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田徑運動會_第1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田徑運動會_第2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田徑運動會_第3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田徑運動會_第4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田徑運動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年田徑運動會競 賽 規(guī) 程一、主辦單位:體育運動委員會二、承辦單位:體育部三、協(xié)辦單位:工會 教務處 學生處 人事處 宣傳部 團委 后勤處 計財處 保衛(wèi)處 醫(yī)院四、競賽日期及地點:2018年4月19至20日北校區(qū)田徑場五、參賽單位:大學生以學院(系、所)為單位組隊參加教職工以部門工會為單位組隊參加(一)學生組(23個單位)(1)農學院 (2)植物保護學院 (3)園藝學院 (4)動物科技學院 (5)動物醫(yī)學院 (6)林學院(7)風景園林藝術學院 (8)資源環(huán)境學院 (9)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10)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11)信息工程學院(12)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13)葡萄

2、酒學院 (14)生命科學學院(15)理學院(16)化學與藥學院 (17)經(jīng)濟管理學院(18)人文社會發(fā)展學院(19)外語系 (20)創(chuàng)新實驗學院(21)國際學院(22)成人教育學院 (23)水土保持研究所 (二)教工組(30個部門工會)(1) 農學院部門工會 (2)植物保護學院部門工會 (3) 園藝學院部門工會 (4)動物科技學院部門工會 (5) 動物醫(yī)學院部門工會 (6)林學院部門工會(7) 風景園林藝術學院部門工會 (8)資源環(huán)境學院部門工會 (9)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部門工會 (10)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部門工會(11)信息工程學院部門工會 (12)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部門工會(13)葡萄酒

3、學院部門工會 (14)生命科學學院部門工會 (15)理學院部門工會 (16)化學與藥學院部門工會(17)經(jīng)濟管理學院部門工會 (18)人文社會發(fā)展學院部門工會(19)馬克思主義學院部門工會 (20)外語系部門工會(21)成人教育學院部門工會 (22)水土保持研究所部門工會(23)機關部門工會 (24)醫(yī)院部門工會(25)場站管理中心部門工會 (26)后勤服務中心部門工會(27)資產(chǎn)經(jīng)營公司部門工會 (28)圖書館部門工會(29)附中部門工會 (30)體育部部門工會六、分組及競賽項目:(一)學生男子組(14項)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10米欄、400米欄

4、、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二)學生女子組(14項)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100米欄、400米欄、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鉛球(三)教工男子組(9項)常青組(>55歲):60米甲 組(>50歲):60米,拋實心球乙 組(>40歲):拋實心球丙 組(>30歲):100米、不踏板跳遠丁 組(年齡不限):100米、跳遠、4×100米接力(四)教工女子組(9項)常青組(>50歲):60米甲 組(>45歲)

5、:60米,拋實心球乙 組(>40歲):拋實心球丙 組(>30歲):100米、不踏板跳遠丁 組(年齡不限):100米、跳遠、4×100米接力(五)趣味項目1.學生組(共12項:男子4項、女子4項、男女混合4項)(1)男子籃球1分鐘投籃接力(5人)(2)女子籃球1分鐘投籃接力(5人)(3)男子籃球運球往返上籃接力(5人)(4)女子籃球運球往返上籃接力(5人)(5)男子足球1分鐘顛球(5人)(6)女子50米三人綁腿跑(3人) (7)男子跳背接力(16人)(8)女子跳大繩(7人)(9)排球對墊(3男3女)(10)16×60米混合迎面接力(8男8女)(11)袋鼠跳接力(5

6、男5女)(12)木履爭先(4男2女)2.教工組(10項:男子1項、女子2項、男女混合4項、男女不限3項)(1)男教工籃球運球往返上籃(3人)(2)女教工籃球運球往返上籃(3人)(3)女教工50米三人綁腿跑 (3人)(4)跳大繩(7人,男女不限)(5)10×60米混合迎面接力(5男5女)(6)袋鼠跳接力(4男4女,限40歲以下)(7)木履爭先(4男2女)(8)一分鐘跳繩(男女不限,3人參賽, 35歲以下、35歲45歲、45歲以上各一人;計三人總成績)。(9)筷子夾乒乓球接力(男女不限4人)(10)摸石頭過河(3男3女)注:各項比賽規(guī)則詳見第十四項(三)說明。七、參加辦法(一)學生組:凡

7、參加全國高等院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錄取的全日制本校在籍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留學生,身體健康者均可報名參加比賽。成人教育的函授生、進修生、培訓班及在學校掛有學籍的,目前還未到校學習的學生,均不得參加比賽。(二)教工組:凡學校正式在冊教職工,身體健康者均可報名參加比賽。教工組年齡計算截止至本年12月31日,不足整年按整年計算,參加相應組別比賽。(三)學生趣味項目:符合上述條件,并且是報名參加本屆運動會田徑項目比賽(以報名單為準)以外的學生。八、報名辦法1.各單位限報領隊1名,教練員2名,工作人員1名,男女各1隊。趣味項目以隊為單位報名,參賽運動員須符合參加辦法(三)的條件。2.每隊1個項目限報2人,每位

