōu)價提供杏鮑菇新菌種,預計2006年產量250t。帶動農戶進行產業(yè)化生產。 7、4、4 葫蘆島市政府確定綏中縣食用菌研究所為2006年重點支持的產業(yè)化發(fā)展單位。7、4、5 2004年我所生產的“順成”牌杏鮑菇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7、5 現有工作條件:7、5、1 申請單位的基本情況:綏中縣食用菌研究所是一個以生產、科研、技術推廣、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民營企業(yè),現有員工34人,技術人員9名,總投資300萬元,

21、年生產能力300萬棒(袋),年產值300萬元,年利潤60萬元。擁有拌料機、裝袋機、滅菌鍋爐(常壓、高壓)、高壓滅菌柜、氧離子滅菌器、恒溫箱、顯微鏡、包裝機、超凈工作臺及小型恒溫庫等生產設施,產品有杏鮑菇、白靈菇、茶薪菇等20多個品種,其中以杏鮑菇、白靈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種為主,產品暢銷國內、國外。7、5、2 技術依托單位、合作單位基本情況: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及完善的現代化的生理、生化檢測設備。為試驗提供可靠的高精度檢測數據,其研究手段達到定性、量化水平。真菌研究室首席科學家魏江春院士及五位博士、博士后保證了此項試驗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東方紅宇航技術公司實施菌種的空間搭載,保證菌

22、種在空間生存提供技術及設備服務。中國航天育種第一人蔣興村教授同時作為試驗基地綏中縣食用菌研究所項目實施技術負責人。7、6 申請人基礎條件:本人于一九八八年函授畢業(yè)于沈陽農業(yè)大學園藝系蔬菜專業(yè),九四年開始從事食用菌生產。本人曾榮獲遼寧省“再就業(yè)名星”、全國“雙學雙比”先進女能手等榮譽稱號。研究所被東三省食用、藥用真菌協會評為“先進科研單位”、葫蘆島市政府授予食用菌產業(yè)的“龍頭企業(yè)”。 經 費 概 算附表一項 目數 量單價(萬元)金額(萬元)實驗人工費全年 4新購生產用具費500套0.015分子生物學檢測費1010改擴進恒溫庫費125m3100012.3新建接種室費1個55水電費3燃料費3運輸費2

23、調研費3.2糖酸測定儀1個0.30.3vc測定儀1個0.40.4電子天平1臺0.40.4奧林巴斯攝像顯微鏡1臺22超聲波加濕器3組0.61.8接種超凈工作臺1臺1.61.6接種室風淋凈化門1個1.61.6真空泵1臺11高精度電子測溫器1臺0.40.4其它檢測設備2成果鑒定費3實驗管理費全年2微型冷藏車1臺1414不可預見費2合計:80萬經費使用計劃(2006-2007年)附表二 年度項目金額(萬元)備注 分子生物學檢測費10實驗人工費4 新購生產用具費5改擴進恒溫庫費12.3 包括建預冷室新建接種室費5水電費3 燃料費3 運輸費2 運輸費3.2 糖酸測定儀0.3 vc測定儀0.4電子天平0.4

24、奧林巴斯攝像顯微鏡2超聲波加濕器1.8接種超凈工作臺1.6接種超凈工作臺1.6 真空泵1 高精度電子測溫器0.4其它檢測設備2 成果鑒定費3實驗管理費2 微型冷藏車14 不可預見費2 合計:80萬 注以上含自籌費年產7000噸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可行性研究報告年產7000噸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可行性報告第一章 項目背景及意義食用菌作為國際公認的健康食品,在國內外市場極為暢銷,近年來,全球食用菌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長,而我國年增長速度更是高達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藥兼用的菌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低熱量的特點,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類和

25、可食性纖維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對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顯的食療價值。食用菌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味道鮮美。它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二十一世紀天然、營養(yǎng)、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目前發(fā)達國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達20公斤,而我國僅5公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科學膳食意識的不斷提高,食用菌市場發(fā)展?jié)摿艽?。因此,開發(fā)食用菌產業(yè)具有廣闊的市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xxx縣發(fā)展食用菌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為了促進高效農業(yè)發(fā)展,近兩年當地政府把食用菌作為主導產業(yè)來抓,目前已經形成遠近聞名的工廠化栽培金針菇產業(yè)集群,有利于帶動品質更優(yōu)的杏鮑菇產業(yè)發(fā)展。

