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 boss is like a tiger, the tigers butt cannot be touched, and the tigers butt is not suitable for shooting.整合匯編簡單易用(頁眉可刪)詩兩首的教學設計 詩兩首的教學設計1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3、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會寫本課7個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
2、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教學準備媒體資源:視頻瀑布,教學課件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 絕句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播放視頻,情景導入播放視頻瀑布,設疑,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唐代大詩人李白是怎么樣來寫瀑布的。二、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l)、瀑(p)。2、簡介作者。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3、播放教學課件中“課文誦讀”部分,學生聽讀課文。4、解題(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2)“廬山”是個山名。同學們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
3、(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三、學生初讀詩句,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3個生字的音。2、通過讀、,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四、再讀詩句,想象畫面。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教師點撥)圍繞:煙:指云霧。紫煙:因為有太陽光的照射,云霧顯出紫紅色的光彩。生:產生。生紫煙:發(fā)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詞用得特別好!它活生生地畫出了看爐峰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討論:遙看:川:水道、河流。掛:形象地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3、讀三、四行詩句。理解:飛流直下:水流的飛
4、瀉。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種夸張,說明瀑布極長,掛得高,流得急。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么樣?(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行詩的意思。你能把詩人心里想的話說一說嗎?(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落)這個“落”字好像寫出了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啊!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5、總結全文,體會感情。(抓住:生、掛、飛、落)6、誦讀詩文,背誦詩文。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五、指導書寫“遙”、“瀑”寫得左窄右寬?!耙伞保河疑戏绞恰?/p>
5、匕”,不是“”。練習用鋼筆描紅。以上教學過程結合動畫課件古詩兩首:生字學習輔助進行。第二課時一、復習上一節(jié)內容1、背誦望廬山瀑布。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播放課件中的“詩文賞析”部分,學生拓展學習相關內容。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三、初讀詩句,說說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1、先播放課件中絕句的“課文誦讀”部分,學生先聽讀,然后再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生字的音。2、通過,理解詞義及詩句的意思。四、
6、精讀詩句,想象畫面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句。輕聲自由讀詩句,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么?(“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的長。“千秋雪”就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并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兒”的四周,詩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并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圖框起來)是
7、誰透過窗框在觀賞這幅特殊的“畫”呢?(是詩人自己)詩人有這么一種閑情逸致去觀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詩人向門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東吳指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是“萬里船”?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呢?(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點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重音。反復練讀。練習背誦。五、指導書寫。“鸝”左右結構,“鷺”上下結構,寫時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以
8、上教學過程結合動畫課件古詩兩首:生字學習輔助進行。六、作業(yè)1、用鋼筆描紅。2、背誦課文。3、抄寫詞語。教學反思:詩兩首的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第一課時一、談話激趣、導入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么樣的呢?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二、初讀課文1.自由讀題。(區(qū)分春村的讀音)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1) 學生借助拼音讀