8、運動員限報2項,另可兼報接力項目,每項接力限報1隊。3.本次運動會相關報名文件在體育部網(wǎng)站下載,具體報名方法于4月2日(星期一)16:30北校區(qū)小球館三樓會議室召開的第一次技術會議上講解,請各單位相關人員務必按時參加。各單位報名完成后,使用報名文件生成紙質文本,核對無誤后,由領隊簽名并加蓋本單位公章送交體育部。(地點:北校區(qū)小球館三樓體育部綜合辦公室)同時將報名數(shù)據(jù)庫文件發(fā)送至體育部群體競賽室郵箱(87021334),報名截止時間:4月9日(星期一)17:00。逾期未報名者,視為放棄比賽,報名后一律不得更改已報名單。4月17日(星期二)16:30在北校區(qū)小球館三樓會議室召開第二次技術會議,安排

9、參賽事宜,請各代表隊領隊或教練員按時參加。九、資格審查及處罰辦法(一)各參賽單位自行組織體檢,確保參賽者必須身體健康,無不適合劇烈運動的疾病。在紙質報名表加蓋公章后上交后,視為參賽單位認可本單位參賽者身體健康,適合參加運動會的比賽。(二)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憑本人校園卡在賽前控制中心檢錄,并必須隨身攜帶,以備檢查。(三)凡對運動員資格有異議提出申訴者,需書面向資格審查委員會提交經(jīng)領隊簽字的申訴報告,并繳納申訴費200元方可受理,勝訴者申訴費將全額退還。(四)為了端正賽風,大會在報名后、比賽中、比賽后將持續(xù)對運動員資格進行審查。如在報名后或比賽前發(fā)現(xiàn),并查實確有弄虛作假、違反規(guī)定者,取消比賽資格,

10、并不得補報、不得更換其他運動員;如在比賽中或比賽后發(fā)現(xiàn)并查實有冒名頂替、弄虛作假、違反規(guī)定者,取消該運動員的所有比賽成績、獲獎名次,并追回獎品,同時取消該單位團體成績,情節(jié)嚴重者,暫停該單位參加下一屆校田徑運動會資格。十、競賽辦法:(一)比賽采用中國田徑協(xié)會審定的最新田徑規(guī)則及修改部分,部分項目執(zhí)行特殊規(guī)定。(二)比賽辦法1.學生男子組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110米欄,學生女子組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100米欄,男教工丁組、女教工丁組100米、4×100米接

11、力設兩個賽次(預賽、決賽),預賽后按成績錄取前8名參加決賽,若第8名成績相等,由技術代表抽簽決定。800米以上項目(包括800米)不進行預賽,直接進行決賽。2.各組別各項目報名總人(隊)數(shù)不足2人(隊)時,該項目比賽取消。十一、錄取名次及計分、獎勵辦法(一)計分辦法1.學生男子組、學生女子組、教工各組別按成績錄取前8名,18名分別按9、7、6、5、4、3、2、1計入各單位團體總分,學生前3名個人頒發(fā)獎牌及證書,4、5、6、7、8名頒發(fā)證書,學生趣味項目前8名頒發(fā)證書;教工各組別前8名頒發(fā)獎品。2.運動員報名人數(shù)不足錄取人數(shù)時,減一錄取。決算如遇名次并列時,得分平均計算,無下一相關名次。3.趣味

12、項目,按成績錄取前8名,18名分別按9、7、6、5、4、3、2、1計分。4.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10×60米迎面接力、16×60米迎面接力雙倍計分。(二)破紀錄項目計分辦法1.破陜西省大學生田徑紀錄者加18分,并頒發(fā)破紀錄獎。2.破校紀錄者加9分,并頒發(fā)破紀錄獎。3.一人同一項目多次破紀錄時,按最好成績只加分一次。(三)團體總分1.學生組設團體總分三項,學生男女團體總分、學生男子組團體總分、學生女子組團體總分,各取前8名給予獎勵,并獲相應學院體育競賽積分;教工組只設教工組男女團體總分一項,取前8名給予獎勵。體育部只參加集體項目并取同名次獎

13、,不計團體總分。學生組趣味項目積分只列入學生男女團體總分,不列入學生男子組團體總分、學生女子組團體總分。2.如遇團體總分積分相等時,則以破紀錄多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則以獲第一名多者列前,其余依此類推。十二、精神文明獎設學生精神文明獎8個,以學院為單位進行評選(具體條件另定),獲得者給予相應體育競賽積分。十三、技術代表、仲裁委員、資格審查成員、裁判員(一)技術代表、仲裁委員、運動員資格審查成員、總裁判長、副總裁判長等由主辦單位委派。(二)裁判員由承辦單位聘任。十四、其它有關事項(一)全部田賽、徑賽項目,趣味項目中的跳背接力、混合迎面接力、三人綁腿跑在北校區(qū)田徑場進行比賽;籃球、排球項目在北校區(qū)

