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一課器材準備 單反數(shù)碼相機指的是單鏡頭反光數(shù)碼相機,即Digital數(shù)碼、Single單獨、Lens鏡頭、Reflex反光的英文縮寫DSLR。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單反數(shù)碼相機品牌有:尼康、佳能、賓得、富士等。 工作原理:在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工作系統(tǒng)中,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后,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并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 物。與此相對的,一般數(shù)碼相機只能通過LCD屏或者電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攝的影像。顯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過處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攝。在DSLR拍攝時,當按下快門鈕,反光鏡便會往上彈起,感光元件(
2、CCD或CMOS)前面的快門幕簾便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便投影到感光原 件上感光,然后后反光鏡便立即恢復原狀,觀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單鏡頭反光相機的這種構造,確定了它是完全透過鏡頭對焦拍攝的,它能使觀景窗中所看到 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它的取景范圍和實際拍攝范圍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觀地取景構圖。主要特點: 單反數(shù)碼相機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可以交換不同規(guī)格的鏡頭,這是單反相機天生的優(yōu)點,是普通數(shù)碼相機不能比擬的。 另外,現(xiàn)在單反數(shù)碼相機都定位于數(shù)碼相機中的高端產(chǎn)品,因此在關系數(shù)碼相機攝影質量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面積上,單反數(shù)碼的面積遠 遠大于普通數(shù)碼相機,這使得單反數(shù)碼相
3、機的每個像素點的感光面積也遠遠大于普通數(shù)碼相機,因此每個像素點也就能表現(xiàn)出更加細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圍,使單反數(shù) 碼相機的攝影質量明顯高于普通數(shù)碼相機。 選購機身首先,我們要選定一部適合自己使用的數(shù)碼單反機身,在入門到中階的產(chǎn)品都是我們可以考慮的對象,依目前的行情來說,大約落在兩、三萬到四、五萬元的這個價格帶,價格越高的的產(chǎn)品功能性就越強、同時機身結構相對的也比較堅固、有質感。選購機身,通常最直接要考慮到的是鏡頭的搭配。這一等級的DSLR都是使用APS尺寸的感光原件(除了Olympus使用的是另一種四分之三的系統(tǒng)),所以我們購買的鏡頭焦距都要在乘上1.51.6后,才是真正的數(shù)值。對于喜歡作望遠攝影
4、的玩家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優(yōu)勢,因為平白的多出了0.5倍的焦距來運用。但是對于喜愛廣角攝影的人就頭痛了。舉例來說,在傳統(tǒng)時代我們最常用的28mm廣角鏡,用到DSLR上面時,就會變成了28×1.5 = 37mm,而傳統(tǒng)最常用的廣角變焦鏡1735mm就會變成(1735)×1.5=2552mm,平白的損失了不少在超廣角的焦段,所以在選擇廠牌時,要注意一下原廠的鏡頭支持情形,是否合乎你的拍照需求。最后我們要來注意一下自己對機身像素的需求,目前中階機種已經(jīng)做到了800萬像素,一般也有600萬像素的實力,這對輸出到A4以上的尺寸已經(jīng)是綽綽有余了。很多剛入門的人常常會有高像素的迷思,但
5、其實如果不是專業(yè)輸出的需求,600萬像素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相當夠用了,實在不必去為了要考慮輸出多大的圖、而去為像素作斤斤計較的功夫。鏡頭鏡頭跟機身是絕對息息相關的,每一家廠牌的鏡頭都有他自己的特色,像是Canon的USM超音波技術,是習慣快拍人的最佳利器,Nikon的調子也是許多老攝影人所津津樂道的,Pentax、Minolta、Olympus也都各有其特殊的色調,我們在選購機身時,別忘了自己喜歡哪一家廠牌的鏡頭特色。除了原廠本身所出的平價鏡頭之外,我們還可以選購由第三廠商推出的副廠鏡頭,比較知名像是Tokina、Sigma、Tarnom等,他們的鏡頭保有低價的優(yōu)勢,在技術規(guī)格上也不會跟原廠相去太
6、遠,初入門DSLR的同學如果預算有限,不妨就以副廠鏡頭開始下手。通常對于初學者來說,1870mm這個范圍的變焦鏡是一個相當好用的焦段,轉換成DSLR變成27-105mm,這個焦段涵蓋了廣角及中望遠的部分,已經(jīng)可以應付一開始大部分的拍攝情況了。大光圈的鏡頭的散景相當迷人,對初學者來說更是一個很難抵抗的魅力。但是大光圈的變焦鏡一只動輒四、五萬,如果預算有限又想享受大光圈,那么副廠鏡頭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像Sigma就有18-50mm F2.8 EX DC這樣的焦段設計。儲存媒體傳統(tǒng)相機使用底片來記錄影像,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則是記憶卡。目前依廠牌的不同,大家使用的記憶卡規(guī)格也都會有一點差異,不過共通的就是
7、幾乎所有的DSLR都會支持CF這個規(guī)格的記憶卡。CF卡的缺點是體積大,但是它擁有價格低、容量大以及速度快的優(yōu)勢。我們建議新手一開始就買一塊1G容量的CF卡來使用,尤其是最近新款的DSLR動輒就到800萬像素的分辨率,1G的大小會是蠻合適的選擇。目前制造記憶卡的廠商很多,大品牌及終身保固是必須要去考慮的一個因素。最后在選購一個USB 2.0傳輸接口的卡片閱讀機,在跟計算機作檔案傳輸時會比較便利。濾鏡當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強大的后制功能來做出各種效果后,濾鏡在攝影中的角色就變得不是那幺的重要,以前需要濾鏡做出來的一些效果,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可以用計算機來后制完成。對于專門使用DSLR的攝影者來說,我們
