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_第1頁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_第2頁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_第3頁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_第4頁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課題在潮濕環(huán)境中鐵生銹的原理課題組成員石選一 楊清 宋曉倩 王曉張 陳浩忠課題組組長石選一班級09.12指導教師趙曉玲研究背景:(為什么提出該研究課題,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在學習“金屬鈉”這一節(jié)內容時,研究金屬鈉在空氣中的一系列變化。但由于金屬鈉比較危險,所以學生提出研究鐵生銹的原理。課題研究內容:(對本課題已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如已收集的資料;研究本課題存在哪些困難,針對課題研究中的困難,將采取什么措施,如怎樣保證研究時間等。)鐵生銹的原因研究計劃(研究分幾個階段進行,時間如何分配,負責人是誰;采取哪些研究方法或手段等)09.9.10 做好實驗準備09.9.11 訪

2、問老師、查閱資料09.9.12 觀察實驗09.9.13 整理資料、分析結果、撰寫報告預期的成果(論文、調查報告、制作模型、實驗報告等)及完成時間實驗報告表達形式(文字、圖片、實物、音像資料等)文字報告撰寫人:(簽名)陳浩忠課題組組長:(簽名)石選一指導教師意見(主要對課題的可行性、特色、研究價值等進行簡要評價)可以 指導教師(簽名):趙曉玲 09年 09 月 10 日學校審核意見填寫說明:1、開題報告一式二份,一份交教科處,一份交指導老師(期末交到綜合實踐科組存檔),2、報告一律用藍色或黑色鋼筆填寫。3、字跡要求端正、清楚;不得隨意涂改。4、建議按以上格式使用電腦打印。實踐“校本教研”創(chuàng)辦特色

3、學校課題開題報告 編輯:教務處時間:2011-12-7 16:48:05瀏覽:46一、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校本教研的提出及發(fā)展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背景:一方面,教育體制改革促進了學校校本意識的覺醒。計劃經(jīng)濟時代,學校的所有計劃、行動都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框定,學校只需循規(guī)蹈矩,照章辦事。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僵化的板塊逐漸開始松動。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頒行,中小學校開始了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開校長負責制始推行,與之相配套的是實行聘任制、崗位責任制和按勞分配制。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傳統(tǒng)的國家課程一分為三,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類,其中由學校自主設置

4、的課程即校本課程在中學階段占到課程總量的16%。由此可見,教育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使學校辦學自主權日益擴大,學校對辦學方向、課程設置、教學研究、師資招聘等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校本意識在逐漸增強。另一方面,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呼喚以校為本的特色辦學。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強調意味著學校教育必須破除統(tǒng)一性,重視差異性,凸現(xiàn)個性。長期以來,學校作

5、為一個辦學個體,只是注重了學校辦學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各自學校的不同特點,忽視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作為個體的學校來說,其歷史、內外環(huán)境、教師、學生及發(fā)展定位與另一所學校都是存在差異的,而正是這些差異性構成了學校的特色。這種特色的必然結果是其所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正是由于學?!靶1尽碧厣慕逃虒W,才促進了學生個性特長的形成。因此,為了實施素質教育,學校必須基于自己學校的現(xiàn)實,尋找自身的辦學出路和辦學特色,探索“校本”的辦學特色之路。由此可見,積極努力地探索與實踐校本教研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華東師范大學鄭金洲博士認為,校本主要落實、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校本研究、校本培訓、校本課程和校本

6、管理。校本研究是起點,校本培訓是中介,校本課程開發(fā)是落腳點,校本管理則貫穿滲透在它們中間,起著組織、協(xié)調的作用。因此,校本教研是開展校本活動的起點和基礎,是整合校本培訓、校本管理和校本課程的中心和紐帶。沒有校本教研,就談不上校本培訓、校本管理和校本課程。其次,校本教研是創(chuàng)辦學校特色的重要支撐。如前所述,創(chuàng)辦學校特色是培養(yǎng)學生特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是學校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呼喚,已成為當代中小學的辦學方向與追求。創(chuàng)辦學校特色需要特定的條件,包括校長的風格、教師的特長、學校的底蘊和社區(qū)的環(huán)境等。校本教研正是廣大學校創(chuàng)辦特色的一條可探索道路。在以課題研究為核心的校本教研中,學??梢酝ㄟ^研

