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激光-雙絲MIG復合焊原理及意義:激光-雙絲MIG復合焊是將兩個電弧同時作用于一個熔池的焊接方法,這種焊接方法優(yōu)勢在于可以大幅度提高焊接速度,減少單位時間內焊縫的熱輸入,可以用于薄板的高效焊接。由于在一個熔池中有兩個電弧,從而改變了電弧對熔池的熱量分布、熔池形狀和液態(tài)金屬流動狀態(tài),提高了熔池邊緣處的加熱情況,改善了熔池的潤濕能力,同時雙絲也提供了充足的熔化金屬,從而抑制了咬邊的出現(xiàn)。原理如圖1所示:圖1 激光雙電弧復合焊接雙絲脈沖 MIG 焊中存在兩個電弧等離子體,而在復合焊接中,激光的加入會產生光致等離子體光致等離子體與兩個電弧等離子體三者之間存在復雜的耦合機理和相互作用,光致等離子體的出現(xiàn)
2、使工件表面的等離子體濃度增加,引弧電阻降低 同時由于激光作用產生的金屬蒸氣和小孔周圍的高溫等離子體為電弧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陰極斑點,能夠引導電弧的弧柱,而導致電弧偏向激光作用區(qū)域的小孔處,使電弧能量更加集中,電弧的電流密度增加由于激光+雙 MIG/MAG 電弧復合焊接過程中,雙電弧的同時燃燒保證了焊接過程足夠大的熔敷率和焊接效率,激光的加入又會對雙電弧起到一個吸引的穩(wěn)定作用,同時保證焊縫的形成具有足夠的熔深。這種焊接方法下,雖然同時有三種熱源作用于工件上同一部位,但是由于焊接速度可以達到很大,所以整個焊接過程的線能量較小,保證了焊接過程節(jié)能高效的進行。綜合國內外已有的激光+電弧復合焊接方法的研究
3、成果可知,近幾年來國內外對激光+MIG復合焊接方法的關注度在不斷增長,但是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光與單電弧復合焊接方法的工藝研究與焊接過程模擬上,而對激光+雙絲 MIG復合焊接方法及技術的研究幾乎沒有。激光-雙絲 MIG 復合焊接方法不是在激光-單絲 MIG 復合焊的基礎之上再簡單地加入一個電弧,除了激光與電弧之間的耦合作用外,兩個電弧之間也有復雜的交互作用,電弧之間的距離大小、焊槍夾角大小、電源供電模式的不同、激光作用點的改變等均會使整個焊接過程熱場、力場、流場、電場、磁場以及三個熱源之間的耦合機制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熔滴過渡、焊縫成形和微觀組織。作為焊接加熱的直接熱源,激光復合電弧的性質對于整
4、個焊接過程具有決定的意義,了解激光與雙絲 MIG 電弧的相互作用方式與作用機理,對進一步的研究激光+雙絲 MIG復合焊接方法及工藝具有指導性意義。激光-雙絲MIG復合焊的試驗系統(tǒng)激光 + 雙絲脈沖 MIG /MAG 復合焊系統(tǒng)由焊接系統(tǒng)及檢測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 其中焊接系統(tǒng)由激光器、 兩臺焊接電源、 兩臺送絲機、 兩把焊槍及一個脈沖協(xié)調控制器組成, 兩根焊絲分別使用獨立的導電嘴及氣體噴嘴 檢測部分由兩個電流傳感器、 兩個電壓傳感器、 一套高速攝像系統(tǒng)及兩臺工業(yè)計算機組成為檢測激光 + 雙絲脈沖 MIG /MAG的穩(wěn)定性,需要將激光器與高速攝像系統(tǒng)、 電流及電壓傳感器之類的多種儀器通過控制計算機將它
5、們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具體試驗連接如圖2 所示圖 2 激光 + 雙絲脈沖 MIG 復合焊系統(tǒng)已經研究過的方向:A.保護氣體對激光+雙絲 MAG 復合焊焊縫形貌和電弧特性的影響實驗材料:焊接試驗選用母材為 Q235 低碳鋼,焊絲為 H08Mn2Si A(直徑 12 mm)進行平板堆焊焊接試驗。研究了保護氣體為 (Ar)80 (CO2)20(情況 A)和 (Ar)40 (CO2)10 (He)50(情況 B)時對激光雙絲 MAG 復合焊焊縫表面成形和電弧特性的影響。利用 Lab VIEW 信號采集系統(tǒng)和高速攝像系統(tǒng)同步采集焊接電流、電弧電壓波形和電弧形態(tài)。焊接過程中激光功率 18 k W,離焦量為 0,
