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要】“春雨” 在我國是一種極具象征意義的氣候現(xiàn)象, 其在古代農(nóng)業(yè)中是決定糧食豐 歉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人們就將春雨喻為生命之水, “春雨意象”也隨之形成。在我國古 代文學中,春雨意象是獨具特點的抒情載體,使得春雨的文化內(nèi)涵不斷提升。 【關鍵詞】春雨意象;古代文學;惜春;離別;思鄉(xiāng) 風花雪月, 雨露冰霜是我國歷代文學作品常描述的對象 1 。由于我國古代經(jīng)濟來源以農(nóng) 耕為主,而春雨對農(nóng)耕的影響尤為重要,風調(diào)雨順意味著今年糧食的豐收,反之則表示會有 災荒降臨,因此,春雨對于古人來說非常重要。而正是因為春雨與古代生活密不可分,所以 文人對春雨更是尤為關注。這就使春雨不僅是一種氣候的象征,同時也是
2、一個具有濃厚情感 色彩的文學意象。 一、春雨意象的基本含義 我國古代是一個“以農(nóng)立國”的社會,人們所崇尚的是靠“天”即大自然氣候生活,在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主要采用的是春天耕種,秋天收獲的生產(chǎn)模式,這就使得人們把一年的經(jīng)濟收入 以及生活希望都寄于春雨之上。人們認為,只有雨水浸潤土壤才能帶來五谷豐收,使得農(nóng)作 物春天生秋天成熟。時間越往前推移,春雨在人們心里的位置就越重要。正是由于春雨與古 代農(nóng)耕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才使得古代文學作品中對春雨的寓意更深刻。早在詩經(jīng)中 就對春雨有所描繪, 但早期文學作品對春雨的描繪并不是直言其為 “春雨”,而是將其稱之為 “甘雨”或是“靈雨”等,如在小雅?甫田中寫到“琴瑟
3、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 這主要是描述人們在祈求春雨時的情景。 在魏晉之前, 文人還常用 “喜雨、 時雨” 表示春雨, 該說法最早出現(xiàn)在曹植的作品中,其有一首喜雨詩中寫到“時雨中夜降,長雷周我庭。 嘉種盈膏壤, 登秋畢有成?!痹娭械拇笾乱馑际钦f: 春雨果真是知道時節(jié)的, 它在該下的時候 還是來了,并且還是下在夜晚,伴著陣陣的雷聲。人們聽到后便可期待秋天的豐收了,這樣 的雨就是“喜雨”吧。雖全詩中未有“喜”出現(xiàn),但其表達的喜悅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間。文 學作品中,作者把春雨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將人們對漫長的農(nóng)耕生活感受在字里 行間充分體現(xiàn),春雨意象的基本意義形成,這基本意義也可稱為描述性
4、意義。這就是早期古 代文學作品中春雨的意義,在唐代之后,文人、作家又在描述性意義的基礎上對春雨景色之 美與意境美進行了更為具體的描述與表達,這就使得春雨的情感內(nèi)容與文學意象更為豐富。 二、春雨意象的形式與藝術表現(xiàn) 前文說到,自唐代起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春雨意象不斷豐富多彩,與此同時,其表達 的方式或載體也開始呈現(xiàn)出多樣化,不僅在詩詞文賦中對春雨有描寫,而且專題題詠也相繼 出現(xiàn);除此之外在作品數(shù)量上亦從宋代開始不斷增加,各種優(yōu)秀作品層出不窮;在對春雨的 描繪上也從早期的直白、簡單變得更為細膩、角度更廣。例如,在描寫春雨的形態(tài)時,可將 其稱為“細雨、 煙雨等”,而在描寫春雨的感受時則可稱其為 “酥
5、雨”,在時間上又有 “夜雨” 之說,而在時節(jié)特色方面,還可將其稱為“杏花雨、桃花雨”等 2 。通過這種細膩、多角度 的描寫手法不僅能夠準確地描繪出春雨的特征,而且還能體現(xiàn)出不同景色特征和意境之美。 其中,“細雨” 主要是用來描述春雨雨量較小、 淅淅瀝瀝猶如絲縷的一種別具美感的畫面,因 此是文人常用該詞語對春雨進行描繪。例如李商隱的“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又如杜甫的“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例中的“細雨”不僅描繪出春雨的特征, 還傳遞出一種象征生命的春天氣息。 “煙雨” 則表現(xiàn)出春雨迷離朦朧的特征, 該詞主要是文人 用以表達春雨給人夢幻般的視覺美感與享受。 “酥雨” 表
6、達的是一種感受, 所體現(xiàn)的是春雨給 人帶來溫暖舒潤和身心愉悅的情感, 這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一種比喻手法, 如韓愈曾寫過 “天 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就是用這種比喻的手法表達出春雨給人帶來的美妙感覺。 “夜雨”則是對春雨細細飄灑、默默滋潤世間萬物,使得世間萬物在春雨的洗禮下一夜之間 突然生機勃勃,讓沉寂已久的大自然驟然美麗如畫,令自然充滿生機的一種贊美。而“杏花 雨”主要是我國北方文人常用的一種描繪春雨的方法。因為杏樹主要是生長在我國北方,其 在春天盛開,是春天極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在杏花盛開時,其顏色為粉色,非常鮮嫩,文 人將春雨喻為“杏花雨” ,主要用于對春雨為自然帶來鮮艷亮麗之
