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行法定報告管理傳染病診斷標準 (2)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xiàn)行法定報告管理傳染病診斷標準 目 錄 一、甲類傳染病3 鼠疫.3霍亂.6 二、乙類傳染病.9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14甲型病毒性肝炎.23乙型病毒性肝炎.26丙型病毒性肝炎.29丁型病毒性肝炎.33戊型病毒性肝炎.37脊髓灰質炎.3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1麻疹.45流行性出血熱.47狂犬病.49流行性乙型腦炎.51登革熱.54炭疽.57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60肺結核.64傷寒和副傷寒.70流行性腦脊髓膜炎.72百日咳.76白喉.77新生兒破傷風.80猩紅熱.81布魯氏菌病.84淋病.86梅毒.90鉤端螺旋體病.99血吸蟲病.99瘧疾.101甲型h1n1流感.

2、103 三、丙類傳染病.104 流行性感冒.104流行性腮腺炎.106風疹.108急性出血性結膜炎.111麻風病.112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116黑熱病.121包蟲病.122絲蟲病.124感染性腹瀉.124手足口病.128 1法定報告的39種傳染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2004年修訂)衛(wèi)生部關于將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傳染病管理的通知(2008.5)衛(wèi)生部關于將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納入和管理的公告 (2008.5)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

3、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 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2 傳染病診斷標準 一、甲類傳染病 鼠疫 【ws279-2008】 1臨床表現(xiàn) 1.1突然發(fā)病,高熱,白細胞劇增,在未使用抗菌藥物或僅使用青霉素族抗菌藥物情況下,病情迅速惡化,在48h內(nèi)進入休克或更嚴重的狀態(tài)。 1.2急性淋巴

4、結炎,淋巴結腫脹,劇烈疼痛并出現(xiàn)強迫體位。 1.3出現(xiàn)重度毒血癥、休克綜合征,而無明顯淋巴結腫脹。 1.4咳嗽、胸痛、咳痰帶血或咯血。 1.5重癥結膜炎并有嚴重的上下眼瞼水腫。 1.6血性腹瀉并有重癥腹痛、高熱及休克綜合征。 1.7皮膚出現(xiàn)劇痛性紅色丘疹,其后逐漸隆起,形成 3血性水泡,周邊呈灰黑色,基底堅硬。水泡破潰后創(chuàng)面也呈灰黑色。 1.8劇烈頭痛、昏睡、頸部強直、譫語妄動、腦壓高、腦脊液渾濁。 2接觸史 2.1患者發(fā)病前10d內(nèi)到過動物鼠疫流行區(qū)。 2.2在10d內(nèi)接觸過來自鼠疫疫區(qū)的疫源動物、動物制品、進入過鼠疫實驗室或接觸過鼠疫實驗用品。 2.3患者發(fā)病前10d內(nèi)接觸過“突然發(fā)病,高

5、熱,白細胞劇增,在未使用抗菌藥物或僅使用青霉素族抗菌藥物情況下,病情迅速惡化,在48h內(nèi)進入休克或更嚴重的狀態(tài)”及“咳嗽、胸痛、咳痰帶血或咯血”特征的患者并具有類似表現(xiàn)的疾病。 3實驗室檢驗結果 3.1患者的淋巴結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或眼分泌物,或尸體臟器、管狀骨骺端骨髓標本中分離到鼠疫菌。 3.2上述標本中針對鼠疫菌caf1及pla基因的pcr擴增陽性,同時各項對照成立。 3.3上述標本中使用膠體金抗原檢測、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或反相血凝試驗中的任何一種方法,檢出鼠疫菌4f1抗原。 3.4患者的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或被動血凝試驗檢測,針對鼠疫f1抗原的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增長