9、古詩。2) 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三、試讀課文、讀出詩韻1.師范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2.學生跟師讀。3.指名讀。4.師生對讀。5.學生齊讀。四、認讀、識記生字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2.齊讀生字。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1) 自由記生字。2) 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五、鞏固生字1.認讀生字卡片。2.讀詞語鞏固生字: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鄉(xiāng)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六、指導寫字1.書寫生字古、聲、多。2.觀察生字
10、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筆順,并逐一指導。古:橫要長而凸。聲:上為士,上橫長,下橫短。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位置要注意必須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3.生練習書寫。第二課時一、復習1.齊讀生字。2.開火車讀生字。二、朗讀感悟、理解古詩1.看課文插圖,聽配樂朗誦。2.全班齊讀春曉、村居。3.學生自由讀,思考:我從中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4.交流匯報自讀情況,并提出不理解的問題。5.分小組討論疑難問題。6.反饋釋疑,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三、背誦古詩1.指導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1) 師范讀。2) 自愿讀。3) 比賽讀(同桌賽、小組賽)。2.背誦古詩。(指名背
11、、小組背、齊背、師生對背等。)四、指導書寫1.口頭擴詞:古()()()聲()()()多()()()處()()()知()()()忙()()()2.書寫生字處、知、忙。3.觀察生字的結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空生字的筆順,并逐一指導。處:半包圍結構,捺要拖長、包住。知:左右結構,口在右邊偏下。忙;左右結構,豎要垂直且稍長。4.學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五、擴展活動班里開展一次放風箏活動。詩兩首的教學設計3【學習目標】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
12、山的感情。【課前準備】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2、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1、同學們以前已經學了不少古詩,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呢?學生自由背,教師充分肯定。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兩首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二、共同學習望天門山1、學生初讀望天門山。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遇到困難向老師同學請教。2、說說通過朗讀體會到了什么。3、自由練讀,讀出詩的韻味。4、誦讀展示。比一比誰讀得最好。5、練習背誦。三、練寫生字,抄寫古詩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2、抄寫望天門山。四、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
13、后雨1、回顧上一首詩的學習過程,自學飲湖上初晴后雨。2、交流展示: 展示朗讀或背誦。 說說你從詩中體會到了什么。 背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說說為什么喜歡它。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1、指名背誦飲湖上初晴后雨,默寫望天門山。2、配樂情境朗誦。二、想象畫面1、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詩,想象它所描述的畫面,與同桌相互說一說。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自己的想象??捎煤喒P畫畫出來,也可用幾句話描述。3、交流各人想象的畫面。三、拓展活動1、交流搜集的描寫祖國山河壯美的詩句。2、召開祖國山河美古詩朗誦會。詩兩首的教學設計4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鶴、孟”等個生字。正確、通順、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兩首古詩。理解詩句的意
14、思,體會詩人的情感。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想象思維能力。過程與方法:初步地學會探究性學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會讀中有思、讀中有悟、讀中有得。學會在學習中積累運用古詩句,發(fā)展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初步吸收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體會詩中豐富復雜的情感,培養(yǎng)審美情趣。教學重點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教學難點體會“西辭”“煙花”的意思。體會詩人復雜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學習第一首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導入學習,理解詩題。由本單元專題“人間真情”入手,進入送別詩的學習。出示第一首詩題:黃鶴樓送孟
15、浩然之廣陵解釋詩題,理解“之”的意思。(二)初讀古詩,理解生字。1指名初讀。2理解生字。3自由朗讀。(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1自學詩句。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預設難點:西辭煙花理解“西辭”。通過了解“黃鶴樓”和“廣陵”的地理位置,理解“西辭”的意思。理解“煙花”。理解煙花的古今異義。4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四)三讀古詩,感悟情感。1初步感悟情感。2深入感悟情感。重點體會:離情、深情。體會“離愁”。通過“孤帆遠影碧空盡”,理解離情。體會“深情”。通過“唯見長江天際流”,理解深情。二、學習第二首古詩送元二使安西(一)總結學法。(二)學習交流。1學生自學,小組交流。2全班交流。交流要點:兩首詩的相