26、xxx縣是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縣,豐富的意楊樹林造成的氣候條件也特別適宜食用菌的生產,農村經濟主要以種植業(yè)和林業(yè)為主,農副產品下腳料如玉米芯、棉籽殼及木材加工產品下腳料木屑等到資源非常豐富,這些正是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生產的主要原料。當地勞動力資源豐富,食用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發(fā)展食用菌生產為返鄉(xiāng)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xxx縣位于全國首批開放城市連云港的南大門,200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明確提出連云港經濟規(guī)劃以港口經濟和現代高效農業(yè)為主,省政府更明確了具體項目規(guī)劃,這為該項目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326、327省道橫貫縣域東西,204國道和沿海、寧連高速

27、縱穿南北,交通便捷,貨運暢通。食用菌產業(yè)銷售地主要集中在環(huán)渤海地區(qū)、長三角地區(qū)、珠三角地區(qū)。連云港目前已被納入“長三角經濟圈”,從xxx到達南京、上海只需2-4個小時,將來高鐵通車還可以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對產品銷售非常有利。珍稀食用菌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種品質優(yōu)良的大型傘菌,菌肉潔白肥厚,質地脆嫩,味如杏仁及鮑魚,營養(yǎng)豐富,素有“平菇王”之稱,食之可以改善胃腸功能,并有明顯的美容效果,入藥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而且產量較高,一般純棉籽殼或棉籽殼與木屑混合料,生物轉化率可達60%左右。杏鮑菇屬低溫性品種,出菇溫度為13-18。該品種在國

28、內外市極為暢銷,如進行工廠化生產,周年供貨,每噸售價達8000-16000元人民幣,價格看好,效益可觀。金針菇學名毛柄金錢菌,又稱毛柄小火菇、構菌、樸菇、冬菇、樸菰 、凍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為:eniki mushroom,植物學名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故稱金針菇,屬傘菌目白蘑科金針菇屬,是一種菌藻地衣類。金針菇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工廠化周年栽培金針菇、杏鮑菇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現代化食用菌生產技術,其特點為工廠化周年生產,實行環(huán)境控制智能化,生產操作自動化,產品質量標準化,產品符合出口標準。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的產

29、業(yè)政策方向,適合本地自然條件,有利于開發(fā)新優(yōu)品種,促進當地食用菌產業(yè)升級,帶動食用菌產品出口外銷,為實現把xxx縣打造成全省最大、全國知名的食用菌之鄉(xiāng)的目標,促進當地食用菌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二章 市場分析及預測一、我國食用菌產銷情況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每年生產600多萬噸各種食用菌,這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物質生活。但品種主要集中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國普遍栽培的幾種食用菌上,而且生產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節(jié)?,F在逐漸增加了杏鮑菇、靈芝、竹蓀、雞腿菇、楊樹菇、大球蓋菇、阿魏菇等20多種,品種達30余種,但在高溫的夏季,采用傳統技術大部分食用菌還無法生產,栽培的品種更少。我國食用菌產品

30、主要靠內銷,食用菌歷來作為高端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機會吃上。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費能力迅速增強,但由于生產能力不足,價格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國人均年占有量僅5公斤,不及發(fā)達國家的四分之一。通過工廠化生產,將有助于食用菌產量的迅速提高,人們購買新鮮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費量也將明顯增加。我國食用菌產品的出口主要是干菇、鮮菇和鹽漬菇,其中以鮮茹出口效益最高。二、世界主要國家食用菌產銷情況 在全球范圍內,食用菌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美,日本是亞洲的食用菌生產大國,1990年食用菌總產值(除雙孢菇外地達2769億日元。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和設備先進,已實現

31、生產的園藝化和機械化,部分產品實現了周年生產周年供應。在國際市場上,日本香菇由于質量上乘每噸賣價達2.8-3.2萬美元,比我國香菇的每噸0.8-1.2萬美元高出近2倍。韓國也是亞洲主要的食用菌生產國,利用稻草作為栽培原料年產平茹3萬噸,蘑菇2萬噸。韓國香茹在國際上也很有競爭力,是日本的主要競爭對手,年出口約450噸。在歐洲,法國是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國,雙孢菇年產量20-22萬噸(鮮),產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國和歐洲蘑菇的供應基地。法國還建有歐洲最大的蘑菇菌種生產中心,生產谷粒菌種,銷售到各個國家。荷蘭的蘑菇栽培技術非常先進,已經實現了機械采菇,蘑菇產量15萬噸左右。荷蘭還建有蘑菇堆肥

