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農業(yè)生產基本常識 洪殿玉 一、農業(yè)生產常用的名詞概念 1、土壤耕作:是根據作物生長對土壤的要求,應用機械的方法, 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層構造,以達到調節(jié)土壤中的水分、養(yǎng)分、空氣、 熱量等理化及生物學性狀, 消除雜草和病蟲害, 提高土壤肥力等所采 用的一系列技術措施。 2、土壤耕作主要內容:松、翻、耙、中耕、鎮(zhèn)壓。 3、作物生育期:從出苗到成熟所經歷的天數。 4、作物的生育時期:指某一形態(tài)特征出現變化后持續(xù)的一段時 間,并從該時期始期至下一時期始期止之間所經歷的天數。 5、作物的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長發(fā)育在一定外界條件下所表現 出的形態(tài)特征, 人為的制定一個具體標準, 以便科學的把握作物的生 育進程。
2、例如:水稻出苗;不完全突破芽鞘;葉色轉綠。 6、種子:由胚珠發(fā)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農業(yè)生產上,種子是 最基本的生產資料。 凡是農業(yè)生產上可直接用做播種材料的植物器官 都成為種子。 7、種子萌發(fā)需要的生態(tài)條件:水分、溫度、氧氣、光照、二氧 化碳。 8、土壤肥力: 土壤提供和協調植物生長發(fā)育所需要水分、 養(yǎng)分、 空氣和熱量的能力。 9、凍融交替和干濕交替:凍融交替是通過氣溫在零度以下時, 使液態(tài)水變?yōu)楣虘B(tài)水,體積膨脹,擴大了孔經,而土體縮小,漲破了 原來的結構, 在春季解凍后形成了疏松多孔的土壤; 干濕交替是土壤 干和濕的過程中,土體漲縮破壞了原來的結構而變得疏松。 10、春化現象:作物要求經過一
3、定的向低溫以后才能開花1 結 實的現象。例如: 小麥在苗期需要經受一段時間的低溫,即對低溫的 范圍和作用的時間都有一定的要求, 只有滿足這一要求之后, 才能開 花結實。 11、土壤墑情:我們習慣上把土壤的含水量狀況稱為土壤墑情。 12、肥料三要素:作物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碳、氫、氧等十幾種 營養(yǎng)元素,其中氮、磷、鉀需要較多,而土壤中可提供的有效含量一 般都不足, 常常須通過施肥來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 所以稱他們?yōu)榉?料三要素。 13、肥料利用率:是指一季作物對肥料中養(yǎng)分吸收的數量與施 用肥料有效養(yǎng)分含量的百分數。 14、根瘤菌:是一種無芽孢單生的好氣性桿狀細菌,具有固氮 能力,它存在于土壤中及某些
4、作物的根瘤里。 15、 犁底層:在耕作層以下,一般厚約5- 10cm,它是由于耕 作農具多年的擠壓,人畜踐踏的靜水壓力所形成的。 16、微生物肥料:用科學的方法,從土壤中分離出有益的微生 物,經人工選育和大量繁殖,制成各種菌劑,用做肥料施入土中,這 些菌劑通稱微生物肥料,簡稱菌肥。 17、徑流:降水從地表或地下進入河流中的水流,從地表進入 河道的稱地表徑流; 以地下水形式補給河道的水流稱地下徑 (潛)流。 18、無性繁殖:直接由母本有機體的個別部分,經過生長發(fā)育 成為一個獨立的有機體。如馬鈴薯的種薯,其它植物的扦插等。 19、種子休眠:種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發(fā)芽的狀態(tài)中稱 為休眠。種子休眠