16、同和不同點,了解作者、感受深情。有“送”“西”“盡”“故人”四個相同的字詞,但具體含義不同。了解作者。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感受深情。通過理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感受深情。3配樂朗讀。三、布置作業(yè)閱讀其他的送別詩,感受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古詩兩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唐李白唐王維黃鶴樓畫古詩兩首教學實錄年級:四年級整理:印記(三河市皇莊小學 米濤)師:咱們準備好了?生:準備好了。師:上課吧!剛才背的一些送別詩,在動腦過程中,相信你們一定感受到了蘊含其中的真情??梢哉f自古重離別,可以記載流傳下來的作品,可以說不可勝數。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它們
17、,去感受其中美好的真情。讓我先來看一首詩,這就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生:(齊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師:這個詩題用現在的話怎么說呢?生: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廣陵。師:說的真好,在這里有一個特殊的字是?生:之師:“之”是什么意思呢?生:去。師:是去的意思,還可以說是到的意思。那孟浩然到廣陵去了,那誰來給他送別?生:李白。師:就是本詩的作者,唐朝大詩人李白。師:你們知道送別的地點在哪嗎?生:黃鶴樓。師:非常聰明的孩子。那我們先來看看“鶴”這個字。古人啊,將它這樣寫。我們都知道,右半部分是“鳥”過去呀,人們把長尾巴的鳥叫做“鳥”。我們大家看左半部分,有誰認識這紅色的字?(que隺)對了,猜猜什么樣的鳥
18、叫 que呢?大膽的猜。生:我覺得應該是()的意思師:太對了,那說到這,你對這個鶴字有什么樣的印象啊?生:我覺得是既長又短。師:既長又短,好像有點不太合情理,是嗎?你的意思是什么?生:左半部分()讓它尾巴很長,所以()師:它的尾巴應該是不長不短。從字形當中我們就好像感受到了它的美麗。它呀確實是一種讓人喜愛的鳥。它的鳴叫聲震九天,它的舞蹈雅致翩翩,在咱們中國民間早就被定為仙鶴。黃鶴樓就留下了仙人乘鶴升天的傳說。詩人最后還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就在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天下名樓,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分別了,那我們再來自由的讀一讀詩題吧,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師:好,讓我們把書打開。100
19、頁,哪位同學愿意給我們字正腔圓的讀讀這首詩?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不但字音準確,而且還頗有韻味。我們把這種韻味再來感受一下。(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第二句。生:煙花三月下揚州。師:第三句。生:孤帆遠影碧空盡。師:最后生:惟見長江天際流。師:真是富有韻味??!就這樣,我們來自由的練讀這首詩吧。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讀好這首詩,那只是剛剛觸到它的表層,通過這些詩句,你都了解了哪些詩意呢?說說看,平時你都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理解詩意呢?生:我一般都用一句話中的重點詞和重
20、點句來理解這句話。師:看樣子,從字的意思來理解這句話就好理解了。好辦法,你呢?生:還有先把不懂的字都翻譯成現代的話,然后再看這句話。師:不懂你怎么翻譯?。孔屑毜恼f。生:。師:好辦法。你呢?生:我理解詩句第一種方法就是查一下上下文,如果有注釋的話再看一下注釋。師:非常好。你還有?生:就是先把自己懂得,然后看一下,然后可以再聯想一下。師:他的意思聽出來了吧,誰能再說說,他是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理解詩句的?生:()師:你的方法是他說的這樣嗎?是呀?其實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意思是說,是把會的先想一想,然后呢上下句聯系聯系,也許剛開始不懂的,一聯系上下句就會了。非常好。有的時候,就讓我們來默讀這首詩,來理解詩
21、句的意思。重點詞語之間寫批注生:(自學)師:要不然咱們這樣吧,跟你前后左右的四個同學,小組把你不理解的一些地方互相問一問,也許,好不好?生:()師:再大點聲,讓我們都聽清楚生:煙花為什么像煙霧一樣?師:哦,聽清楚她的問題了嗎?生:()師:你對自己能滿意嗎?她的問題是煙花為什么是花,開的像煙霧一般。你怎么理解?生:形容花開的繁茂?;ê芏啵韵駸熿F。師:花太多,太繁茂了。這回你滿意了吧?其實對煙花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好了,別的組還有問題嗎?你們。生:我們沒有搞懂什么叫天際流?師:這個剛才有的組討論過了,你們組討論的,你能幫他解答一下嗎?生:天際流,流你應該知道吧。水都是可以流的,天際就
22、是特別特別遠,天邊。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長江水都往天際那邊流了,一直流向了天邊。師:就是這個意思。不著急,你說的真好。還有問題,你有什么問題?生:孤帆遠影碧空盡的碧是什么意思。師:哦。最后的同學能幫你解答。生:碧就是很藍的意思。師:有一個詞叫做碧綠,碧極了,綠極了。你說的意思有點發(fā)藍了,碧空就是生:藍天。師:說的多好。好了,沒有問題了,是嗎?還有問題,你說。生:我不太明白西辭是什么意思?師:你看看_馬上就舉手了,來,請你說吧。生:因為黃鶴樓在西邊,然后人在東邊,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到廣陵,西辭的意思就是離開黃鶴樓到廣陵。師:你說的真好,孩子,你怎么了解他們兩個的地理位置的呀?你怎么知道的?說吧生
23、:就是查了一些資料。師:他在學習之前就先查的資料。真是個好習慣。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大家來看一下。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廣陵是哪里?生:江蘇省現在的揚州市。師:江蘇省現在的揚州市。其實詩句里面已經告訴我們了。生:煙花三月下揚州。師:既然是之廣陵,又說是下揚州,看樣子這個廣陵就是生:揚州。師:他們呀真的就像這位同學所說的這樣,在我國的長江流域,而黃鶴樓在?生:西。師:廣陵在?生:東。師:也就是西辭的意思應該怎么說比較恰當呢?你再說一說。生:我覺得應該是離開西邊去東邊。師:哦,離開了西邊的黃鶴樓道別了。沒錯,此時的孟浩然就要沿長江自西向東順流而下。所以詩中還說道煙花三月下揚州。說到