32、中心,向國外出口蘑菇堆肥。英國是歐洲的主要蘑菇生產國,大小菇場約500個年產量12萬噸左右,主要用于本國市場。德國的蘑菇產量約5萬噸。不足部分主要從荷蘭、法國和中國進口。杏鮑菇人工栽培研究起始于法國、意大利和印度,首次開展人工栽培試驗,日本于上世紀90年代實現商品性工廠化生產。三、金針菇、杏鮑菇市場分析金針菇據測定,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于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fā)育的功能。金針菇干品中含蛋白質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纖維達7.4%,經常食用可防治潰瘍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針菇內所含的一種物質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針菇既是一種美味食品,又是

33、較好的保健食品,金針菇的國內外市場日益廣闊。金針菇人工栽培技術并不復雜,只要能控制好環(huán)境條件,就容易獲得穩(wěn)定可靠的產量。在作為食材時,金針菇特別是涼拌菜和火鍋的上好食材,其營養(yǎng)豐富,清香撲鼻而且味道鮮美,深受大眾的喜愛。杏鮑菇是我國食用菌家庭中的新秀,由于其質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適合保鮮、加工和烹調,深受消費者歡迎。近年來,杏鮑菇栽培在我國發(fā)展速度較快,栽培地區(qū)已從南方擴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術不斷完善。目前,我國杏鮑菇的市場主要有兩個方面: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消費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檔飯店鮮菇消費為主。由于杏鮑菇價格較高,要真正進入普通百姓家庭,還需要3-5年時間。日本市場:近兩

34、年來,日本杏鮑菇市場需求猛增,產品供不應求,這極大地刺激我國杏鮑菇生產和基礎的形成。杏鮑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個產品:a保鮮杏鮑菇出口,通過空運或保鮮香菇拼柜海運出口。b鹽漬菇出口,將杏鮑菇加工成鹽水菇出口日本。c清水菇罐頭出口,將切片后的杏鮑菇加工成清水罐頭出口日本。預計今后幾年內杏鮑菇市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價格比較穩(wěn)定,普通產地收購價基本保持在8元/公斤左右,反季節(jié)工廠化生產價格將更高。第三章 建設規(guī)模及建設內容一、建設規(guī)模:設立xxx食用菌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投資2000萬元建工廠化食用菌廠一座,占地面積80畝,年產杏鮑菇5000噸;投資500萬元建設90畝食用菌(主要是金針菇)大

35、棚,帶動周邊農戶發(fā)展大棚金針菇、杏鮑菇、茶樹菇、秀珍菇、香菇等食用菌生產;投資500萬元建設500平方米辦公場所,設立食用菌經紀人公司及派駐一線城市分公司,搭建市場營銷平臺及網絡營銷整合,銷售自有產品及農業(yè)園區(qū)其它食用菌生產企業(yè)產品,解決農戶及相關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廠家產品銷售后顧之憂。利用北環(huán)路交通優(yōu)勢,搞活縣域內及周邊相鄰城市食用菌市場交易流通。二、建設內容 工廠化食用菌廠:杏鮑菇生產車間全部采用恒溫庫標準建造,室內采用程控恒溫技術,杏鮑菇的生長過程全部由電腦控制和記錄。采取瓶栽和袋栽兩種方式,自動化機械生產菌包,特別是采用開口式塑料瓶來培養(yǎng)菌種,采用塑料瓶來培養(yǎng)菌種,養(yǎng)菌效果好,產品質量高