6、兩焊絲和激光的空間擺放位置如圖 1 所示,其中 R15 mm,R26 mm。圖 3 激光雙絲 MAG 復合焊焊絲空間位置示意圖實驗結果分析:圖 4 兩種不同保護氣體對應的焊縫表面成形結果表明,(1)在焊縫表面和焊道兩側邊緣處,發(fā)現(xiàn)有斑點狀、不連續(xù)的氧化物肉眼可見,保護氣體為 (Ar)80 (CO2)20時對應氧化物含量高于保護氣體為 (Ar)40 (He)50 (CO2)10;保護氣體為 (Ar)80 (CO2)20時比保護氣體為 (Ar)40 (He)50(CO2)10時對應的焊縫熔寬要小。(2)保護氣體為 (Ar)80 (CO2)20比保護氣體為 (Ar)40 (He)50 (CO2)10
7、 含有的 CO2比例高,使 CO2氣體對電弧冷卻作用增強,減弱了激光對電弧的穩(wěn)定作用,斷弧次數多。B. 激光-MIG 雙絲復合焊電弧特性與熔滴過渡研究試驗材料 :試驗用母材為 Q235 低碳鋼,工件尺寸為 200 mm×100 mm×8 mm。試驗前將工件表面打磨干凈,防止油污、鐵銹等影響焊接過程及質量。 試驗用焊絲為 H08Mn2Si A,直徑為 1.2 mm。保護氣體為純氬(Ar)氣體。 試驗過程中采用表面堆焊方式來研究激光- MIG 雙絲復合焊接過程。試驗中所用的焊接參數如下表所示:結論 (1) 與 MIG 雙絲焊接相比,加入激光后焊接過程更穩(wěn)定,并且隨著激光功率的增
8、加,電弧穩(wěn)定性先增加后減小,在 1 000 W 附近焊接過程最穩(wěn)定。在送絲速度達到 4 m/min 后焊接過程穩(wěn)定性較好。在光絲間距增加到 6 mm 時,激光對兩個電弧的耦合作用減弱,焊接過程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情況。 (2) 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電弧的偏轉角度先減小后增加。在 1 0001 400 W 時變化角度最小,約為 12.7°及 17°。隨著送絲速度的增加,電弧偏轉角度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最大偏轉角度出現(xiàn)在送絲速度 vf1=vf2=3 m/min 時,分別為 16.4°及20.1°。隨著光絲間距的增加,電弧偏轉角度呈現(xiàn)先平穩(wěn)后增加的趨勢。最小偏轉角
9、度出現(xiàn)在光絲間距4 mm 時,分別為 12.5°及 17.6°。 (3) 在送絲速度為 4 m/min,引導絲熔滴過渡方式為粗滴過渡,跟隨絲熔滴過渡方式為粗滴過渡+少量短路過渡。隨著激光功率的增加,熔滴過渡頻率呈現(xiàn)先增加跟隨又下降的趨勢,熔滴過渡頻率分別在 1 000 W 與 1 200 W 左右達到最大值 6.0 Hz 與6.4 Hz。引導絲與跟隨絲的熔滴過渡頻率分別以 4 m/min 及 5 m/min 為分界點,過渡頻率高于 MIG 雙絲焊接。在離焦量為1 mm 時,熔滴過渡頻率達到最大值,分別為引導絲 8.6 Hz,跟隨絲 6.3 Hz。C.激光功率對激光 雙絲脈沖
10、 MIG 復合焊接電弧形態(tài)及熔滴過渡的影響1 試驗系統(tǒng)及焊接試驗激光 雙絲脈沖 MIG 復合焊接試驗系統(tǒng)由焊接系統(tǒng)和信號采集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 如圖 1 所示,焊接系統(tǒng)包括天津大學自行研制的 MK03 型脈沖控制器,林肯 INVETEC V350 PO 型弧焊電源( 置于左側) 、林肯 INVETECTMV300-I 型弧焊電源( 置于右側) ,兩臺 S-86A 型送絲機和英國 GSI 公司生產的JK2003SM 型 Nd: YAG 激光器,其最大輸出功率為 2k W,輸出波長為 1 064 nm 的連續(xù)激光,焦距為 300mm,焦點半徑為 0 4 mm 信號采集系統(tǒng)主要包括FASTCAM Sup
11、er 10KC 高速攝像機、電壓傳感器、電流傳感器、數據采集卡( PCL-1742) 、計算機及其附件 焊接過程中高速攝像的采集頻率為 1000 幅/s,電信號的采樣頻率為 10 k Hz,可以實現(xiàn)焊接過程中電信號與高速攝像圖片信號的同步采集圖 5 激光 雙絲脈沖 MIG 焊接系統(tǒng)示意圖試驗中的兩焊槍所在平面與焊接方向垂直,焊槍與工件的夾角均為 60°,左側電弧由 V350 PO 型弧焊電源供電,右側電弧由 V300-I 型弧焊電源供電,均采用直流反接的形式 其中 V350 PO 型弧焊電源的輸出形式為脈沖模式,V300-I 型弧焊電源在無外部控制時的輸出形式為恒壓模式 在測量左側焊
