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出則悌引子出則悌原文: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近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我們在“入則孝”的部分講完了孩子在家里應該怎么和父母相處,應該遵守哪些規(guī)矩禮節(jié)。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出則悌”的學習。什么是“悌”呢?“悌”的本意是“敬愛兄長”,泛指“尊敬長輩”。“出則悌”講的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2、以及我們和長輩在一起應該遵守什么規(guī)矩?!般┑馈睂嶋H上就是“孝道”的延續(xù),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稱,作為評價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并視之為做人的根本。那么,一個人怎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悌”呢?在古代,弟子規(guī) 要求孩子和長輩在一起的時候,遵守哪些規(guī)范?注意哪些禮節(jié)?而我們今天和長輩交往的時候,又應該遵守哪些禮節(jié)呢?我們來看弟子規(guī)在“出則悌”的部分是怎么要求的。、傳統(tǒng)中國的家族意識非常強,一個家族幾百口人住在一起。包括爺爺奶奶、叔叔大爺、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般┑馈睂τ诰S系傳統(tǒng)社會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墒窃诂F(xiàn)代社會,像中國古代那樣龐大的家族已經(jīng)很少了?,F(xiàn)在我們的家庭一般就是爸爸媽媽和小朋
3、友三口人,我們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很多人都沒有兄弟姐妹,那這是不是就是說“悌道”這種傳統(tǒng)美德,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沒有用了呢?當然不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悌”的思想更應該推廣為同學、朋友之間的尊重友愛。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鬃诱f:“入則孝,出則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釋: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當哥哥姐姐的,年紀大,懂得道理多,應該在生活上多照顧弟妹,學習上多幫助弟妹。而且,在兄弟
4、姐妹吵架的時候,年紀大一點的哥哥和姐姐要謙讓弟妹。那么,當?shù)艿苊妹玫?,要聽從哥哥姐姐的指導,不能因為自己小就任性不聽話。兄弟姐妹是同一個父母所生,在同一個家庭生活。所以,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我們最親近的人,也是一生里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親人。我們從小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長,做兄長的懂得愛護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處,將來在社會上也能與人互相幫助,互相關懷??兹谧尷娴墓适麓蠹覒摱悸犨^,孔融是東漢時期的大文學家。他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
5、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歷史上有很多這種“悌”的故事,譬如說唐朝的李績煮粥侍姊。李績當時已經(jīng)貴為像宰相,當他年老的時候,他還不忘照顧生病的姐姐,還為他的姐姐熬煮稀飯,不小心當中,一陣風吹來,火就把李績的胡子給燒焦了。他的姐姐在旁邊看到了,就說:弟弟,你這是何苦!家里的傭人這么多,你就請他們做就好了,不要自己在那里這么辛苦。結果李績就回答說:姐姐,你的年紀都這么大了,我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會能夠為你服務。所以,李績在煮這個粥的時候,內心是充滿感恩的心,時時都記住姐姐陪著他成長過程給予他的關心和愛護。我們再看下一句“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