36、,雖然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可以反復利用20年,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還減少了一次性塑料菌包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一)土建工程1、建培養(yǎng)出菇房18000平方米。2、建培養(yǎng)架50000平方米,為鐵架結構。3、建生產場地10000平方米,包括混凝土地面、水池設施、冷卻塔、冷藏倉庫、菌種室、接種凈化室等設施。(二)儀器設備購置1.315kw變壓器2臺、制冷機120臺、鍋爐1臺、大型高壓來菌柜2臺、自動裝瓶機2臺、自動接種機2臺、廣口塑料瓶200萬只、以及拌料機、粉碎機、自動傳輸裝置等。食用菌大棚:建設標準食用菌大棚200套,長30米,寬6米,棚距2米,兩排大棚間距8米,鋼架結構,泡沫覆蓋保溫,抗老化黑膜覆蓋,

37、外罩草簾,兩頭水泥磚封閉,塑鋼門窗通風對流,砂石路連接,混凝土地面,拌料場1000平方。第四章 技術方案一、總體思路:1、金針菇、杏鮑菇可以人工控溫、控濕、光照、氧氣進行周年栽培;2、培養(yǎng)基配方主要以棉籽殼為主,適量添加麩皮、玉米粉等營養(yǎng)成份;3、通過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氣性、滅菌時間、接種量的大小、菌絲萌發(fā)的快慢、接種成功率和產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學的生產技術;4、對菇房內影響菇類生長的各種溫、光、氣、濕等條件進行控制,以實現高產穩(wěn)產;5、帶動周邊農戶進行普通大棚食用菌生產。二、技術路線:杏鮑菇工廠化生產比雙孢蘑菇和金針菇遲,發(fā)展時間不長,其工藝技術有待成熟和完善。

38、其基本工藝模式是:配料-裝瓶-來菌-自動化接種-發(fā)菌培養(yǎng)-后熟培養(yǎng)-搔菌-催蕾-育菇-采收。三、技術目標:1、技術指標:杏鮑菇生物轉效率60%以上,日生產杏鮑菇2萬瓶、3萬袋,年生產杏鮑菇5000噸;日產金針菇15000袋,金針菇2000噸。2、工廠化栽培:主要解決菇房內影響菇類生長的各種溫、光、氣、濕條件,以實現每天都有鮮菇出產的周年栽培。3、選用栽培食用菌的適宜配方:利用棉籽殼等栽培杏鮑菇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并協調處理培養(yǎng)料的吸水、保水及通氣問題。4、總結出適合于當地的食用菌工廠管理技術,為工廠化生產示范推廣提供保證。第五章、實施進度自2010年7月開始,5個月內完成食用菌大棚施工,4個

39、月內完成一期工廠化基礎設施,完成投資2000萬元,同時提前培養(yǎng)菌包, 2011年4月完成二期投資1000萬元。2011年4月金針菇、杏鮑菇產品上市,并進一步擴大生產規(guī)模,并且建立完善的市場營銷體系。第六章、市場營銷采取公司產品和半緊密型協作農戶產品差異化種植,形成公司產品多樣化、系列化,統一產品質量要求,規(guī)范生產。設立食用菌經紀人公司,培養(yǎng)精干營銷人員,構建一、二線城市銷售網絡,通過設立一、二線城市直銷公司,采取進大型超市及大企事業(yè)員工餐廳由直銷公司負責。中高檔餐廳、農貿批發(fā)市場由當地經銷商代理,或設立門市(柜、點等)銷售。設立公司網站,通過付費網絡資源如百度、阿里巴巴、農業(yè)網等整合網絡銷售,

40、提高產品知名度。積極爭取出口自貿權,做好出口型食用菌銷售工作,為出口創(chuàng)匯,開拓國際市場而努力。通過經紀人公司注冊十余個食用菌商標,主打兩個商標,采取特許授權的方式,細化超市、餐廳、批發(fā)市場、出口型銷售品牌,使各不同客戶之間品牌差異化,避免品牌價格差別競爭,可通過特許商標貼牌方式,定點采購包銷農戶生產的食用菌銷售。做好縣域內超市及市場銷售工作,積極覆射周邊城市,如連云港、鹽城、淮安、宿遷等地區(qū),搶占市場份額,為銷售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解決相當一部分產品銷售風險。夯實企業(yè)生產底氣,樹立企業(yè)形象,促進企業(yè)良性循環(huán),為后續(xù)發(fā)展提供動力,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前進。第七章 環(huán)境保護、勞動安全一、設計依據