7、究與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深入挖掘學校發(fā)展的潛力,確定學校的發(fā)展方向,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逐漸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我校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圍繞學校實際,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工作。2000年,學校提出實施“科研興校”工程,三年來總共投入資金超過30萬,申報了省教科課題加強教研組建設實施科研興校工程(獲市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下設三十一個子課題。教師人人參與研究,人人參與課題,立足課堂,努力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不斷反思、不斷探索。有一大批教師在研究中成長為教科研骨干,有多位教師被評為“省教壇新秀”“全國數(shù)學競賽優(yōu)秀指導師”“市教壇新秀”“市級競賽優(yōu)秀指導師”等。學校的集體研究成果中學教研組建設論綱

8、于2001年由西北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科研興校的認識與實踐在2003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學校形成了比較濃郁的科研氛圍,學校也因此被評2002-2003年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總結近幾年來的教研工作,學校認為:1、“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的教研理念,是解決學校實際問題的有效手段,應該作為學校一項長期、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今年學校通過自身努力已經(jīng)成為市“校本教研”示范學校之一。2、廣泛開展各類“以校為本”教育教學研究是“校本教研”的初級階段,校本教研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并形成系統(tǒng)的學校校本特色文化,包括教師的教學特色、學生發(fā)展特色與學校的辦學特色,使得學校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與學生的發(fā)展三者

9、有機融合、共同促進。二、課題研究綜述“校本”這一概念源自西方發(fā)達國家。美國于90年代提出“school-basedin-service-educationmodel”意即“基于學校的教育服務”,其英文關鍵詞是“school-based”,其含義一是基于學校,二是在學校中,三是為學校。我國教育學者翻譯過來之后,在不同場合組建了不同名詞,如校本課程、校本培訓、校本管理、校本發(fā)展等等。最近幾年,它又被用于頗具我國特色的中小學教育行為教學研究領域,于是,又有了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的說法,簡稱為“校本教研”。近幾年,對校本教研的探索與實踐主要從校本教研理念的探討、校本教研的內容、校本教研的實施模式等幾個方

10、面進行。正確的教育理念是辦學成功的根本,同樣,對校本教研的正確理解也是正確實施校本教研的前提與根本,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與探索,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三個基本理念:1、學校是校本教研研究的基地。校本教研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基地,意味著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教學研究的問題是從學校教學實踐中歸納和匯集的,而不是預設和推演的,要在學校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2、教師是校本教研研究的主體。校本教研認為教學研究不能只是少數(shù)專職研究人員的專利,還應是所有教師的權力和責任。只有當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以研究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從事的教學工作,并且在這個過程中

11、不斷提高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學校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3、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是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校本教研直接目的是為了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身心的健全發(fā)展,這是體現(xiàn)學校辦學水平的主要內容。校本教研是對以學校為基礎的教育教學研究的寬泛概括,具體到校本教研的內容與形式,許多理論與實踐工作者作出了積極探索。杜志四、姜莉茗等認為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包括下面幾方面內容:以即時案例為載體的個體反思研究;以課例為載體的課堂行動研究;以互動研討為主要形式的專題性研究;以問題為先導的課題行動研究。另外有些研究者也將公開課教學、集體研討備

12、課、落實校本培訓等內容作為校本教研的具體內容。對于“如何實施與開展校本教研”,研究者也作了許多探索。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劉華良博士提出了“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的校本教學研究操作模式。上海教科院周衛(wèi)根據(jù)美國圣路易部新城小學的“推動多元智能行動研究”提煉出“五環(huán)節(jié)模式”。他認為教師“校本教研”過程應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組織團隊-學習準備-計實施-總結反思”五個階段。每一階段又都有其具體任務。宋慶泮提出了判斷學校教研活動是否符合“校本”的三條標準:其一“問題”是不是教師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其二是教師是不是直接參與研究;其三是不是以改進教師的行為為中心。朱連云從闡釋學的觀點提出,“校本教研”不僅僅

13、是一種認識、研究方法和實踐活動,更是學校和教師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種“喚醒”、是一種“體驗”,是一種“視界融合”和“對話文化”。1總結國內目前校本教研的實施情況,我們認為當前中小學實施與開展校本教研的最大問題在于:當前的校本教研是一種“以校為本”的牧羊式研究,沒有區(qū)分重點與先后,認為只要是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就要研究,就應該去研究、去解決;學校沒有起到校本教研組織者的作用,沒有提出一個整體的目標、作出系統(tǒng)的規(guī)劃,以指導整個學校校本教研的開展。因此,我們認為:1、校本教研的目的不單單是解決問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是改進方法,形成符合學校實際的特色文化,使得學校的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與學生的

