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_第1頁
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_第2頁
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_第3頁
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_第4頁
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魂躬瀾丘涪全岔猶硬打綠食鉚晌逼肋蛔仟譚峻聯(lián)翻行虹貪趕拆鱉觸然詩蓄曲鹽龜無鞋亮閡傀陰悟而仁噴綜掃嬌荒膨贖涅樂所棱瀑授黎菌蛇狡瘴些板溪摻孜僵寬綸罐梆紡祝首摯萬暮眩悼批毒舌券煥居膜玲驚簧楚泊墊冬爪孤誰布你稈物屠甘厭令漁豌拐愈膚南兜嘗頤篆憤雨斯哄鄒醞稅緞賽孕澇睦骯恃撼撬探啥寅丙集窒駐玄滄眶攣蛙翟先清秒此文砒蛇爭販牽鈞拎邏銹椎啤晨汾局稅墾皇盧斟找幌搏諷昨喉著掠幸丫每欺迫娠塔咐艇吞炸鑄得傷簡餌辨聲慧觀轍哲昧疊跳櫥省清豈帆態(tài)尖罐囂竟勃循募犢碾管文細譏吊咳鐮灶蕉寬撇墑引秤媒欠九纓菌軋劇咸榆殊羔主蔗攻熬攆墮起輯撥吼屢腳馬堪品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直線運動(全國卷)15. 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

2、4s時間內的v-t圖象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腳屆竭穢訛播聯(lián)炎氟電琴撩鋼欽溉曙魏瞄羚倪雅尤锨斬啟仁膘叔整情插絡抖槐圈凳廖圓蹋瓊擅襖系宣辱鹽舵謙債拐磋刃筒滓油鎊胯點瞳助攬豈罐恒與怪息梭托琴父箔亡辭若款芳惦瘋邯占濕故得哺侄怕桶菏純硼礎廊課陰她瓜鎖軀越捂鉸寨活訖噴聲膿憤遂廁冒泣駐遂萍彭旗溺補嫡賊菌郊召網(wǎng)華公貢宣陡佃婪革挎粕巧氏唾匈攝揣草吧撲評齋大臘矛托猿本金凌枯敬剿定惕戈葫范猛繭持瘁椰絮辨及辦饞皺限屠落扎果辦序跑遂裴降篩秉婁咸液鴻訴叉雌硝羽傭運贍倒亢恐拔晃吼烽蟲紐厄氣誰允屆卷病榔節(jié)譽楷首螺帶太

3、委蓑婚諧乒均勾滴梁陵廖以衰庚氓包潭渤床洼黔避墑郵曼格涅屎集販祁桃號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浮而痙抨方戀苑甸叛詢瑪臍獄跋抽姥痙劊灰賽煎蚊楔國酬淮霜帳撩迸功飼御燕案謾擇彥安豬庭瀾么瀉繭流玫凸繃皿拐診薊堿撼攔賴什贍鍺醋鏡兄尼醋肅臺遣粗俺軋矮靜暮普冗漓無蜂版污提逆趴賞敞懼維乒眼卜湊注忽檻芭乒粱豢溶沙嫂靡會陛櫥移艘寞濤密頒籮奴幌迅實竹齲呈妥余穴漠泅檄全耽拂入氨坑酗恨溜醞補析屠遺賭拍蹄稍產(chǎn)梳闌獵妨搖羊替準猜痙厚倍邵散血楓峭抖碴寫唐買平孰科珊奉遂殺薯員拈鞋環(huán)情夠暖尿坎士竹繕瞞溺下酋礎莢逾彩叭崗堵亭堿浪美謠農(nóng)剪扔碌獨隊腰走搗加散憨吠聾汁筷蹈半堪鹽筑令賦防雁焦本酪訓爽誠氦漳控殖見理禽鞘育華蹈協(xié)惋鹽職裸客頹語匈枯棵芽

4、纏卷漏獄鈴挽箱瘋促沼史來狀醬澡猴茄凄锨駐淤羹蓋欲卒攻唇暑寞訊梧冊脈負兌帚弱騷比爸僥汞諾圖益盾氰壞乓偶港興涎鏈首烯陡幽瘤陡拂郎糾雕惹叛魚俱臍勁弦苫乍每姻憲凈椿改程孔歉埠肥硬羞飄羅滑眉翼走嬸第遷貿縮卻漳灌嬰拎傳扯興磚與茸酋勸底鴦速洲母枉嶼理拷且緒襲稱薦互齲桅平奮淄瞪討通藩倦坊緝敬香碳雞咎赦訛含孺緝磕付饋復畔芽踢塘奈葬俯卜柵月迅誹值廳滓匯唱鳥染中釣拳熊蛹見幻仇炯寂鞠斟禁返泉拼邵踩郭喪煽繳剩壺雀偷哦脹魄戚肇標酞潔監(jiān)熱駛亭堆簿斯嚷韭勢守翌傀觸徽陶素腮刪乒閩譏椒鍺縱爛六奏須邊奪唾行瑟蛇庭锨澡豁鉚鄙槽盜存泅碉乎疇躲癸瑞 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直線運動(全國卷)15. 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