41、(1)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2)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定(1987年3月20日國環(huán)字1987.002號國家計委、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3)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hzbi-1999;(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92;(5)惡臭污染排放標準gb14554-93;(6),工業(yè)企業(yè)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二、污染源 本項目的污染源主要是用來培育食用菌的培養(yǎng)基。三、環(huán)保措施和方案 經培育金針菇、杏鮑菇后的培養(yǎng)基料是很好的農業(yè)生產肥料,可以直接用于農作物施肥,還可以再利用生產雞腿菇、草菇等。是否能加工成民用碳正在考證。四、

42、環(huán)境保護標準污水 ph69,bods150mg/升,codcr150mg/升,懸浮物300mg/升。五、勞動安全與衛(wèi)生1、本項目在生產過程中雖然沒有產生有害物質和有害氣體,但總的原則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正常生活和生產。2、在總體布置上,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均按國家防火規(guī)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區(qū)設備置消防給水管道設施,室內設置泡沫滅火器。為避免觸電、機械事故發(fā)生,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要做接地保護,配電系統采用零保護,機械傳動部分要加罩保護,其余各項設備均采用安全保護。并建立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3、生產管理人員按規(guī)定配備工作及勞保用品,員

43、工上崗前要進行安全知識培訓。4、搞好安全衛(wèi)生,為職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產勞動條件,對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經濟效益等都有積極作用,故在安全衛(wèi)生方面,要按照勞動法、食品衛(wèi)生法等有關法規(guī)、完善各種安全衛(wèi)生制度,從根本上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第八章 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管理一、經營管理:食用菌廠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二、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工廠下設生產部、技術部、供銷部、財務部、行政部,行管人員定員15人,常年用工200人。三、勞動管理:按國家勞動法和企業(yè)法規(guī)定,員工采取就地招聘,可以帶動300名農民工就業(yè)。建立嚴格的聘用手續(xù),所有管理人員及員工必須與企業(yè)簽定勞動合同,經職業(yè)培訓,考核合格

44、后上崗。員工必須按合同履行職責,服從企業(yè)管理,執(zhí)行企業(yè)各規(guī)章制度。四、人員培訓:根據現有的技術力量和項目規(guī)模及管理需要,對員工除上崗的培訓外,定期分批將管理部門有關人員選送到有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修學習,提高各層次人員的科技素質,更好地為項目服務。此外,企業(yè)還應經常聘請協作的大專院校、科研部門等一些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到企業(yè)指導生產和根據生產需要定期上技術培訓課,從而提高職工的科技水平。通過采取各種措施,使項目實施自始至終都能按最先進的技術水平進行生產,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第九章 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分析 本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杏鮑菇的生物轉化率為60%,每天投培養(yǎng)

45、基干料重量25000公斤,每袋平均產量約0.3公斤,年總產5000噸,年銷售收入4000萬元,農戶大棚栽培生產金針菇、茶樹菇、秀珍菇等食用菌400萬包,產值800萬元,該項目為農業(yè)生產項目,按國家規(guī)定免稅征銷售稅金,年利潤總額1300萬元。項目的財務效益很好,經濟效益顯著。二、社會效益分析 項目完成后,將改變我縣食用菌生產夏季品種單一、依靠外地供貨的局面,并且充分利用農作物的副產品,投入少,效益顯著。因此,出口杏鮑菇工廠化生產,滿足了市民的菜藍子需求,特別是擴大產品出口,增加外匯,將為增加農民和下崗工人的就業(yè)機會和地方財政收入,發(fā)展地方經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年產7000噸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

46、菌可行性研究報告年產7000噸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可行性報告第一章 項目背景及意義食用菌作為國際公認的健康食品,在國內外市場極為暢銷,近年來,全球食用菌產業(yè)的發(fā)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長,而我國年增長速度更是高達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長態(tài)勢。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藥兼用的菌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低熱量的特點,含有豐富的無機鹽類和可食性纖維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對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顯的食療價值。食用菌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味道鮮美。它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二十一世紀天然、營養(yǎng)、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們的青睞。目前發(fā)達國家

