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帶地下室高層房屋建筑框架柱子嵌固部位箍筋加密范圍施工中,遇到有些帶地下室高層房屋建筑框架柱子不僅要求地下室頂板以上的首層框架柱在H1/3的高度范圍內(nèi)加密,而且還要求最底下那層地下室柱子還要對箍筋進行加密;有些工程只要求地下室頂板以上的首層框架柱在H1/3的高度范圍內(nèi)加密,不要求地下室柱子箍筋加密;這兩種設計對嵌固部位箍筋加密范圍的要求不一樣,究竟那種是對的?最底下那層地下室柱子箍筋加密到底需要不需要,是對還是不對?在具體工程中,要按照高層建筑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guī)范(JGJ 61999)的規(guī)定來確定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現(xiàn)將該規(guī)范的有關條文摘錄如下:5.1.3 高層建筑的地下室采用箱形或筏形基
2、礎,且地下室四周回填土為分層夯實時,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可按下列原則確定: 5.1.3.1 單層地下室為箱基,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或框剪結構時,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可取箱基的頂部(圖5.1.3); 5.1.3.2 采用箱基的多層地下室及采用筏基的地下室,對于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或框剪結構的多層地下室,當?shù)叵率业膶娱g側移剛度大于等于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的1.5倍時,地下一層結構頂部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圖5.1.3、),否則認為上部結構嵌固在箱基或筏基的頂部。上部結構為框架或框剪結構,其地下室墻的間距尚應符合表5.1.3的要求; 5.1.3.3 對于上部結構為框筒或筒中筒結構的地下室,當?shù)叵?/p>
3、一層結構頂板整體性較好,平面剛度較大且無大洞口,地下室的外墻能承受上部結構通過地下一層頂板傳來的水平力或地震作用時,地下一層結構頂部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圖5.1.3、)。 地下室墻的間距 表5.1.3非抗震設計抗 震 設 防 烈 度6°,7°8°9°4B,且60m4B,且50m3B,且40m2B,且30m注:B為地下一層結構頂板寬度。從以上條文我們看到帶地下室高層房屋建筑框架柱子嵌固部位,設計需要按照不同的結構形式來考慮。對不同設防烈度的地下室墻的最大間距必須限制,滿足表5.1.3的要求。地下室四周回填土要分層夯實。在同時滿足這2條要求之后,單層地
4、下室為箱基,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或框剪結構時,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可取箱基的頂部作為嵌固部位,此時,只要對地下室頂板以上的首層框架柱在H1/3的高度范圍內(nèi)加密,地下室本身的柱不需要加密。采用箱基的多層地下室及采用筏基的地下室,對于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或框剪結構的多層地下室,當?shù)叵率业膶娱g側移剛度1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的1.5倍時,地下一層結構頂部可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圖5.1.3、),這種情況,也只要對地下室頂板以上的首層框架柱在H1/3的高度范圍內(nèi)加密,地下室本身的柱不需要加密。采用箱基的多層地下室及采用筏基的地下室,對于上部結構為框架、剪力墻或框剪結構的多層地下室,當?shù)叵率业膶娱g側移
5、剛度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的1.5倍時,地下一層結構頂部就不能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這種情況上部結構嵌固在箱基或筏基大底板的頂部(續(xù)圖5.1.3d、e),緊挨著大底板的這層地下室柱子箍筋就必須要符合嵌固部位的要求。我們在這里已經(jīng)將上部結構的嵌固按照規(guī)范要求作了解答,同時我們還要宣傳,在遭遇到地震影響時,地下部分結構大地運動一起運動,不產(chǎn)生相對運動,或即便產(chǎn)生相對運動,數(shù)值也不大,所以在歷次城市地震中,地下室的震害都比較輕微。而出地面之后的上部結構,在地震影響下,就會產(chǎn)生相對運動,所以續(xù)圖5.1.3的(d)和(e)的地下室頂板以上的地面首層框架柱,仍然需要在下部H1/3的范圍對箍筋進行加密。我們
6、在施工中,遇到的圖紙會有兩種不同的加密范圍要求,這是針對不同結構的不同情況,結構師所采取的不同處理方法,都是正確的,都應遵循施工。具體施工應該遵循項目結構工程師的繪制的具體設計文件來進行柱子箍筋的加密,不要盲目地把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中的一些通用要求,作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判定標準,來判定具體設計施工圖不同加密要求的對或不對。1 層間側移剛度,要理解層間側移剛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側移剛度,側移剛度是指產(chǎn)生單位側移所需要的力。如圖所示,在單豎桿的頂端產(chǎn)生一個單位1的側移,需要施加大小為D的力,
7、這個D值就稱為這個單豎桿的側移剛度。同理,層間側移剛度是指使層間產(chǎn)生一個單位側移所需要的力。,譬如說,使得某層地下室的頂部產(chǎn)生1cm的側向位移,需要在該地下室頂部施加3100kN的水平力,而使得該地下室頂部以上的第一層上部結構產(chǎn)生1cm的層間側向位移,只要施加2000kN的水平力,我們就說這個地下室的層間側移剛度,是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的3100/20001.55(倍)1.5。這個地下室與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比符合嵌固端的規(guī)定要求,可以視作嵌固部位。此時最下一層地下室的框架柱箍筋就不需加密,只要對上部結構底部的框架柱H1/3高度范圍的箍筋進行加密。如果說,使得某層地下室的頂部產(chǎn)生1cm的側向位