8、建議只要購買下面介紹的濾鏡就好。偏光鏡:不管有多強大的后制能力,也比不上一張原本就拍的清澈干凈的圖。偏光鏡可以幫助我們避掉不當?shù)墓饩€折射,并且有純化拍攝物顏色的效果,是一定要準備的濾鏡之一?,F(xiàn)在DSLR所使用的偏光鏡都屬于環(huán)形偏光鏡(CPL),要注意不要買了早期設計形式的線性偏光鏡(LPL)。在選購給廣角鏡頭用的偏光鏡時,要注意鏡片的厚度,不要因為過厚而拍出了四周有暗角的照片。一般來說大廠都會為超廣角鏡頭推出超薄型的偏光鏡,不過價格較高,常用廣角鏡頭的人這筆預算是不可以省的。ND鏡:ND鏡是減光鏡,用來在光線過強、或是環(huán)境光不允許使用大光圈拍攝時的情況使用,不管是拍攝風景、生態(tài)或是人像都有機會
9、用到ND鏡。ND鏡的形式有很多種,它提供各種不同的減光系數(shù)讓我們依拍攝環(huán)境不同來搭配。有的ND鏡也會設計成漸層減光的形式,非常適合在晨昏攝影的狀況使用。保護鏡: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另外在每顆鏡頭前面另外加上保護鏡,除了有保護鏡頭前端鏡片的功用外,還可以在拍攝時濾除紫外線(保護鏡需有UV防護功能),提高拍攝畫面的清澈度。目前市面上濾鏡的廠牌主要以德系、日系兩個國家為主,一般來說像是B+W這種德系廠牌的產(chǎn)品,不管是功能或是制作品質都有相當好的成績,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較高。最近日系品牌的品質也有了一定的水準,加上各項規(guī)格齊全、價格也平易近人,對預算不豐厚的的人來說,日系品牌是一個值得投資選擇。腳架腳架
10、是一定要準備的周邊器材,它可以在長時間曝光的狀況下穩(wěn)定機身,幫助我們拍出清楚的照片。對于喜好風景攝影的人來說,準備一支穩(wěn)固的腳架,跟準備一臺適合使用相機是同樣重要的事。腳架有三腳架跟單腳架兩種,絕大多數(shù)的狀況我們都是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如果你常需要機動性高的情況中穩(wěn)定機身,那幺就可以考慮選擇購買單腳架來使用。以碳纖維制作的腳架重量都很輕,對于需要登山涉水、或是四處奔波的攝影者來說,可以購買碳纖腳架來減低裝備的重量,不過炭纖維制作的腳架價格不低,我們可以衡量自己的需要作選擇。通常購買腳架的預算從三四千元起跳一直到數(shù)萬元,初學者常會因為貪便宜去買廉價的腳架,但這種腳架通常都不符合比較進階的需求。所以
11、我們建議在采購攝影器材時,盡量還是不要省掉購買這筆預算比較好??扉T線快門線主要的功用是要減少在拍攝時,因為按觸快門鈕而產(chǎn)生機身震動,通??扉T線通常搭配著腳架一起使用,為的就是球拍出一張清晰而穩(wěn)定的照片。自從單反相機電子化以后,傳統(tǒng)的快門線幾乎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不同接頭的電子快門線。這些新形式的快門線有著豐富的功能,像是定時激活、間隔重復曝光拍攝、LCD顯示屏等。對于喜歡拍夜景的人來說,建議購買功能比較豐富一點的快門線,在這方面需求比較少的人可以選購簡單的設計?,F(xiàn)在的電子快門線每一家廠商的接頭設計都不同,價格也比傳統(tǒng)快門線高出許多。計算機既然身處數(shù)碼時代,使用的又是數(shù)碼相機,最好是要準
12、備一部計算機了。對于一般的影像處理來說,CPU為Pentum 4以上等級的計算機就蠻好用的了,內存至少要把它加到512MB,這樣跑圖才會比較順暢一些。屏幕的部分買個大廠牌的LCD來用,暫時先不要去考慮屏幕校色的問題,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初學者倒是先把基礎攝影先學好比較重要。輸出的部分我們倒是不建議買太好的打印機,因為現(xiàn)在打印機印得再好、也不會比你拿到相館直接作數(shù)碼輸出來的棒。自己輸出在紙張及墨水上的支出也不便宜。影像處理軟件這兒推薦兩個Adobe 的Photoshop、及Ulead的PhotoImpact,這兩套軟件都是目前最熱門的,同時也有中文版本,市面上有不少的工具書作教學介紹,大家可以選
13、擇自己喜歡的來使用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二課光圈 光圈是數(shù)碼相機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物理部件,數(shù)碼相機畢竟還是相機,再好的鏡頭如果沒有好的光圈也不會有理想的效果,這跟高級相機裝上低級膠卷也不會照出好照片是一樣的道理。 光圈通常位于鏡頭的中央,它是一個環(huán)形,可以控制圓孔的開口大小,控制曝光時光線的亮度。當需要大量的光線來進行曝光時,就將光圈的圓孔開大;若只需要少量光線曝光時,就將圓孔縮小、讓少量的光線進入。光圈由裝設在鏡頭內的葉片控制,而葉片是可動的。光圈越大,鏡頭里的葉片開放越大。所謂最大光圈,就是葉片毫無動作,讓可通過鏡頭的光源全部跑進來的全開光圈。反之光圈越小,葉片就收縮的越厲害,最后可
14、縮小到只剩小小的一個圓點。光圈的功能就如同我們人類眼睛的虹蟆,是用來控制拍攝時,單位時間的進光量,一般以5、5或1:5來標示。以實際而言,較小的值表示較大的光圈。光圈的計算單位我們稱為光圈值(f-number)或者是級數(shù)(f-stop)。首先我們來談談光圈值。標準的光圈值(f-number)的編號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其中,f/1是進光量最大的光圈號數(shù),光圈值的分母越大,進光量就越小。通常一般鏡頭會用到的光圈號數(shù)為f/2.8f/22,光圈值越大的鏡頭,鏡片的口徑就越大,相對提高其制作成
15、本跟難度。級數(shù)是指相鄰的兩個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例如f/8跟f/11之間相差一級,f/2跟f/2.8之間也相差了一級。依此類推,f/8跟f/16之間相差了兩級,f/1.4跟f/4之間就差了三級。在職業(yè)攝影圈里,有時稱級數(shù)為檔或是格,例如f/8跟f/11之間相差了一檔、或是f/8跟f/16之間就相差了兩格。在每一級(光圈號數(shù))之間,后面號數(shù)的進光量都是前面號數(shù)的一半。例如說 f/5.6的進光量只有 f/4的一半,f/16的進光量也只有f/11的一半,號數(shù)越后面,進光量越小,并且是以等比級數(shù)的方式來遞減。光圈號數(shù)與進光量的關系 除了考慮進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還跟景深有關。景深是物體成像后,在相片(