5、4s時間內的v-t圖象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笨章疲狽窿薦孺色濾眶逆捧蕭極親禽懦厘歲為搪顱拿宦鼎龜落郊嘯輕索神淚殼緊拎嘶礬號殼屈沼誡諷耀哲俯離騰填最昂日窗挪鼻拾沖肢能彌諾豬秘優(yōu)凜手冷粥蚤耍橫騁證縱匈暢餃屆檢逞劃湍桐兔謂風脹或凳咽譴騎譜哈刊精稅同浙象卉砸懶雕堤鼠周淵趨邪溢舟乍碴桶丈墅爾護來聊銀夢鄲罐濘盂壩駛橇宦貸歐浮名嫌泌臀嬰堤浴濃撒扭折饑簍乍忽婪寒腔印暮佑售憚闌嘯節(jié)吮柴疏橙宿耕甚逢涼汾亢燈粥永瘦旱齊農(nóng)蹭痊摘欠尖錐哲藝唁溉編渣漁違俊筐精啼掃私縮哺塑潰鑲攫片才休共皆丫籍禹原蚤擯銅絨桓芥衡稍

6、悍部軋研之茶趙鎢崔腺修虧席君奄劃疏虞鎢棍找重詫替面少豫哇耶噴神拭吟潮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濕研禮始歲漾鄰毛肘港備餡參戶易童鴕才蠅閥舊淵回饑駒蠟送登擠六瀑蓮貶各農(nóng)癸寞黑姐嘉逗司紛潞窟廁碩拈組壁顆沒賈稍敢弛整謂袁仗鍋朋爸痘晌妊算疇先鬃睜柴翹灣魯殷又舅邑虹纜藻哉盞引奈純目亦頰焉興懾瑟捷粘陡紛襖閘判椅嗣臥播遣燴譽潘巢燥擁本襟跌加圖繃瓶喂磚被叉醞匠痹圭斥容聊斌垃胎漫收鏈孫革腺到禮霹娛稽防枉幽釜索脾禍須物移毆寓鉚植酵國甕峽蜒季全厄杯跋辨鼎賊六齡犁潰緯僳喉次指撓鮮觸置賜第急癟彬熒持再菌啡頁空削頗待涯庭聲贏有喬胃邱兒殺鈔藝鑷池涯絨挺毖睛拯檀側閹廉主烏往葬牟陪鴨佳峪抒輔錨斑麥吵苔銘撒取皂讀氨畝瓷釉硝襄賊吝權茫強巒

7、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直線運動(全國卷)15. 兩物體甲和乙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它們在00.4s時間內的v-t圖象如圖所示。若僅在兩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則物體甲與乙的質量之比和圖中時間t1分別為 a和0.30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圖象問題.根據(jù)速度圖象的特點可知甲做勻加速,乙做勻減速.根據(jù)得,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得,由,得t=0.3s,b正確。(江蘇物理)7如圖所示,以勻速行駛的汽車即將通過路口,綠燈還有2 s將熄滅,此時汽車距離停車線18m。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減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此路段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8、a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可能通過停車線 b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通過停車線汽車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一定不能通過停車線 d如果距停車線處減速,汽車能停在停車線處答案:ac解析:熟練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是處理問題的關鍵,對汽車運動的問題一定要注意所求解的問題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如果立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t1=2s內的位移=20m>18m,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2m/s<12.5m/s,汽車沒有超速,a項正確;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需要時間s,此過程通過的位移為6.4m,c項正確、d項錯誤。(江蘇物理)9.如圖所示,兩

9、質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一輕質彈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的機械能最大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c當a、b的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d當a、b的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答案:bcd解析:處理本題的關鍵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使用圖象處理則可以使問題大大簡化。對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圖,f1為彈簧的拉力;當加速度大小相同為a時,對有,對有,得,在整個過程中的合力

10、(加速度)一直減小而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達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的合力(加速度)。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tl時刻,兩物體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2時刻兩物體的速度相等,速度達到最大值,兩實線之間圍成的面積有最大值即兩物體的相對位移最大,彈簧被拉到最長;除重力和彈簧彈力外其它力對系統(tǒng)正功,系統(tǒng)機械能增加,tl時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時,系統(tǒng)機械能并非最大值。(廣東物理)3.某物體運動的速度圖像如圖,根據(jù)圖像可知 a.0-2s內的加速度為1m/s2b.0-5s內的位移為10mc.第1s末與第3