6、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處,這個就是屬于孝道了。怎么說?如果你經(jīng)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讓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媽媽氣得半死,這就是不孝了?,F(xiàn)在大多數(shù)小朋友都沒有兄弟姐妹,也正是因為沒有兄弟姐妹,家里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只寵愛你一個人,所以很多人習慣了在家里以自我為中心,非常的霸道自私,凡是都得聽自己的,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發(fā)脾氣,甚至和爸爸媽媽對著干。那么等他上了幼兒園上了學之后呢,能很好的和同學相處嗎?肯定不能,因為他不懂得尊重別人,友愛別人,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同學和朋友吵架。所以,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和學校也應該做到“兄道友 弟道恭”,把同學們當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大家相互謙讓、和睦相處,這樣才能讓
7、父母和老師少操心。那我們的幼兒園和學校才會變成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解釋:別把錢財物品看的太重要,少計較,兄弟之間就不會產(chǎn)生怨恨。講話時,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怨恨的事情自然就會消失了。隋朝時有一個吏部尚書牛弘,他的弟弟牛弼非常喜歡喝酒,而且喝完酒后就發(fā)酒瘋。有一次醉酒之后,竟然將牛弘駕車用的牛用箭給射死了。牛弘一進家門,他的妻子就迎上前對他說:“小叔子把咱家的牛給射死了?!迸:肼犃酥?,并沒有說什么責怪的話,只是回答說:“把牛肉拿去作干牛肉吧?!迸:胱ê?,妻子又說:“小叔子平白無故射死了牛,這不能算平常事吧!”牛弘只是說:“我已經(jīng)知道了?!闭f完
8、之后神態(tài)自若地繼續(xù)讀書。牛弘的行為感動了弟弟和所有的人,大家都說他是個重親情、不愛財?shù)木?。再看當今社會,兄弟之間為了爭父母留下的財產(chǎn),上法庭打官司,反目成仇的例子特別多。這些都是很不應該的。如果父母當時知道留下財產(chǎn)會起這么大的紛爭,一定不愿意留這么多財產(chǎn)讓子女爭吵。家里的人最常溝通就是用言語,所以言語當中要柔軟,要和諧,絕對不要講話很沖。所以,我們弟子規(guī)才說“言語忍,忿自泯”。這里,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個父親,他的孩子脾氣很不好,他就跟孩子講:“你每次發(fā)脾氣,就到后院那根木柱子上面釘上一個釘子?!边@個兒子一發(fā)脾氣就釘一個釘子,釘了一個星期左右,孩子一看,密密麻麻的釘子在上面,突然才警覺到
9、:“我的脾氣原來這么不好!”慢慢就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他發(fā)脾氣的情況慢慢減少了,后來終于不發(fā)脾氣了。他的父親又跟他說:“你只要今天不發(fā)脾氣,就到后面的木柱上拔一個釘子出來?!本瓦@樣一天一天把釘子拔掉,拔完的那天他很高興,就跟父親說:“釘子我都拔完了。”父親帶著他到后院去看,告訴他:“你雖然已經(jīng)把釘子都拔完了,但是這根木柱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不可能,已經(jīng)千瘡百孔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當你向別人發(fā)過脾氣之后,你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傷口。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我們要珍惜身邊的親人,千萬別因一句錯話,一件錯事傷了他們的心。 所以從小,我們懂得言語能
10、控制。我們都曉得人與人在談吐當中,都希望對方講話能很好聽。自己講話,我們也要特別注意。你講話很急、很緊張,又很大聲,對別人來講,可能會誤以為你在罵他,所以,我們在談吐當中,應該要特別注意。人與人之間,也要替對方想一想。當別人很忙的時候,我們去問他,可能他的言語會很快很急,我們也不要誤以為他就是在罵我。能彼此互相地體讓,就可以減少很多言語所造成的不必要的誤會,還有爭吵。前面是講對錢財,還有言語,如何與自己的兄弟姊妹相處。一個人能與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處,你將來在外面也同時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處。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拷忉專翰还苁浅詵|西還是喝飲料,要請長輩先用。如果和長輩坐在一
11、起,就請長輩先坐。如果和長輩走在一起,要請長輩先走。而這樣的長幼有序的情況,傳統(tǒng)是非常講究的。只要孩子已經(jīng)到了入學年齡,自己懂得照顧自己了,就要長者走在前面,小輩走在后面。我們現(xiàn)在的情況是這樣的嗎?我們經(jīng)??吹焦财嚿?,老人站在車的中間,搖搖晃晃。年輕人就坐在老人的身旁,無動于衷,不肯為老人讓座位。還有在公共場所的進門處,大家爭先恐后、你擁我擠,根本就沒有老幼之分。在家里呢,有好吃的都是小朋友先吃,有沒有人記得要讓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先吃呢?當吃飯的時候,有沒有請爺爺奶奶先坐好,吃飯時是讓長輩先動筷子嗎?有沒有把好吃的菜夾給爺爺奶奶呢?這也不能全怪小朋友,因為現(xiàn)在的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