8、移需要在該地下室頂部施加3100kN的水平力,而使得該地下室頂部以上的第一層上部結構產(chǎn)生1cm的層間側向位移只要施加2300kN的水平力,我們就說這個地下室的層間側移剛度是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的3100/23001.35(倍)1.5。這個地下室與上部結構層間側移剛度比不符合嵌固端的規(guī)定要求,不可以視作嵌固部位,那就得把基礎大底板的頂面作為嵌固部位。此時最下一層地下室和上部結構底部的框架柱箍筋均需加密。2 次梁上部鋼筋放在主梁上部鋼筋的上方,主梁的鋼筋保護層如何處理,影響到主梁截面的有效高度,會不會降低截面的抗力?設計施工時,首先考慮板的上部保護層板的上部鋼筋保護層應15mm,其次考慮次梁最小保
9、護層次梁最小保護層15mm板筋外直徑,且d25mm;次梁保護層一般為2530mm。最后考慮主梁上部縱向鋼筋的最小保護層主梁上部縱向鋼筋的最小保護層max(15mm板筋外直徑,25mm)次梁鋼筋的外直徑主梁保護層一般為4560mm。這個問題,早在上世紀5080年代的大中專鋼筋混凝土結構教科書的“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樓蓋”一章的“主梁的計算與構造”中已經(jīng)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一般教科書在講了荷載、計算跨度取值、計算簡圖和內(nèi)力計算之后,接著就講“截面強度計算”,在跨中正彎矩截面正截面設計時,取T形截面;支座截面承受負彎矩,按照矩形截面計算。當計算主梁支座截面的負彎矩正截面抗彎強度時,應注意主梁截面有效高度的取
10、值與次梁不同。在支座處,由于板的上部鋼筋、次梁的上部鋼筋和主梁的上部鋼筋相互垂直交叉,次梁的上部縱向在板筋的下方,主梁的上部鋼筋又在次梁上部縱向鋼筋的下面,因而主梁的有效高度值減少了,相差一個次梁鋼筋的外直徑,主梁支座截面有效高度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計算:一排鋼筋時:h0hash(5060)mm二排鋼筋時:h0hash(7080)mm三排鋼筋時:h0hash(90110)mm四排鋼筋時:h0hash(110130)mm現(xiàn)在大家都采用PKPM等設計軟件進行設計,各結構軟件在編制時已經(jīng)考慮了主梁支座截面有效高度的合理取值,所以我們在設計與施工時,就不要擔心主梁保護層取定為5060mm時,截面的有效高度
11、減少會影響截面抗力因而造成結構不安全的問題。3 什么是剛性地坪,框架柱箍筋在剛性地坪上下為什么要加密?框架柱箍筋在剛性地坪上下的加密與框架柱底部加密區(qū)是怎樣的關系?在建筑設計中,將地面分為剛性地面和柔性地面,“各種整體面層地面,如細石混凝土地面、水泥砂漿地面、水磨石地面等,一般稱為剛性地面。整體地面實際上由剛性的板體和柔性地基兩部分組成,他們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兩者互為存在的條件,共處于一個矛盾的統(tǒng)一體。”摘自建筑地面與樓面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鄧學才主編2005年11月出版).。軟木等鋪就的地面,在建筑上,則稱為柔性地面。在工程結構設計中,考慮剛性地面對結構設計計算和構造的影響有兩種情
12、形:一種是砌體結構設計中剛性地面對確定計算方案的影響;另一種就是混凝土結構柱在剛性地坪上下設計要進行專門的構造處理。我們這里只討論后一種剛性地坪。剛性地坪,顧名思義,地坪的平面剛度比較大。筆者在等專業(yè)論壇上宣傳說,當房屋的地坪厚度200mm,地坪的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時,應視為剛性地坪。好多讀者向我要“依據(jù)”,我說這是來自宏觀地震震害經(jīng)驗。主要是根據(jù)1975年2月5日遼南6.3級城市地震的經(jīng)驗和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級城市地震經(jīng)驗,由中國建筑西北工業(yè)設計院劉大海等我國資深抗震專家,在工業(yè)與民用建設抗震設計規(guī)范(TJ 11-78)修訂期間提出來的,可供設計人員在工程設計實踐中結合自身的
13、工程經(jīng)驗采用。一個具體的混凝土地坪,在其厚度和混凝土強度等級確定之后,它的剛度是絕對的,但是這個地坪對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負面影響是相對的,我們崇尚在工程中采用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的思路來考量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首先與讀者一起做這樣一個實驗:請一個7歲的兒童,單手握住一根5mm直徑的“意楊”樹枝,再讓樹枝受到外力的折騰,結果是沒二下,“意楊”樹枝就被折斷了;還是請這個兒童,單手握住一根50mm直徑的“意楊”樹枝,還讓樹枝受到外力折騰,不但50mm直徑的“意楊”樹枝未被折斷,這個兒童的小手如不迅即松開,很可能會受傷。我想從這個實驗讓大家懂得這樣一個事實:不同截面剛度的框架柱,不同厚度的地坪
14、對它的“握裹”作用在力度上是有區(qū)別的。框架柱在強烈地震的影響下,發(fā)生水平往復振動。如果在水平往復振動的過程中,框架柱A不壞,地坪A率先破碎損壞,地坪A相對框架柱A而言,就不是剛性地坪;如果在水平往復振動中,地坪B不碎,框架柱B在地坪B以上部位首先開裂損壞,這個地坪B相對這個框架柱B而言,就是剛性地坪。所以,筆者進一步指出,結構工程師在設計時,考量是不是剛性地坪,要結合框架柱截面的剛度大小。如果是600×800mm的C30的框架柱,那么混凝土地坪厚度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應考慮剛性地坪對框架柱的抗震不利影響,采取抗震措施。如果是400×400mm的C20的框架柱,
15、那么厚度1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20,也應考慮剛性地坪對框架柱的抗震不利影響,采取抗震措施。因為柱小,絕對剛度并不太大的地坪也會對柱產(chǎn)生抗震不利影響,造成框架柱根部的震害加重。應對混凝土地坪對框架柱抗震不利的影響,設計通常采用兩項措施,第一項措施就是像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要求的那樣,在剛性地坪上下各500mm的范圍內(nèi),加密框架柱的箍筋間距。還有第二項措施是在框架柱四周留置3050mm寬的變形縫,使剛性地坪挨不著框架柱,在縫內(nèi)填充柔軟的可變形材料,使剛性地坪挨不著框架柱,產(chǎn)生不了負面影響