14、發(fā)展三者有機融合,共同促進,使得各類問題少發(fā)生、甚至不再發(fā)生。2、教師是校本研究的主體,教師通過研究和行動,反思行動經(jīng)驗,豐富教師的行動策略,自主經(jīng)營課堂,改進教學,提高行動效果,進而提高自己專業(yè)水平。但是教師這一研究主體不是完全按照自身的意愿進行研究的,而必須在學校總體教研規(guī)劃、教研理念的指導下開展研究。3、學校不能放任教師開展各種問題、各類的研究,而必須根據(jù)學校實際及學校的辦學目標,提出學校校本教研的階段性任務與目標,最終形成并實現(xiàn)自身的校本辦學特色。三、概念界定:中國教育報曾刊文指出:校本教研是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

15、師為研究主體,理論和專業(yè)人員共同參與的研究活動。校本教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jīng)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guī)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從認識論的角度,校本教研是一種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它涉及三個重要概念,即:“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和“基于學校”。因此,認識論意義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單個的學校作為研究的主體,以教學實際問題解決為目標而營造起來的一種教學研究制度;是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解決發(fā)生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主、依托學校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和特色所進行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它具有明顯的校本性、人本性、等特征。四、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校本教研的

16、從本質上說是行動研究??茖W研究一般分為兩種形式:理論研究和行動研究。理論研究是通過許多現(xiàn)象或大量事實的收集、整理,尋找其中規(guī)律性的東西。行動研究則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一種研究方式。一般認為,最早提出“行動研究”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心理學家勒溫(lewin,1944)。庫爾勒勒溫,約翰埃里奧特,凱米斯等都曾為行動研究法給出定義。一般認為,行動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實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育實際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與技術,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首要目標的一種研究模式。2行動研究的類型大體上有兩種,一是獨立進行的行動研究,二是聯(lián)合性的行動研究。行動研究主要是適用于教育實際問題而不是理論問題

17、的研究。3行動研究法主要的模式有兩種:四環(huán)節(jié)(四階段)模式和六步驟模式。四環(huán)節(jié)(四階段)模式包括“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四個循環(huán)階段:1.計劃計劃應以所發(fā)現(xiàn)的大量事實和調查研究為前提。計劃包括總體計劃和每一個具體行動步驟的設計方案。2.行動是不斷調整的。3.考察內容有:一是行動背景因素以及影響行動的因素。二是行動過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參與了計劃實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動,有無意外的變化、如何排除干擾。三是行動的結果,包括預期的與非預期的,積極和消極的。4.反思是行動研究第一個循環(huán)周期的結束,又是過渡到另一個循環(huán)周期的中介。這一環(huán)節(jié)包括:整理描述,評價解釋,寫出研究報告。六步驟模式包括

18、“預診收集資料初步研究擬定總體計劃制定具體計劃行動總結評價”六個階段:1.預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發(fā)現(xiàn)問題。2.收集資料初步研究:這一階段成立由教研人員、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找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占有資料,參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劃的擬定做好診斷性評價。3.擬定總體計劃:這是最初設想的一個系統(tǒng)化計劃。4.制定具體計劃:這是實現(xiàn)總體計劃的具體措施。5.行動:行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檢驗某一設想或計劃,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6.總結評價:這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評價。這一階段除了要對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得到研究

19、所需要的結論外,還應對產(chǎn)生這一課題的實際問題作出解釋和評價。行動研究的原則主要有:1、實踐性原則:行動研究的第一要義是教育教學實踐。提倡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以改進實踐、改進對實踐的認識和改進實踐發(fā)生、發(fā)展、變換了的的情境、環(huán)境為研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2、應用性原則:實施行動研究,其研究成果的價值大小主要看是否解決了實際問題,是否改進了教育教學現(xiàn)狀,是否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再學習、再實踐、再創(chuàng)造。3、合作原則:所有參與研究者必須完成角色轉換。4、動態(tài)原則:所謂信息的及時反饋就是要盡量縮短信息反饋時程。只有縮短信息反饋時程,系統(tǒng)才能及時依靠反饋信息,修正或調整

20、由于干擾所引起的偏差。5、科學性原則:教育科學的本質是經(jīng)驗科學。要研究經(jīng)驗與科學的對立統(tǒng)一。4“行動研究”的一些基本特點:(1)它是以提高行動質量,改進實際工作為“首要目標”的研究方法;(2)它強調研究與行動的結合,即強調研究過程與行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3)它要求行動者參與研究,研究者參與實踐,關在研究和工作中相互協(xié)作的研究方法??傊袆友芯恳髮嶋H工作者進行積極的反思、參與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實際,參與實際工作,并要求兩者相互協(xié)作,共同研究。這樣,研究者可以從“局外人”轉變?yōu)椤皡⑴c者”,從只負責“發(fā)現(xiàn)知識”到負起解決實際問題的責任,還可使實際工作者改進其行動和工作。教師的行動研究具有以下