24、煙花,我們現在在非常重要的日子里,還經常放,見過嗎?生:見過。師:詩中的煙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意思嗎?生:不是。師:我們從注釋當中也看到了。此時的長江兩岸,那正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百花盛開,春意盎然,使我們感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春色滿園關不住。(播放課件)生:一枝紅杏出墻來。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師:就在這煙花三月的美好季節(jié),兩位情深意重的朋友分別了。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別詩誕生了,讓我們放聲讀吧!生: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
25、江天際流。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呢?生:李白在黃鶴樓那塊送孟浩然去廣陵,第一句就是說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去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是說花開的很茂盛的時候,孟浩然要去揚州了,孤帆遠影碧空盡,只有一只船在水中,遠方藍天就是沒了。師:只有一只船在江上行駛,是嗎?一直到這只船都沒有了,消失了??床灰娏?。生: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說,只能看見長江,遠看就是天連著江,所以說是天際流。師:江水都流向了天邊,是嗎?說的不錯。如果讓我們把這個分別記下來,我想大概至少要用到好幾十個圖板??墒窃娙死畎子昧硕嗌俟P墨呢?生:28個字。師:讓我們字字入目,句句用心的領悟,透過這28個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了?用我們的
26、心去感受。生:我感受到李白送孟浩然的時候那種依依不舍,還有那種憂愁的思想。師:感受得真好,孩子。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種依依不舍的深情呢?接著說吧。生:就是我是從后兩句詩感受到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還有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描寫的。師:故人,老朋友走了,常人都會感到舍不得。這位同學不僅感受到了,而且還給我們讀了出來。誰還想談談你的感受?生:我是從第一句和后兩句感受到的李白對孟浩然依依不舍的。因為,我覺得李白它船都消失了他還沒有走,他在想朋友是不是還能回來。師:都消失了,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孩子們,古時的長江可以說是“千帆駛過”,但也不會只載一只船吧,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卻只有那一艘船,孤帆
27、遠影,你能感受到他的心嗎?生:能。我能感受到他對孟浩然感情很深,因為他只注意到了孟浩然的船,一直注視著他,想和他一起去揚州,一直陪伴著他,并沒有留意到身邊的船。師:他的眼中,他的心中,只有生:孟浩然。師: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那孤帆遠影都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卻還長久的駐足,你在想什么呀?生:我在想孟浩然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多么想和他一起去揚州。師:多么想和他一起去,帶著你的感受讀讀詩句好嗎?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說的好,讀的好。生:如果我是李白,我就想,孟浩然會不會去了不會再回來呢?他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
28、惟見長江天際流。師:你的感受都融入你的朗讀當中。你呢?生:我也想去。師:你都恨不得想去了。把你的感受讀讀。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你還想說。生:如果我是李白,他要是一年半載不回來呢,是無比的思念。師:無比思念,說的真好。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讀的真好,孩子們,我們真的感受到你的思念。他們倆個人的感情有多深,讓我們看看李白寫的詩。誰來讀一讀?生:贈孟浩然 李白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師:而此時,看不到了故人的相貌,聽不見了知己的
29、話語??吹剑牭降闹皇窃谔斓亻g流淌的長江水。望著這滾滾的江水,你能感受到什么?生:多愿意和孟浩然一起去。生:多愿意老朋友孟浩然趕緊回來呀!師:眼看帆去遠,心如江水流。孩子們,能把這種感受再讀出來嗎?生:(讀)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他用自己的感受讀了這首詩。此時,我們真的能夠感受到李白多么愿意將自己的這番情意放逐江水,讓它泛舟遠去。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讀得真好,讓我們感動。我們看,全詩雖沒有一個字直接寫情,可我們在字里行間卻分明看到了詩人的這顆心,感受到了這份情。自古離別多傷悲,“
30、孤帆遠影碧空盡,”而不盡的卻是這濃濃的離愁,李白吟誦到,女生讀生:(女)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別中。這滾滾涌動的是詩人的情意,帶著這深深的情意,李白生:(男)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故人要去的可是花團錦簇的想到這,又有怎樣的感受?生:李白可能非常惋惜,這么好的機會不能跟老朋友去那么美的地方。他可能很惋惜。師:什么時候也能像孟兄這樣飽覽壯麗的河山,那該多好!帶著向往的心情再來讀一讀。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是??!與故人的深情使得這次分別帶著一
31、種離愁。而內心帶著對這次遠行的向往,又使得這離愁帶著一絲愉快。使得這首詩既情意綿綿又雄渾開闊,無怪乎千古流傳??!讓我們也帶著詩人那復雜的情感再次吟誦一遍。生: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師:如果你要知道這正值開元盛世,年輕的李白剛從屬地相信你會對這首詩有更深的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感受。今天,我們先探討到這里。請大家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怎樣步步走進古詩,層層感受到詩的內涵的呢?生:師:古詩和其它_一樣,也是有很多層次的。剛才,我們就試著鋪開了這首詩的意思層。從而,通過它的語言文字觸摸到了它的情感。其實,古詩的層次還是很多的,因為它的