7、美的一種描繪與稱贊。 “桃 花雨”則與“杏花雨”相似,桃花屬于春天較為常見的一種花卉,多開于清明節(jié)前后天氣較 好的春天里, 其以“占斷春光” 的獨特景色成為春天的象征, 在桃花盛開時, 雨量往往較小, 而桃花盛開時的燦爛嬌美以及凋落時如雨般飄灑的美麗場景,給人一種十分美麗、驚艷的既 視感。所以文人將其用來描述春雨所帶來的那種鮮明靚麗的生機之美,給人一種引人注目的 視覺美感,體現(xiàn)的是一種暮春意象。 三、春雨意象的情感蘊意 雖然從表面上理解春雨只是一種自然氣候現(xiàn)象,但在文學作品中,由于文人生活經(jīng)歷以 及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不同,其對春雨描繪時所融入的情感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古代文學中春雨意 象成為了文人別具
8、一格的抒情載體:文人會因春雨傷花而惜春,可因春雨綿綿不盡而心生離 別愁緒,又或因身處異鄉(xiāng)突遭春雨而想念故鄉(xiāng)、 懷念親人等 , 不管將春雨與以上的哪種情感融 合,都能夠為春雨的文學意象增添文化內(nèi)涵。 “惜春” 是文人把對春雨兩種不同心理感受的描 繪,是古代文學對春雨兩種不同情感的表達。 一種是對春雨滋潤萬物、 惠澤人間的由衷贊美, 而另一種則是對春雨將盛開的花朵摧殘的感傷、對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以及時光易逝的哀 傷。在我國古代文學中, “春恨、惜春”的意識最早體現(xiàn)在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 之遲暮”作品中。直至唐宋時期,以春恨為主題的文學達到了創(chuàng)作的高潮,充分表達出對春 雨滋養(yǎng)了萬物、 催
9、開了百花, 但同時又作為摧花者的悲憫之情。 “離別相思” 則是將文人細膩 柔軟的性格以春雨綿綿、淅瀝的特征襯托出來,表現(xiàn)出春雨對其敏感心理的觸動。同時在人 的所有情感中,離別相思之情是最讓人覺得迷茫和傷感的,這種情感就如同春雨來臨時那種 如絲如縷、如煙如霧的形態(tài)極差不多,因此,古代文學中將離別相思之情用春雨比喻,使其 別具情感蘊意。 “思鄉(xiāng)懷人”其實與“離別相思”所表達的情感相似,只不過前者是利用春雨 意象細膩的情感韻味以及明媚的春色為背景,通過清麗的文筆來表現(xiàn),使其與自身落寞的情 緒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出一種良好的藝術效果。例如在南朝何遜的臨行與故游夜別一 詩中寫到“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10、就利用對夜雨的描繪表現(xiàn)出離別之情。除了上述幾種 情感蘊意之外,春雨意象還包含了一種閑暇意趣。這主要是由于一般春雨來臨時,許多農(nóng)耕 活動或是其他戶外工作都不能進行,這就使得平時忙于勞作的人們能夠在春雨綿綿的日子里 “偷”得半日的清閑。 所以古代文學作品中, 常常采用春雨來體現(xiàn)閑暇、 愉悅的生活與心情。 四、結語 總的來說,基于我國古代屬于農(nóng)耕社會,以及人們靠“天”生活的傳統(tǒng)觀念,使得人們 將生活的希望都依托于春雨之上, 只有春雨滋潤土壤才能保證五谷繁盛、 春耕秋收 3 。而春 雨作為生活希望的意義在人們心中不斷加深,使其成為春雨意象形成的基礎。而經(jīng)過古代文 學作品的描繪,春雨意象的文學內(nèi)涵以及情感蘊意不斷豐富,使春雨逐漸從一種自然氣候現(xiàn) 象發(fā)展為能夠喚起全民族共同記憶的一種符號。 參考文獻: 1 渠紅巖 . 論梅雨的氣候特征、社會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1課時 認識6~9(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蘇教版
- Unit4 Section A 1a-1d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接樁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
- 砍挖水生植物施工方案
- 生物防偽技術應用合同
- 江蘇現(xiàn)代化燈箱施工方案
- 暗物質(zhì)數(shù)據(jù)在競品分析中的隱喻
- 臨江瀝青路面施工方案
- 教師個人成長計劃書
- 溫州醫(yī)科大學剩余計劃
- 四川省瀘州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鄒忌諷齊王納諫》課件(共45張)
- 機械制圖教學課件(全套)
- 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 液位測量
- 化學纖維精品課件
- 中式面點師初級(五級)教學計劃、大綱
- QC成果構造柱澆筑新技術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附圖)
- 2020 ACLS-PC-SA課前自我測試試題及答案
- BIM技術應用管理辦法
- 信息論與編碼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數(shù)
- 空間幾何向量法之點到平面的距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