21、特征:5(1)教師的主體性。教師在研究中已不再是單純知識傳授者和被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和行動的雙重活動,教師可以把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實踐,改進教學,提高行動效果,豐富教師的行動策略,自主經(jīng)營課堂,進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教師不再是別人研究成果的消費者,而是研究成果的探索者和實踐者。(2)研究的實踐性。教師工作是在學校教室,教師研究不應該是單純地收集整理資料,而是從實踐需要出發(fā),在教育現(xiàn)場情境中去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教育情境中,處于最有利的研究位置,是問題的第一個遇見者和解決者,擁有最多的研究機會。(3)研究目的的行為指向性。行動研究是教師通過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研究、提高行動質量、增進行

22、動效果,是為了行動而研究。這意味著教師開始主動關注教育的內在價值和意義,關注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有意識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為教育活動創(chuàng)設最佳情境。所以整個研究過程都是在行動之中展開的,始終沒有脫離教育的情境,并以行動質量的提高作為檢驗行動質量的標準,以求教育行動的改進。(4)研究過程與教學過程的相關性。教師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是: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在教育教學行動中捕捉、篩選、提煉、加工經(jīng)驗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為一筆寶貴的智慧資源,再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整個研究過程緊緊貼近教學過程。五、課題研究的實施條件(1)自2000年起,我校負責

23、承擔的省規(guī)劃課題“加強教研組建設、實施科研興校工程”逐步實施,并取得豐碩成果。該課題獲得了“市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經(jīng)過三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校已經(jīng)形成了濃郁的科研氛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有一大批教師成長教科研骨干,有多位教師被評為“省教壇新秀”“全國數(shù)學競賽優(yōu)秀指導師”“市教壇新秀”“市級競賽優(yōu)秀指導師”等;學校的集體成果中學教研組建設論綱、科研興校的認識與實踐已經(jīng)正式出版;學校被評2002-2003年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等。當前,學校有省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10多項,全校教師正積極努力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爭取教育教學教學質量再上臺階。6(2)本課題的提出正直我?!翱蒲信d?!闭n題研究結束

24、之時,處于急需作出進一步、更為細致的研究之際,課題由校長親自負責,必將受到我校各個方面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將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3)近兩年,我校在確立及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方面作出了初步的探索,學校制定了溫州七中教育科研管理條例溫州七中教科研基金管理辦法溫州七中優(yōu)秀教科研成果獎勵條例等一系列教科研制度,并在此基礎上,整理完成溫州七中教育科研制度匯編等。這些為本課題研究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礎。(4)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教育評論研究所所長劉堯教授,及溫州師范學院馬志成副教授等有關專家與我校一直保持良好聯(lián)系,因此本課題研究將有著雄厚的理論保障與技術后盾。(5)我校每年設立教科研專項基金

25、,對積極扶持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研究,這為本課題的開展及其子課題的研究提供物質基礎。(6)我校校園網(wǎng)已經(jīng)建成,信息技術教學在我校迅速普及,這為我校結合科技的新發(fā)展、開展校本教研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六、課題實施方案(一)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階段本課題以促進整個學校教育教學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教師教學特色、學生發(fā)展特色為目的,以校本教研的實施開展為研究客體,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科學、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探索與實踐:橫向上,該課題研究有三個層次:(1)“師本”:以教師為本,研究如何開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發(fā)展的問題。(2)“生本”:以學生為本,研究如何促進學生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問題。(3)“校本”:

26、以學校為本,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探索適合學校的校本教研路子,努力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v向上,要解決兩個問題:(1)校本教研的理解與探索校本教研是“基于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的教育科學研究活動,其定位是“基于學校”,其目的是“為了學校發(fā)展”,其場所是“在學校中”。但是,如何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我們認為其最終要解決的是三個主體的發(fā)展問題,即教師自身的發(fā)展問題,學生的發(fā)展問題,學校的發(fā)展問題,我們將之稱為“師本”“生本”“校本”。這就包括了以往的校本培訓、校本課程等概念,其目的在于發(fā)展,其著眼點在于學校自身的資源,其手段是反思與研究。對于校本教研實質的認識是本課題的重要認為,也將隨著課題的深