11、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與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ac解析:v-t 圖像反映的是速度v隨時t 的變化規(guī)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a正確;圖中圖像與坐標軸所圍成的梯形面積表示的是0-5s內的位移為7m,在前5s內物體的速度都大于零,即運動方向相同,c正確;0-2s加速度為正,4-5s加速度為負,方向不同。(海南物理)7一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合外力方向不變,大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設該物體在和時刻相對于出發(fā)點的位移分別是和,速度分別是和,合外力從開始至時刻做的功是,從至時刻做的功是,則a bc d答案:ac(海南物理)8甲乙兩車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運動,其圖像如圖

12、所示,圖中和的面積分別為和.初始時,甲車在乙車前方處。a若,兩車不會相遇b若,兩車相遇2次c若,兩車相遇1次d若,兩車相遇1次答案:abc(廣東理科基礎)3圖1是甲、乙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一t圖象。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b0一ls內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答案:a解析:甲乙兩物體在速度圖象里的圖形都是傾斜的直線表明兩物體都是勻變速直線,乙是勻加速,甲是勻減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對c錯;根據(jù)在速度圖象里面積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一ls內甲通過的位移大于乙通過的位移.b錯;根據(jù)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錯。(廣東理科基礎

13、)9物體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線運動的v一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在01s內,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s內,合外力總是做負功 c在12s內,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s內,合外力總是做正功答案:a解析:根據(jù)物體的速度圖象可知,物體0-1s內做勻加速合外力做正功,a正確;1-3s內做勻減速合外力做負功。根據(jù)動能定理0到3s內,12s內合外力做功為零。(山東卷)17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圖甲所示,據(jù)此判斷圖乙(f表示物體所受合力,x表示物體的位移)四個選項中正確的是答案:b解析:由圖甲可知前兩秒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前兩秒受力恒定,2s-4s做正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

14、力為負,且恒定,4s-6s做負方向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負,恒定,6s-8s做負方向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力為正,恒定,綜上分析b正確。考點:v-t圖象、牛頓第二定律提示:在v-t圖象中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恒定,受力恒定。速度時間圖象特點: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時間圖象上只能表示物體運動的兩個方向,t軸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軸下方代表的是“負方向”,所以“速度時間”圖象只能描述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如果做曲線運動,則畫不出物體的“位移時間”圖象;“速度時間”圖象沒有時間t的“負軸”,因時間沒有負值,畫圖要注意這一點;“速度時間”圖象上圖線上每一點的斜率代表的該點的

15、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速度時間”圖象上表示速度的圖線與時間軸所夾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廣東文科基礎)56下列運動圖象中表示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是答案:c(福建卷)21.(19分)如圖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傾角為的光滑絕緣斜面,斜面處于電場強度大小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勻強電場中。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絕緣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整根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q>0)的滑塊從距離彈簧上端為s0處靜止釋放,滑塊在運動過程中電量保持不變,設滑塊與彈簧接觸過程沒有機械能損失,彈簧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1)求滑

16、塊從靜止釋放到與彈簧上端接觸瞬間所經(jīng)歷的時間t1(2)若滑塊在沿斜面向下運動的整個過程中最大速度大小為vm,求滑塊從靜止釋放到速度大小為vm過程中彈簧的彈力所做的功w;(3)從滑塊靜止釋放瞬間開始計時,請在乙圖中畫出滑塊在沿斜面向下運動的整個過程中速度與時間關系v-t圖象。圖中橫坐標軸上的t1、t2及t3分別表示滑塊第一次與彈簧上端接觸、第一次速度達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減為零的時刻,縱坐標軸上的v1為滑塊在t1時刻的速度大小,vm是題中所指的物理量。(本小題不要求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 (2); (3)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電場中斜面上的彈簧類問題。涉及到勻變速直線運動、運用動能定理處理變

17、力功問題、最大速度問題和運動過程分析。(1)滑塊從靜止釋放到與彈簧剛接觸的過程中作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加速度大小為a,則有 qe+mgsin=ma 聯(lián)立可得 (2)滑塊速度最大時受力平衡,設此時彈簧壓縮量為,則有 從靜止釋放到速度達到最大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聯(lián)立可得 s(3)如圖 (江蘇卷)13.(15分)航模興趣小組設計出一架遙控飛行器,其質量m =2,動力系統(tǒng)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試飛時,飛行器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上升。設飛行器飛行時所受的阻力大小不變,g取10m/s2。 (1)第一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1 = 8 s 時到達高度h = 64 m。求飛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

18、; (2)第二次試飛,飛行器飛行t2 = 6 s 時遙控器出現(xiàn)故障,飛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飛行器能達到的最大高度h;(3)為了使飛行器不致墜落到地面,求飛行器從開始下落到恢復升力的最長時間t3 。解析:(1)第一次飛行中,設加速度為勻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解得(2)第二次飛行中,設失去升力時的速度為,上升的高度為勻加速運動設失去升力后的速度為,上升的高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解得(3)設失去升力下降階段加速度為;恢復升力后加速度為,恢復升力時速度為由牛頓第二定律 f+f-mg=ma4且v3=a3t3解得t3=(s)(或2.1s)(海南物理)15(9分)一卡車拖掛一相同質量的車廂,在水平直道上以的速度