6、。 4診斷原則 4.1具有1.1項臨床表現(xiàn)者,或具有2.1項接觸史,同時出現(xiàn)1.2至1.8中任何一項臨床表現(xiàn)者為急熱待查。 4.2發(fā)現(xiàn)急熱待查患者具有2.2或2.3項接觸史,或獲得3.3項實驗室檢驗結果,應作出疑似鼠疫診斷。 4.3急熱待查或疑似鼠疫診斷者,獲得3.1項、或3.2+3.3項、或者3.4項檢驗結果,應作出確診鼠疫診斷。 5診斷分型 5.1按臨床表現(xiàn)1.2診斷的鼠疫病例,為腺型鼠疫。 5.2按臨床表現(xiàn)1.3診斷的鼠疫病例,為敗血型鼠疫。 5.3按臨床表現(xiàn)1.4診斷的鼠疫病例,為肺型鼠疫。 5.4按臨床表現(xiàn)1.5診斷的鼠疫病例,為眼型鼠疫。 5.5按臨床表現(xiàn)1.6診斷的鼠疫病例,為腸

7、型鼠疫。 5.6按臨床表現(xiàn)1.7診斷的鼠疫病例,為皮膚型鼠疫。 5.7按臨床表現(xiàn)1.8診斷的鼠疫病例,為腦膜炎型鼠疫。 6排除鼠疫診斷 56.1在疾病過程中,確診為其他疾病,可以解釋所有的臨床表現(xiàn),且針對鼠疫進行的所有實驗室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6.2在疾病過程中未確診鼠疫,發(fā)病30d后,針對鼠疫f1抗原的抗體檢驗結果仍為陰性,或達不到滴度升高4倍的標準。 霍亂 【ws289-2008】 1流行病學史 1.1生活在霍亂流行區(qū)、或5d內(nèi)到過霍亂流行區(qū)、或發(fā)病前5d內(nèi)有飲用生水或進食海(水)產(chǎn)品或其他不潔食物和飲料等飲食史。 1.2與霍亂患者或帶菌者有密切接觸史或共同暴露史。2臨床表現(xiàn)2.1輕型病例

8、 無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常無發(fā)熱和里急后重表現(xiàn)。少數(shù)病例可出現(xiàn)低熱(多見于兒童)、腹部隱痛或飽脹感,個別病例有陣發(fā)性絞痛。 62.2中、重型病例 腹瀉次數(shù)頻繁或劇烈,糞便性狀為水樣便,伴有嘔吐,迅速出現(xiàn)脫水或嚴重脫水,循環(huán)衰竭及肌肉痙攣(特別是腓腸?。┑刃菘吮憩F(xiàn)。 2.3中毒型病例 為一較罕見類型(干性霍亂),在霍亂流行期出現(xiàn)無瀉吐或瀉吐較輕,無脫水或僅輕度脫水,但有嚴重中毒性循環(huán)衰竭。3實驗室檢測 3.1糞便、嘔吐物或肛拭子細菌培養(yǎng)分離到o1群和(或)o139群霍亂弧菌。 3.2在腹瀉病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環(huán)境中檢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亂弧菌。 3.3糞便、嘔吐物或肛拭子標本霍亂毒

9、素基因pcr檢測陽性。 3.4糞便、嘔吐物或肛拭子標本霍亂弧菌快速輔助檢測試驗陽性。4診斷4.1帶菌者 無霍亂臨床表現(xiàn),但符合3.1者。 4.2疑似病例 7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即可診斷: 4.2.1具備1.2加2.1者。 4.2.2具備2.1加3.3者。 4.2.3具備2.1加3.4者。 4.2.4具備2.3加3.3者。 4.2.5具備2.3加3.4者。 4.2.6具備2.2者。 4.3臨床診斷病例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即可診斷: 4.3.1具備2中的任一項并同時具備3.2者。 4.3.2在一起確認的霍亂暴發(fā)疫情中,暴露人群中具備2中的任一項者。 4.4確診病例 4.4.1凡具備2中的任一項并同時