32、內涵是很難窮盡的。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下面這首詩,想想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從中你又體會到了哪種情感。先請大家自己讀讀古詩,自己感受一番。生:(自由朗讀)師:能不能先和你旁邊的同學交流交流生:(交流)師:經過咱們短暫的交流,咱們試著談談自己的感受。生:師:這次分別不知下次什么時候再相會。因此,這次分別生:很悲傷。師:有一點悲傷,想必兩位詩人說了很多分別的話,喝了不少離別的酒。又端起這最后的一杯“勸君更盡一杯酒”這酒中包含著怎樣的話。生:老朋友,明年你一定要回來呀!師:哎呀!這酒中有的是一份期盼。生:我覺得這杯酒中還有一份思念。師:是啊!出使西域,張騫用了十三多年,蘇武用了十五年。這酒中能不盛
33、滿了一份思念嗎?生:這酒中還包含了詩人的悲傷,因為老朋友很可能就不會在回來了。師:事實真的是這樣,在這次分別后的兩年,王維就去世了。沒有想到這次分別真的是一次訣別。你還有怎樣的感受?生:我想到了這杯酒中還有一份祝愿。希望師:是呀!西出陽關荒漠絕域,安知千里外,不有風兼雨。朋友保重??!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種語言,萬種情感匯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師:這首詩寫出了每一個送別人的內心情感,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首詩被收入樂府,作為送別歌曲廣為傳唱。也就叫陽關三疊師:讓我們在陽關三疊中再次吟誦這首詩。生:(讀詩)師:這首詩還有很多內涵。其實在古
34、代交通不便,因此送別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意的方式。人不同,事不同,景不同,表達的情意也不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那暖暖的真情。生:謝謝老師!老師們辛苦了!老師們再見!詩兩首的教學設計5教學目的:1.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學重點: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教學難點: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學準備:掛圖、卡片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意圖時間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圖片,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朗誦古詩。 看著美麗的畫面,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古詩朗誦。引導學生進
35、入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5分二、復習古詩,欣賞評價 。師:你學過哪首古詩,給我們朗誦一首讓大家欣賞。1.朗誦自己學過的古詩。2.互相評議誰朗誦得最美。復習學過的古詩,和朗誦方法。三、讀中識字,準確朗讀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創(chuàng)編了許多美好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流傳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新的古詩,就反映了兩個美好的故事。1.學生跟隨老師一起學習生字。2.學生把生字的部首和意思及音節(jié)寫下來。 3.學生跟隨老師朗讀兩首古詩。4.學生自己讀兩首古詩。學習利用字典學習生字的方法。準確朗讀古詩。四、學中教法,用法自學 。帶領學生學習第一首詩歌。
36、通過看注釋、等方法理解“碧宵、乞巧、幾萬條”等詞匯理解前兩句詩句的意思。 1. 學生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小組學習第一首詩歌的后兩句詩句的意思。2.小組學習后在班上討論。3.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把后兩句詩句的意思表達出來。學習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五、配圖想象,加深理解 。老師把語文書為古詩“乞巧”配的插圖展現在大屏幕上,配有音樂朗誦“乞巧”這首詩。1.學生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2.用自己的話把詩句描寫的景象說出來。培養(yǎng)想象能力。理解作者的情感?!镜诙n時】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意圖時間一、檢查已學,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比一比,看誰把乞巧這首詩講得清楚,背得有感情,畫的有創(chuàng)意。1.學生現在小組里比
37、賽。2.小組推薦一人在班上展示。3.大家評議?;ハ鄦l(fā)、促進,激發(fā)學習興趣。二、學中教法,用法自學。1. 帶領學生學習嫦娥這首詩的前兩句詩句的意思。2. 你能不能自己學習翻譯后兩句詩句的意思。 1、學生在學習小組里學習嫦娥這首詩的后兩句詩句的意思。2、小組學習后在班上討論,老師點撥。3.自學后兩句詩句的意思。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自主學習古詩。三、總結方法,感情朗讀。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乞巧這首詩。老師覺得大家朗誦得很好。這首詩應該怎樣朗誦,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味來呢?誰來給大家總結一下。1.學生結合老師是怎樣帶領學生朗讀的,思考朗讀古詩的方法。2.總結出:前四個子與后三個字之間有短暫的停頓。第五個字
38、加重語氣等。3.學生朗誦練習,互相評議。學習朗誦古詩的基本方法。并且朗誦嫦娥這首詩。四、讀詩配畫,加深理解 。老師播放音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嫦娥這首詩詩句的理解畫一幅畫。1. 學生在學習小組里互相合作畫畫,根據圖畫把詩句的意思表達出來。2.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老師點撥。理解詩句意思和作者的情感。詩兩首的教學設計6教學目標:1讀懂二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2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4有感情地背誦這二首古詩。5默寫。教學重點、難點: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教學時