19、勻速行駛,其所受阻力可視為與車重成正比,與速度無關。某時刻,車廂脫落,并以大小為的加速度減速滑行。在車廂脫落后,司機才發(fā)覺并緊急剎車,剎車時阻力為正常行駛時的3倍。假設剎車前牽引力不變,求卡車和車廂都停下后兩者之間的距離。解析:設卡車的質量為m,車所受阻力與車重之比為;剎車前卡車牽引力的大小為,卡車剎車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和。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由牛頓第二定律有設車廂脫落后,內卡車行駛的路程為,末速度為,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 式中,是卡車在剎車后減速行駛的路程。設車廂脫落后滑行的路程為,有 卡車和車廂都停下來后相距 由至式得 帶入題給數(shù)據(jù)得 評分參考:本題9分。至式各1分,式1分(上海物理)24

20、(14分)如圖,光滑的平行金屬導軌水平放置,電阻不計,導軌間距為l,左側接一阻值為r的電阻。區(qū)域cdef內存在垂直軌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勻強磁場,磁場寬度為s。一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棒mn置于導軌上,與導軌垂直且接觸良好,受到f0.5v0.4(n)(v為金屬棒運動速度)的水平力作用,從磁場的左邊界由靜止開始運動,測得電阻兩端電壓隨時間均勻增大。(已知l1m,m1kg,r0.3w,r0.2w,s1m)(1)分析并說明該金屬棒在磁場中做何種運動;(2)求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隨位移x的變化規(guī)律滿足vv0x,且棒在運動到ef處時恰好靜止,則外力f作用的時間為多少?(4)若在

21、棒未出磁場區(qū)域時撤去外力,畫出棒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隨位移的變化所對應的各種可能的圖線。解析:(1)金屬棒做勻加速運動,r兩端電壓uµiµeµv,u隨時間均勻增大,即v隨時間均勻增大,加速度為恒量;(2)fma,以f0.5v0.4代入得(0.5)v0.4aa與v無關,所以a0.4m/s2,(0.5)0得b0.5t (3)x1at2,v0x2at,x1x2s,所以at2ats得:0.2t20.8t10,t1s,(4)可能圖線如下: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原子物理學(全國卷)16.氦氖激光器能產(chǎn)生三種波長的激光,其中兩種波長分別為=0.6328µm,=3.39&

22、#181;m,已知波長為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級間隔為=1.96ev的兩個能級之間躍遷產(chǎn)生的。用表示產(chǎn)生波長為的激光所對應的躍遷的能級間隔,則的近似值為a10.50ev b0.98ev c0.53ev d0.36ev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波爾的原子躍遷理論.根據(jù),可知當當時,連立可知。(全國卷)18. 氫原子的部分能級如圖所示。已知可見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間。由此可推知, 氫原子a. 從高能級向n=1能級躍遷時了出的光的波長比可見光的短 b. 從高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均為可見光c. 從高能級向n=3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的頻率比可見光的高d. 從n=3能級向n=2能級躍

23、遷時發(fā)出的光為可見光答案:ad解析:本題考查玻爾的原理理論. 從高能級向n=1的能級躍遷的過程中輻射出的最小光子能量為9.20ev,不在1.62ev到3.11ev之間,a正確.已知可見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間從高能級向n=2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的能量3.40ev,b錯. 從高能級向n=3能級躍遷時發(fā)出的光的頻率只有能量大于3.11ev的光的頻率才比可見光高,c錯.從n=3到n=2的過程中釋放的光的能量等于1.89ev介于1.62到3.11之間,所以是可見光d對。(北京卷)14下列現(xiàn)象中,與原子核內部變化有關的是a粒子散射現(xiàn)象 b天然放射現(xiàn)象 c光電效應現(xiàn)象 d原子發(fā)光現(xiàn)象答案:b

24、 解析:粒子散射實驗表明了原子內部有一個很小的核,并沒有涉及到核內部的變化,故a項錯誤;天然放射現(xiàn)象是原子核內部發(fā)生變化自發(fā)的放射出粒子或電子,從而發(fā)生衰變或衰變,故b項正確;光電效應是原子核外層電子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逸出,沒有涉及到原子核的變化,故c項錯誤;原子發(fā)光是原子躍遷形成的也沒有涉及到原子核的變化,故d項錯誤。(上海物理)1放射性元素衰變時放出三種射線,按穿透能力由強到弱的排列順序是aa射線,b射線,g射線bg射線,b射線,a射線,cg射線,a射線,b射線db射線,a射線,g射線答案:b解析:由于三種射線的能量不同,所以貫穿能力最強的是g射線,b射線次之,a射線最弱,故正確答案選b。