10、具備3.1者。 4.4.2在疫源檢索中,糞便培養(yǎng)檢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亂弧菌前后各5d內(nèi)有腹瀉癥狀者。 8 二、乙類傳染病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ws286-2008】 1流行病學史 1.1發(fā)病前14d內(nèi)曾經(jīng)接觸過疑似或臨床診斷或實驗室確診sars病例,尤其是與其密切接觸。 1.2病例有明確傳染他人,尤其是傳染多人發(fā)病的證據(jù),他人或多人被診斷為疑似或臨床或實驗室確診sars病例。 1.3發(fā)病前14d內(nèi)有與果子貍或相關野生動物的接觸史,如曾經(jīng)到過飼養(yǎng)、販賣、運輸、加工、烹飪果子貍或相關野生動物的場所和環(huán)境,直接接觸過其分泌物和(或)排泄物等。 1.4從事sars冠狀病毒(sars-cov)檢

11、測、科研的相關實驗室工作人員。 1.5發(fā)病前2周內(nèi)居住在或曾到過sars流行的區(qū)域(由衛(wèi)生部門組織專家評估確定)。2臨床表現(xiàn) sars的潛伏期通常限于2周之內(nèi),一般2d10d。 92.1臨床癥狀 急性起病,自發(fā)病之日起2周3周內(nèi)病情都可處于進展狀態(tài)。主要有以下三類癥狀: a)發(fā)熱及相關癥狀。常以發(fā)熱為首發(fā)和主要癥狀,體溫一般高于38,常呈持續(xù)性高熱,可伴有畏寒、頭痛、乏力、肌肉和關節(jié)酸痛。在早期,使用退熱藥可有效;進入進展期,通常難以用退熱藥控制高熱。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對熱型造成干擾。 b)呼吸系統(tǒng)癥狀??人圆欢嘁姡憩F(xiàn)為干咳,少痰,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咽痛??捎行貝?,嚴重者逐漸出現(xiàn)呼吸加速、氣促,甚至

12、呼吸窘迫。常無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多見于發(fā)病6d12d以后。 c)其他方面癥狀。部分患者出現(xiàn)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2.2體征 sars患者的肺部體征常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聞及少許濕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征。偶有局部叩濁、呼吸音減低等少量胸腔積液的體征。 2.3實驗室檢測2.3.1外周血象 a)多數(shù)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在正常范圍內(nèi),部分患者10白細胞計數(shù)減低。 b)大多數(shù)sars患者淋巴細胞計數(shù)絕對值減少,隨病程進展呈逐步減低趨勢,并有細胞形態(tài)學變化。判斷淋巴細胞計數(shù)減低的臨界值為1.2×109/l。 c)發(fā)病后期常容易合并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

13、。 2.3.2t淋巴細胞亞群 cd3+、cd4+、cd8+細胞計數(shù)減少,以cd4+亞群減低為著。cd4+/cd8+正常或降低。 2.3.3其他 部分患者伴有肝功能及腎功能異常,ldh、alt、ast、ck的升高。 2.4影像學表現(xiàn) sars患者的胸部x線和ct基本影像表現(xiàn)為磨玻璃密度影和肺實變影。 a)磨玻璃密度影。磨玻璃密度影在胸部x線和ct上的判定標準為病變的密度比血管密度低,其內(nèi)可見血管影像。在x線胸片上磨玻璃密度影也可采用低于肺門的密度作為識別標志。磨玻璃密度影的形態(tài)可為單發(fā)或多發(fā)的小片狀、大片狀,或在肺內(nèi)彌漫分布。在ct上有的磨玻璃影內(nèi)可見細線和網(wǎng)狀影,為肺血管分支、 11增厚的小葉

14、間隔及小葉內(nèi)間質的影像。磨玻璃密度影內(nèi)若合并較為廣泛、密集的網(wǎng)狀影,稱為“碎石路”征。有的磨玻璃影內(nèi)可見含有氣體密度的支氣管分支影像,稱為“空氣支氣管”征。 b)肺實變影。在胸部x線和ct上肺實變影的判定標準為病變的密度接近或高于血管密度,其內(nèi)不能見到血管影像,但有時可見空氣支氣管征。在x線胸片上肺實變影又可以以等于或高于肺門陰影的密度作為識別的依據(jù)。病變可為小片狀或大片狀,單發(fā)或多發(fā)。3sars-cov實驗室檢測3.1sars-cov核酸(rna)檢測 應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方法檢測sars-cov的rna。rt-pcr檢測陽性結果應使用原始標本進行重復試驗或在第二各個實驗室檢測同一份標本。