39、間: 二課時教學設計: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二)講讀第一首古詩泊船瓜洲。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1)解題。板書題目:泊船瓜洲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2)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3)指名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1)指名朗讀。(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第一句,用了一個“間”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體會“春風又綠”在這里的意思。詩人在詩中運
40、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輕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jié)奏和韻味。(三)作業(yè)。1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講述每首詩的意思。2試著背誦兩首古詩。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前邊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二)講讀第二首古詩游子吟。1初讀指導,理解字、詞意思和全詩大意。(1)解題。板書題目。指名讀題,說說題目的意思。(贈送給好朋友汪倫的一首詩。)(2)教師范讀。(3)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注意書上的
41、注解。)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精讀訓練,連貫講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1)自由讀全詩,連貫講詩意。(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輕聲自讀,想象詩中送別的情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這種親情作者是如何表達的?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三)鞏固練習。1讀課文,先理解加粗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2欣賞二首古詩,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詩句的理解。3背誦二首古詩。4默寫。(四).總結。板書設計:古詩兩首泊船瓜洲 游子吟一水 數重山 慈母 游子春風 綠 密縫 恐遲還 報古詩兩首教學反思古詩是我國文學寶庫中一朵璀
42、璨的奇葩。它語言凝煉,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還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有益于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和詩學素養(yǎng)。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每次教學古詩,基本上都是教師引領學生逐句講解,再由學生背誦下來便大功告成了。雖然看似知識掌握了,但是古詩中所蘊含的深意以及語言的優(yōu)美、凝練,學生卻并不能很好地去體會。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怎樣才能打破這種串講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能主動去學習古詩,主動去感悟詩中的情感,進而有效地去品味詩中獨特的魅力呢?所以在教學這節(jié)課之前,我也在上欣賞了很多古詩的教學課例,尤其是王崧舟老師執(zhí)教的古詩楓橋夜泊這節(jié)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教學中他創(chuàng)
43、設的那種幽深的意境,以及課堂上那濃濃的詩意深深地吸引著我,于是我便在自己的這節(jié)課中進行了如下的嘗試。一、以“母愛”為主線,合二為一游子吟別母這兩首詩都是以表現母愛為主題,其中又都飽含詩人們對母親的思念及感激之情。所以在教學中,我便將它們放到了一起來執(zhí)教。由于別母相對來說是學生比較生疏的一首詩,所以在教學中,我便將它作為主講來學習。而游子吟學生們比較熟悉,所以便放在學習別母這首詩之后,由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再由學生來自學完成。當學習完兩首詩后,我又將兩首詩中最能體現母愛的詩句穿插在一起,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而讓學生深入地體會了兩首詩中所表現的母子親情。這樣,有分有合,有教有放,不但使學生對兩首
44、詩有了整體的把握與感悟,又鍛煉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二、以“母愛”為基調,引情入境古詩,境界高遠,蘊涵哲理,每一首詩都飽含詩人的深情,令人叫絕的文字背后,更是隱含著詩人彼時彼刻的心情故事。教師只有以情激情、找準情感基點,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中學習語言,豐富他們的感情世界。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母愛”這個主題,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引領,并借助音樂、圖片、語言的渲染,將學生緊緊地吸引在古詩的意境之中。比如當學生在朗讀“出門便是天涯路,明日思親夢里人?!边@句詩時,為了讓他們更真切地體會母子間情之深,思之切,我進行了三次引讀指導,同時配上凄婉的樂曲,孩子們早己身臨其境,完全沉浸在了濃濃
45、的思念之中,這樣,詩意不用多講,而詩情便自然地流進了學生們的心中。三、以“母愛”為牽引,拓展升華五年級孩子理解能力已經達到一定高度,并且經過前四年古詩詞的滋潤,已經具備一定的對古詩的品味感悟能力。因此在學習兩首詩之后,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層次的感悟,我適時地引入白居易、周壽昌和李商隱的有關描寫母愛的詩句,一句“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讓孩子們體會到了母子分別時痛徹心扉的傷感,而“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又再次讓學生們感悟到兒女對母親的那份思念。當情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引出李商隱的這句“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又將學生的思緒落實到了如何回報母愛的思考之上,這樣就使學生們的感悟更