5、有兩種情況: 一是種子自身還未完全通過生理成熟 階段,雖然給予適當的發(fā)芽條件而仍不能萌發(fā), 這種情況成為深休眠; 另一種是種子已具有發(fā)芽能力, 但由于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 種子仍 處于靜止狀態(tài)中,這種情況稱為強迫休眠。 20、長日照作物:在一晝夜 24 小時內,需要有 14 小時以上的 連續(xù)日照的條件下能加速發(fā)育、促進開花的作物。如:小麥、大麥。 21、葉面積指數:又叫葉面積系數。為綠色葉子的總面積與土 地面積的比值。 22、異花授粉作物:又叫異交作物。雌蕊、雄蕊異株或同株異 花,或不是同花內的雌、 雄蕊進行授粉、 受精形成種子的作物。 例如: 玉米、油菜、 蕎麥、 向日葵等。 23、套種:在
6、同一塊耕地上,在前茬作物生長期間,把另一種 生長季節(jié)不同的作物種在前茬作物的行間。 24、蒸騰作用:植物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植物從根部吸收水 分,再由葉、莖的表面進行氣體狀態(tài)的蒸散,這種現象稱蒸騰作用。 25、蹲苗:鍛煉幼苗,培育壯苗,控制植株生長的一項技術措 施。 26、日照時數:太陽實際照射某一地面的時數。 27、凍害:作物生育期間,由于降溫使植株受凍致害的現象, 通常在0C或0C以下。 28、 冷害:指作物遇到不利于生長發(fā)育的低溫(0C以上)而受 到的危害。冷害有延遲性低溫(影響作物生育進程) 和障礙性低溫(作 物直接受害)。 29、暖頭寒尾:在冷暖交替比較頻繁的春秋兩季,一次冷空氣 過
7、境即將結束,晴暖天氣即將到來的過渡天氣。 30、倒春寒:春季氣溫回升較快時期出現的持續(xù)低溫陰雨天氣。 31、品種退化:指品種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品 種的優(yōu)良性狀所喪失, 失去了原品種的典型性, 產生了不合要求的變 異現象。 32、作物營養(yǎng)的臨界期:作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常有一個時 期,對某種養(yǎng)分的要求絕對數量雖不多,但很迫切,這種養(yǎng)分缺少或 過多時,對作物生長發(fā)育造成的損失, 即使以后補施也很難糾正或彌 補。 33、作物營養(yǎng)的最大效率期:作物在生長發(fā)育的某一時期,吸 收的某種養(yǎng)分能發(fā)揮生產最大潛力的時期,吸收速率最快,量最多。 34、 植物生長發(fā)育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16種,碳(0、氫
8、(H)、 氧(0、氮(N)、磷(P)、硫(S)、鉀(K)、鈣(Ca)、鎂(Mg、 鐵(Fe)、硼(P)、錳(Mn、銅(Cu)、鋅(Zn)、鉬(M0、氯(CI)。 35、長日照作物:日照長度長于一定的臨界日長時為長日照作 36、積溫:指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所需熱量的總和。 37、活動積溫:指作物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日平均氣溫 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每日平均氣溫的總和。 38、有效積溫:把高于生物學最低溫度的每日平均溫度減去生 物學最低溫度的差值,累加起來的總和。 39、水土流失:是在降雨、徑流或風力的作用下,耕層土壤隨 水流或風遷移到其他地方的現象。 40、水土流失的危害:降低土壤肥力;
9、造成水旱災害;破壞農 田通路;影響水利資源開發(fā)利用。 二、糧食作物施肥量計算 1生產每百公斤糧食作物籽粒需要三要素的數量 作物每百公斤需各元素數量單位:公斤 作物 N P2Q K2O N: P: K 玉米 2.5 1 2.5 2.5:1:2.5 水稻 1.63 0.79 1.53 1.61:1:1.94: 馬鈴薯 0.67 1.44 1.0 0.47:1:0.69 大豆 2.89 1.73 3.05 1.67:1:1.76 2、施肥量計算 施肥量=計戈U產量需養(yǎng)分量 (kg) -土壤養(yǎng)分含量 (ppm) *0.15* 養(yǎng)分利用率 施肥量=肥料養(yǎng)分利用率*肥料養(yǎng)分含量 3、不同比例肥料的配比 1