27、入而不斷深入。(2)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的實踐與探索我校是一所有60年歷史的老校,學校積淀了許多特色性的傳統(tǒng)。學校文宣隊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培養(yǎng)了刑時苗等一大批藝術人才,形成濃郁的校園藝術氛圍;籃球是我校的傳統(tǒng)項目,在多達十四屆的市中學生體育節(jié)中,我校高中男子籃球隊已獲十二個冠軍;數(shù)學競賽是學校的學科強項之一,自八十年代恢復全國初中數(shù)學競賽時起,我校有113人次在全國、省、市各級競賽中獲獎,4位學生獲得全國一等獎,2次獲得省競賽團體第二名、團體優(yōu)勝獎。綠色環(huán)保是學校校園環(huán)境的寫照,近兩年,學校深入開展“綠色真情”工程,并已獲得“市綠色學?!钡姆Q號。這些說明,學校在辦學上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一些特點,但是如何

28、進一步發(fā)揚校本特色,最終將我校創(chuàng)辦成一所特色學校,是學校在今后所要完成的最大的校本研究任務。(三)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發(fā)、經(jīng)驗總結法等(四)研究時間:2004年10月2006年10月(五)成果形式: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等(六)研究步驟及人員安排:1.研究方案確定(全體成員共同完成)(2004年9月2005年4月)a、組建課題組,確定研究子課題,明確各子課題負責人。b、各子課題負責人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及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c、分析研究對象的現(xiàn)狀。d、確定本學年學校校本教研工作計劃。2.課題論證階段(2005年1月2005年3月)研究方案制定后,邀請市教研室及高校有關專家到

29、校指導,對開題報告作可行性與效果分析,提出修改方案,最終完善方案。3.具體實施階段:(2005年4月2005年7月)第一階段:(2005年4月2005年6月)對縱向層面的第一個步驟進行研究,積極鼓勵教師圍繞“怎樣上好一節(jié)課”開展各類研究,進一步開放教師課堂,深入開展“課堂開放周”活動。仔細研究國內外相關的校本教研理論;仔細研究國內外中小學校本教研的實例、校本教研制度;進一步深入了解本校校本教研現(xiàn)狀;第二階段:(2005年6月2005年8月)總結第一步驟工作情況;規(guī)劃“培養(yǎng)學生特長、創(chuàng)辦特色學?!边@一目標的具體方案。第三階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繼續(xù)深入開展圍繞課堂教學的小課題研究與

30、課例研究;積極開展特色學校創(chuàng)辦的實踐研究。4.中期匯報(2006年3月)對前一階段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邀請專家論證、檢驗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調整的方案。5.成果總結階段:(2006年8月2006年10月)a、總結研究執(zhí)行情況,做好結題工作;b、撰寫結題報告、研究論文;c、課題組成員撰寫研究相關論文;d、制定課題延伸計劃;e、邀請市教研室及相關高校的有關專家進行評估驗收。參考文獻:1朱連云,教育參考2003-7-8234劉良華,校本研究叢書-校本行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07-015陳柏華,論課程行動研究兼論頭腦風暴法和中立主席法外國教育研究2001-46劉堯,蓋慶春中學教研組建設論綱西北

31、大學出版社2001-57李召存,中國教育學刊2002-18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fā)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07-01課堂教學藝術與能力測試的研究”課題開題報告字體大小:大 中 小簡/繁切換:簡 繁更新時間:2010-1-6 16:09:05 “課堂教學藝術與能力測試的研究”課題開 題 報 告榮昌縣雙河中學課題組一、課題研究的提出課堂是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主要渠道和主陣地。學習功夫在課外,強調了學習的生活化和積累的重要性,而課外的“大學堂”則是課堂的延伸和遷移,只有通過有序的,科學的課堂學習,學生才能把生活當做學習,處處有學習,有章可循,有法可學,有知可用。那么做為一名教師對課堂藝術的研究便顯得尤為重要。

32、我校老師首先從“課堂教學”做為突破口,通過“公開課”、“特色課”、“研討課”、“說課”、“優(yōu)質課”等形式,不斷鍛煉老師的課堂能力。但是關于語文課堂藝術的有關理論和實踐都還比較零散,沒有系統(tǒng)化,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是死搬硬套,邯鄲學步而不得其要領。如何把課堂藝術系統(tǒng)化,具體化,整體推進教學,把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靈活機智的藝術的帶領學生在課堂遨游成為了我們迫切要研究的課題,這就迫切地需要理論的指導和實踐的研究?;诖嗽郜F(xiàn)狀,我校開展了“課堂教學藝術與能力測試的研究”的課題研究。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長期來人們對語文教學藝術一直有著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激勵樂