14、室外籃、排球場進行,摸石頭過河、木履爭先、袋鼠跳、足球顛球在北校田徑場西側的小足球場進行,跳大繩、一分鐘跳繩、夾乒乓球在北校籃球館旁空地進行。(二)所有田賽、徑賽項目(含跳背接力、迎面接力、綁腿跑)在田徑場看臺下一樓西中門賽前控制中心檢錄;趣味項目直接在比賽場地檢錄。所有參賽運動員必須持有效證件進行檢錄,否則不得參賽。凡在塑膠場地進行比賽的運動員,所有的跑鞋、跳鞋,必須符合塑膠場地規(guī)則要求,配備短釘鞋參賽,否則不得入場。(三)趣味項目競賽規(guī)則:1. 16×60米和10×60米迎面接力,運動員持交接棒必須繞過標志桿,否則不計比賽成績。2.足球顛球:每個學院限報5人,每人顛球1

15、分鐘。參賽者必須兩腳交替顛球,如中間失誤可繼續(xù)進行,以5人顛球總次數(shù)多少排名。次數(shù)相等,個人次數(shù)占優(yōu)的隊,名次列前。3.籃球運球往返上籃接力:學生每隊5人參賽,教工每隊3人參賽。第一名隊員從端線運球上籃,進行兩個往返四次上籃后(不中須補中),傳球給端線外的第2名隊員,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名隊員完成后停表,用時少者名次列前。4.排球對墊:6人隔網(wǎng)站立,每側各3人在進攻限制線后形成一路縱隊,用一個排球進行對墊,每人一次交替進行,失誤可以撿回繼續(xù)進行,兩分鐘內以墊球次數(shù)多少排名。5.跳大繩:時間1分鐘,各參賽隊派出2名隊員負責搖繩,其余5名隊員集體站于跳繩中間,當聽到發(fā)令后開始進行比賽。按照最終跳躍

16、完成的總個數(shù)作為最終成績,個數(shù)多的排名靠前。 6.跳背接力:學生16人成一路縱隊,隊員之間間隔2米,體前屈兩手扶膝做成“山羊”狀,膝關節(jié)要求伸直。比賽開始,排尾向排頭方向用支撐分腿騰躍的方法依次跳過本隊所有的“山羊”,當全隊每人都跳過后,即排頭又重新回到排頭位置,排頭沖過終點線,用時少的參賽隊名次列前。7.袋鼠跳接力:參賽運動員平均分兩組站在起點和終點,第一人用道具麻袋把自己裝起來,雙手提著麻袋口,運用雙腳蹦跳的方式(似袋鼠跳動作)跳完規(guī)定距離,第二人繼續(xù)套上麻袋跳向對面,依次進行,直到本隊所有人都跳完,以用時多少排名。8.木履爭先:每組6人站在準備好的木履上,比賽開始,參賽者通過挪動腳步使木

17、履前進完成規(guī)定距離,以木履尾部都通過終點為準,用時少的參賽隊名次列前。9.筷子夾乒乓球接力:4人參賽,5個容器,容器間隔3米,參賽者依次將乒乓球夾入下一個容器。只能使用筷子接觸乒乓球,不能使用其他方法搬運乒乓球,一次夾一只,其他部位接觸乒乓球或使乒乓球落在容器外均判無效。比賽時間1分鐘,計算最末一個容器中乒乓球的數(shù)量,多著獲勝,數(shù)量相同看第四個容器數(shù)量,以此類推。10. 摸石頭過河:比賽開始前,參賽隊員站于起跑線后的第1、2塊磚頭上,手拿第3塊磚頭。裁判發(fā)令后,隊員依次將磚頭踩在腳下交替向前行進,賽程為6米。前一名參賽隊員的任一腳踩在越過終點線的磚頭上后,該隊接力隊員方可出發(fā)(參賽隊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任意一只腳落地視為犯規(guī),第一次犯規(guī)給予警告,第二次犯規(guī)判罰黃牌,第三次犯規(guī)取消本隊成績)。最終以最后一名參賽隊員的任一腳踩在越過終點線的磚頭上計時停止,用時少參賽隊名次列前。11.三人綁腿跑:發(fā)令前,每隊按橫排立于起點線后,分別將相鄰隊員的左右腿用綁腿套套在一起。所有隊員以站立方式起跑,聽到發(fā)令后,同時走或跑向終點;以最后一名隊員通過終點線為計時終止。用時少者名次列前。行進中所有相鄰隊員兩腿自始至終要用綁腿繩綁在一起,如遇脫落,需在原地重新系好后才可繼續(xù)行進,否則成績無效。如中途有隊員摔倒,待整理好后可繼續(xù)行進。12.一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