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虛詞:與、何、所_第1頁
文言虛詞:與、何、所_第2頁
文言虛詞:與、何、所_第3頁
文言虛詞:與、何、所_第4頁
文言虛詞:與、何、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 一項是() A、以西京擾亂,皆不就就:就任 B、下車即繕其甲卒繕:整治 C、粲恒典之典:掌管 D、其強記默識如此識:認識 答案:D,“識”是“記住,記憶”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是() A進以謙名公之胄胄:后代 B善屬文,舉筆便成屬:聯(lián)綴 C自以為西伯可規(guī)規(guī):規(guī)勸 D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典:主持 答案:C(規(guī):效法)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 項是() A年十七,司徒辟,詔除黃門侍郎。 除,任命。 B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guī)。 規(guī),規(guī)勸。 C下車即繕其甲卒 繕:整治。 D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

2、之。 典,掌管。 答案:B規(guī):效法,取法。 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 項是 A以西京擾亂,皆不就就:就任 B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典:掌管,主持 C著詩、賦、論、議垂六十篇 垂:流傳 D為魏諷所引引:牽連 答案:C(垂:接近。) 5.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部表現(xiàn)王粲才華出眾的一 組是() 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 博物多識,問無不對 海內(nèi)回心,望風(fēng)而愿治 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 用相比較,不誤一道 文武并用,英雄畢力 A、B、C、D、 答案:B,1是指蔡邕;36是稱贊曹操的話。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明王粲“ 有異才”的一項是() 吾家書籍文章,盡當(dāng)與之。表以粲貌

3、寢而體 弱通侻,不甚重也。 博物多識,問無不對。下車即繕其甲卒,收 其豪杰而用之,以橫行天下。 用相比較,不誤一道。其強記默識如此。善 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gòu)。 ABCD 答案:B是蔡邕待王粲的態(tài)度,是寫王粲的 外貌。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義基本相同的 一項是() A方今袁紹起河北B仗大眾,志兼天下 C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橫行天下D用相 比較,不誤一道 答案:D(河北:古義是黃河以北,今天 指河北?。淮蟊姡何闹兄浮叭硕唷?,今義 是“大家”;橫行:古義是“縱橫馳騁, 褒義詞,今天指“橫行霸道”,貶義詞) 8.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進以謙名公之胄胄:

4、后代。 B詔除黃門侍郎除:授予官職。 C仗大眾,志兼天下兼:兼善,兼濟(使 受益)。 D興造制度,粲恒典之典:掌管,主持。 答案:C項中“兼”為“兼并”意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與例句中加點的字用法相 同的一項是() 例:獻帝西遷,粲徙長安 A二十二年春,道病卒 B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C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 D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 答案:A(A和例句都是名詞作狀語,西:向西 ,道:在路上;輔:動詞作名詞,輔佐的人;重 :形容詞作動詞,看重,重視;奇:意動用法, 以為奇) 10.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為婚 A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

5、B建安二十一年,從征吳 C士之避亂荊州者 D粲二子,為魏諷所引 答案:B(B和例句都是省略句,“欲與( 之)為婚”,“從(曹操)征吳”;A是判斷 句;C是定語后置句,即“避亂荊州之士”; D是被動句,用“為所”表示被動) 文言虛詞 “與”的用法 (一)介詞(一)介詞 3 3比,和比,和比較。比較。 吾孰與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諷齊王納諫)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六國六國 論論) 1 .1 . 引 進 動 作 所 涉 及 的 對 象 , 相 當(dāng) 于引 進 動 作 所 涉 及 的 對 象 , 相 當(dāng) 于 “和和”“”“跟跟”“”“

6、同同”。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鴻門宴) 2.2.給,替。給,替。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陳涉世家) (二)連詞(二)連詞 表并列。和,跟,同。表并列。和,跟,同。 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勾踐滅 吳吳) 彼與彼年相若也。(彼與彼年相若也。(師說師說) (三)通假,通(三)通假,通“歟歟”。句末語氣詞,。句末語氣詞, 表示感嘆或疑問。表示感嘆或疑問。 無乃爾是過與?(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伐顓臾)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

7、,是誰之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季氏將伐顓臾) 【孰與孰與】【】【與與孰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 “跟跟比較,哪一個比較,哪一個” 沛公曰:沛公曰:“孰與君少長?孰與君少長?”(鴻門宴鴻門宴) 吾與徐公孰美?(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言虛詞 “何”的用法 1 1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哪里”“”“什什 么么”。翻。翻譯時,譯時,“何何”要后置。要后置。 君將何以視天地?(君將何以視天地?(段太尉逸事狀段太尉逸事狀) 籍何以至此?(籍何以至此?(鴻門宴鴻門宴) 大王來何操?(大王來何操?(鴻門宴鴻門宴) 君何患焉?

8、(君何患焉?(鄭伯克段于鄢鄭伯克段于鄢) (一)用作疑問代詞(一)用作疑問代詞 2 2作定語,可譯為作定語,可譯為“什么什么”“”“哪哪”。 何事不語?何情不訴?(何事不語?何情不訴?(與妻書與妻書) 然則何時而樂耶?(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岳陽樓記) (一)用作疑問代詞(一)用作疑問代詞 (一)用作疑問代詞(一)用作疑問代詞 3 3用在句末,接語用在句末,接語氣助詞氣助詞“哉哉”“”“也也”,可譯為,可譯為 “為什么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原因”。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岳陽樓記岳陽樓記)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齊

9、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六 國論國論) (二)副詞(二)副詞 1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反表反問,可譯為問,可譯為“為什為什 么么”“”“怎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何竟日默默在此(項脊軒志項脊軒志) 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鄒忌諷齊王納諫) 2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怎么” ” “多么多么” “” “怎么這樣怎么這樣”。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婀倭婀?傳序傳序)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觀滄海) 【何如】

10、【奈何】【何如】【奈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怎么 樣樣”“”“怎么辦怎么辦”“”“為什么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于國也)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于國也) 沛公大驚,曰: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為之奈何?”?”(鴻門宴)(鴻門宴)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阿房宮賦)(阿房宮賦) 復(fù)音虛詞復(fù)音虛詞 文言虛詞 “所”的用法 助詞助詞 1 1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字結(jié)構(gòu),表示 “所所的人的人”、“所所的事物的事物”、“所所的的 情況情況”等。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之

11、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師說) 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陳情表陳情表) 2 2“所所”和動詞結(jié)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jié)構(gòu),和動詞結(jié)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jié)構(gòu), 則所字結(jié)構(gòu)起定語的作用。則所字結(jié)構(gòu)起定語的作用。 夜則以兵圍夜則以兵圍所寓所寓舍舍。(。(指南錄指南錄后序后序) 臣臣所過所過屠者屠者朱亥(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信陵君竊符救趙) 助詞助詞 【為為所所】表示被動。表示被動。 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為仲卿母仲卿母所所遣(遣(孔孔 雀東南飛雀東南飛)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為鄉(xiāng)黨鄉(xiāng)黨所所笑,以污辱先人笑,以污辱先人 (報任安書報任安書) 【所謂所謂】所說的。所說的。 今所謂慧空禪院,褒之廬冢也。(今所謂慧空禪院,褒之廬冢也。(游褒禪山游褒禪山 記記)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師說) 1.1.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dāng)于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相當(dāng)于 “用來用來的方法的方法” “” “是用來是用來的的”等。等。 師者,所以傳道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