16、。就不必再對框架柱進行箍筋間距加密處理。進行了以上討論之后,我們希望施工監(jiān)理條線的讀者,不要對具體項目的混凝土地坪擅自判定為“剛性地坪”或“非剛性地坪”,而應當根據(jù)施工圖設計文件的要求來執(zhí)行。如果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未予明確,就要在圖紙會審時提出來,要求結構設計工程師明示,并將其寫進圖紙會審紀要,參與各方簽名蓋章,作為施工、監(jiān)理和工程結算的文字依據(jù)。以上我們討論了剛性地坪對框架柱抗震不利影響的破壞機理,下面闡述框架柱在剛性地坪上下箍筋加密與框架柱嵌固部位箍筋加密的關系。圖(a)表示沒有剛性地坪的情形;圖(b)表示有剛性地坪,剛性地坪的箍筋加密范圍與嵌固部位的底部加密范圍上口一樣高的情形;圖(c)表
17、示有剛性地坪,剛性地坪的箍筋加密范圍高出嵌固部位的底部加密范圍的上口,高出部位仍需加密;圖(d)表示有剛性地坪,剛性地坪的箍筋加密范圍低于嵌固部位的底部加密范圍的上口。剛性地坪的箍筋加密與嵌固部位的底部箍筋加密范圍重合的部位不用重復加密,只要對高出部位繼續(xù)加密就可以了。那種嵌固部位框架柱箍筋間距100mm,剛性地坪上下加密部位也是100mm,兩者加起來做成箍筋間距50mm的理解和做法是不對的,不必要的。4 有業(yè)界讀者在專業(yè)論壇上發(fā)帖說,他注意到施工中有封閉箍筋開口向下的做法,他問做的人有何依據(jù)?做的人說不知道,都是看見人家怎么做的就跟著也怎么做。也有人說箍筋開口應放在構件的受壓區(qū),懸挑梁是下部
18、受壓,故箍筋開口向下放置。不知道對不對? 首先匡正一下箍筋開口的不正確提法。在各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類構件中的箍筋,通常分為封閉箍筋和開口箍筋兩類,前者為矩形,后者為U形。封閉箍筋又分為焊接連接封閉箍筋和非焊接帶135°彎鉤活扣連接封閉箍筋兩個亞類。本題所問的,應該是非焊接封閉箍筋的活口,放在什么位置更好的問題。剪切變形是使桿件橫截面間產(chǎn)生相對錯動的趨勢,受壓是沿桿件軸線的縮短,剪切變形和壓縮變形是兩個情形,沒有必要往一起聯(lián)系。網(wǎng)上盛傳封閉箍筋的活口一般應設置在受壓區(qū)。這個技術觀點即使是千真萬確的,也只能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予以遵循;如果條件不許可,也要實事求是的正確對待。我們指出,房
19、屋建筑在風荷載作用下,或者在地震作用的影響下,豎向構部件將會受到往復振動。舉個例子,某框架柱上午遇到左來風,框架柱就向右彎曲,框架柱的左側邊緣受拉,右側邊緣受壓;于是上午請箍筋活口呆在右側,符合箍筋活口呆在受壓區(qū)的要求。還是這根框架柱下午遇到右來風,框架柱只能向左彎曲,框架柱右側邊緣受拉,框架柱左側邊緣受壓。于是下午請箍筋活口呆在框架柱的左側,也符合箍筋活口呆在受壓區(qū)的要求。足見封閉箍筋活口呆在受壓區(qū)的要求,除非讓箍筋在構件中具有“見風使舵”的功能,否則就無所遵循。凡是自然人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用來指導工程實踐。咱把這個事再展開來宣傳一下,用生活經(jīng)驗來與讀者溝通。讀者一般都使用過普通的雨傘。雨
20、天,戶外打傘,無大風時雨滴向下作用,傘骨的外懸部分,向下彎曲,各傘骨自然上部纖維受拉、下部纖維受壓。一陣大風襲來,將傘反向拉壞,在那被拉的瞬時,各傘骨外懸部分的上部受壓、下部受拉。否則,不會發(fā)生反方向拉脫的情況。我闡述這個事件的目的是要讀者了解一個現(xiàn)象:附屬于豎向構件的懸臂結構根部下方,當豎向構件水平劇烈振動時,會產(chǎn)生很大的瞬時拉力。受風荷載作用和地震影響的外伸構件和純懸臂構件都沒有絕對的受壓區(qū)。當豎向構件產(chǎn)生振動時,我們在附屬于豎向構件的懸臂桿的根部下緣縱向鋼筋上曾經(jīng)測到過一定數(shù)值的瞬時“拉應變”。所以,箍筋就是箍筋,箍筋的要義是對縱向鋼筋箍住、箍牢、箍均勻。而轉(zhuǎn)圈設置,每個角每4個箍筋設置
21、1個活口,就能使箍筋實現(xiàn)箍住、箍牢、箍均勻 的目標。1970年代中期,筆者有幸接觸到工業(yè)與民用建設結構荷載規(guī)范(TJ 9-74)主創(chuàng)人員在海南寶島搜集到的我國臺風災害機理資料,農(nóng)家外挑的木結構涼曬臺的破壞是:臺風從 涼曬臺下方,將其向上90°掀翻、拽出。筆者企盼結構工程師在做設計時,對懸臂或外伸長度較大的梁,梁下部鋼筋的數(shù)量和錨固構造予以控制。我們接觸到許多設計院做的高層,頂部若干層外伸梁上下配筋設計成一樣的,對下筋直錨長度也有相當高的要求,這是非常好的。據(jù)悉,在河北省2002系列省標圖集中,鋼筋混凝土懸挑梁下部鋼筋支座處錨固,就規(guī)定8度設防超過2m,9度設防超過1.5m時為長臂梁,
22、下部鋼筋不得按照受壓鋼筋的要求進行錨固,其水平段錨固長度應0.4laE,且須向上彎錨15d,冀標的這個要求就很科學。凡事是要用自己的頭腦考慮,要經(jīng)過頭腦過濾之后再“現(xiàn)發(fā)現(xiàn)賣”。不是用“某某某說”來考慮,對“某某某說”,也包括對筆者的這部平法看圖與鋼筋做法常見問題解析讀物,要像家庭主婦處置買來的菜那樣,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如把菜根、爛葉統(tǒng)統(tǒng)放到鍋里燴,結果這道菜的質(zhì)量可想而知是難以下咽的。有人曾經(jīng)因為堅持兩個“凡是”把寶座給弄丟了;如果我們的某些讀者秉持“凡是某某某說過”就無條件遵循,就會貽誤自己的技術進步和理論發(fā)展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圖書手冊有數(shù)百本,編著者大多是我國混凝土結構領域的精英級人
23、士,每一本都有不少閃光點,其中的一些經(jīng)典著作,在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作為國家建筑標準設計之前,一直指導著我國結構工程師從事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xG101x 也是其中的N本,在平面整體表示方法上,確實是獨樹一幟。在構造上,充其量只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的幾百分之N,而且僅是一家之言,與現(xiàn)有的同級國家標準相比,也有N多的“不一致”。平法基礎與其他基礎,平法樓梯與其他樓梯,平法(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與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墻、剪力墻、部分框支剪力墻、框