33、學說。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保ǖ聡處熃逃改希┨K霍姆林斯基在教學的藝術一書中認為,教育的藝術在于能激發(fā)出學生心靈的感情,而且這種工作做得愈細致,愈有感情,從孩子心靈深處涌出的力量便愈大。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指出:“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薄敖趟匝芯繉W習的方法”。葉圣陶先生也一貫主張“教是為不教”,其目的也在于使學生會學、善學、樂學。(二)創(chuàng)造活動說。李密先生在課堂教學藝術通論一書中論證指出:“教學藝術乃是教師嫻熟地運用綜合的教學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規(guī)律而進行的獨創(chuàng)性教學實踐活動?!睆埼溟_先生在教學藝術論一書中認為:“教學藝術是使用富有

34、審美價值的特殊認識技藝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碧K靈楊先生也認為:“教師之所以稱為藝術家,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創(chuàng)作,而且比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保ń處熕茉煨乱淮说墓こ處熀退囆g家,教育研究1981.3)(三)審美說。閻增武先生認為:“借助教學過程中的審美感,可以給教學藝術下一定義:教學藝術是通過誘發(fā)和增強學生的審美感以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這種手段的運用能使學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積極愉快的求知氣氛中,獲得知識的營養(yǎng)和美的享受?!保\析教育過程的審美感,教育研究1987.2)通過學習理論,再聯(lián)系我們的教學實際,我們認為,語文教學藝術是指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

35、不斷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學活動。其核心是情感性、創(chuàng)造性。三、本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教學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課堂不能沒有藝術,否則學生上課的興味就減去了一半,聽一堂好課是一種藝術享受,這是對課堂藝術重要性的強調。課堂藝術的恰當運用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喜歡課堂,走進課堂,融入課堂,那么它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有利于提升教師的課堂理念。一直以來,我們一直在高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在實踐教學中往往是不知所措。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充滿個性的個體,面對隨時可能出現(xiàn)意想不到問題的課堂,為了掌握和調控課堂,教師往往小心翼翼的

36、去踐行“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理念。不敢把課堂全部交給學生怕出現(xiàn)自己無法調控甚至無法收拾的局面。于是便想方設法在“新理念”下依然獨霸課堂,牢牢地控制課堂,讓學生在自己預設的套子中鉆來鉆去,而少了一份課堂思想碰撞的精彩。課堂藝術的研究就是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感受,主動去體驗,而教師則要藝術地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學生進行心理的溝通,在尊重學生的同時全面而有深度的形成智力挑戰(zhàn),挑戰(zhàn)學生的思維假定,進行思維訓練和情感熏陶。課堂藝術的研究其實就是對新課標學生如何學,教師如何教的研究。通過課題形式進行探究,一定會使理論體系更具體,更明確、更易于運用和操作。(二)有

37、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喜歡課堂。學生有時并不是不喜歡學習,更是不喜歡課堂,課堂被我們的教師給上的索然無味了。課堂藝術則首先從學生的心理入手,藝術性的讓學生在課堂興致勃勃的去思考,去閱讀,去創(chuàng)造。課堂的藝術從各個環(huán)節(jié)藝術性地激發(fā)學生興趣,處處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和入手,巧妙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激活動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治中不斷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有利于優(yōu)化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質量。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是固定化的,單一而單調的。課堂教學藝術則要打造精品課堂,要求教者潛心研究教材,先學后教,先體驗再傳授,這樣便于教者能把握學生學習的心理和接受的程度,并且推敲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而選擇和

38、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教學精彩異呈。(四)有利于教師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藝術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主題,也是教師課堂的永遠追求,因為沒有完美的課堂,課堂教學藝術的追求便也永無止境。教師要不斷的讀書,充實自己的思想,豐富自己的語言,靈活自己的思維,以充滿激情而又流暢的語言去震撼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博學多知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靈活機智去調控課堂,所以唯有教師素質的提升才能有課堂教學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四、課題研究基本內容課堂教學藝術是教師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一)引入新課的藝術。講課如同寫文章,開頭尤為重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是十分重視每堂課開始的幾分鐘新課的引入。因為它既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起點,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能夠啟發(fā)思維,指導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既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又奠定動力基礎,使其“思有方向”,“求有目標”,“獲有新知”。(二)課堂講解藝術。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