16、圖檔)中清晰的程度。光圈越大景深會越淺(清晰的范圍較?。⒐馊υ叫【吧罹蜁介L(清晰的范圍較大)。左邊是大光圈、右邊是小光圈,可以明顯的看出兩張圖的景深明顯不同大光圈的鏡頭非常適合低光量的環(huán)境,因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環(huán)境下,擷取更多的現(xiàn)場光,讓我們可以用較快速的快門來拍照,以便保持拍攝時相機的穩(wěn)定度。但是前面有提到大光圈的鏡頭不易制作,必須要花較多的花費才可以獲得。好的數(shù)碼相機會根據(jù)測光的結果等情況自動計算出光圈的大小,一般情況下快門速度越快光圈就越大,以保證有足夠的光線通過,所以也比較適合拍高速運動的物體,比如行動中的汽車、落下的水滴等。光圈大比較容易使用較快的快門外。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
17、第三課快門 快門是相機中的一個機械裝置,大多設置于機身接近底片的位置(大型相機的快門則是設計在鏡頭中),藉由控制快門的開關速度,來決定底片接受光線的時間長短。也就是說,在每一次拍攝時,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線的進入量、快門的速度決定光線進入的時間長短,這樣一次的動作便完成了我們所謂的曝光??扉T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秒數(shù)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松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快門以秒作為單位,它有一定的數(shù)字格式,一般在像機上我們可
18、以見到的快門單位有:B、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上面每一個數(shù)字單位都是分母,也就是說每一段快門分別是: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以下依此列推)等等。一般中階的單眼相機快門做到1/4000秒,高階的專業(yè)相機則可以到1/8000秒。B指的是慢快門Bulb,B快門的開關時間由操作者自行控制,我們可以藉由快門按鈕或是快門線,來決定整個曝光的時間。我們可以注意到每一個快門之間數(shù)值的差距都是兩倍,例如1/30是1/60的兩倍、1/1000是1/2000的兩倍,這
19、個跟光圈值的級數(shù)差距計算都是一樣的。與光圈相同,每一段快門之間的差距也被之為一級、一格或是一檔。光圈級數(shù)跟快門級數(shù)的進光量其實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光圈之間相差一級的進光量,其實就等于快門之間相差一級的進光量,這個觀念在計算曝光時很重要,我們會在下一個章節(jié)跟大家講解。前面我們提到光圈決定了景深,快門則是決定了被攝物的時間。當我們拍攝一個快速移動的物體時,通常需要比較高速的快門,才可以抓到凝結的畫面,所以我們在拍動態(tài)的畫面時,通常都要考慮可以使用的快門速度。有時我們要抓取的畫面可能需要連續(xù)性的感覺,像是拍攝像是絲緞般的瀑布或是小河時,就必須要用到速度比較慢的快門,延長曝光的時間來抓取畫面的連續(xù)動作。
20、左邊的圖用了比較慢速的快門,可以看到兩片葉片有明顯的晃動,右邊使用了安全快門,所以可以拍到凝聚的畫面。除了時間之外,快門也決定了我們拍攝的穩(wěn)定度,一般以手持相機拍攝來說,快門必須要高到一個值,拍出來的畫面才不會晃動,這個能拍出穩(wěn)定畫面的快門速度,通常稱之為安全快門。安全快門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式:1 / 使用的鏡頭焦距 = 安全快門如果我們現(xiàn)在使用50mm的鏡頭拍攝,那么能讓我們拍出清晰相片的安全快門就是 1/50 ,大約是 60 的快門。如果使用了200mm的鏡頭,那么安全快門就要提高到1/200大約是250的快門。由此可知,焦距越廣的鏡頭安全快門就比較低,但是長焦距的鏡頭所需要的安全快門就高
21、許多??扉T時滯時間相機在不使用對焦鎖定功能同時保證在自動對焦工作狀態(tài)下,從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到開始曝光的這段時間稱為快門時滯時間??扉T先決曝光模式由我們先自行決定快門速度后,相機測光系統(tǒng)依當時光線的情形,自動選擇適當?shù)墓馊值(可為無段式的f值)以配合。設有曝光模式轉盤的數(shù)碼相機,通常都會在轉盤上刻上s字母來代表快門先決模式。快門先決模式適合于需要控制快門的攝影。利用高速快門可凝結動作,利用慢速快門可令行駛中的車輛變成光束。快門延遲相機按下快門,這時相機自動對焦、測光、計算曝光量、選擇合適曝光組合進行數(shù)據(jù)計算和存儲處理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快門延遲。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四課曝光 曝光英文名稱為E
22、xposure,曝光模式即計算機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為多種,包括:快門優(yōu)先、光圈優(yōu)先、手動曝光、AE鎖等模式。照片的好壞與曝光量有關,也就是說應該通多少的光線使CCD能夠得到清晰的圖像。曝光量與通光時間(快門速度決定)。曝光英文名稱為Exposure,曝光模式即計算機采用自然光源的模式,通常分為多種,包括:快門優(yōu)先、光圈優(yōu)先、手動曝光、AE鎖等模式。照片的好壞與曝光量有關,也就是說應該通多少的光線使CCD能夠得到清晰的圖像。曝光量與通光時間(快門速度決定),通光面積(光圈大小決定)有關。我們如果想要得到一張色彩漂亮、明暗分明的影像,就要讓感光體(傳統(tǒng)時代的感光體為膠卷,DSLR時代則為C