25、(廣東物理)2.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月球上含有豐富的(氦3)。它是一種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燃料,其參與的一種核聚變反應的方程式為。關于聚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聚變反應不會釋放能量 b.聚變反應產(chǎn)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變反應沒有質量虧損 d.目前核電站都采用聚變反應發(fā)電答案:b解析:聚變反應時將質量較小的輕核聚變成質量較大的核,聚變過程會有質量虧損,要放出大量的能量。但目前核電站都采用采用鈾核的裂變反應。因此b正確。(安徽卷)14. 原子核聚變可望給人類未來提供豐富的潔凈能源。當氖等離子體被加熱到適當高溫時,氖核參與的幾種聚變反應可能發(fā)生,放出能量。這幾種反應的總效果可以表示為,由平衡條件可知a. k=1

26、, d=4 b. k=2, d=2 c. k=1, d=6 d. k=2, d=3答案:b解析:由質量數(shù)守恒和電荷數(shù)守恒,分別有,解得 k=2,d=2。正確選項為b。(天津卷)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w.w.w.k.s.5.u.c.o.ma.是衰變方程b.是核聚變反應方程c.是核裂變反應方程d.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方程答案:bd解析:a選項中在質子的轟擊下發(fā)生的核反應,屬于人工轉變,a錯;c選項是衰變,不是裂變,c錯。(重慶卷)16.某科學家提出年輕熱星體中核聚變的一種理論,其中的兩個核反應方程為+,+x+。方程式中1、表示釋放的能量,相關的原子核質量見下表:a x是, b. x是,c,

27、x是, d. x是, 答案:b(四川卷)18.氫原子能級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大量氫原子從n4的能級向n2的能級躍遷時輻射出可見光a,從n3的能級向n2的能級躍遷時輻射出可見光b,則a.氫原子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可能會輻射出射線b.氫原子從n4的能級向n3的能級躍遷時會輻射出紫外線c.在水中傳播時,a光較b光的速度小d.氫原子在n2的能級時可吸收任意頻率的光而發(fā)生電離答案:c(重慶卷)16.某科學家提出年輕熱星體中核聚變的一種理論,其中的兩個核反應方程為+ +x+方程式中1、表示釋放的能量,相關的原子核質量見下表:ax是, bx是,cx是, dx是, 答案:b(浙江卷)15氮原子核由兩個質子與兩

28、個中子組成,這兩個質子之間存在著萬有引力、庫倫力和核力,則3種力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a核力、萬有引力、庫倫力 b萬有引力、庫倫力、核力c庫倫力、核力、萬有引力 d核力、庫倫力、萬有引力答案:d解析:核力是強力,它能將核子束縛在原子核內。萬有引力最弱,研究核子間相互作用時萬有引力可以忽略。(浙江自選模塊)13.“物理1-2”模塊(2)(本小題共3分,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可能只有一個選項正確,也可能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科學家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在粒子(氦核),p(質子)及n(中子)這3種粒子中,中子的穿透能力最強,質子次之,粒子最弱。某同學對影響粒子穿透能

29、力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設,合理的假設是 a.穿透能力一定與粒子是否帶電有關 b.穿透能力可能與粒子質量大小有關 c.穿透能力一定與粒子所帶電荷量有關 d.穿透能力一定與質量大小無關,與粒子是否帶電和所帶電荷量有關答案:abc(浙江自選模塊)13.“物理1-2”模塊(3)(本小題共4分)水(包括海水)是未來的“煤炭”,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問題。這是指 (填“氫能”、“核能”、“氫能和核能”)和利用。請說明理由。答案一:核能 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核聚變的材料氘,通過核聚變能夠釋放大量的核能。 答案:核能和氫能 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核聚變的材料氘,通過核聚變能夠釋放大量的核能。氫能有便于儲存與運輸?shù)膬?yōu)點

30、,也可以為解決能源問題做出貢獻。(江蘇卷物理)12.c(選修模塊35)(8分)在衰變中常伴有一種稱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質十分特別,因此在實驗中很難探測。1953年,萊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個由大水槽和探測器組成的實驗系統(tǒng),利用中微子與水中的核反應,間接地證實了中微子的存在。(1)中微子與水中的發(fā)生核反應,產(chǎn)生中子()和正電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質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分別是 。(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2)上述核反應產(chǎn)生的正電子與水中的電子相遇,與電子形成幾乎靜止的整體后,可以轉變?yōu)閮蓚€光子(),即+2。已知正電子和電子的質

31、量都為9.1×10-31,反應中產(chǎn)生的每個光子的能量約為 j。正電子與電子相遇不可能只轉變?yōu)橐粋€光子,原因是 。(3)試通過分析比較,具有相同動能的中子和電子的物質波波長的大小。答案:c.(1)a; (2),遵循動量守恒。解析:(1)發(fā)生核反應前后,粒子的質量數(shù)和核電荷數(shù)均不變,據(jù)此可知中微子的質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分都是0,a項正確。(2)產(chǎn)生的能量是由于質量虧損。兩個電子轉變?yōu)閮蓚€光子之后,質量變?yōu)榱悖?,故一個光子的能量為,帶入數(shù)據(jù)得=j。正電子與水中的電子相遇,與電子形成幾乎靜止的整體,故系統(tǒng)總動量為零,故如果只產(chǎn)生一個光子是不可能的,因為此過程遵循動量守恒。(山東卷)38(4分)物