12、,都想把最好的先留給孩子。但你們不能因此就覺得這是理所應當,反過來你們應該更加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并且學會去照顧身邊的長輩。當然,我們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先吃,他們一般都不會吃,但是他們心里是高興的,覺得自己的孩子這么懂事有禮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家吃飯的時候,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先坐好,小輩的才可以去坐。坐的時候,要坐偏位子上,把正位讓給長者坐。當和長輩一起走路的時候,就要請長輩先走,小輩走在后邊。但是長輩要進門的時候,我們要趕在前面,為長輩開門,等長輩進去了,然后再跟在長輩后面進門。長輩要離開的時候,我們要先替長輩開門,然后再跟著長輩后面出去。這樣才能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禮貌和修養(yǎng)。吃飯的時
13、候,要想到老人愛吃的東西,要盡量滿足他們的心愿。不能自己喜歡吃什么就一下把盤子端過來,不管別人吃不吃?自己先吃個夠!也不可以到桌子的對面去取菜,以免使袖子沾到菜湯,不講究衛(wèi)生。吃飯要有吃相,不要狼吞虎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解釋:長輩有事呼喚人,應代為傳喚,如果那個人不在,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么事,可以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 在古代因為他們是大家庭,當客人到家里來,可能他要找爺爺,或者要找伯伯??腿瞬豢赡苤苯拥椒块g里面去找人,就不合乎禮儀了。所以,當我們是晚輩,遇到長輩、遇到客人來了,要主動問:請問你找誰?假如是找伯伯,這位小朋友要怎么樣?“即
14、代叫”,跑去找他的伯伯,趕快,不能對客人失禮,讓人家等半天就不好。假如伯伯不在,“人不在,己即到”,要回來跟客人講一下:我的伯伯不在,請問你有什么事嗎?因為很有可能人家也是大老遠來,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人家來找必有事情。所以我們應該:請問有什么事嗎?有什么我可以代您傳達的嗎?現(xiàn)在的小孩,對于長輩的使喚,常常是慢吞吞,或者不與理睬。如果叫的不是自己,更是一點都不關心。爺爺奶奶叫人,我不管,你自己找吧。如果找的人不在呢?我?guī)湍阋呀?jīng)算很好,已經(jīng)算對爺爺奶奶很孝順,我去找一個人,一找那個人不在,就算了,不行,古人的規(guī)定,你自己要馬上回來。為什么?第一,復命。告訴老人家,您要找的人不在。第二,問問老人家
15、,還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做的嗎?這在古代對小孩子來說都是最起碼的要求,但現(xiàn)在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再者,在學校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看到隔壁班老師走進來了,孩子看到了,他會怎么做?他也可能站在原地就開始放大嗓門:老師,隔壁班老師找你。這個都不符合禮貌的態(tài)度。正確的做法是先說:老師,你等一會兒,我去叫我們老師過來。跟老師講了,然后再把老師帶過來,就是要把工作從頭至尾做好。這個動作很重要,它可以廣泛來運用,就是接待客人的禮儀。我們現(xiàn)在在家庭當中來看一下,孩子現(xiàn)在會不會接待客人?比方說剛好阿姨來了,小孩在那里玩玩具或者是看電視,根本無視客人的存在,這樣好不好?這就是不尊敬長輩。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應該是停
16、下自己手里做的事,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說一聲:“叔叔好,阿姨好。”接著,客人要走進來,我們可以給客人拿拖鞋。拖鞋要怎么放?要放在客人進來馬上就可以穿到的地方,而且拖鞋要朝向客人的方向。阿姨進到屋子里來,我們要說:阿姨,你請坐,我去幫你倒杯水。這就是接待客人的禮儀,是我們起碼要做到的。 除此之外,接電話的禮儀也很重要。家里來電話了,拿起電話來一定要先問候對方:“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請問您找誰?”如果對方說我要找你爸爸。假如爸爸在,馬上說:“您先等一下,我去找我爸爸”。如果剛好爸爸不在家,可以說:“對不起,我爸爸現(xiàn)在不在,請問您是哪一位,有什么事情我可以轉告。如果您有急事,可以打我爸爸的手機聯(lián)系他”
17、。弟子規(guī)在“出則悌”的部分,首先要求孩子從小培養(yǎng)長幼有序的觀念和照料長輩的意識。接下來,弟子規(guī)則通過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和長輩相處時的各種情境,對孩子的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首先,當孩子遇見尊長的時候,應該怎樣稱呼才是合乎禮節(jié)的呢?【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解釋: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對長輩絕對不能直呼其名,可以有很多變通的辦法,一般多是加輩分尊稱,比如我們稱姓李的為李爺爺、李叔叔、李伯伯,這都是可以的。還有一些稱職務,比如李校長、李老師,這也是一種尊稱。這都可以的,盡量要回避直呼其名。有的小朋友還給別人取綽號,取外號。這樣好不好?