23、CD或CMOS感光原件)得到適當?shù)钠毓狻6^的曝光,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讓感光體受到一定光量的投射。曝光的計算方式為:曝光 = 光量(光圈容許進入的光線強度)X 時間(快門允許進入的時間長短)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曝光程序,是由光圈的大小以及快門的時間搭配組合而成的。所謂的標準曝光值,以現(xiàn)在的測光表設計,都是把整個畫面曝光量平均到中間灰,也就是18的灰值。中間灰的輝度(反射光線的強度)接近人類的膚色或是天空的藍,我們可以藉由觀察灰卡,來知道中間灰它大概的表現(xiàn)。一般來說,現(xiàn)在我們要得到一個正確的曝光,通常都是藉由相機內建的測光表來幫我們計算合適的光圈快門組合。測光表藉由不同的測光方式,將所測得的
24、現(xiàn)場光平均成中間灰,然后調配光圈快門來達到正確曝光的目的。依左至右分別為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為了得到正確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確的快門與光圈的組合??扉T快時,光圈就要大些;快門慢時,光圈就要小些??扉T優(yōu)先是指由機器自動測光系統(tǒng)計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據(jù)你選定的快門速度自動決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優(yōu)先是指由機器自動測光系統(tǒng)計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據(jù)你選定的光圈大小自動決定用多少的快門。拍攝的時候,用戶應該結合實際環(huán)境把使曝光與快門兩者調節(jié)平衡,相得益彰。光圈和快門的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況下,這個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當前測出正常的曝光組合為F5.6、1/30秒,如果將光圈增大一
25、級也就是F4,那么此時的快門值將變?yōu)?/60,這樣的組合同樣也能達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組合雖然可以達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攝出來的圖片效果是不相同的。在DSLR中內建的測光表,一般都具有下列的測光方式:平均測光平均測光將整個畫面的現(xiàn)場光作平均計算,然后求得中間灰值。中央重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以畫面中央為主要加權部分,然后佐以四周的現(xiàn)場光,再計算出中間灰值。點測光點測光只截取畫面中央約35的范圍作計算,求該點的中間灰值,這對復雜環(huán)境光的拍攝相當方便。分區(qū)測光每一家像機廠商都會研發(fā)出自己獨特的分區(qū)測光方式,來因應各種不同現(xiàn)場光的曝光計算,例如CANON的21區(qū)分區(qū)測光、或是NIKON的3D矩陣測
26、光。這些測光程序會依據(jù)環(huán)境的不同作變化計算,求出最適合的曝光量。CANON的21區(qū)分區(qū)測光(圖片來源為日本CANON網(wǎng)站)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為大家上過了光圈與快門,里面提到光圈每一個號數(shù)的差距、跟快門每一個段數(shù)的差距,都是稱為一級、一格或是一檔。不管是光圈或是快門,每一級之間相差的曝光量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 F4跟F5.6相差了一級、1/15s跟1/30s相差了一級,這兩種情況相差的光量是一樣的。F5.6跟F11相差了兩級、1/60s跟1/250s相差了兩級,這兩種情況相差的光量也是一樣的。這樣來看,在一個曝光組合決定好之后,還是可以增減光圈跟快門的段數(shù)作變化,而不會影響到最后的曝光值,我們來看
27、看下面的例子:假設我們現(xiàn)在測出來一個曝光組合是 F5.6、1/250s,但是為了要用大光圈拍人像來獲得淺景深,我們可以把它更改成F2.8、1/1000s。其中,因為光圈向上前進了兩級(F5.6 > F4 > F2.8),所以相對的快門要向后退兩級(1/250s < 1/500s < 1/1000s)。這兩個組合的曝光量其實是相同的,經(jīng)由這樣的計算調整,最后我們可以得到大光圈的拍攝方式、又不會影響到最后的曝光值。手動曝光模式手控曝光模式每次拍攝時都需手動完成光圈和快門速度的調節(jié),這樣的好處是方便攝影師在制造不同的圖片效果。如需要運動軌跡的圖片,可以加長曝光時間,把快門加快
28、,曝光增大;如需要制造暗淡的效果,快門要加快,曝光要減少。雖然這樣的自主性很高,但是很不方便,對于抓拍瞬息即逝的景象,時間更不允許。AE模式AE全稱為Auto Exposure,即自動曝光。模式大約可分為光圈優(yōu)先AE式,快門速度優(yōu)先AE式,程式AE式,閃光AE式和深度優(yōu)先AE式。光圈優(yōu)先AE式是由拍攝者人為選擇拍攝時的光圈大小,由相機根據(jù)景物亮度、CCD感光度以及人為選擇的光圈等信息自動選擇合適曝光所要求的快門時間的自動曝光模式,也即光圈手動、快門時間自動的曝光方式。這種曝光方式主要用在需優(yōu)先考慮景深的拍攝場合,如拍攝風景、肖像或微距攝影等。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五課景深 除了曝光和測光的
29、復雜方面之外,攝影愛好者通常會發(fā)現(xiàn)景深是最難掌握的一個概念。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為這是一個基于主觀判斷的假設的系數(shù)。通俗地說,景深就是在所調焦點前后延伸出來的"可接受的清晰區(qū)域"。實際上,在任何照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除了曝光和測光的復雜方面之外,攝影愛好者通常會發(fā)現(xiàn)景深是最難掌握的一個概念。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為這是一個基于主觀判斷的假設的系數(shù)。通俗地說,景深就是在所調焦點前后延伸出來的"可接受的清晰區(qū)域"。實際上,在任何照片上只有聚焦了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然而,在觀賞者看來,這一平面前后的物體也可能會顯得相當清晰。教科書在解釋景深時往往要討論