47、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達20公斤,而我國僅5公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科學膳食意識的不斷提高,食用菌市場發(fā)展?jié)摿艽?。因此,開發(fā)食用菌產業(yè)具有廣闊的市前景和良好的經濟效益。xxx縣發(fā)展食用菌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為了促進高效農業(yè)發(fā)展,近兩年當地政府把食用菌作為主導產業(yè)來抓,目前已經形成遠近聞名的工廠化栽培金針菇產業(yè)集群,有利于帶動品質更優(yōu)的杏鮑菇產業(yè)發(fā)展。xxx縣是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縣,豐富的意楊樹林造成的氣候條件也特別適宜食用菌的生產,農村經濟主要以種植業(yè)和林業(yè)為主,農副產品下腳料如玉米芯、棉籽殼及木材加工產品下腳料木屑等到資源非常豐富,這些正是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生產的主要原料。當地勞動力資源豐

48、富,食用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發(fā)展食用菌生產為返鄉(xiāng)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xxx縣位于全國首批開放城市連云港的南大門,200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明確提出連云港經濟規(guī)劃以港口經濟和現代高效農業(yè)為主,省政府更明確了具體項目規(guī)劃,這為該項目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326、327省道橫貫縣域東西,204國道和沿海、寧連高速縱穿南北,交通便捷,貨運暢通。食用菌產業(yè)銷售地主要集中在環(huán)渤海地區(qū)、長三角地區(qū)、珠三角地區(qū)。連云港目前已被納入“長三角經濟圈”,從xxx到達南京、上海只需2-4個小時,將來高鐵通車還可以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對產品銷售非常有利。珍稀食用菌杏鮑菇(

49、pleurotus eryngii),是一種品質優(yōu)良的大型傘菌,菌肉潔白肥厚,質地脆嫩,味如杏仁及鮑魚,營養(yǎng)豐富,素有“平菇王”之稱,食之可以改善胃腸功能,并有明顯的美容效果,入藥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而且產量較高,一般純棉籽殼或棉籽殼與木屑混合料,生物轉化率可達60%左右。杏鮑菇屬低溫性品種,出菇溫度為13-18。該品種在國內外市極為暢銷,如進行工廠化生產,周年供貨,每噸售價達8000-16000元人民幣,價格看好,效益可觀。金針菇學名毛柄金錢菌,又稱毛柄小火菇、構菌、樸菇、冬菇、樸菰 、凍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為:eniki mushroom,植物學名為flam

50、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故稱金針菇,屬傘菌目白蘑科金針菇屬,是一種菌藻地衣類。金針菇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工廠化周年栽培金針菇、杏鮑菇是近年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現代化食用菌生產技術,其特點為工廠化周年生產,實行環(huán)境控制智能化,生產操作自動化,產品質量標準化,產品符合出口標準。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的產業(yè)政策方向,適合本地自然條件,有利于開發(fā)新優(yōu)品種,促進當地食用菌產業(yè)升級,帶動食用菌產品出口外銷,為實現把xxx縣打造成全省最大、全國知名的食用菌之鄉(xiāng)的目標,促進當地食用菌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二章 市場分析及預測一、我國食用菌產銷情況 我

51、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每年生產600多萬噸各種食用菌,這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物質生活。但品種主要集中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國普遍栽培的幾種食用菌上,而且生產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節(jié)。現在逐漸增加了杏鮑菇、靈芝、竹蓀、雞腿菇、楊樹菇、大球蓋菇、阿魏菇等20多種,品種達30余種,但在高溫的夏季,采用傳統技術大部分食用菌還無法生產,栽培的品種更少。我國食用菌產品主要靠內銷,食用菌歷來作為高端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機會吃上。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費能力迅速增強,但由于生產能力不足,價格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國人均年占有量僅5公斤,不及發(fā)達國家的四分之一。通過工廠化生產,將

52、有助于食用菌產量的迅速提高,人們購買新鮮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費量也將明顯增加。我國食用菌產品的出口主要是干菇、鮮菇和鹽漬菇,其中以鮮茹出口效益最高。二、世界主要國家食用菌產銷情況 在全球范圍內,食用菌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美,日本是亞洲的食用菌生產大國,1990年食用菌總產值(除雙孢菇外地達2769億日元。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和設備先進,已實現生產的園藝化和機械化,部分產品實現了周年生產周年供應。在國際市場上,日本香菇由于質量上乘每噸賣價達2.8-3.2萬美元,比我國香菇的每噸0.8-1.2萬美元高出近2倍。韓國也是亞洲主要的食用菌生產國,利用稻草作為栽培原料年產平茹3萬噸,蘑菇2萬噸