24、架核心筒、筒中筒、板柱剪力墻)以及與混凝土結構剪力墻邊緣構件和框架柱構造鋼筋選用04SG330,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很寬泛的差異實實在在地存在著。5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的31頁的15.87026.670梁平法施工圖與(04G101-4)(現(xiàn)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第9頁的15.87026.670板平法施工圖中,都涉及到跨數(shù),有什么區(qū)別?(03G101-1)31頁的15.87026.670梁平法施工圖是所標注的KL本身跨越支座間的空檔數(shù),如3軸的KL4(3A),表示編號為4的框架梁,跨越了3個空
25、擋(有A3、B3、C3和D3共4個支座),在A軸外側還有外伸。C軸的KL1(4)表示編號為1的框架梁,跨越了4個空擋(有2C、3C、4C、5C和6C共5個支座),沒有外伸。(04G101-4)第9頁的15.87026.670板平法施工圖中BC軸線間的10100(2)表示號鋼筋為10,間距100mm,在3軸4軸5軸這兩跨范圍內(nèi)橫向分布,(2)表示號鋼筋也在3軸4軸5軸這兩跨范圍內(nèi)橫向分布。在(04G101-4)的板平法施工圖中,標注的各號鋼筋最后面的(xx),表示該號鋼筋橫向布置的跨數(shù),不是板鋼筋跨越支座間空擋的數(shù)目;而(03G101-1)梁平法施工圖,各梁標注后綴的(xx)表示梁跨越的空間數(shù),
26、這是一個區(qū)別;當板的某號鋼筋橫向只布置1跨時,就不再后綴(1),但是KL梁只有一跨,也必須后綴(1), 這又是一個區(qū)別。6 (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對KL要求在KZ內(nèi)錨固水平段長度0.4laE,有些柱截面不夠大,有些KL則以剪力墻為支座,不滿足這個要求,該怎么辦?業(yè)界廣泛流傳著 “以較小直徑替換較大直徑鋼筋,來減少錨固長度的絕對值,進而達到滿足0.4laE的錨固要求”的方案,從純理論層面上來分析,未嘗不可,似乎有些道理。將這個方案理論連續(xù)實踐,看看是行還是不行。我們看下面這張表6:C25混凝土的0.4laE、不同厚度剪力墻的可布筋長度(mm)
27、 表6 直徑laE0.4laE剪力墻厚度及其水平段可布筋長度3002502202001802595038022836335207603041868427428516608244285145322132351245618320518510380152165從這張表我們看到剪力墻厚度為250mm時,取鋼筋保護層厚度為15mm,其水平可布筋的理論長度是235mm。如果某框架梁KL原設計配置了6根直徑25的三級肋紋鋼筋,0.4laE需要380mm,如果按照用小直徑的鋼筋替代,只能使用直徑14,它的0.4laE只要213mm,滿足要求,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在另外一方面6根直徑25的鋼筋截面積6
28、5;490.92945.4mm2,而14的單根截面積153.9mm2,需要 2945.4/153.9=19.14根(實際取20根)。本來二排鋼筋,現(xiàn)在20根鋼筋需要布置5排,于是產(chǎn)生鋼筋放不下、或鋼筋雖然可以放下,但是影響到梁的有效高度,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對第三排鋼筋的斷點位置還未確定、又出來第四排鋼筋的斷點位置和第五排鋼筋的斷點位置未確定等等一系列無法面對的問題。所以說,用小直徑鋼筋置換大直徑的方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譬如框架梁KL還是這6根25的鋼筋,剪力墻厚度為200,此時可布筋長度
29、為185mm,只能用12的鋼筋,其0.4laE為183mm,滿足布筋長度要求,但是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2)規(guī)定12鋼筋不宜用來做框架梁縱向鋼筋。實際上,換小鋼筋直徑方案是沒有經(jīng)過必要的計算,就憑不切實際的“靈感”脫口而出,因為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成為繆傳全中國鋼筋業(yè)界的專業(yè)笑話。我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 3-2002 J 186-2002)7.1.7條提出,“應控制剪力墻十五平面外彎矩。當剪力墻墻肢與其平面外方向的樓面梁連接時”,具體給出了4項減小梁端部彎矩對墻的不利影響的措施。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常見問題及圖示05SG109-3(混凝土結構)對此進行
30、了細化和圖示,請看圖6。正像我們許多同志所指出的那樣,這個問題得在源頭上解決,也就是要結構設計人員在出圖階段解決。如果施工圖設計文件在繪制和審查二道大環(huán)節(jié)均未予以解決而就將問題流入到施工實施階段,那么一開始,我們就要利用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的時機,向結構設計人員問清楚,請設計人員給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意見。一線施工與監(jiān)理人員不要擅自處置。7 (04G101-4)(現(xiàn)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第4.2.9條.“.角部加強筋將在其分布范圍內(nèi)取代原配置的板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且當其分布范圍內(nèi)配有板上部貫通縱筋時則間空布置。”中的“間空布置”是什么意思? 屋面板角部加強筋Crs究竟在那些部位需要設置?這條是用來
31、約定角部加強筋Crs的。原設計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僅僅在沿支座周邊設置上部鋼筋,板的中間區(qū)域上部沒有配置鋼筋。另外一種是板的上部配置有雙向通常鋼筋的情況。本圖集在考慮角部加強筋Crs時,這兩種情況區(qū)別對待,分別考慮。這里的圖是兩種角部加強筋Crs布置示意圖。對第一種情況,看看原來沿支座周邊配置的角部鋼筋符合不符合加強筋的要求,符合了,就維持原設計不動;如果原有的角部配筋比擬設置的角部加強筋Crs直徑小、間距大、長度短,就要用Crs取代原配置的板支座上部兩個方向的非貫通鋼筋,用圖b替代圖a。對第二種情況,見圖c,角部加強筋Crs只要在雙向貫通鋼筋的空檔中設置,此時原來雙向貫通鋼筋照常通過,這就