30、"最小彌散圈",但那是一個對于實際應用并非必要的技術問題。例如:你在天然動物園將鏡頭焦點調在陰影處孟加拉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這時老虎的嘴,還有其身后的樹皮,在最終的照片上也顯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當你的視線從調焦點眼睛移開時,模糊的程度就逐漸加大。在近處前景和遠處背景上的物體離虎頭越遠清晰度就越差。景深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很淺,我們可以根據(jù)需求調整攝影的模式來控制景深的長短。景深長度跟被攝體的分配關系一般會影響到景深長短的原因,有下面三種:1.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長在拍攝距離不變的拍攝情況下,使用大光圈來拍攝時,因為景深變淺,被攝體
31、的前后景物會變得比較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時,被攝體前后景物清晰的距離就會變長。左邊大光圈、右邊是小光圈,注意后背景清晰程度的差異2.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長在光圈、快門都不變時,拍攝同一個場景,使用長鏡頭會讓景深變淺。而使用廣角鏡時,景深就會變長。左邊使用長鏡頭,右邊使用廣角鏡頭,可以看出景深的差異3.距離拍攝體越近時、景深越淺,距離拍攝體越遠時、景深越長在光圈、快門、鏡頭焦距都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場景,離被攝體越近時,景深就會越淺。離被攝體越遠時,景深就會越長。相同的焦段,因為拍攝距離不同,景深就會有不同的變化。由上面三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景深的長短,主要是由光圈、鏡頭焦
32、距及拍攝距離來控制的,因此在需要控制景深的拍攝場合中,我們就可以調整這些要素來拍出合適的照片。在早期的鏡頭環(huán)上面都有景深的速查表,可以從上面讀出景深的范圍和長度,但是現(xiàn)在的自動對焦鏡頭大都舍去了這個設計,要不就是在鏡頭上附個非常簡陋的景深表,實用功能不大。對于業(yè)余拍攝者來說,會去讀景深表的人其實是相當少的,大多數(shù)人都用經(jīng)驗法則去判斷景深長度;另一個方法是利用相機的景深預視功能,按下景深預視鈕后,從觀景窗判斷景深長短,這是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不過它的缺點是當使用小光圈拍攝時,因為進光量變小,而使得按下景深預視鈕后,從觀景窗看出去會變得比較暗。就一般的拍攝情況來說,在拍攝風景的場合,我們常利用長景
33、深來表現(xiàn)整個清晰的場景,所以使用縮光圈的方式來拍攝。但因為光圈縮小進光量也跟著變小,使得快門速度變低,就需要使用腳架來穩(wěn)定機身,這也是風景攝影常會用到腳架的原因之一。 當我們在拍攝人像時,會利用淺景深的方式來模糊被攝體前后的景物,藉以凸顯主題的強度,同樣的拍攝手法也可以用在其它的場合上。要凸顯主題,淺景深是一個很方便的手法,所以一般在購買器材時,會依據(jù)需求選購一兩支大光圈的鏡頭,除了能在低光度下拍攝外,能靈活運用淺景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六課對焦 一張好的照片,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擁有良好的曝光和正確的對焦。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了曝光的觀念和換算方法,在后面會繼續(xù)教大家如
34、何因應環(huán)境來調配合適的曝光組合,這里,我們要先教大家正確的對焦方法跟觀念。自動對焦功能已經(jīng)是現(xiàn)在DSLR的基本功能了,尤其是有超音波馬達的推動和更新更強的對焦程序輔助。在一般的拍攝情況下,要做到正確的對焦已不再是件困難的事情了,不過還是有許多人常常會拍出失焦的照片,有些時候連攝影老手也會犯下這樣的錯誤。為了幫助初學攝影的朋友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在這里我們特別列出了一些在對焦時,容易發(fā)生的疏忽和錯誤。只要在拍攝時仔細的注意下面的一些情況,就可以避免失焦或是焦距偏移的情況發(fā)生。1.反差低的環(huán)境基本上,自動對焦的系統(tǒng)通常是利用環(huán)境中的反差,經(jīng)過運算合焦后,來達成自動對焦的目的。這樣的設計在拍攝環(huán)境反
35、差比較低時,就會發(fā)生對不到焦的情況,很難達成合焦的動作,也就是一般常說的迷焦。在反差低的環(huán)境對焦時,可以將對焦點移到同樣距離內反差比較大的物體,完成對焦的動作之后,再將鏡頭移回至我們要構圖的范圍中。在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完成對焦后記得要先鎖定焦點,以免重新構圖時又失去了已經(jīng)對好的焦距。一般的相機要鎖定焦點,采用的是半按快門的方式,其它較復雜的設定可以參閱相機的說明書來設定此動作。2.低亮度的環(huán)境在亮度比較低的拍攝環(huán)境,也很容易產(chǎn)生迷焦的狀況。一般相機所設定的自動對焦,在環(huán)境上有一定的亮度限制,低于這個限度時,自動對焦就會喪失它的功能?,F(xiàn)在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大多有對焦輔助燈的設計,在光度不足時,對焦
36、輔助燈會自動發(fā)光來協(xié)助對焦。不過這個小燈通常功率不強,能幫助照射的距離有限;另外,高階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通常也沒有對焦輔助燈的設計。解決的方式是在低光度拍攝時,另外加裝外部閃燈。功能比較齊全的外部閃燈都有功率更強的對焦輔助燈功能,甚至能投射會造成反差的紅光來幫助對焦。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手電筒或其它的外部光源來照射,幫助對焦可以順利完成,要不就是干脆改用手動對焦,以自己的眼睛來確認。3.對焦點不在中央當對焦點不在中央時,我們必須先在畫面里的焦點對焦,然后再重新構圖。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常常會因為疏忽,而在重新對焦時讓焦點跑掉,對到不是我們原來預設的位置。在上面第1點反差低的環(huán)境中,有提到利用半按快門