18、當小朋友給同學取外號,甚至給老師取外號,這樣做就是沒有恭敬心。你希望別人用外號嘲笑你嗎?如果你不喜歡,也不要這樣對別人。下一句“對尊長,勿見能”,我們要時刻保持謙虛,因為即使我們今天的才華再高,這個才華是不是靠自己形成的?不是!是在成長的過程,家人、老師、親戚朋友給我們幫助和培養(yǎng)才形成的。所以越有才華,我們越應該感謝家人對我們的付出和關愛,怎么能因此而驕傲呢?很多孩子完全不懂這個,比如與長輩在一起,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不懂現(xiàn)在的電腦啊,英語啊,還有小朋友先進的玩具什么的。有時候會好奇的問一下,看一下,比如奶奶拿起你新買的玩具,在那兒說,這個怎么玩啊?小朋友一把搶過去說,這個你不懂。再比如,小朋友
19、和爺爺奶奶出去,爺爺奶奶年紀大,腿腳不好走不快,小朋友就不耐煩的一個勁催,還說,快走啊快走啊,怎么慢的跟蝸牛似的。實際上這個在傳統(tǒng)當中是避諱的,尤其不要在長輩面前過多夸耀,除非你是要為長輩干活,這是兩回事。比如,奶奶,我?guī)湍惆奄I的東西拎回家,有勁兒,這個是好的。接下來,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晚輩如果在路上遇見長輩,應該遵守哪些禮節(jié)?!韭酚鲩L,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拷忉專郝飞嫌鲆婇L輩,應向前問好,長輩沒有事時,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中國古代,人與人見面,都會鞠一個躬。現(xiàn)在哪里還會鞠躬?對,韓國和日本,這是他們跟中國人學的,但是我們自己卻把這個給丟掉了?,F(xiàn)在我們的小朋友,見到長輩會鞠躬嗎?
20、會打招呼嗎?可能因為害羞躲到大人的身后一句話也不說對不對?有的小朋友是叫叔叔阿姨了,但是眼睛看著別處,心不在焉,也會讓別人很不舒服。那我們看古人是怎么做的。這里是講到當我們在路上看到有長輩、有老師或者有長輩親戚,我們應該要過去跟他打招呼。這個“疾”是有一點快步走過去,“趨”也是小步的走過去,“揖”就是很恭敬的來向他問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沒有那么發(fā)達,往來于路上,車輛沒有那么多,所以在路上我們行走的時候,往往遠遠看到有長輩過來,或者有鄰人也是長輩,一定會過去問候。我們現(xiàn)在在路上行走,我們可能沒有這么的方便,因為時代畢竟不同。在路上遇見長輩了,小輩應該快步迎上去,但是別沖過去,不要把老人家給嚇著了
21、,所以略微加快腳步迎上去問好,這是一個規(guī)矩。如果長輩有意和小輩談談,小輩應該恭敬地陪老人家多說幾句。如果長輩有事且不需要你的陪伴,那么小輩應該側過身去讓開正面,讓長輩通過。等他離去了,我們就可以走了,叫“長無言,退恭立”。在學校也一樣,有多少同學遠遠的看到老師或者看到校長走過來,會很大方的跟老師、跟校長問候的?有很多小朋友他不愛這種社交,他往往會害怕,所以掉頭而走。我們想一想,如果別人看見你走過來,他掉頭就走,你是不是覺得他是故意不理你,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在路上看到長輩、老師,我們一定要問候。大家要問了,現(xiàn)在還要不要鞠躬,我覺得可以不用,因為鞠躬只是外在的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內心的恭敬。所以
22、只要站好了跟對方說你好就行了。但千萬不可以說邊跑邊打招呼或者歪著個身子打招呼,會讓人感覺很不禮貌。除問候外,還要注意表情和眼神,要始終看著說話的人,面帶微笑,大大方方。長輩問什么問題,我們就清楚的回答。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解釋:不論騎馬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并等到長者離去稍遠,約百步之后,才可以離開。 這里也提到,剛剛所指的是說走路,你看到長者應該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講到如果你是騎著馬,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會環(huán)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著馬車,坐在馬車上面,遠遠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會下來跟他打招呼;打過招呼以后,又目送著他遠離,所以說“過猶待,百步余
23、”,即使他已經(jīng)走過了,也要目送著他遠去,直到?jīng)]有看到為止。差不多有多遠?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點這樣。我們今人,我們應該怎樣“騎下馬,乘下車”?我們如何來對待我們的長輩?今天馬車已經(jīng)沒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車,我們就要懂得對于長者、長輩,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要先禮讓他。幫他開門,為他開門,然后看他坐好之后,我們再輕輕的把門給關上,讓老者他坐得很舒服。長輩要下車的時候,做晚輩的一定要先去開門,讓他輕輕的很安全的下來。所以雖然時代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做法可以隨著交通工具的不同,我們也要懂得如何幫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們要幫助他;在禮節(jié)上面,我們也要懂得禮讓,禮讓老者乘車或者下車,我們
24、都要特別的禮讓他們。這個“過猶待,百步余”,我們可以衍生成什么?送賓的禮儀,送客人?!斑^猶待,百步余”,就是送長者、送客人,要等他離去以后我們才走。假如我們送客人送到門口,客人前腳一出門,我們后面把門“咣”的關起來??腿藭趺聪耄克麜耄汉孟窈薏坏梦亿s快走,我下次不來了。所以,對于一般關系的客人,送到門口外面就行了,等客人走遠了,再回來輕輕關上門。如果關系特別好的朋友和親戚,可以送到樓下。所以接待客人要熱情,送客人也要講究禮儀,要讓對方感覺受到尊重的感覺?!鹃L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解釋: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
