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_第1頁
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_第2頁
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_第3頁
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_第4頁
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簡介:廣西欽州竹國有限公司采用氧化溝結合水解工藝處理造紙廢水。實踐表明,該工藝處理效果良好,CODCr去除率達95%以上,各項出水指標均達到GB 8978 1996中的二級排放標準。關鍵字:氧化溝水解工藝造紙廢水1 廢水水量、水質廣西欽州竹國有限公司是一采用毛竹為原料的造紙廠,其廢水主要來源于堿液浸泡(40%燒堿)后水洗產生的黑液和抄紙機廢水一一白水。其中,白水連續(xù)排放 (1 200t/d),COD 為 700 1 200mg/L, pH 值為 7.2 9.5 ;黑液間歇排放(100t/d), COD 為 1200024 000 mg/L , pH值為9.211.

2、5。此外,還有部分生活污水 (約100t/d), COD為200mg/L 。廢水主要成分有:纖維、纖維素分解生成的糖類、醇類、有機酸、木質素st黑液丄T感雀軸1r1邸陽水1*一體化tfC隨規(guī)2訥朝及其衍生物,少量的樹脂酸、脂肪酸等。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好,BOD/COD值接近0.5 , SS含量大(690 mg/L),導致污泥產率系數(shù)大。根據(jù)這一特點,該廢水采用了利用兼氧技術的水解池和利于污泥好氧穩(wěn)定的氧化溝進行處理。2 處理工藝及設計參數(shù)2.1處理工藝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2.2設計參數(shù)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shù)見表1。表1 構 筑物尺寸及 設計參數(shù)構筑物規(guī)格及參數(shù)數(shù)量(座)停留時間(h)備注集水池

3、V 總=1000m 3320廠內原有氣浮池2mX 520.5暫時不用mx 2m水解酸化池24mX 12mX 5m124V有效=1200m 3,內設填料650m 3,分6格氧化溝36mX 24mX 3m136V 有效=1800m 3黑液箱3mx 3mx 9m10.5一體化沉淀池14mX 12mX 4m24過濾罐R=570 mm H=3020m m10.5耐壓強度為980kPa,罐內設 金屬絲網(wǎng)、聚苯乙烯泡沫塑料(2 0目)2.3工藝特點 紙漿廢水的纖維含量高,因此回收利用前景十分可觀,其產量可達20 t/d(含水浮渣)。采用氣浮工藝能很好地予以回收,但由于目前該廠生產設備較為落后導致回收纖維無法

4、充分利用,且不影響后續(xù)處理,故暫不采用氣浮工藝。 水解池是兼氧技術的體現(xiàn),兼性菌(主要是產酸細菌)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將廢水中主要有機污染物木質素、纖維素等分解成小分子中間產物一一有機酸及醇類(如乙酸、乙醇),同時一些有毒物質及一些帶色基團的分子鍵被打開。水解池出水pH值一般控制為5.86.8。 氧化溝主要用于降解難降解有機物及脫氮除磷。氧化溝設計流速為0.3 m/s,相當于混合液在溝中平均環(huán)行了約204周,廢水經稀釋、吸附,得到長時間的降解。氧化溝的污泥泥齡長(30 d),因此經過氧化溝處理后的污泥已經得到好氧穩(wěn)定,VSS/SS值一般為60%,不需要另外消化;污泥也近于零排放,自開始運行至今只

5、排泥一次。氧化溝中充分 的供氧發(fā)生在反應池一端,受限制的供氧發(fā)生在反應池其余部分,混合液在曝氣和非曝氣段間循環(huán),同時表曝機使池中形成上、中、下三種溶氧層次,使厭氧、兼氧、好氧菌的協(xié)同作 用成為可能。這種大環(huán)境(包括死角)和大量微環(huán)境(菌膠團內部形成的缺氧、厭氧段)的存在 使有機物得到更好地降解、并為同時硝化反硝化提供了條件,使氧化溝兼具脫氮除磷功效。如出水對磷要求高,則可定期適當排泥。 一體化沉淀池1兼具沉淀池、回流污泥池、污泥濃縮池、出水池功能;一體化沉淀J池2兼具沉淀池、絮凝反應池、污泥濃縮池、出水池功能。 黑液、白水大致按 1 : 12的配比進入水解酸化池。3 實際運行效果3.1生化池接

6、種、馴化為縮短培養(yǎng)、馴化時間,接種污泥采用附近鳳凰紙業(yè)廠的生化污泥(含水率99.6%),投加于水解酸化池為 5m 3,氧化溝9m 3(受運輸?shù)葐栴}限制)。開始培養(yǎng)時,氧化溝內放1/4白水、3/4清水進行悶曝,并投加面粉50kg/d ,換水30t/d。當污泥沉降比(SV)持續(xù)3d為3%時,逐漸增加換水量,并按BOD5 : N : P=100 : 5 : 1的比例投加尿素和磷肥營養(yǎng)物。經一個月左右的培養(yǎng)和試運行,SV=12% ,已達到滿負荷進水條件,微生物生長良好,出水穩(wěn)定。3.2DO 分布情況明,當表曝機附近的 DO維持在2.0mg/L 時,池內以好氧處理為主,同時底部存在缺氧或厭氧區(qū),使好氧、

7、缺氧、厭氧菌并存,協(xié)冋作用。當表曝機附近的DO維持在1.0 mg/L以下時,則池內好氧區(qū)大大減少,除碳、硝化及脫氮都受到很大限制。DO太高,污泥繁殖快,產泥多,不利于操作,也耗電。因此,最好控制轉速,使表曝機附近的DO維持在2.0 mg/L左右,實踐表明在該條件下的運行情況良好。表2 穩(wěn)定運行時氧化溝內DO分布35 r/28 r/25 r/32 r/min30r/minminminminmg/L轉速位置ABAB ICA| BCABAB1221101.95.05.65.25.802221100000002.85.10.00.65.05.80.65.40.70.25.35.102211100000

8、nn3.35.30.80.80.00.70.70.35.40.3000A2211000000nn4.20.10.75.65.90.60.55.35.40.40002211000000005.10.15.75.75.65.80.80.40.60.50.20.102211000000006.50.50.60.60.95.95.90.65.65.55.20.107321107.00.20.60.05.80p321108.10.25.65.25.80Q3321111010009.40.00.30.90.05.50.30.70.15.90.40.204 n22110110000010.30.30.60.

9、55.85.00.00.65.70.75.25.1511221100000000II.55.30.80.20.65.80.80.40.50.60.150A O21100000000n12.10.85.40.95.25.60.55.25.40.10.150A Q11100000000n13.80.30.25.85 1.20.70.45.10.40.20.2003211014.20.10.80.35.85注 A、B、C分別為水面下0.3、1.0和2.0 m處3.3運行結果廠方和監(jiān)測站提供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見表3。表3廢水處 理效果水溫C)進水出水去除率(%)黑液白水pHCOD(mg/L)pHCOD(mg/

10、L)pHCOD(mg/L)219.8710.18426.337.63749.6.8288.395.8118.6510.21123.618.58.61017.13114.795.5918.7410.20341.567.58968.6.8995.096.1320.6011.17857.07872.7.2788.695.963.4221.39.116720.518.24.51006.9482.196.3321.0310.13439.41.41496.6581.496.683.621.11.1208.31256.7494.295.432080.818.8521.6010.1318.48.01146.5186.595.862.26820.2011.13008.80.21126.3288.295.626.7021.0211.12102.048.56.51036.7998.694.7從表3可以看出,在穩(wěn)定運行期間的COD總去除率達95%以上。3.4設施投資及運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