46、加深入一些。當然,除了這幾句古詩外,還有不少現代詩也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于是我就想,如果能將一些現代詩也融入本課之中,學生們是否會感悟得更加深刻呢?所以我便試著打破常規(guī),將兩首贊美母愛的現代詩引入了本節(jié)課,讓學生們在讀悟的過程中,感悟古詩與現代詩的區(qū)別,這樣,也將我們祖國古今語言文字的不同魅力貫穿在一起,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我覺得這樣的拓展,或者內容相關、或者風格相似,學生學起來更容易找到共鳴點。同樣的一節(jié)課,學生學得多,學得活,學得透,學得主動,課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詩兩首的教學設計7教 學目 標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 等詞語。
47、2、背誦兩首詩。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知識點梳 理理解古詩意境 背誦并積累春天的古詩教 學過 程第一課時(學習詠柳)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二、先學習詠柳,自讀完成以下要求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
48、和柔軟)(3)說說自己對“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理解和體會(體會柳葉的小巧整齊,體全大自然的偉大神奇)(4)“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四、背誦古詩。第二課時 (學習春日)一、復習導入(指名背誦詠柳,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二、學習春日,自讀完成以下要求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泗、濱”。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勝”“泗”“濱”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1、指名讀詩旬,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作者到泗水邊尋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
49、想象都有什么“煥然一新”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積累具體感知“無邊光景一時新”) (2)“萬紫千紅”是說春天的什么?能具體說說嗎?(借助圖畫形象感知花兒的繽紛色彩,春天的美麗景象) 3、結合理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四、背誦古詩。第三課時(復習舊知;指導書寫生字;交流古詩)一、指名背誦春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二、識字寫字 三、書寫練習。四、拓展閱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互相交流,背誦。五、作業(yè):背誦古詩給家人聽,默寫古詩。課 后反 思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
50、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詩兩首的教學設計8一、教學目標1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抒發(fā)的強烈的愛國之情。2理解詩句3習本課生字新詞。4背誦這兩首詩。二、教學重點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2理解詩句三、教具準備掛圖,生字生詞卡片。四、教學時間:一課時。五、教學過程: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chuàng)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fā)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笆緝骸痹谶@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示兒)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三、指導學習示兒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的讀音)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學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tǒng)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木制收音機數據監(jiān)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曲型淬火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晶體元器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疆第二醫(yī)學院《深度學習應用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早強型防水劑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碼多功能電纜專用路徑儀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屆東北三省名校聯盟高三9月聯合考-英語試卷含答案
- 口吃預防和措施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生物:第六章復習(第一課時)教案
- 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下期末測試卷(二)附答案
- 安踏組織架構分析
- 鉆探安全教育培訓
- ···管道巡護方案
- 《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施良方
- 《工程力學》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外墻合同范本(2篇)
- DB12∕T 947-2020 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guī)范
- 202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數學試卷(附答案)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語文真題現代文二《斑鳩》簡析及相關常規(guī)題型歸納
- 08J933-1體育場地與設施(一)
- 2024職場人壓力調查報告-智聯招聘-202407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