12、接電流的電流傳感器 1 處取出信號交由脈沖控制器進行處理,再由脈沖控制器控制 V300-I 型弧焊電源的電壓呈脈沖式輸出,當送絲速度不變時其焊接電流也呈脈沖式輸出,兩個電弧對應的脈沖電流具有一定的相位差6 試驗所用試板為 8 mm 厚的Q235 低碳鋼板 焊絲為 H08Mn2Si A,直徑 1 2 mm,兩瓶保護氣體均為純氬氣,氣體流量均為 20 L/min,具體試驗參數如下表 所示2 試驗結果與分析1)激光功率對電弧形態(tài)的影響雙絲脈沖 MIG 焊中存在兩個電弧等離子體,而在復合焊接中,激光的加入會產生光致等離子體光致等離子體與兩個電弧等離子體三者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光致等離子體的出現(xiàn)使工
13、件表面的等離子體濃度增加,引弧電阻降低 同時由于激光作用產生的金屬蒸氣和小孔周圍的高溫等離子體為電弧提供了一個穩(wěn)定的陰極斑點,能夠引導電弧的弧柱,而導致電弧偏向激光作用區(qū)域的小孔處,使電弧能量更加集中,電弧的電流密度增加 激光功率的改變可以影響光致等離子體的大小與強度,焊接溫度場,熔滴表面張力以及兩個電弧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等7,8圖 2 分別為不同激光功率下左側電流峰值,中間態(tài)( 即兩電弧形態(tài)大致相同的狀態(tài)) 及右側電流峰值時的高速攝像 如圖 2 所示,激光功率為 0 W時,左側電流峰值時及右側電流為峰值時,兩個電弧均沿著焊絲軸線方向分布,中間態(tài)時兩個電弧相互吸引,向中間偏移 加入激光后,左側電
14、流峰值與左側電流峰值時電弧均向激光入射方向偏移,中間態(tài)時兩電弧的偏移角度增大 由于 V350 焊機的峰值電流可達 420 A,V300 焊機的峰值電流約為 300 A,因此 V350 電弧的挺度高于 V300 的電弧,V350 電弧偏移程度相對較小 當激光功率增大至 1 500 W 時,中間態(tài)及右側電弧峰值狀態(tài)下的激光入射處上方的光致等離子體與電弧等離子體發(fā)生強烈復合,激光對電弧產生明顯的吸引作用 由圖 2 可知,激光對電弧的吸引能力及電弧偏向激光入射方向的角度隨激光功率的提升而增大圖 6 不同激光功率下的電弧形態(tài)2)激光功率對熔滴過渡的影響將焊接過程中采集的電壓電流信號及與之同步的高速攝像圖
15、片進行處理,繪制出不同激光功率下熔滴過渡過程的電壓電流信號與高速攝像的對應圖。 圖 7 激光功率 0 W 時一個熔滴過渡周期內的電信號及對應的高速攝像圖 8 激光功率 1 500 W 時一個熔滴過渡周期內的電信號及相對應的高速攝像通過激光功率 0 W 與 1 500 W 時的熔滴過渡過程的對比可知,左側弧焊電源對應的熔滴過渡形式由 P = 0 W 時的一脈一滴變?yōu)?P = 1 500 W 時的兩脈一滴; 右側弧焊電源對應的熔滴過渡形式由 P = 0W 時的兩脈一滴變?yōu)?P = 1 500 W 時的三脈一滴 兩個弧焊電源對應的熔滴體積均有增大3.結 論( 1) 激光 雙絲脈沖 MIG 復合焊接中
16、,激光功率的改變可以影響光致等離子體與兩個電弧等離子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熔滴受力情況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電弧形態(tài)及熔滴過渡( 2) 在焊接電源預設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光致等離子體與電弧等離子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隨激光功率的增大而不斷增強 左側弧焊電源對應的熔滴過渡形式由均勻的一脈一滴變?yōu)閮擅}一滴,右側弧焊電源對應的熔滴過渡形式由均勻的兩脈一滴變?yōu)槿}一滴 兩臺弧焊電源對應的熔滴過渡頻率均隨激光功率的增大而不斷降低( 3) 激光 雙絲脈沖 MIG 復合焊中激光對電弧產生了明顯的吸引作用,使熔滴受力情況發(fā)生改變,等離子流力向激光方向偏移,導致促進熔滴過渡的分力減小,使熔滴過渡更依賴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導致熔滴