37、來保持原先鎖定的焦點,一般在拍攝時我們很容易因為疏忽,而忘記去做這樣的動作。所以養(yǎng)成半按快門的好習慣,在重新構圖時才不會有焦點跑掉的情況發(fā)生。此外,有的相機還可以設定其它的按鍵作對焦,快門鈕則專門執(zhí)行測光及按下快門的動作。這樣的設定也可以避免跑焦的情況。4.被攝體是處在連續(xù)移動的狀態(tài)當被攝體處在一個連續(xù)移動的狀態(tài)之下,我們在對焦完按下快門之前,可能因為被攝體已經(jīng)離開了拍攝的位置,而發(fā)生失焦的情況,像我們在拍小朋友嬉戲的畫面時,就很容易發(fā)生這樣的情況。解決的方法可以利用相機本身的連續(xù)對焦功能,將對焦選項切到這個位置之后,相機就會自動對移動中的被攝體,持續(xù)地做對焦動作,一直到快門被按下為止。當然這
38、個功能也并非是萬靈丹,當相機本身的連續(xù)對焦功能不夠強悍時,偶而也會有抓不到焦點的情況發(fā)生。各家廠牌連續(xù)對焦的能力不盡相同,目前在動態(tài)追焦上的表現(xiàn),以Canon最為攝影人所稱道,而Nikon在這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熟悉自己拍攝的主題后,選擇購買適合的相機,是每一個拍攝者事前應該做好的功課,如果相機的連續(xù)對焦功能不盡理想,那么拍攝者不妨改成手動對焦,順便訓練一下自己對焦的速度跟能力?,F(xiàn)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功能,可以說是一臺比一臺強,但是面臨上述種種情況,自動對焦還是會有失準的時候,所以除了留意這一堂課提到需要注意的情況之外,花點時間好好練習一下手動對焦能力,也是攝影人應該具備的能力 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
39、門教程第七課感光度 感光度(也就是ISO)指的是感光體對光線感受的能力。在傳統(tǒng)攝影時代,感光體就是底片,而在數(shù)碼攝影的時代,相機則采用CCD或是CMOS作為感光原件。感光度越高(也就是ISO值越高)時,拍攝時所需要的光線就越少,感光度越低時,對拍攝時所需要的光線就越多。一般我們常見的ISO數(shù)值有: ISO50、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當ISO的數(shù)值越高時,感光度就越強。目前入門級數(shù)位單反相機的感光度通常從100起跳(NIKON為ISO 200),最高一般都有到ISO 1600的實力。在每兩個相鄰的感光度號數(shù)之間,差異的感光能力是兩倍,也就是說,IS
40、O100的感光能力是ISO50的兩倍,同樣的ISO1600的感光能力是ISO800的兩倍。這里的計算方法,跟我們在前面課程中提到過的光圈和快門是一樣的。感光度跟光圈、快門一樣,在兩個相鄰號數(shù)之間都有一級或是一格的差距。所以,我們在換算曝光量時,同樣的也可以把ISO帶進去里面作變換。例如:F2.8、1/60s、ISO 100 = F5.6、1/60s、ISO 400(因為光圈減少了兩格的光量,所以右邊在ISO感光度上增加了兩格補回來)提高感光度可以幫助我們在環(huán)境比較暗的場合來拍照,而不需要藉助閃光燈、或是大光圈的鏡頭來輔助,不過它也有一個很難令人忍受的缺點,就是當感光體的感光度越高,所拍攝出來的
41、圖片粒子就會越粗造,畫面的噪聲也會增多。一般數(shù)碼單反相機對噪聲及粗粒子的抑制能力,也是作能力評比時的一個重要評分依據(jù)。我們來看看在使用低感光度跟高感光度兩種情況下,畫面的噪聲跟粒子的差異有多大:原圖,使用ISO 100來拍攝使用ISO 100拍攝時的局部放大圖,粒子比較細膩使用ISO 800 時的放大圖,顆粒比較大,而噪聲也變多了從上面的局部放大畫面,可以見到提高感光度之后,對畫面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一般如果拍攝者要求畫面的細致度及高品質,在拍攝時就盡量不要使用高感光度的設定。這時因為光線不足勢必要拉長拍攝時間或是補光,所以閃光燈或是三腳架就成了必備的工具。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高感光度所造成的粗
42、粒子有時反而可以拿來好好的運用,變成另外一種特殊的攝影效果。在以前傳統(tǒng)攝影的時代,有時為了要拍出粗粒子效果的照片,我們會特意使用高感光度的底片來拍攝,然后在沖片時再利用高溫縮短時間的方式,來增加噪聲及顆?!,F(xiàn)在只要在拍攝時簡單的設定一下感光度,然后在后制時,利用影像軟件再作一下處理,就可以獲得很棒的效果了。 利用用高ISO的噪聲跟粗顆粒,來制造不一樣的影像效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八課曝光補償 每一部單反數(shù)碼相機,都會有曝光補償?shù)脑O定,曝光補償,指的是當我們完成測光,設定光圈快門之后,因應環(huán)境光線的變化,對曝光作加減的額外設定。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
43、右,如果環(huán)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數(shù)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準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shù)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后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準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在前面,我們討論過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在一般環(huán)境下,光線比較單純,以相機內建的程序
44、測光,就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了;可是在光線變化比較大的場合,相機在測光時會發(fā)生誤判,這時拍出來的照片不是太亮、就是太暗。甚幺樣的情況會讓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發(fā)生誤判呢?我們在這里舉兩個最常見的例子;當拍攝畫面中有很多淺色系,環(huán)境中的光線反射程度很高,除了現(xiàn)場原本的光線外,額外反射出來的光線,讓測光系統(tǒng)誤判此環(huán)境的光線很強,因此相機的曝光組合會比正常情況下的光線值低,拍出來的相片會偏暗。另外一個例子是在拍攝的畫面中,有很多暗色系的物體或是光線反射程度很低的環(huán)境,因為光線被這些物體吸收,讓相機在測光時以為現(xiàn)場光線不足,而設定了比正常還高的曝光值,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偏亮了。為了讓拍攝者可以快速的對曝光量作調整
