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勸學教案三篇_第1頁
【精品】勸學教案三篇_第2頁
【精品】勸學教案三篇_第3頁
【精品】勸學教案三篇_第4頁
【精品】勸學教案三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勸學教案三篇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勸學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勸學教案 篇1教學目標:1、掌握積累“勸、中、假、絕”等文言實詞的含義及“于、而、焉、之”等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2、通過探討,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是一個人獲得教養(yǎng)的重要方法;3、學習運用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來說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說理的能力。課時安排2課時預習要求:1、 熟讀課文,借助書下注釋與工具書,疏通字詞、文意并劃出不理解的部分與同學討論;2、 完成學習與評價“學習過程

2、評價”相關內(nèi)容和“積累與評價”1-4題;3、 結合文章內(nèi)容,思考課本“問題探討”第1題。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作為學生,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什么?我們不僅現(xiàn)在要學習,將來走向社會還要不斷地學習,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正如荀子所說:“學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來“勸學”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勸學。二、解題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風格。三、簡介荀子及作者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和李

3、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_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髯拥闹饔熊髯佣?。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四、整體把握1、聽錄音,糾正自己預習時的讀音錯誤及斷句不當之處。2、檢查預習給下列加黑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1)、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2)、吾嘗跂而望矣(3)、鍥而不舍,

4、金石可鏤(4)、其曲中規(guī)(5)、輮以為輪(6)、雖有槁暴(7)、則知明而行無過矣(8)、君子生非異也3、教師作朗讀提示為了突出強調,有時需要重讀,有時還需要讀后稍作停頓。例如,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同學們要根據(jù)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三段,應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tài)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4、指定三名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闡述這個觀點的?明確:“學不可以已”。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五、具體研習(一)研習第一段。1、誦讀第一段,

5、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2、質疑。3、指名翻譯下列句子。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譯:即使又曬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譯: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每天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4、歸納“于”的用法。5、討論。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6、學生齊讀第一段。(二)研習第二段。1、誦讀第二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2、質疑。3、指名解釋下列詞語。跂:提起腳后跟。致:達到。絕:橫渡。假:憑借。4、歸納“而”的用法。5、請同學們找出最能說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明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請同學翻譯)6

6、、討論。這一節(jié)作者是怎么闡述學習的重要意義的?7、學生齊讀第二段(三)研習第三段。1、誦讀第三段,討論并解決不理解的文言句子。2、質疑。3、指名解釋下列詞語。焉:。之:。4、討論。這一段作者闡述學習應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有哪些?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5、學生齊讀第三段六、問題探討荀子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如果我們把這句話理解成自主學習、從師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超越前人,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說說理由。提示:超越前人什么要先弄清楚,自主學習,從師而學的最終目的是對“教養(yǎng)”的追求,超越前人的核心是道德境界的提升而不是知識的擁有。七、課堂小結1、荀子主張“學不可以已”,這個“學”當然指“學習”,但是

7、他到底“勸”什么學習什么呢?明確:課文中,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睆纳暇涞摹肮省弊挚?,這是荀子通過一組比喻得出的結論。從這一點看,荀子勸學是“勸”人們首先要學習做人。另外,“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這一句同樣著眼于品德的養(yǎng)成。在荀子看來,學習可以改造人惡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所以,學習的對象是明確的,也就是品德的學習。歷史和現(xiàn)實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國。時至今日,先賢的宏聲巨音仍回響在現(xiàn)代都市和鄉(xiāng)村的上空,引領著人們求善、求美。2、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作者連用很多比喻,反復論證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妙語連篇,具有激

8、蕩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語言大師。請同學們根據(jù)板書試背課文。八、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2、結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運用比喻、對比等論證方法的好處。(課本第39頁第3題)3、完成學習與評價第25-26頁,第5-6題。九、組內(nèi)討論,全班交流,教師歸納板書勸學教案 篇2【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認識“孟、斷、織、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淚、改”等13生字,會寫“改、就、機、淚、呆、今、怎、念”8個字及本課的詞語。2.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演一演。3.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則將一事無成的道理。(二)能力目標:1.能正確書寫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情感態(tài)度目標:通過學

9、習課文使學生懂得學習、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則將一事無成的道理。【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窘虒W難點】 表演課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窘虒W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掌握生字、詞語。教具準備:生字卡 收集關于孟軻的資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出示課件1)戰(zhàn)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由于思念父親,就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喪事的游戲。孟子