17、尺寸增大,過渡頻率降低雙絲間距對激光 雙電弧復合焊接過程穩(wěn)定性的影響.焊接系統(tǒng)如上面一個實驗,實驗參數如下:.試驗結果與分析1) 雙絲間距對電弧形態(tài)的影響激光 脈沖雙電弧復合焊中光致等離子體與電弧等離子體以及兩個電弧等離子體之間產生復雜的相互作用,雙絲間距的改變可以影響焊接電弧的電磁場,焊接溫度場,熔滴表面張力以及兩個電弧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等激光 脈沖雙電弧復合焊中,當激光功率較大時,在試板表面形成“匙孔”,匙孔內噴射出大量粒子( 由大量金屬鐵蒸氣及部分電子、離子組成) ,由于匙孔中溢出的大量粒子較焊接保護氣體及空氣具有更低的電離電位,因此,當其與電弧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后,這些粒子受到電弧熱作用的
18、影響而迅速電離,從而為電弧提供了具有更高導電率的導電通路根據最小電壓原理,電弧將在這個導電通道內穩(wěn)定燃燒,電弧弧根將被固定在匙孔附近 單電源供電模式下兩焊絲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兩個電弧相互吸引 圖 2 為不同雙絲間距 DAA的電弧形態(tài)可以看出,DAA較大時,YAG 激光與 MIG 電弧呈分離狀態(tài),激光與電弧基本沒有產生相互作用,DAA= 9mm 時兩個電弧分別作用在兩個熔池內,由于兩電弧距離較遠,弧間的導電粒子數目少而不能維持兩電弧同時燃燒,出現(xiàn)交替燃弧現(xiàn)象( 圖 3) ,即其中一個絲燃燒,另一個絲處于熄弧狀態(tài),未燃焊絲不斷送進至接觸試板表面,電弧引燃,另一個電弧熄滅 隨著 DAA的減少
19、,YAG 激光對 MIG 電弧產生吸引及壓縮作用,激光作用點上方復合焊接電弧弧柱區(qū)收縮隨著 DAA的進一步減小,兩電弧的相互吸引作用增強且 YAG 激光作用位置逐漸接近 MIG 電弧中心高溫區(qū)域,此時激光對兩個電弧的吸引壓縮作用也增大 當 DAA= 0 時,兩個電弧在相互吸引力和激光吸引力的作用下融合成一個較大的電弧2) 雙絲間距對熔滴過渡的影響圖 4 為激光 雙電弧復合焊接過程中熔滴受力示意圖 其中 Fg為熔滴所受重力,F(xiàn)p為等離子流力 在激光 雙電弧從復合焊接過程中,加入激光導致電弧向激光偏移,而使得等離子流力向激光方向偏移,其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與激光對電弧的吸引程度有關,電弧與激光之間的
20、距離越近,激光對電弧的吸引作用越強烈, 也越大 FN為“匙孔”內向外不斷涌出的高溫等離子羽輝形成氣體射流對復合焊接熔滴產生的一個沿電弧軸線方向向上的反作用力,F(xiàn)a為兩電弧之間的吸引力 熔滴在這幾個力的共同作用下偏離電弧軸線向激光位置偏移 在雙絲間距較小時( DAA= 0 mm) ,熔滴在兩焊絲端部不斷長大并相互吸引,直至接觸并逐漸融合為一個熔滴過渡到熔池中( 圖 5) 這一過程中,由于雙電弧之間距離較近,電弧之間的干擾作用較大,電弧不穩(wěn)定,且熔滴過渡形式為大滴過渡,焊接過程中的飛濺較大 當雙絲間距逐漸增大到最佳位置時,熔滴所受到的水平方向分力平衡,熔滴可以平穩(wěn)地過渡到熔池中,焊接過程穩(wěn)定 在雙絲間距不斷減小的過程中, 增大,F(xiàn)p沿豎直方向向下的分力減小,而 FN沿豎直方向向上的力增大,熔滴受豎直方向向下的合力減小,熔滴過渡頻率降低 在 DAA= 5 mm 和DAA= 7 mm 時,可以達到穩(wěn)定的一脈一滴過渡3) 雙絲間距對焊縫成形的影響圖 6 為不同雙絲間距下的焊道表面形貌 可以看出,焊絲間距 9 mm,為兩電弧形成共熔池、同焊道的上臨界距離 此時,兩個電弧可以形成各自的焊道并能清晰地看到兩個電弧的收弧位置,但兩個焊道已經開始有不規(guī)則的連接 這是由于焊絲間距在上述臨界狀態(tài)時,兩個電弧的間距較大,二者不能形成共熔池狀態(tài),因此形成的熔滴在電弧力的作用下沿焊絲軸線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