32、是“間空布置的意思”,如圖d 。屋面板角部加強筋Crs通常在房屋大陽角設置。房屋大陽角是一個針對房屋變形單元的廣義概念,不僅僅只是4個大陽角。如果一幢房屋有變形縫將其分為兩個變形單元,那么它的每一個變形單元都至少有4個大陽角,總起來就是8個大角。如果在一個變形單元,平面上前后錯開,錯開的陽角也要考慮設置加強筋。在該條的后面,第4.2.10條,圖集給出了懸挑陰角附加筋Cis,對這個懸挑陰角一些讀者“想象”不出來,在此,我們也一并宣傳一下這個懸挑陰角。如圖所示,在房屋本體平面發(fā)生前后錯動之后,平面就產(chǎn)生了陰陽角。如果在陰角設置了懸挑板,就要按照圖集20頁之圖4.2.10設置斜向附加筋,通常為45&
33、#176;,自板陰角位置向內(nèi)分布,每根鋼筋的長度是遞減的。8 (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 第69頁 基礎連梁與框架柱連接,錨入框架柱的長度有何規(guī)定(分端部與中間部位),多跨連梁支座部位沒有加密箍筋,是不是這些梁本來就不需要箍筋加密。對此,有讀者在等網(wǎng)路媒體上回應說: 06G101-6圖集第68頁的下圖“基礎連梁JLL縱筋構造”中清楚地標明: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柱內(nèi)“La”。然而這個回應是錯誤的,06G101-6圖集第68頁的下圖“基礎連梁JLL縱筋構造”中清楚地標明: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位于柱下面的基礎中,長度自其上柱外緣計算“La”。筆者指出,基礎連梁是拉接基礎的,與柱
34、沒有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所以不存在基礎連梁的縱向鋼筋在柱中錨固多少的問題。從概念上講,基礎連梁是整個基礎系統(tǒng)的一個組成元素,他是支持支承柱子的獨立基礎、他向條形基礎或樁基承臺的一種連接構件。因此是柱子錨入基礎,而不是作為基礎組成部分的連梁之縱向鋼筋錨入柱子?;炷两Y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 第68頁也清楚地標明: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柱子下方的基礎中,長度可取為柱邊向內(nèi)“La”,而不是像有些讀者理解的:“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柱內(nèi)La。”這樣一件事情在早于柱子形成前就已經(jīng)發(fā)生。其次,才有柱縱向鋼筋插入基礎。也就是講,基礎和基礎連梁施工結束
35、時,柱子還僅僅只有插筋,根本沒有形成柱子,因此,“基礎縱向鋼筋錨入柱子”的說法在施工工藝邏輯關系上也是絕對講不通的。柱以基礎為支座,基礎連梁是基礎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再看(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的69頁,整頁的圖名“地下框架梁和基礎連梁及相關聯(lián)框架柱箍筋構造”,其中的右上圖圖名為:基礎連梁與基礎以上框架柱箍筋構造。講的是箍筋的構造,要義是距“騰空邊緣50mm”開始設置箍筋,對于連梁頂面與基礎頂面平齊的情況,連梁縱向鋼筋已經(jīng)如68頁下圖錨入基礎,長度為柱邊緣與基礎頂面的交線以內(nèi)la。連梁箍筋的具體布置,究竟是采用1種間距、2種間距,還是3種間距。由具體設計確定。這個連梁與
36、基礎頂面平齊的標高,就是(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 36頁自左而右的綁扎搭接、機械連接和焊接連接3個圖中的“基礎頂面嵌固部位”的標高。(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69頁左上圖是“地下框架梁與相關框架柱箍筋構造”,圖集采用的方案是將基礎頂面地下框架梁頂面區(qū)段看成一個“層”,在該層全高加密;地下框架梁頂面以上結合上部框架體系統(tǒng)一考慮,意思是:這里的地下框架梁頂面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36頁自左而右的綁扎搭接、機械連接和焊接
37、連接3個圖中的“基礎頂面嵌固部位”的標高。9 如何判別±0.000以下的梁究竟是基礎梁還是基礎連梁、地下框架梁? 從結構分析角度來說,基礎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作用于建筑結構上的荷載和結構物自重,通過柱和墻傳遞到基礎,基礎又將其傳遞到地基土?;A對地基土產(chǎn)生了作用力,同時地基土對基礎產(chǎn)生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工程界稱其為地基反力。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們稱其為基礎梁?;A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無墻區(qū)域,產(chǎn)生向上隆起的變形趨勢。與上部結構的騰空梁在受到豎向荷載向下作用后向下彎曲變形恰恰相反,所以在過去沒有電腦、沒有AutoCAD的年代,習慣上把基礎梁視作“倒梁樓蓋”體系
38、,就是這么一個原因,與基礎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僅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產(chǎn)生,不是由上部荷載的作用說產(chǎn)生,這樣的地下梁,就不是結構分析意義上的“基礎梁”,是“基礎拉梁”、“基礎連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地下框架梁DKL順便提一句,單層工業(yè)廠房,杯形基礎的杯口上方,緊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預制“基礎梁”,它是用來托墻的,是將其上墻體的重力荷載傳遞到杯形基礎,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結構分析意義上的“基礎梁”,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俄語翻譯不懂專業(yè)而翻錯的一個前蘇聯(lián)的專業(yè)名詞,將錯就錯,錯到現(xiàn)在。若這梁的上表面與基礎(承臺)頂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礎(承臺)頂面,這梁是JLL,其縱