25、坐,長輩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與尊長交談,聲音要柔和適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shù)?。有事要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jié)。當長輩問話時,應當專注聆聽,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對待叔叔、伯伯等尊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同族的兄長(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拷忉專号c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這一條就告訴我們,長輩如果沒有坐下來,所有的晚輩統(tǒng)統(tǒng)不能坐下來。長者要是站著,你要是坐著,那多不好看,顯得很沒有教
26、養(yǎng)。長輩已經(jīng)有跟大家講:大家請坐!晚輩才可以做下來,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禮節(jié)。當然如果長者吩咐我們坐下,我們也不能說我們非得要站著,因為古人講的“恭敬不如從命”,對長者的這些吩咐我們照著做,這才是真正的恭敬。而如果我們本來是坐著的,長輩從遠處走過來,一定要起立致敬。在人多聚會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下周圍的人,如果你不顧老幼,一屁股就坐下來,別人一定會覺得你沒有禮貌。在學生時代,尤其要注意課下請教老師問題時,應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師,自己恭候在一旁聽老師的解答,老師讓自己坐下或示意自己坐下時再坐下。在古代學堂里,學生如果在學習上有疑問需要老師解答時必須恭恭敬敬立在一旁傾聽老師的解答,如果學生所持意見
27、與老師不同,必須跪立在老師面前才能與老師爭論。關于“長者坐,幼者立”,中國傳統(tǒng)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程門立雪。宋朝時,有兩個年輕的學子,一個叫游酢,一個叫楊時,他們去拜理學大師程頤為師,哪知道老夫子閉眼在那兒養(yǎng)神,養(yǎng)著養(yǎng)著還睡著了,這兩個人一直在那兒畢恭畢敬地站著。程老夫子睡醒時,發(fā)現(xiàn)窗外的雪已經(jīng)積了一尺厚。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強調年輕人對老師的異常強烈的守禮精神,說他們在雪地里站著,那么這兩個人基本上也變成雪人了,所以叫程門立雪,典故就是這么來的?!咀痖L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拷忉專号c尊長交談,聲音要柔和適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shù)?。弟子?guī)接下來講跟長輩交談時要遵守哪些禮節(jié)。我們都知道,同尊長交談要盡量使用“請”和“您”這樣的禮貌用語。那是不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呢?和尊長交談的過程中,還有哪些細節(jié)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呢?長輩面前,不要放肆的大呼小叫,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很多小輩對長輩幾乎都是嚷嚷的:爺爺,你過來。奶奶,你過來。這個是不可以的!你對長輩說話聲音要輕一點,柔和一點,表示一種敬意。“低不聞,卻非宜”。如果在不太熟悉的長輩面前講話會害羞會緊張,所以很小聲,長輩根本聽不清楚你說什么,這樣也不對,也是沒有禮貌。家里如果來了客人,我們在一旁說話得聲音要低,不然會影響到長輩他們的談話?!具M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解釋:有事要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音樂流媒體平臺版權運營與版權內容版權化實施效果分析報告
- 工程法規(guī)常見法律術語考題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專業(yè)經(jīng)濟法試題及答案分享
- 2025年動態(tài)財務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直列式柴油機噴油器總成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病媒生物管理制度
- 高血壓與糖尿病管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 財務管理中對公眾信息透明度分析的考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花布印花版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聚酯環(huán)氧型粉末涂料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胸腔鏡肺部切除術》課件
- 遼寧點石聯(lián)考2025屆高三5月份聯(lián)合考試-政治試卷+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銅冶煉行業(yè)前景預測與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2025年官方獸醫(yī)答題題庫附答案詳解(達標題)
- 國企物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療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基于區(qū)塊鏈技術
- 2025至2030中國寺廟經(jīng)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未來前景發(fā)展研究報告
- 食用菌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全面剖析
- 上海公務員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寵物凍干主糧市場需求量預測與營銷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流媒體播放器性能優(yōu)化-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