10、)用常規(guī)化肥配制專用肥:例如玉米專用肥養(yǎng)分含量為:N 21%、P2O5 11%、K2O 13%,我們如用尿素 N 46%,二銨 N 18%、P2O546%, 氯化鉀K2O 56%等肥料,用下面公式計算。 設二銨用量為X1、用尿素量為X2、氯化鉀用量為X3。 X1=H= 0.23913, X2= 218*0-23913(x1) =0.363, X3= 13 =0.232143, 464656 3種肥料合計為:X1+X2+X3= 0.834222,因為二銨是復合肥,施P2O5 的同時,還有一部分N,因此要先算二銨的用量,然后再算尿素的用 量。計算畝施量,各肥料是比例分配的,前提是N : P2O5三
11、9: 23, 可采用下面公式:例施用30kg/畝配比肥料,留出1kg硫酸鋅的量, 其余按29kg計算,二銨施用量為: 29 X X1 x1 x2 x3 =29 X =8.312872 ; 0.834222 0.362949 0.834222 = 12.61717 ; 尿素施用量為: 鉀肥施用量為: 29 X 29 X 卡 =8.069963.二銨.尿素 x2 x1 x2 x3 x3 x1 x2 x3 =29 =29 鉀肥的總用量 為:8.312872+12.61717+8.069963+1 (硫酸鋅)=30kg。相當于上述含 量的玉米專用肥34.76kg。如果配制相當于30kg專用肥的數量,則
12、可 以用 30X 0.834222=25.026,再加 1kg 硫酸鋅為 25.026+1=26.027,然 后用25.026按分配比例去乘以X1、X2、X3即可 2)用甲作物專用肥和常規(guī)化肥配制乙作物專用肥:例如玉米專 用肥養(yǎng)分含量為: N 21%、P2O5 11%、K2O 13%,尿素 N 46%,二銨 N 18%、P2O5 46%,氯化鉀K2O 56%等肥料,如何配制 N12%、P2O5 20%、K2O 15%的大豆專用肥。首先確定新的肥料 N : P三9: 23,該 肥符合條件,可以用二銨調新肥的比例,用下面公式計算。 設原用專用肥用1份,二銨用X份,對成丫份新專用線肥份,因 為先不用
13、考慮K肥,其公式為 21 + 18X=12Y 11+46X=20Y 解得 X=1.5 Y=4 其意思是 1 份 原專用肥,+1.5份二銨,不考慮鉀,可生產相當于 4份N P2O5含量 的新肥料,鉀肥單獨計算,2.5kg新肥料含鉀K= 15* 2.5 3=0.4375, 56 其意義是1kg玉米肥+上1.5kg二銨+0.4375kg含量為56%的鉀肥混合 后,生產相當于4kg大豆專用肥。需要多少肥,可以按比例分配計算。 播種量的計算及調試 1發(fā)芽率、發(fā)芽勢、生理活性的檢測和計算 (1 )紅墨水檢測法生理活性 選取玉米種子100粒、小麥種子200粒,在30 C左右溫水中浸 泡6小時-8小時,使種子
14、充分吸脹。取吸脹的種子 100粒,用刀片 沿胚部中線切為兩半,其中一半用于測定。將準備好的半粒種子置于 杯中,加入稀釋20倍的紅墨水溶液,以浸沒種子為好。染色15-20 分鐘后撈出,用清水沖洗種子,洗去顏色。觀察沖洗后種子胚部著色 情況,胚部不著色或略帶淺紅色者,即為有生命力的種子具。若胚部 染成與胚乳相同的深紅色,則為無生命力的種子。依次計算活種子百 分率,就是發(fā)芽率。 (2)直接檢測法 將玉米、大豆種子浸透水,大約 8-12小時,然后放在20-25 C 左右溫度下進行催芽。 (3)計算方法 發(fā)芽勢=三天后發(fā)芽種子數 供試種子數 x 100% 發(fā)芽率=七天后發(fā)芽種子數 發(fā)牙率 供試種子數 X
15、 100% 發(fā)芽率過低的種子不能用,如果發(fā)芽率過低,說明種子整體生理 活性差,田間播這樣種子,無災害性天氣,一旦遇災害性天氣,首先 表現為感病、粉種以及其它原因的不發(fā)芽。 2、穴播種子發(fā)芽率與出苗的田間二項分布 例如:玉米種子發(fā)芽率一般在85%,也就是說,不考慮田間損失 率的情況下,播100粒種子,有15粒不出苗,按每畝4000株計算, 缺苗600株/畝,隔4-5株缺1株,按每株損失120g籽粒計算,每畝 損失72kg.如果播2粒種子,田間出苗呈二項分布。設 a為發(fā)芽的種 子,b為不發(fā)芽種子,田間分布為: (0.85a+0.15b)2=0.7225a2+0.255ab+0.0225b2,a2為