39、向鋼筋必須錨入基礎,不是錨入柱子,因為在施工JLL時,KZ還僅僅只有插筋,沒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錨入柱子的說法;若某梁的下表面與基礎(承臺)頂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礎(承臺)頂面,這梁是DKL,在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第38頁第2節(jié)第5.2.1條中闡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設置在基礎頂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標高±0.000(室內(nèi)地面)并以框架柱為支座的梁。其縱向鋼筋必須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關要求錨入柱子。因為此種情形,DKL梁與基礎頂面存在一個0的廣義空間,梁必須錨入柱子。再看(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
40、、樁基承臺)69頁DKL和JLL的構造要求,在右上圖圖名線下方的括號中,有“梁上部縱筋也可以在跨中1/3范圍內(nèi)連接”的告知,這就明明白白告訴我們,這個JLL是隨上部梁的要求進行連接和錨固,不是像“基礎梁”那樣上部縱筋在支座左右l0/4的范圍實施連接(見(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51頁“基礎梁JL縱向鋼筋與箍筋構造”)。此外從(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68頁、69頁的DKL和JLL“圖形語言”我們可以看到,基礎地基持力層的頂面與DKL、JLL的底面之間存在“空檔”,沒有“緊密接觸”,因此,這種地下梁沒有承受結構意義上的地基反力一根地下梁,兩端錨
41、入基礎或樁基承臺,其上僅僅只承受底層墻體的荷載,如果這根地下梁的下面有寬度700mm的“條形基礎”,那么,它就是基礎梁和基礎拉梁兩梁合一;如果這根梁地下未設置寬度700mm的“條形基礎”,僅僅只有寬出梁兩側各2550mm的純混凝土墊層,那么,墻體的荷載還是通過這個地下梁傳遞到地下梁兩端的基礎或承臺。一個直觀的體認,房屋建筑基礎與地基之間只能是“面接觸”,不能是“線接觸”。面接觸是地基托起了基礎及其上部結構;線接觸是像刀片那樣在切割地基土,嵌入或切入地基土壤,這是顯然不行的。希望這樣宣傳之后,大多數(shù)讀者能夠明白。10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
42、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的54頁、55頁和56頁有個注5.當貫通筋d28時,應采用機械連接或等強對接焊焊接,其要求見具體工程的設計說明。當d28時,除按圖示位置搭結外,當支座上部縱向鋼筋與通長鋼筋直徑相同時,也可在跨中l(wèi)ni/3范圍內(nèi)采用一次機械連接或?qū)雍负附踊蚪壴罱咏娱L。請予解答這個注5的意思。這3頁的內(nèi)容是一、二級抗震等級樓層框架梁KL、三、四級抗震等級樓層框架梁KL和抗震屋面梁WKL的縱向鋼筋構造。內(nèi)容非常豐富,不僅僅是一個注5,整個8條注都很重要,現(xiàn)分別解答如下:跨度值l n i(i1n),分別表示由左而右第1到第n跨的凈跨度值。當某支座左右兩跨的凈跨度值之
43、比相差20時,跨度值l n可取左右兩凈跨的較大值;當某支座左右兩跨的凈跨度值之比相差20時,跨度值l n的取值應由具體設計注明。像圖集31頁中的KL3、KL4和KL5的BC跨,上部鋼筋已經(jīng)不是取多取少的事,而是必須在該跨拉通,不得有任何接頭,因為這一跨全長沒有力矩零點??蚣苡型馍炝旱臅r候,外伸部分可按照圖集66頁的詳圖B和詳圖C進行構造。當為WKL帶外伸時,頂層邊節(jié)點和角節(jié)點,應盡量采用圖集37頁詳圖A、B、C和55頁的形式,也就是柱外側鋼筋的65錨入梁,而將梁的頂部縱向鋼筋中與外伸梁直徑相同的那些鋼筋外伸出去,作為外伸梁的上部受力鋼筋,這樣的構造受力比較好,因為跨內(nèi)與外伸部分連續(xù)之后,跨內(nèi)部
44、分的跨中垂直荷載,理論上可以減少外伸部分自由端的彎曲變形值,這對外伸部分是極大的利好。如果采用66頁的A節(jié)點,就很難構成連續(xù)節(jié)點,跨內(nèi)跨中垂直荷載,能不能夠減少外伸部分自由端的彎曲變形值,筆者持不肯定意見。本頁圖中的l aE、l lE按照混凝土強度等級查閱圖集34頁的表格,計算確定。圖中h c為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邊長,當柱子不是正方形,那么它在兩個方向的框架中,h c 是不一樣的,這是必須注意的。我們把圖集11頁的19.47037.470柱平法施工圖和31頁的15.87026.670梁平法施工圖作為一個典型工程來討論,31頁樓層框架梁KL1 (4)的支座h c650mm,而樓層框架梁KL4 (
45、3A) 的支座h c600mm。可見樓層兩個方向柱截面邊長不同,支座的寬度就不一樣。接下來,我們討論注5,請看我們在這里給出的圖:如果角筋1和角筋2直徑不一樣,我們只好用具體設計給定通常筋在圖示位置兩次連接,這個連接因為3根鋼筋的直徑各部相同,可優(yōu)先選用綁扎搭結連接,連接的長度是l a E 。這是圖示2個接頭的情況,接頭長度按照直徑較細的倍數(shù)來取用。如果角筋1和角筋2的直徑相同,通常筋的直徑又與角筋1、2的直徑相同,那么盡量用定尺給出的整根鋼筋,譬如講,6m跨度的KL,9m的定尺鋼筋,那就整根通過,到鄰跨的可連接區(qū)域內(nèi)進行連接。這是沒有接頭或鄰跨有1個接頭的情況。上排鋼筋中,除角筋外,在支座往
46、往還有其他鋼筋,在中路,還因為多肢箍的需要,設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與支座其他鋼筋的連接長度,一般可取150mm。架立鋼筋本身不受“力”,不用考慮接頭面積百分率,不隨直徑大小變化,不需乘任何系數(shù)。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的54頁、55頁和56頁,注6.要求:梁下部縱向鋼筋的連接應按照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 3-2002)第6.5.1條和6.5.3條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施工。請解釋一下具體要求。首先宣傳一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 3-2002)的這2條條文:6.5.
