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第16課《誡子書》學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第16課《誡子書》學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第16課《誡子書》學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第16課《誡子書》學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誡子書學習目標:1、反復朗讀課文,弄清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掌握文中重點實詞的意思,背誦和理解文中的警句名言。學習過程:一、課前預習: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澹泊()()淫慢()勵精()險躁()年與時馳()遂成枯落()悲守窮廬()2、查找有關諸葛亮名言詩句,明確所蘊含的意義。3、了解文章的有關背景。二、自主學習:(一)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停頓。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方法鏈接: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jié)奏一般說來,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謂語、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

2、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如:予/嘗求/仁人之心(岳陽樓記)A根據句首的語氣詞來確定朗讀節(jié)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語氣詞(發(fā)語詞),表示將發(fā)表議論,提示原因,如“蓋”、“夫”(讀“f),往往在發(fā)語詞后進行停頓,如:夫/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根據句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確定朗讀節(jié)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復雜。其中起舒緩語氣作用的“之”有助于我們確定朗讀節(jié)奏:停頓往往在“之”后,這樣朗讀使得整個句子的語氣不至于顯得急促,而是緩急有致。如: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恒公)根據句首的連詞或總結性的詞語確定朗讀節(jié)奏若句首出現表假設、轉折等的連詞,如“若”、“而”、“然則”等或表總結

3、性的詞語,如“故”、“是故”等,往往在這些詞語的后面要加以停頓。如:然則/何時而樂耶(二)再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弄清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4.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5.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你能熟記上面的句子的句子,并把它們譯成現代漢語嗎?試試看!(四)背誦并默寫課文,三、合作探究1.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又是怎樣展開論述的?答:2.文中常被人們引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兩句話是“,”。作為新世紀的莘莘學子,應當如何做?A請談談自己的理解。3.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誡子書中認為成才的條件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5.聯系現實人世,充滿誘惑的滾滾紅塵,品析“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重要意義。6.你最喜歡文章哪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fā),由此你聯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薦給大家,并結合自己的體驗送給大家一句你最喜歡的話。四、課堂檢測1.解釋句子:(1)靜以修身(2)儉以養(yǎng)德(3)非澹泊無以明志(4)非寧靜無以致遠2.本文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