16、 2 苗,ab 為1苗,b2沒苗。如果按4000穴計算, 則該式為:2890a2+1020ab+90b,8000粒發(fā)芽率85%的種子,出苗 的6800粒,不出苗的為1200粒,出苗種子為:2892X 2+1020=680(; 不出苗的種子為:1020+90X 2=1200粒。缺苗90株,減產糧食90X 120g=10kg。如果每穴播3粒種子,其二項式為:(0.85a+0.15b ) 3 3223 =0.614125a +0.325125a b+0.057375ab +0.003375b ,播 3 粒每畝需種 子12000粒,發(fā)芽的10200粒,不發(fā)芽的1800粒。仍按4000穴計算, 該式為:
17、2456.5a3+1300.5a2b+229.5ab2+13.5b3。 發(fā)芽的種子為:2456.5 X 3+1300.5 X 2+229.5=10200;不發(fā)芽的種子 為:1300.5+229.5 X 2+13.5 X 3=1800。缺苗 13.5 株,減產糧食 13.5 X 120g= 1.62kg,基本算不缺苗。播2粒,出苗6800,多余2890,缺 苗90。播3粒,出苗10200,多余6213,缺苗13株。a、b的指數并 不是乘方的意思,是概率的分布,指數是幾,表示有幾粒該樣的種子。 從二項式分布可以看出,無論每穴播多少粒種子,總是有空穴,只是 概率越來越低。 種子不發(fā)芽造成的缺苗在田間
18、是均勻分布的,田間損失(包括地 老虎、金針蟲危害,落干、土塊壓等)造成的缺苗在田間缺苗不是均 勻分布的,這樣的缺苗對產量影響更大,這部分比較集中,最好是在 出苗后進行查田補栽。 3、播量的調試和計算 四輪牽引播種機有兩種傳動形式, 一是后驅動輪傳動,另一種是 播種機的地輪傳動,兩種傳動方式不同,播量計算方法不同。 1)后驅動輪傳動的施肥量計算:過去以大豆施肥為主的播種機, 施肥量要加大,若保留這樣的排肥間隙和槽輪長度,單靠調整齒輪傳 動比是不行的,槽輪轉動過快影響播量準確性和加快槽輪磨損,增加 施肥量首先要加大排肥間隙和槽輪長度。在接近正常施肥量的情況 下,用齒輪進行精確調試施肥量。 在播種機
19、上直接調試,其方法如下: 墊起后驅動輪,用手轉動后驅動輪,查后驅動輪的周數n計算, 其公式為; 施肥量(Kg/畝) 轉動后驅動輪時的排肥 量(g) 1.5* 3.14* n* D *(1 -紡滑系數)*行距 簡便調試方法是讓播種機在作業(yè)狀態(tài)下走一段,用容器接下播種 機排的肥,根據播種機行走的距離計算出試驗施肥量(kg/畝),查看 原主動輪的齒數和被動輪的齒數,其規(guī)律是施肥量的比等于主動輪齒 數的比或者等于被動輪齒數的反比。 調主動輪:目標施肥量主動輪齒數 調被動輪:目標施肥量被動輪齒數 主動輪和被動輪同時調整: =目標施肥量 原施肥量 =原施肥量 目標施肥量 X原主動輪齒數 X原被動輪齒數 目
20、標施肥量主動齒數 =目標施肥量*原施肥量主動齒數 目標施肥量被動齒數原施肥量*原施肥量被動齒數 2)地輪傳動的施肥量計算:可以先將地輪墊起,用手轉動地輪 計算,記下周數n其公式為; 施肥量(Kg/畝) 轉動后驅動輪時的排肥 量(g) 1.5* 3.14* n* D * (1 打滑系數)*行距 讓播種機行走計算施肥量同后驅動輪傳動的施肥量計算的方法 相同 3)播種量的計算 計算畝播量的基本原理是: kg/畝=千粒重 (g) *畝粒數 或kg/畝=百粒重 (g) *畝粒數 105 kg/ 畝= 千粒重(g) *100 株距(cm) *行距(cm) *15 或kg/畝=株距百粒重*行距*1000 1
21、5 其原理是: kg/畝=百粒重(9) 100000 10000*10000 株距(cm) *行距(cm) *15 或創(chuàng)畝=千1滬 10000* 10000 株距(cm) *行距(cm) 4)前車驅動輪帶動傳動輪的播量計算 亠=主動輪齒數*排種輪窩眼數*百粒重*667 g 田 被動輪齒數 *100000*3.14* D(m)*行距(m)*(1紡滑系數) 化簡: Kg/畝= 主動輪齒數*排種輪窩眼數*百粒重 被動輪齒數* 150* 3.14* D(m)*行距(m)* (1 -紡滑系數) 粒數/畝= 主動輪齒數*排種輪窩眼數* 10000 被動輪齒數*15*3.14* D(m)*行距(m)* (1