53、。韓國香茹在國際上也很有競爭力,是日本的主要競爭對手,年出口約450噸。在歐洲,法國是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國,雙孢菇年產量20-22萬噸(鮮),產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國和歐洲蘑菇的供應基地。法國還建有歐洲最大的蘑菇菌種生產中心,生產谷粒菌種,銷售到各個國家。荷蘭的蘑菇栽培技術非常先進,已經實現了機械采菇,蘑菇產量15萬噸左右。荷蘭還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國外出口蘑菇堆肥。英國是歐洲的主要蘑菇生產國,大小菇場約500個年產量12萬噸左右,主要用于本國市場。德國的蘑菇產量約5萬噸。不足部分主要從荷蘭、法國和中國進口。杏鮑菇人工栽培研究起始于法國、意大利和印度,首次開展人工栽培試驗,日本于上世

54、紀90年代實現商品性工廠化生產。三、金針菇、杏鮑菇市場分析金針菇據測定,金針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于一般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fā)育的功能。金針菇干品中含蛋白質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纖維達7.4%,經常食用可防治潰瘍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針菇內所含的一種物質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針菇既是一種美味食品,又是較好的保健食品,金針菇的國內外市場日益廣闊。金針菇人工栽培技術并不復雜,只要能控制好環(huán)境條件,就容易獲得穩(wěn)定可靠的產量。在作為食材時,金針菇特別是涼拌菜和火鍋的上好食材,其營養(yǎng)豐富,清香撲鼻而且味道鮮美,深受大眾的喜愛。杏鮑菇是我國食用菌家庭中的

55、新秀,由于其質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適合保鮮、加工和烹調,深受消費者歡迎。近年來,杏鮑菇栽培在我國發(fā)展速度較快,栽培地區(qū)已從南方擴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術不斷完善。目前,我國杏鮑菇的市場主要有兩個方面: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消費量在逐年增加,以各大高檔飯店鮮菇消費為主。由于杏鮑菇價格較高,要真正進入普通百姓家庭,還需要3-5年時間。日本市場:近兩年來,日本杏鮑菇市場需求猛增,產品供不應求,這極大地刺激我國杏鮑菇生產和基礎的形成。杏鮑菇出口日本主要有三個產品:a保鮮杏鮑菇出口,通過空運或保鮮香菇拼柜海運出口。b鹽漬菇出口,將杏鮑菇加工成鹽水菇出口日本。c清水菇罐頭出口,將切片后的杏鮑菇加工

56、成清水罐頭出口日本。預計今后幾年內杏鮑菇市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價格比較穩(wěn)定,普通產地收購價基本保持在8元/公斤左右,反季節(jié)工廠化生產價格將更高。第三章 建設規(guī)模及建設內容一、建設規(guī)模:設立xxx食用菌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元,投資2000萬元建工廠化食用菌廠一座,占地面積80畝,年產杏鮑菇5000噸;投資500萬元建設90畝食用菌(主要是金針菇)大棚,帶動周邊農戶發(fā)展大棚金針菇、杏鮑菇、茶樹菇、秀珍菇、香菇等食用菌生產;投資500萬元建設500平方米辦公場所,設立食用菌經紀人公司及派駐一線城市分公司,搭建市場營銷平臺及網絡營銷整合,銷售自有產品及農業(yè)園區(qū)其它食用菌生產企業(yè)產品,解決農戶及相關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廠家產品銷售后顧之憂。利用北環(huán)路交通優(yōu)勢,搞活縣域內及周邊相鄰城市食用菌市場交易流通。二、建設內容 工廠化食用菌廠:杏鮑菇生產車間全部采用恒溫庫標準建造,室內采用程控恒溫技術,杏鮑菇的生長過程全部由電腦控制和記錄。采取瓶栽和袋栽兩種方式,自動化機械生產菌包,特別是采用開口式塑料瓶來培養(yǎng)菌種,采用塑料瓶來培養(yǎng)菌種,養(yǎng)菌效果好,產品質量高,雖然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可以反復利用20年,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還減少了一次性塑料菌包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一)土建工程1、建培養(yǎng)出菇房18000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