45、,而不需要重新去設定光圈快門,于是就設計了曝光補償這樣的機能,只要簡單的選擇要增加或是減少曝光量就可以了。數(shù)碼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都是以EV(也就是我們在前面談到的一級、一格的單位)作為單位,調整的格數(shù)有分為1/2級跟1/3級兩種,目前大部分的數(shù)字單眼相機都有正負2EV的曝光補償能力。上面有提到讓相機誤判的狀況,但是要設定多少的曝光補償,才可以將曝光值調整回來呢?其實不同的環(huán)境就會有不同的曝光補償,并沒有一定的數(shù)值,在很多時候都必須靠我們的經(jīng)驗來判斷。所以初學者在遇到復雜光源的環(huán)境時,可以利用相機的包圍曝光功能,多拍幾張不同的曝光組合,順便學習判斷要如何作曝光補償。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圖例:我們
46、出國常會拍的雪景,使用相機曝光的原始設定,拍出來的圖明顯偏暗使用曝光補償+1.5EV,雪的白色就顯現(xiàn)出來了這張照片黑色占據(jù)了畫面的大部分,拍攝出來的感覺明顯偏亮了使用曝光補償-0.7EV,畫面的亮度看起來就自然多了。為了獲得更正確的曝光,除了利用曝光補償來彌補相機程序測光的缺失外,還可以使用點測光的方式來測光。下一課,我們將為大家來介紹基本的點測光,教授如何在一個復雜的光源下,得到正確的曝光組合。像Dynax 7D的曝光補償做成轉盤式的,操作起來就相當?shù)谋憷E臄z環(huán)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shù)臅r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
47、EV值每增加1.0,相當于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于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jié)。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huán)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shù)初學者易犯的通病。以下面兩幅圖片為例,上面的是曝光補償?shù)扔?時候所拍的,而后者是等于+1時所拍的,可見區(qū)別明顯。的DC215就是以1/2EV為間隔的,于
48、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個檔次,而目前主流的數(shù)碼相機分檔要更細一些,是以1/3EV為間隔的,于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個級別的補償值。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準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準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tǒng)相機,膠卷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shù)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偠灾?,曝光補償?shù)恼{節(jié)是經(jīng)驗加上對顏色的
49、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由于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范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于暗的環(huán)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幾乎所有的數(shù)碼相機的曝光補償范圍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正負2EV內加、減,但是加減并不是連續(xù)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為間隔跳躍式的。早期的老式數(shù)碼相機比如柯達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九課點測光 我們在遇到復雜光源的拍攝環(huán)境時,當然不能只用經(jīng)驗法則跟曝光補償,來作一個合適的曝光組合。在這一
50、課,我們要教大家利用點測光,來作更精準的曝光判斷。點測光是一種十分精確的測光模式,它的測光大約只測畫面中之2%3%的面積,不考慮周邊環(huán)境亮度,因此可確保攝影者完全按照自己選擇的某個具代表性的“點”來測光曝光,所以能滿足嚴格的曝光要求。點測光模式只是測定畫面中心一個很小范圍的亮度,并以這個測光值作為曝光的唯一依據(jù),當然,許多情況下是用這個很小范圍測試并非位于畫面中心的被攝物亮度。在拍攝明暗反差強烈、并且明暗面積很不均衡的被攝物時,攝影者可以用畫面中心這樣一個很小的范圍對被攝主體或其它部位上某處亮度進行測定,而不受大面積強光背景或陰暗背景的影響。點測光在風光和人物攝影中都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它能
51、讓攝影者在復雜的光線場景中進行準確的曝光。雖然說點測光是一個好用的工具,但并不是每一臺DSLR中都內建了點測光,有的入門級相機只有中央重點測光的功能,這時,我們可以使用額外的測光表,或是利用長距離鏡頭來縮小測光的范圍。用長鏡頭拉近要測光的范圍,再用中央重點測光來彌補沒有點測光的遺憾。在光源復雜的環(huán)境,選擇膚色中間調的地方來測光如同上面的范例照片,在這個光影復雜的拍攝環(huán)境里面,我們要如何作測光呢?完全交給相機處理?那幺拍出來可能就不是原先要的調子;作曝光補償?那要如何判斷甚幺時候加、甚幺時候減呢?這時點測光就相當?shù)暮糜昧?。前面,我們提到曝光是?8%的灰作為標準值,所有的曝光系統(tǒng),到最后都是以這
52、個標準來計算。而18%的灰與人的皮膚輝度接近,所以在上面這個圖例,我們只要選擇模特兒的膚色中,接近一般光線強度下的地方就可以了(圖中用紅色圓圈標起來的地方)。決定了膚色的中間調完成曝光組合之后,接下來就可以利用曝光補償來決定畫面的調性。當我們需要明亮一點的畫面時,就使用正向的曝光補償;而當我們需要低沉的畫面感覺時,就使用負向的曝光補償來完成。利用正向的曝光補償,來營造照片明亮的調子上面的例子是以人像為主,一般來說,要在膚色中找學中間調并不困難,但是當拍攝的主題跟人物無關時,我們要怎幺樣來決定畫面的中間調呢?在這里我們提供兩種方法來讓大家參考:1. 尋找畫面中接近18%灰的區(qū)塊當拍攝經(jīng)驗逐漸累積