22、 -紡滑系數) 株距(cm) 3o14*D*(cm)*被動輪齒數*( 1 -紡滑系數) 主動輪齒數*排種窩眼孔數 在原有的播量基礎上調整播量,只需調整主動輪齒數與被動輪齒 數即可. 目標主動齒數 二目標播量*原主動輪齒數 數 :目標被動輪齒數原播量*原被動輪齒數 在原有的株距基礎上調整株距: 目標主動齒數=原株距*原主動輪齒數 目標被動輪齒數 一目標株距*原被動輪齒數 5)地輪帶動傳動輪的播量計算 其它方面同驅動輪傳動完全一樣,只是把(1-紡滑系數%變成 (1+打滑系數%即可。 四、糧食作物通常調查的項目 1、大豆 大豆物候期調查 播種期:從播種當天計算出苗期:50%幼苗露出地面,子葉基本平
23、展。 第n片復葉期:從單葉著生的節(jié)算起,50%植株主莖上第n個節(jié)復 葉完全展開。 始花期:50%植株任意節(jié)有一朵花開放。 盛花期:50%植株主莖最上部 2 個具有完全展開葉的節(jié)中有一節(jié)開 花。 始莢期:50%植株主莖最上部 4 個具有完全展開葉的節(jié)中, 任意一 節(jié)上出現0.5mm長的莢。 盛莢期:50%植株主莖最上部 4 個具有完全展開葉的節(jié)中, 任意一 節(jié)上出現 2 厘米長的莢。 始粒期:50%植株籽粒開始膨大; 主莖最上部 4 個具有完全展開葉 的節(jié)中,任意一節(jié)上的豆莢內種子長度達 3mm。 鼓粒期 6:50%植株主莖最上部 4 個具有完全展開葉的節(jié)中,任意 一節(jié)上的豆莢內青綠種子充滿莢皮
24、的種穴。 成熟初期: 主莖上有一個莢達到成熟的正常色澤。 完熟期: 25%的豆莢達到正常的成熟色澤。種子含水量低于 15%。 大豆群體的生育時期以 50%以上的植株所處的生育時期為該群體的生 育時期。 大豆植株和產量性狀 株高: 田間測量是從地表到大豆生長點;在其它處是從大豆子葉 痕到大豆生長點。 莖粗: 第一節(jié)的中間的長面。 葉面積:從取樣的大豆中,選大小相近的葉片, 在靠近葉脈處打 孔,做成 100個小圓片,用微量天平稱出 100個小圓葉鮮重;根據打 孔器直徑,算出 100個小圓葉片面積。 5.根據公式進行計算葉片總面 積(平方厘米)二葉片總鮮重/小圓片鮮重x小圓片面積。 葉面積系數: 植
25、物葉面積與耕地面積的比值 莢數: 一株的全部莢數。 癟莢數: 一株的全部癟莢數,有一個粒也不算。 粒數: 一株的全部粒數。 百粒重: 100 粒完整的大豆籽粒的重量,用克表示。 分枝數:枝梗夠2cm長,上面有莢的算作分枝。 2、玉米 玉米物候期調查: 播種期: 從播種當天計算出苗期。 出苗期: 50%幼苗露出地面 2cm。 拔節(jié)期: 玉米基部可以用手摸到硬節(jié)。 抽雄期: 50%的雄穗抽出。 吐絲期: 50%的雌穗抽出。 成熟期: 摳去玉米在胚尖部的表皮可見黑層。 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不是生育時期, 是田間肥水管理的時期 玉米植株和產量性狀 株高: 從地面到植株頂端的數值。 穗位: 從地面到穗
26、柄著生點的數值。 穗長: 玉米穗的長度 穗粗: 玉米穗的中下部直徑 穗軸粗: 玉米穗軸的中下部直徑 行數: 玉米籽粒的行數。 行粒數:玉米籽粒每行的粒數。 禿尖長:玉米穗軸頂端沒產生籽粒的長度 百粒重:100粒完整的玉米籽粒的重量,用克表示。 出籽率:玉米籽粒與穗的比值。 玉米的葉向值和葉面積:測量玉米從上向下數10片葉,測量葉 長L(cm)、最大寬度B(cm)、葉基部到葉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Lf(cm)、 葉片與水平面成的夾角9 (用弧度表示) 葉面積=0.75LB 葉向值:lov= n 五、糧食作物測產及計算方法 糧食作物測產的基本原理是:kg/畝二每粒重量(kg) x 粒/ 畝;或 kg/