47、1 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部位;抗震設計時,宜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qū)范圍。鋼筋連接可采用機械連接、綁扎搭接或焊接。6.5.3 抗震設計時,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和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1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各式采用:2 當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下式的計算值:3 受拉鋼筋直徑大于28mm、受壓鋼筋直徑大于3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4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框架柱:一、二級抗震等級及三級抗震等級的底層,宜采用機械連接接頭,也可采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三級抗震等級的其他部位和四級抗震
48、等級,可采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2)框支梁、框支柱:宜采用機械連接接頭;3)框架梁:一級宜采用機械連接接頭,二、三、四級可采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5 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nèi)的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6 當接頭位置無法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qū)時,宜采用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7 鋼筋的機械連接、綁扎搭接及焊接,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我們結合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 3-2002)的這2條條文,來討論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第54、55和
49、56頁的梁下部縱向鋼筋的連接問題。過去和現(xiàn)在,如圖所示發(fā)達國家的混凝土框架,下部縱向鋼筋不在中間支座內(nèi)連接,而是連續(xù)通過,到支座外的構件受力較小部位且避開了箍筋加密區(qū)進行連接。注意我國規(guī)范借鑒境外規(guī)范的經(jīng)驗,對連接范圍限定在受力較小部位,且避開梁端的箍筋加密區(qū),如果框架跨度不是太大,梁高又不是太小,抗震等級又不低,這時2倍梁高的加密區(qū)外,受力已經(jīng)不是太小,就要考慮在加密區(qū)內(nèi)實施連接,針對這樣的情況,6.5.3條的第6款,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那就是: 當接頭位置無法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qū)時,宜采用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具體操作,50在i跨連接,另外50在i1跨
50、連接,這就錯開了接頭位置,滿足了規(guī)范規(guī)定。KL下部縱向鋼筋,在支座,能通則同;不能在支座連同的鋼筋,就按照54、55、56頁錨入支座laE,如果中間支座寬度在400mm以內(nèi),應優(yōu)先采用通過的方案。12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2002)都要求在縱向鋼筋綁扎搭結連接區(qū)域?qū)拷钸M行加密,這是為什么?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2)的9.4.5 規(guī)定:“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nèi)應配置箍筋,其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 0.25 倍。當鋼筋受拉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 5 倍,且不應
51、大于 100mm;當鋼筋受壓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 10 倍,且不應大于 200mm。當受壓鋼筋直徑 d25mm 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 100mm 范圍內(nèi)各設置兩個箍筋?!边@是因為鋼筋受力以后,在自由端會發(fā)生顫動,使得混凝土龜裂,局部鼓出,搭接連接鋼筋之間還會產(chǎn)生裂縫,為了緩和這顫動的影響,使得混凝土的龜裂和局部鼓出減少到最低限度,規(guī)范給出了加密要求。這與抗震設防的箍筋加密要求是兩會事,不管是不是考慮抗震,縱向鋼筋搭接綁扎連接區(qū)域均需加密,當受壓鋼筋直徑 d25mm 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 100mm 范圍內(nèi)各設置兩個箍筋。13 請教*老師關于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
52、板雙向配筋放置問題為何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雙向配筋,短邊方向鋼筋應當先放,布置在基礎底板的下部;長邊方向鋼筋應當后放,布置在短邊方向鋼筋的上方。第二種是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雙向配筋長邊方向鋼筋應當先放,布置在基礎底板的下部;短邊方向鋼筋應當后放,布置在長邊方向鋼筋的上方。從結構計算的角度來比較,第二種做法比第一種做法好。因為地基反力作用在獨立基礎底板沿長邊方向產(chǎn)生的彎矩大大于沿斷邊方向的彎矩。在圖13中,我們給出了長短邊比值在1.12之間變化時兩個方向彎矩的相對值。長短邊差得愈多,長邊方向的彎矩就比短邊方向的彎矩多得愈多。也就是講,在接近正方形時,放錯影響不大,獨立基礎