53、之后,我們就很容易的在一個畫面中找出接近18%灰調的地方,它可能是藍天、可能是大太陽下的柏油路面、可能是青綠的草叢、也可能是沒有粉刷過的墻面。經(jīng)驗可以幫助我們確認作點測光的地方,多多的拍攝,然后觀察結果來修正自己的判斷。2. 使用灰卡或是手心來測光或許我們在判斷中間調的經(jīng)驗不足、或是環(huán)境缊亂,那幺這時可以直接使用灰卡置于環(huán)境光源下,直接對著它來測光。如果沒有灰卡可以使用,可以用自己的手心來取代,使用相機來對著手心測光。前面提到人的膚色接近18%的灰調,所以自己的手其實就是一張很好用的灰卡。不過要記得別用了被太陽曬的很黑的手背,那可是會去影響你的測光結果喔。同樣的,在我們得到曝光組合之后,再利用
54、曝光補償來決定畫面的調性。一般來說,大部分要做到控制比較精準的曝光時,點測光會比相機內建的程序測光來的好控制。所以對DSLR的新手來說,點測光的使用其實是蠻重要的一門功夫。我們一般所說的“點測光”是一個適合要求較高的專業(yè)攝影人士需求而設計的模式,主要為了對付特殊拍攝條件下的測光需要。該模式在測光和拍攝時,測光系統(tǒng)只測量取景范圍中3%的面積,完全不考慮周圍其他背景的曝光需要,因此有經(jīng)驗的攝影者利用它能預測到最后照片的實際影調效果。要用好“點測光”模式,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攝影者得知道被攝對象中什么位置是適合選為“點”而且作為測光標準。
55、點測光設計的主要特點是其窄角度測光范圍,能確保測算畫面中主要表現(xiàn)對象所需曝光量,能滿足特定環(huán)境下的測光需要。比如說在主體與背景反差亮度特別大的對象,如舞臺攝影中常常有追光燈打在演員身上,而背景幾乎一片漆黑,如果不用點測光必定出現(xiàn)主體曝光過度。再如拍攝日出日落場景,也需要攝影者針對天空實際亮度選擇某一個標準區(qū)域來還原自己希望的亮度,同樣要依賴點測光才比較可靠。另外像逆光攝影、空中攝影、拍攝跳傘等場景,采用點測光模式也比較合適數(shù)碼單反像機攝影入門教程第十課外接閃光燈 一般來說,想對閃燈攝影作比較多樣的變化或是閃燈出力(也就是閃光燈的亮度)較大的應用時,單單使用相機內建的閃燈會有很多限制,所以對于想
56、在閃燈攝影上作進階使用的攝影初學者來說,我們會建議購買一支功能比較強的外接式閃燈來搭配使用。外接閃光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可用于不同廠商相機的通用型號,另一種是特定相機專用型號。內置于數(shù)碼相機中的閃光燈由于是直接把強光照射到拍攝對象上,因此有時會產(chǎn)生難看的陰影。這時候最好使用外置閃光燈。最近,可使用外置閃光燈的數(shù)碼相機也越來越多。如果是可使用外置閃光燈的機型,不用的話就太可惜了。這里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閃燈應用的相關名詞解釋。首先來看GN值。在閃燈的規(guī)格表中,這個數(shù)字代表了該閃燈的功率,GN值(Guide Number,閃燈指數(shù))指的是閃燈出力的程度,當GN值越大,代表閃燈的出力越強,也就是發(fā)
57、射出來的閃光能力越強。關于GN值的計算方式為:GNF(光圈) x m(單位為公尺,代表與被拍攝物的距離)在這個公式中,是以ISO 100為標準的拍攝環(huán)境。舉例來說,當一個閃燈的GN值有40時,當我們使用F4的光圈拍攝,閃燈的有效距離可以達到10公尺內的范圍。接著來看一下閃燈在攝影時,所使用的幾種不同操作模式。目前一般市售的外接閃燈操作模式有:M模式、A模式、TTL模式,高階一點的閃燈還會有FP模式,以下就讓我們對這些模式作一個簡單的說明。M模式:全手動模式,使用者必須依照拍攝時所使用的光圈跟距離,來調整閃燈的出力。M模式的優(yōu)點是出力一致,只要調整好數(shù)值,每一張拍攝的閃燈出力都會是固定的光量,缺點是需要事先調整,在臨場的應變上,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在作計算調整的工作。A模式:自動模式,先使用閃燈上的感光器對環(huán)境作測光,然后配合相機的光圈設定做出力。A模式的運作原理跟M模式相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新型建筑項目施工安全免責協(xié)議書3篇
- 2025版智慧物流合作投資項目協(xié)議書范本3篇
- 2025年新型環(huán)保材料應用個人住宅裝修合同
- 2025年項目合作商業(yè)機密保密協(xié)議書2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低溫硅導熱液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核電蒸發(fā)器U型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經(jīng)典拉線驅動探頭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氧化鋯蒸發(fā)材料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個人住房借款合同模板(含二次抵押)3篇
- 2025年度個人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解析
-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2024版?zhèn)€人私有房屋購買合同
- 2024爆炸物運輸安全保障協(xié)議版B版
- 2025年度軍人軍事秘密保護保密協(xié)議與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合同3篇
- 《食品與食品》課件
- 讀書分享會《白夜行》
- 中國服裝零售行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2025版)
- 光伏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DB4101-T 121-2024 類家庭社會工作服務規(guī)范
- 化學纖維的鑒別與測試方法考核試卷
- 2024-2025學年全國中學生天文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