27、 畝=kg/ m2x 667 1、玉米 首先對玉米的長勢和地塊的面積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可以劃分幾 個各類型,各占多大比例,然后確定取樣數量和比例。如果比較 整齊,取3-5點即可。如果整齊度差,則需要多取。 取樣一般有三種方法 稱重法:每點取3-5 m的玉米穗,稱重量數穗數,從中根據穗的 平均重量選出5穗脫粒,用水分測量儀或烘干測含水量,計算產量。 公式:kg/畝=5穗粒重(kg) *取樣重*(1 -樣本含水量 ) * loooo 工:g5穗穗重*取樣面積*(1 -標準含水量)*15 計數法:每點取3-5 m,數出玉米穗數,連續(xù)選10穗,每穗查 行數和行粒數,算出10穗平均粒數,根據該品種的正常
28、百粒重,計 算產量。 公式:kg/畝= 平均粒數*穗數*百粒重(g) 取樣面積*150 稱重計數結合法:一種是與計數法相同,只是百粒重是實測后, 去水分的。 公式:k /亠=平均粒數*穗數*百粒重(g)* (1-樣本含水量%) 厶工:g田=取樣面積*150*(1 標準含水量) 另一種方法和稱重法類似,面積取大一些,10-20 m2,數出穗數, 然后連續(xù)取10穗,脫粒稱重,測含水量,計算產量 公式:kg/畝= 10穗粒重(kg)*取樣穗數*( 1 -樣本含水量%) * 10000 10*取樣面積*( 1 -標準含水量)*15 2、大豆 首先對大豆的長勢和地塊的面積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可以劃分幾
29、個各類型,各占多大比例,然后確定取樣數量和比例。如果比較整齊, 取3-5點即可。如果整齊度差,則需要多取。大豆是密植作物,取點 的面積可以小一些。有以下幾種方法。 實測法:每點取2-3 m,脫粒稱重,測含水量,計算產量 其公式為:kg/畝-樣本重量(g)( 1 一樣本含水量) 取樣面積(平方米)(1 -標準含水量)*1.5 計數法:取1-2 m,數出全部粒數,按常年的百粒重計算 其公式為: 畝粒數*百粒重(g) g田=取樣面積(平方米)*150 簡便法:取1-2 m,數出全部株數,極個別的植株不要數,如全 田不常見特別小的植株不要數,連續(xù)取 10株,沒計數的特別小的植 株不要取,查粒數,按常年
30、百粒重或當季百粒重去水分計算 其公式為: k /亠 株數*平均粒數*百粒重(g g田取樣面積(平方米)*150 3、水稻 實測法:每點收1-3川,根據行距計算出每平方米的行長,取 其公式為: 1-3行脫粒稱重,測含水量,計算產量 水漂或鹽漂實測法: 每點取1-3 m2,根據行距計算出每平方米的 kg/ 畝= 樣本重量(g) * (1 -樣本含水量 %) 取樣面積*(1 標準含水量)*1.5 行長,取1-3行脫粒后用清水漂去癟粒,撈出成粒晾干稱重,測含水 量,計算產量。 其公式為: k /、撈出成粒晾干后的樣本 重量(g)*( 1 -樣本含水量%) g田取樣面積*(1 -標準含水量)*1.5 計
31、數法:取1-2川,根據行距計算出每平方米的行長,取1-3行 數出穴數,連續(xù)取10穴數出粒數,按常年的百粒重計算。 其公式為: ./、 粒數*穴數*千粒重(g) g田取樣面積* 15000 簡單計數法:取1-2川,根據行距計算出每平方米的行長,取 1-3行數出穴數,連續(xù)取10穴數出穗數,取出具有平均穗數或者具 有大概平均穗數的樣本穴,數出全穴的穗數和粒數,按常年的百粒重 計算。 其公式為: kg/ 畝= 穴數* (10穴穗數)*樣本穴的粒數 取樣面積*樣本穴的穗數 *千粒重 *15000 簡單稱重法:取1-2川,根據行距計算出每平方米的行長,取 1-3行,剪下稻穗,晾干稱重 其公式為: kg/
32、畝= 樣本重量(kg)* 0.85) * 10000 取樣面積*15 4、其它作物 其它作物測產方法與上述作物測產方法基本相同,密植作物取樣 面積可以小一些,稀植作物取樣面積要大一些,被測作物個體整齊的, 好數的可以用計數法,如豆類、麥類等;個體差異大的,用稱重法, 如馬鈴薯、秋菜、甜菜等;單株粒數過多的也可以用稱重法,如谷糜、 高粱等。 計算產量方法為:Kg/畝=取樣樣面積 x 667 也可以直接取6.67川的作物稱重(kg), 65cm行距取10.02m, 然后乘以100等于kg/畝。 六、其它 1、大時針噴灌機作業(yè)每戶澆地面積的計算方法 大葉針噴灌機澆地是一個圓面,每戶的耕地是矩形的,每