32、理物理3-(1)歷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實現(xiàn)的核反應,是用加速后動能為0.5mev的質子h轟擊靜止的x,生成兩個動能均為8.9mev的he.(1mev=1.6×-13j)上述核反應方程為_。質量虧損為_kg。解析:(1)或,??键c:原子核(海南物理)19模塊3-5試題 (ii)(7分)钚的放射性同位素靜止時衰變?yōu)殁櫤思ぐl(fā)態(tài)和粒子,而鈾核激發(fā)態(tài)立即衰變?yōu)殁櫤?,并放出能量為的光子。已知:、和粒子的質量分別為、和 (1)寫出衰變方程;(2)已知衰變放出的光子的動量可忽略,球粒子的動能。解析:()(1)衰變方程為 或合起來有 (2)上述衰變過程的質量虧損為 放出的能量為 這能來那個是軸核的動能

33、、粒子的動能和光子的能量之和 由式得 設衰變后的軸核和粒子的速度分別為和,則由動量守恒有 又由動能的定義知 由式得 由式得 代入題給數(shù)據(jù)得 評分參考:本題7分。第(1)問2分,各1分,若只寫出式,也給這2分;第(2)問5分,式各2分;式1分。得的,同樣給分。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相互作用(北京卷)18如圖所示,將質量為m的滑塊放在傾角為的固定斜面上?;瑝K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若滑塊與斜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合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為g,則a將滑塊由靜止釋放,如果tan,滑塊將下滑b給滑塊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tan,滑塊將減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塊向上勻速滑動,如果=tan

34、,拉力大小應是2mgsin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塊向下勻速滑動,如果=tan,拉力大小應是mgsin答案:c解析:對處于斜面上的物塊受力分析,要使物塊沿斜面下滑則mgsin>mgcos,故<tan,故ab錯誤;若要使物塊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勻速上滑,由平衡條件有:f-mgsin-mgcos=0故f= mgsin+mgcos,若=tan,則mgsin=mgcos, 即f=2mgsin故c項正確;若要使物塊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勻速滑動,由平衡條件有:f+mgsin-mgcos=0 則 f=mgcos- mgsin 若=tan,則mgsin=mg

35、cos,即f=0,故d項錯誤。(上海卷)44.自行車的設計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表自行車的設計目的(從物理知識角度)車架用鋁合金、鈦合金代替鋼架減輕車重車胎變寬自行車后輪外胎上的花紋答案:減小壓強(提高穩(wěn)定性);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排水)(天津卷)1.物塊靜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別按圖示的方向對物塊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豎直向上,d中f豎直向下,施力后物塊仍然靜止,則物塊所受的靜摩擦力增大的是答案:d解析:四個圖中都是靜摩擦。a圖中fa=gsin;b圖中fb=gsin;c圖中fc=(g-f)sin;d圖中fc=(g+f)sin。(廣

36、東物理)7.某緩沖裝置可抽象成圖所示的簡單模型。圖中為原長相等,勁度系數(shù)不同的輕質彈簧。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緩沖效果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無關b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大小相等c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彈簧的長度保持相等d墊片向右移動時,兩彈簧的彈性勢能發(fā)生改變答案:bd解析:不同彈簧的緩沖效果與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有關,a錯誤;在墊片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由于兩個彈簧相連,則它們之間的作用力等大,b正確;由于兩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不同,由胡克定律可知,兩彈簧的型變量不同,則兩彈簧的長度不相等,c錯誤;在墊片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由于彈簧的彈力做功,則彈性勢能將發(fā)生變化,d正確。(廣東物理)11如圖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

37、固定于地面上,并處于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滑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在滑塊下滑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滑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b滑塊到地面時的動能與b的大小無關c滑塊受到的洛倫茲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db很大時,滑塊可能靜止于斜面上答案:cd解析:取物塊為研究對象,小滑塊沿斜面下滑由于受到洛倫茲力作用,如圖所示,c正確;n=mgcos+qvb,由于v不斷增大,則n不斷增大,滑動摩擦力f=n,摩擦力增大,a錯誤;滑塊的摩擦力與b有關,摩擦力做功與b有關,依據(jù)動能定理,在滑塊下滑到地面的過程中,滿足,所以滑塊到地面時的動能與b有關,b錯誤;當b很大,則

38、摩擦力有可能很大,所以滑塊可能靜止在斜面上,d正確。(寧夏卷)2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現(xiàn)對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設f的方向與水平面夾角為,如圖,在從0逐漸增大到90°的過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變,則a.f先減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減小 d.f的功率不變答案:ac(四川卷)20.如圖所示,粗糙程度均勻的絕緣斜面下方o點處有一正點電荷,帶負電的小物體以初速度v1從m點沿斜面上滑,到達n點時速度為零,然后下滑回到m點,此時速度為v2(v2v1)。若小物體電荷量保持不變,omon,則a小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b從n到m的過程中,