53、愈窄長,底板鋼筋愈不能放錯。獨立基礎底板鋼筋不管直徑大小,一律長的先放在下,短的后方在長筋上面。這里討論的是單柱狹義獨立基礎。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圖集中獨立基礎,還有多柱廣義無梁獨立基礎,就要看柱外側兩個方向的實際外伸長度。實際柱外緣以外外伸長度大的方向的底板筋應該先放,在最下面;實際外伸長度短的方向的鋼筋后放,在較長方向鋼筋的上面。14 梁截面上部鋼筋配置4根25,下部第一排8根25,下部第二排6根25,箍筋為肢箍,如何配置?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系列圖集沒有對箍筋在各種縱向鋼筋情況
54、下如何配置提出要求,建設部批準的全國民用建設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的框架篇,向全國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人員提出了這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求梁縱向鋼筋的間距均勻,箍筋間距可以不均勻。請看下面的圖示:我們可以依據(jù)全國民用建設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的這個精神,對各種不同縱向鋼筋根數(shù),不同箍筋肢數(shù)的梁,合理地進行鋼筋配置。本題所反映的情況比較復雜,我們在這里給出2種配置方案:首先將底部一排鋼筋間距分勻,底部二排鋼筋兩側靠大箍的先布置,其他的,與箍筋一起綜合考慮。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將對應底部一排鋼筋相應縱坐標的頂部鋼筋位置自左而右分別定義為上1位、上2位、上8位,底部二排鋼筋位置分別定義為底21位、底
55、22位、底28位。配筋方案1的底部二排鋼筋在底24位和底25位二處空缺,頂部鋼筋布置在上1位、上3位、上6位和上8位,在上2位、上4位、上5位、上7位空缺。因為是6肢箍,梁中路的頂部只有4根縱向鋼筋,所以,還需要在上2位和上7位設置2根架立鋼筋。這個方案優(yōu)點比較多,首先上部縱向鋼筋分布比較均勻,其次小箍套2根,箍筋總用量比較小,第三梁中路比較空曠,有利于混凝土澆搗和振搗,能夠保證混凝土質(zhì)量。這是一個既多又省的優(yōu)秀配箍方案。再看方案2,底部二排鋼筋在底23位和底26位二處空缺,頂部鋼筋布置在上1位、上4位、上5位和上8位,在上2位、上3位、上6位、上7位空缺。因為是6肢箍,梁中路的頂部只有4根縱
56、向鋼筋,所以,還需要在上2位和上7位設置2根架立鋼筋。方案2與方案1相比較,就要差好多。首先上部縱向鋼筋的分布不很均勻,其次小箍套了3根,箍筋寬度增加,總用量也就增加大,第三梁配筋后沒有相對比較空曠的區(qū)域,不利于混凝土的澆搗和振搗,不容易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zhì)量。這是一個較差的配箍方案。從這里給出的2個方案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箍筋的合理設置,對工程造價和混凝土質(zhì)量等等都有顯著的影響,一個優(yōu)秀的鋼筋下料精算師,必須兼顧各個方面,綜合平衡各項因素,必要時,進行方案比選,挑選又好又省的方案進行實施。一些管理精良的企業(yè),要求員工把下道工序當成自己的“上帝”,優(yōu)秀的鋼筋下料精算師,應該把混凝土工當成上帝,在同樣的圖紙情況下,如何配置鋼筋,對打混凝土更方便,應該予以高度重視。15 一級鋼筋錨固時,其錨固長度和綁扎搭接的連接長度是否包括彎勾長度6.25d? “一級鋼筋”錨固長度計算公式的形式與“二、三級鋼筋”的計算公式的形式是完全一致的,其計算出來錨固長度中還沒有包括必須設置的彎鉤長度6.25d 。我們在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3334頁、(03G101-2)(現(xiàn)澆混凝土板式樓梯)1516頁、(04G101-3)(筏形基礎)2526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在商業(yè)環(huán)境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與實踐案例分享
- 組建車隊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溶劑型高光亮壓光油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式旋轉(zhuǎn)門開門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與人工智能在提升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中的應用探索報告
- 石墨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的平衡
- 電競酒店的衛(wèi)生健康管理與保障措施
- 勞務合同范本重點
- 科技行業(yè)員工健康檢查的特殊需求
- 2024年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招聘學生助理考試真題
- 2024農(nóng)村宅基地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高頻詞匯
- 各類學校校園安全應急預案匯編-(附應急全套流程圖)
- 《積極心理學(第3版)》 課件 第3章 積極情緒的價值
- 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 (美比爾·博內(nèi)特 戴夫·伊萬斯)
- 信息技術必修一《數(shù)據(jù)與計算》三章第二節(jié)《數(shù)據(jù)分析與可視化》教案
- JT-T-1211.1-2018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快速修補材料第1部分:水泥基修補材料
- 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chǎn)知識大賽題庫
- 2024年邵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醫(yī)藥設備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市場趨勢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基于新課標學習的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部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