33、戶的耕 地面積和機械作業(yè)面積不相符,如果按作業(yè)面積收費,需要重新計算 每戶澆地的面積。計算時有三個參數,時針臂長(R);近中心點(d) 和遠中心點(D)。D d是農戶家的兩個地邊距噴灌中心的距離,角度 用弧度計算,如果求出的是角度,可轉換成弧度,面積計算公式為: S=Rx (arccos - - arccos D)- R2 - d2 d+ R2 - D2 D RR 2、土壤養(yǎng)分化驗田間取樣方法 首先觀察地形,確定該地取幾個土樣,一般坡降變化不大,又是 同一茬口,面積在1000畝以內,取一個土樣即可;否則根據具體情 況確定取樣數量。 取樣采取S形取樣法,從地的一個角進入,隨走隨取樣,取樣點 盡量
34、全面,呈S形從進地的對角另一端出地,平作隨機選點取土;垅 作隨機選點后,避開苗帶和垅溝,在垅幫上取土。取土挖20cm深, 每點取100g左右,每個樣本取至少取20點以上,如果取土過多,可 將土混拌均勻攤到一個干凈的地方, 在中間劃一個十字,去掉對頂角 的部,反復幾次,到土大約剩 500g為止。 3. 土壤容重、比重、含水量、田間最大持水量、相對含水量的 非專業(yè)人員簡便測定方法 土壤容重是指土體在自然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烘干土重量,也叫 假比重;比重是土壤在無空隙狀態(tài)下單位體積的干土的重量。二者單 位相同,用g/cm3、kg/L、噸/ m 3表示。 土壤容重:首先確定要測定多深土體容重,例如測定20cm深度 的容重,條件的找一個水平尺,坑大再準備一根長木條,把要測的地 方上面弄平,然后挖20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條款)
- 國內水路集裝箱貨物運輸合同
- 2025合同模板國際貿易合同范本
- 貨物運輸保險單合同
- 2025門面房購房的合同范本大全
- 臨時場地租賃服務合同
- 2025暑期工合同的方案
- 2025電梯井道施工合同
- 2025港式茶餐廳加盟合同樣本
- 護士崗前培訓心得15篇
- 2025年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順德醫(yī)院(佛山市順德區(qū)中醫(yī)院)招考聘用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華僑港澳臺學生聯招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北京石景山區(qū)九年級初三(上)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單元測試(含答案)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
- 藥品流通監(jiān)管培訓
- JD37-009-2024 山東省存量更新片區(qū)城市設計編制技術導則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
- 北京市海淀區(qū)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數學押題試卷含解析
- GB/Z 44765.3-2024用戶端能源管理系統(tǒng)和電網側管理系統(tǒng)間的接口第3部分:架構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北師大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章《基本平面圖形》測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