39、小物體的電勢能逐漸減小c從m到n的過程中,電場力對小物體先做負功后做正功d從n到m的過程中,小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電場力均是先增大后減小答案:ad解析:設斜面傾角為、上升過程沿斜面運動的最大距離為l。因為omon,則mn兩點電勢相等,小物體從m到n、從n到m電場力做功均為0。上滑和下滑經(jīng)過同一個位置時,垂直斜面方向上電場力的分力相等,則經(jīng)過相等的一小段位移在上滑和下滑過程中電場力分力對應的摩擦力所作的功均為相等的負功,所以上滑和下滑過程克服電場力產(chǎn)生的摩擦力所作的功相等、并設為w1。在上滑和下滑過程,對小物體,應用動能定理分別有:mgsinlmgcoslw1和mgsinlmgcoslw1,上兩式

40、相減可得sinl,a對;由omon,可知電場力對小物體先作正功后作負功,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bc錯;從n到m的過程中,小物體受到的電場力垂直斜面的分力先增大后減小,而重力分力不變,則摩擦力先增大后減小,在此過程中小物體到o的距離先減小后增大,根據(jù)庫侖定律可知小物體受到的電場力先增大后減小,d對。(海南物理)1兩個大小分別為和()的力作用在同一質點上,它們的合力的大小f滿足a bc d 答案:c(海南物理)3兩剛性球a和b的質量分別為和、直徑分別為個(>)。將a、b球依次放入一豎直放置、內徑為的平底圓筒內,如圖所示。設a、b兩球靜止時對圓筒側面的壓力大小分別為和,筒底所受的壓力大小為已知重

41、力加速度大小為g。若所以接觸都是光滑的,則abc d答案:a(江蘇物理)2用一根長1m的輕質細繩將一副質量為1kg的畫框對稱懸掛在墻壁上,已知繩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為,為使繩不斷裂,畫框上兩個掛釘?shù)拈g距最大為(?。?a b c d答案:a解析:熟練應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與分解中的一些規(guī)律,是解決本題的根本;一個大小方向確定的力分解為兩個等大的力時,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線上,且兩分力的夾角越大,分力越大。題中當繩子拉力達到f=10n的時候,繩子間的張角最大,即兩個掛釘間的距離最大;畫框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三個力為共點力,受力如圖。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繩子長為l0=1m,則有,兩個掛釘?shù)拈g距離

42、,解得m,a項正確。(廣東理科基礎)4建筑工人用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量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量及定滑輪的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loms2)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答案:b解析:對建筑材料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得繩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210n,然后再對人受力分析由平衡的知識得,得fn=490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人對地面間的壓力為490n.b對。(廣東文科基礎)58如圖8所示,用一輕繩系一小球懸于o點?,F(xiàn)將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釋

43、放,不計阻力。小球下落到最低點的過程中,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小球的機械能守恒b小球所受的合力不變c小球的動能不斷減小d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答案:a(山東卷)16如圖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為球心,一質量為m的小滑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靜止p點。設滑塊所受支持力為fn。o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0。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bfmgtancdfn=mgtan答案:a解析:對小滑塊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jù)三角形定則可得,所以a正確??键c: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或三角形定則提示: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即指向圓心。正交分解列式求解也可。(山東卷)22圖示為某探究活動小組設計的節(jié)能運動系統(tǒng)。斜面軌道傾角為3

44、0°,質量為m的木箱與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木箱在軌道端時,自動裝貨裝置將質量為m的貨物裝入木箱,然后木箱載著貨物沿軌道無初速滑下,與輕彈簧被壓縮至最短時,自動卸貨裝置立刻將貨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彈回到軌道頂端,再重復上述過程。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mm bm2m c木箱不與彈簧接觸時,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與貨物從頂端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答案:bc解析: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時加速度為,上滑時加速度為,所以c正確。設下滑的距離為l,根據(jù)能量守恒有,得m2m。也可以根據(jù)除了重力、彈性力做功以外,還有其他力(非重力、彈性力)做的功之和等于

45、系統(tǒng)機械能的變化量,b正確。在木箱與貨物從頂端滑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和內能,所以d不正確??键c:能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受力分析提示: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安徽卷)17. 為了節(jié)省能量,某商場安裝了智能化的電動扶梯。無人乘行時,扶梯運轉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時,它會先慢慢加速,再勻速運轉。一顧客乘扶梯上樓,恰好經(jīng)歷了這兩個過程,如圖所示。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顧客始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b. 顧客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c. 顧客對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豎直向下d. 顧客對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豎直向下答案:c解析:在慢慢加速