15、 3.1.1任何一種標本經(jīng)任何一間具備rt-pcr檢測和生物安全資質的實驗室檢測陽性。 3.1.2至少需要兩種不同部位的臨床標本檢測陽性(例如血液和鼻咽分泌物或糞便)。 3.1.3連續(xù)收集2d或以上的同一種臨床標本送檢,檢測陽性(例如2份或多份鼻咽分泌物)。 3.1.4在每一個特定檢測中對原始臨床標本使用兩種12不同的方法,或從原始標本重新提取dna,rt-pcr檢測陽性。 3.2sars-cov特異性抗原n蛋白檢測 以elisa檢測血清或血漿標本中sars-cov核衣殼(n)蛋白抗原陽性,重復一次試驗,結果仍為陽性。 3.3sars-cov特異性抗體檢測 急性期血清標本是指發(fā)病后7d內(nèi)采集的

16、標本,應盡可能早地采集;恢復期血清標本是指發(fā)病后3周4周采集的標本。who推薦以elisa和ifa作為血清sars-cov抗體檢測方法。sars-cov抗體中和試驗(neutralizationtest)作為sars血清學診斷的特異方法,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以開展。 3.3.1病例的任何一份血清抗體檢測陽性。 3.3.2平行檢測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抗體陽轉。 3.3.3平行檢測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抗體滴度升高4倍。4診斷 4.1sars疑似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可診斷為sars疑似病例: 4.1.1具備1中的任何一項,和2中的sars的相應臨床表現(xiàn),但尚沒有典型2.4肺部x線影像學表現(xiàn)者; 134

17、.1.2具備2中sars的相應臨床表現(xiàn),有或沒有2.4肺部x線影像學表現(xiàn)者,同時具備3.1.1; 4.1.3具備2中sars的相應臨床表現(xiàn),有或沒有2.4肺部x線影像學表現(xiàn)者,同時具備3.3.1。 4.2sars臨床診斷病例 具備3.1中的任一項和3.2中的sars的相應臨床表現(xiàn),尤其是3.2.4肺部x線影像學表現(xiàn),并能排除其他疾病診斷者。 4.3sars確診病例 符合以下任何一項者為sars確定病例: 4.3.1具備2中sars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及3.1.2; 4.3.2具備2中sars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及3.1.3; 4.3.3具備2中sars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及3.1.4; 4.3.4具備2中sar

18、s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及3.2; 4.3.5具備2中sars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及3.3.2; 4.3.6具備2中sars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及3.3.3。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 【ws293-2008】 1流行病學史 141.1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1.2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異性性接觸)。 1.3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 1.4有醫(yī)源性感染史。 1.5有職業(yè)暴露史。 1.6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侶。 1.7hiv感染母親所生子女。2臨床表現(xiàn) 2.1急性hiv感染綜合征。 2.2持續(xù)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2.3hiv感染中后期臨床表現(xiàn)。 2.3.1成人及15歲(含15歲)以上青少年a組臨床表現(xiàn)

19、 a)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不超過原體重10%;b)反復發(fā)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6個月內(nèi)2次;c)帶狀皰疹;d)口角炎、唇炎; e)反復發(fā)生的口腔潰瘍,近6個月內(nèi)2次;f)結節(jié)性癢疹;g)脂溢性皮炎;h)甲癬。 15b組臨床表現(xiàn) a)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不超過原體重10%;b)不明原因的腹瀉,持續(xù)超過1個月; c)不明原因的發(fā)熱,間歇性或持續(xù)性超過1個月;d)持續(xù)性口腔念珠菌感染;e)口腔黏膜毛狀白斑;f)肺結核?。ìF(xiàn)癥的); g)嚴重的細菌感染(如肺炎、體腔或內(nèi)臟膿腫、膿性肌炎、骨和關節(jié)感染、腦膜炎、菌血癥);h)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牙周炎或口腔炎;i)不明原因的貧血(血紅蛋白80g/l)和中性