10、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旁邊去住。到了集市 ,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學生念書,也跟著他們學了起來。有一天,孟子對媽媽說:“媽媽,我要讀書,你把我送進學堂里去吧?!泵夏附K于發(fā)出了舒心的微笑?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二、自然銜接,導入新課在孟軻進入學堂以后,發(fā)生了一件事,讓孟軻的母親非常的生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

11、是怎樣教育孟軻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7.斷織勸學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讀準字音。2、師范讀課文。3、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四、多種方法,識記生字1、學生自主識字。(出示課件2)2、形近字比較:黨堂 稚推 繼斷 桃逃(出示課件3)3、加一加: 皿孟 口呆4、強調易錯字:念(不要少寫一點)五、認真觀察,指導書寫1、自主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老師范寫。3、指導書寫:“改”字的左邊是“己”的變形,右邊是“攵”。 “就”字的右邊是“尤”,不要寫成“龍”?!澳睢鄙厦媸恰敖瘛辈皇恰傲睢?。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學習課文

12、,分角色朗讀課文。2.表演課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上下銜接1.(出示課件4)抽卡認讀生字,師生共同評價糾正。2.齊讀課文。二、學習課文,進入情境1.小組討論:(出示課件5:孟軻與孟母的話)孟母聽了孟軻的話,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孟軻聽了孟母的話,心里想些什么?說了些什么?他以后會怎么做?2.全班匯報,師生評價。三、分好角色,指導朗讀1、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 重點指導學生準確地讀出語氣。先確定角色,明確角色的關系,聯(lián)系實際想想母親、兒子交談時各是什么樣的神態(tài)、心情、語氣。2、同桌練習分角色表情朗讀。要注意括號內(nèi)的提示。3、全班匯報表演。4.分角色演課本

13、劇。安排好出場順序,觀眾同學注意安靜,演完后,找同學來評價。四、總結全文,思想教育通過學習這個劇本,希望大家能學習孟軻知錯就改,努力學習,將來才會有所成就。勸學教案 篇3【教學目標】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的方法與態(tài)度。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實詞,了解文言實詞在演變過程中詞義引申、擴大、轉移、縮小四種現(xiàn)象,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注重本文以喻代議、寓議于喻及從正反兩方反復論證的特點,注意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教學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語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物質文明的進步。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

14、就是學習。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于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好文章。二、介紹荀子。明確荀子的生卒年代、歷史地位、政治主張和文學成就,重點介紹荀子散文的特點和文學地位,說明本文出處。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勸學一文的這些特點較為明顯。而勸學一文最為突出的特點,還是

15、比喻的運用,它多達20個,且形式靈活。巧妙有力地闡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及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這些比喻的含義及內(nèi)在聯(lián)系是學習本文的重點、難點。因此只有準確理解比喻的含義,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字詞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三、解題。從“勸”字入手,在比較古今詞義不同的同時,明確“勸”在此處應是“勸勉”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勸阻”語義不同?!皠瘛笔鞘侄?,“學”是目的,明確本文主旨是勸勉人們學習。四、:學習課文。一、講解第一自然段。1 提問: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明確:是全文的文眼。統(tǒng)領全篇,開門見山,引起下文論述。詞語:已。二、講解第二自然段。1、請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2、找出本段論述的事物及特點:深

16、 寒 曲明確:藍青,水冰,木輪,(金)鈍利。以上四組都說明一個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取 為 輮不同程度的加強。對人而言,這個外作用力就是學習。君子因其博學而且經(jīng)常反省,才能達到智慧清明、行無過錯的境界。分解比喻句的含義,分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教師舉例示范,用圖示法引導學生分析,目的在于教會方法。然后兩三個人一組用此方法解決其他句子的問題。此方法以訓練思維推理能力為主,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以第二段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個比喻論述學習的意義在于能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為此作者選擇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種事物進行設喻、論證?!扒喑鲇谒{”,是講靛青從藍草中取出,但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說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比水更冷。這兩個比喻句可以歸納擴展,得出:客觀事物(如藍、水)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fā)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結合本文所論中心事情是學習,聯(lián)想一下,可得出同樣道理:人只要不斷學習,就會改變,就能提高。這一分析推理的過程用圖示可表示為:(略)“輮木為輪”的比喻,說的是直木經(jīng)過加熱可以做成車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