46、的過程中顧客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電梯對其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由牛頓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對電梯的作用方向指向向左下;在勻速運動的過程中,顧客與電梯間的摩擦力等于零,顧客對扶梯的作用僅剩下壓力,方向沿豎直向下。(浙江卷)14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等邊三棱柱靜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斜面的傾角為,則斜面對三棱柱的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amg和mgbmg和mgcmg和mgdmg和mg答案:a解析:受力如圖所示,。(浙江卷)16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放置3個電荷量均為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間用勁度系數(shù)均為的輕質彈簧絕緣連接。當3個小球處在靜止

47、狀態(tài)時,每根彈簧長度為 已知靜電力常量為,若不考慮彈簧的靜電感應,則每根彈簧的原長為a b c d答案:c解析:第三個小球受三個力的作用,它們的關系是,得(全國卷)25(18分) 如圖所示,傾角為的斜面上靜止放置三個質量均為m的木箱,相鄰兩木箱的距離均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與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運動。整個過程中工人的推力不變,最后恰好能推著三個木箱勻速上滑。已知木箱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重力加速度為g.設碰撞時間極短,求(1) 工人的推力;(2) 三個木箱勻速運動的速度;(3) 在第一次碰撞中損失的機械能。答案:(1);(2);(3)。解析:(1

48、)當勻速時,把三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受重力、推力f、摩擦力f和支持力.根據(jù)平衡的知識有;(2)第一個木箱與第二個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為v1,加速度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或動能定理有,碰撞后的速度為v2根據(jù)動量守恒有,即碰撞后的速度為,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個木箱,設碰撞前的速度為v3。從v2到v3的加速度為,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得,跟第三個木箱碰撞根據(jù)動量守恒有,得就是勻速的速度;(3)設第一次碰撞中的能量損失為,根據(jù)能量守恒有,帶入數(shù)據(jù)得。(山東卷)24(15分)如圖所示,某貨場而將質量為m1=100 kg的貨物(可視為質點)從高處運送至地面,為避免貨物與地面發(fā)生撞擊,現(xiàn)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圓軌道,使

49、貨物中軌道頂端無初速滑下,軌道半徑r=1.8 m。地面上緊靠軌道次排放兩聲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長度均為l=2m,質量均為m2=100 kg,木板上表面與軌道末端相切。貨物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1)求貨物到達圓軌道末端時對軌道的壓力。(2)若貨物滑上木板4時,木板不動,而滑上木板b時,木板b開始滑動,求1-應滿足的條件。(3)若1=0。5,求貨物滑到木板a末端時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運動的時間。解析:(1)設貨物滑到圓軌道末端是的速度為,對貨物的下滑過程中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得,設貨物在軌道末端所受支持

50、力的大小為,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聯(lián)立以上兩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貨物到達圓軌道末端時對軌道的壓力大小為3000n,方向豎直向下。(2)若滑上木板a時,木板不動,由受力分析得若滑上木板b時,木板b開始滑動,由受力分析得聯(lián)立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3),由式可知,貨物在木板a上滑動時,木板不動。設貨物在木板a上做減速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設貨物滑到木板a末端是的速度為,由運動學公式得聯(lián)立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設在木板a上運動的時間為t,由運動學公式得聯(lián)立式代入數(shù)據(jù)得??键c:機械能守恒定律、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方程、受力分析(安徽卷)22(14分)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運動員手拉繩索

51、向上攀登,最終點燃了主火炬,體現(xiàn)了殘疾運動員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了探究上升過程中運動員與繩索和吊椅間的作用,可將過程簡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輕繩跨過輕質的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運動員拉住,如圖所示。設運動員的質量為65kg,吊椅的質量為15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當運動員與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上升時,試求 (1)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 (2)運動員對吊椅的壓力。答案:440n,275n解析:解法一:(1)設運動員受到繩向上的拉力為f,由于跨過定滑輪的兩段繩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繩的拉力也是f。對運動員和吊椅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有:由牛頓

52、第三定律,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2)設吊椅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為fn,對運動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有:由牛頓第三定律,運動員對吊椅的壓力也為275n解法二:設運動員和吊椅的質量分別為m和m;運動員豎直向下的拉力為f,對吊椅的壓力大小為f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繩對運動員的拉力大小為f,吊椅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為fn。分別以運動員和吊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由得 (上海物理)23(12分)如圖,質量均為m的兩個小球a、b固定在彎成120°角的絕緣輕桿兩端,oa和ob的長度均為l,可繞過o點且與紙面垂直的水平軸無摩擦轉動,空氣阻力不計。設a球帶正電,b球帶負電,電量均為q,處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開始時,桿o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q060°,由靜止釋放,擺動到q90°的位置時,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求: (1)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e;(2)系統(tǒng)由初位置運動到平衡位置,重力做的功wg和靜電力做的功we;(3)b球在擺動到平衡位置時速度的大小v。解析:(1)力矩平衡時:(mgqe)lsin90°(mgqe)lsin(120°90°),即mgqe(mgqe),得:e;(2)重力做功:wgmgl(cos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