20、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數(shù)0.5×109/l)或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shù)50×109/l),時間持續(xù)超過1個月。c組臨床表現(xiàn) 該組臨床表現(xiàn)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a)hiv消耗綜合征;b)肺孢子菌肺炎;c)食管念珠菌感染; d)播散性真菌?。ㄇ蜴咦泳』蚪M織胞漿菌?。?;e)反復發(fā)生的細菌性肺炎,近6個月內(nèi)2次;f)慢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口唇、生殖器或肛門直腸)16超過l個月; g)任何的內(nèi)臟器官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h)巨細胞病毒感染性疾病(除肝、脾、淋巴結以外);i)肺外結核??; j)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籯)反復發(fā)生的非傷寒沙門菌敗血癥;l)慢性隱孢子蟲?。ò楦篂a,持續(xù)1個

21、月);m)慢性等孢子蟲??;n)非典型性播散性利什曼病;o)卡波西肉瘤; p)腦或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q)浸潤性宮頸癌;r)弓形蟲腦??; s)肺外隱球菌病,包括隱球菌腦膜炎;t)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u)hiv腦?。?v)有癥狀的hiv相關性心肌病或腎病。 2.3.215歲以下兒童d組臨床表現(xiàn) a)不明原因的肝脾腫大;b)結節(jié)性癢疹; 17c)反復發(fā)作的上呼吸道感染;d)帶狀皰疹;e)廣泛的疣病毒感染;f)廣泛的傳染性軟疣感染;g)線形齒齦紅斑;h)口角炎、唇炎;i)反復發(fā)生的口腔潰瘍;j)不明原因的持續(xù)的腮腺腫大;k)甲癬。 e組臨床表現(xiàn) a)不明原因的中度營養(yǎng)不良;b)不明原因的持續(xù)性腹瀉

22、; c)不明原因的發(fā)熱(37.5),反復或持續(xù)1個月以上; d)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出生68周內(nèi)除外);e)口腔黏膜毛狀白斑; f)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牙周炎或口腔炎;g)淋巴結結核;h)肺結核??; i)反復發(fā)作的嚴重細菌性肺炎;j)有癥狀的淋巴性間質性肺炎; 18k)慢性hiv相關性肺病,包括支氣管擴張;l)不明原因的貧血(血紅蛋白80g/l)和中性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數(shù)0.5×109/l)和(或)慢性血小板減少(血小板數(shù)50×109/l)f組臨床表現(xiàn) 該組臨床表現(xiàn)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a)不明原因的嚴重消瘦,發(fā)育或營養(yǎng)不良;b)肺孢子菌肺炎; c)食管、氣管、支

23、氣管或肺念珠菌感染;d)播散性真菌?。ńM織胞漿菌病或球孢子菌?。?;e)反復發(fā)作的嚴重細菌性感染,如腦膜炎、骨或關節(jié)感染、體腔或內(nèi)臟器官膿腫、膿性肌炎(肺炎除外);f)肺外結核?。?g)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h)慢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口唇或皮膚),持續(xù)1個月以上; i)任何的內(nèi)臟器官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j)巨細胞病毒感染,包括視網(wǎng)膜炎及其他器官的感染(新生兒期除外); k)慢性隱孢子蟲?。ò楦篂a);1)慢性等孢子蟲??; 19m)有癥狀的hiv相關性心肌病或腎病;n)卡波西肉瘤; o)腦或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弓形蟲腦病(新生兒期除外);q)肺外隱球菌病,包括隱球菌腦膜炎;r)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籹)hiv腦病。3實驗室診斷 3.1血清學檢測 血清學檢測是檢測機體對hiv產(chǎn)生的抗體的檢測方法,適用于從hiv感染窗口期后至艾滋病患者死亡的整個病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